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217章 最重要的人脉,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6)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此时此景,让他脑海里浮现出了这首隽永的小诗。

美好的早晨总是格外短暂,当太阳从角落一跃而升时,清晨的露珠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都回到了现实之中。

侯卫东来到了赵东住的房间,轻轻敲了敲,听到一声“请进”以后,就推门而进。

“休息得好不好?赵部长。”侯卫东当过两任领导秘书,在如何与领导打交道这方面,很是得心应手。加上此时他的身份已经不低,并没有刻意去讨好赵东,只是保持着对上级领导应有的尊敬,应该走到的环节一步不少。

赵东昨晚喝了些酒,又唱了七八首歌,还跳了舞,晚上睡了一个好觉。早上起床,神清气爽,他对侯卫东道:“成津这个招待所很不错,虽然处于闹市区,却是绿树成荫,建筑也有些历史。住在里面,让我想起以前的省委党校。以前的省委党校也是这个格局,当年深受苏联影响,许多建筑都是苏式风格,厚重宽大,层高在五米左右。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此话当真不错。”

赵东是市委组织部领导,注重的是县委招待所的历史感。侯卫东如今是成津县委副书记,是成津县的主人,他看问题的角度又不一样,他注重县委招待所的商业价值。昨晚的估计还有些问题,今天早上他仔细看了看,这块地绝对不止二十亩。

当然,侯卫东只是有开发县委招待所的想法,想法变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他对赵东道:“赵部长,昨晚听你唱了不少苏联歌曲,看来你对苏联还有挺深的感情。”

赵东道:“是啊,从小就看着《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大,穿水兵衫,听苏联歌曲,我挺有苏联情结。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居然就这么轰然倒地,其中有许多令我们深思的教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问题在沙州也不容小视,你主持成津县委工作,一定要狠抓**。”

听到赵东将谈话由闲情转到了正事,侯卫东态度严肃起来。

“**有大**和小**之分。大**不是常态,也隐藏得很深。小**却充斥在社会各个角落,比如公务管理中的吃拿卡要等现象,就是小**的具体体现,它的危害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大**还要严重。老百姓接触不到深层次的大**,他们总是通过直观的感受来评价我们党。你作为县委书记,要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在预防小**方面下工夫。”

“赵部长,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侯卫东想起昨天在车上所说之事,又道,“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我想先在成津搞一个由市委组织部亲自联系的试点,有市委组织部的支持,试点工作才能上档次,出效果。”

对基层组织来说,能得到上一级组织部门的指导和跟踪是一本万利的事。官场有一句俗话,叫做“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凡是组织部门联系的点,其负责人与组织部门接触得多,得到提拔的机会也就多。各地都愿意组织部门到自己的地盘上搞试点,谁能争取到这个试点,就是本事。

侯卫东作为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如果能为自己的部下争取到机会,一来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二来可以推动工作,三来可以为部下谋实在的福利,他就想利用这个机会将基层组织建设的试点放在成津。

“这事昨天在车上说了,市委组织部本身就有这个计划,侯书记既然有主动性,那就放在成津搞试点。市委组织部将对你们进行指导,也将跟踪你们的试点工作。”

赵东如此表态,是对侯卫东的支持和帮助。从周昌全对侯卫东的任命,他看得出周昌全很关注成津县,就将基层组织建设的试点工作设在了成津县。与主要领导保持一致,体现在细小的环节,这就是当下级领导的悟性。

侯卫东陪着赵东、粟明俊等人到楼下吃饭。刚下楼,县长蒋湘渝也来到了招待所。

吃罢早饭,侯卫东、蒋湘渝等人将赵东送到成津县境。在县境下了车,赵东对侯卫东道:“建立基层组织工作试点的事情,就由粟部长具体负责。”

粟明俊道:“成津抓基层党建一直很有经验,这是试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基础。至于选点以及工作重点,事情还挺多,到时我们还要经常下来。”

在赵东等人上车时,郭兰递了一封信给侯卫东。信封上印着成津县委的地址,这是她在招待所找到的信封。她淡淡地道:“这是我们科室的电话,到时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当赵东的小车消失在公路上后,侯卫东明白,送人之人离开,他就真正成了成津县委的领导人了。他的决策将影响成津的发展、影响成津人的生活、影响成津县的政治结构。从现在开始,他将直接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

蒋湘渝道:“侯书记,你看就住在县委招待所如何?里面环境不错,再买点家具,也就成了。”

侯卫东开了一个小玩笑,道:“谢谢蒋县长,我听从安排。”

蒋湘渝忙道:“我哪里敢安排侯书记,只是建议。”

上了车,侯卫东将郭兰的信打开,有两页纸。第一页是组织部几个科室的电话,包括她自己的电话。翻看另一页,他的眼睛一下就直了,这张纸上写着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字体娟秀,字如其人,除了这首诗,并无其他一个字。郭兰也想到了这首诗,这让侯卫东大感意外,只觉一颗心扑扑乱跳。他明白,郭兰递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给电话号码,而是为了送这一首诗。

心有灵犀一点通,大概就是如此。

送走了赵东一行,在回成津城的路上,侯卫东坐在后排,专注地透过车窗审视着成津的土地和建筑。

由于章永泰的小车已经摔成了一堆废物,县委办主任胡海征求意见以后,从交通局调了一部新的越野车,暂时充当侯卫东的用车。这车减震很好,尽管道路破破烂烂,车内并不颠簸。驾驶员周师傅也是从交通局一并借调过来的,他平时为交通局几位副局长开车,在车内说话向来随便,大一句小一句,天一句地一句,从来没有顾忌。此时从反光镜偷窥了新来的副书记,见其神情严肃,有着凛然不可犯之威严,便不敢唐突地开腔。

车内只听到发动机轻微的轰鸣声。

下车之际,侯卫东客气地对周师傅道:“周师傅,辛苦了。”

周师傅见侯卫东终于开口,很恭敬地道:“为领导服务,是我的荣幸。”看着侯卫东走进办公楼,周师傅自言自语道:“难怪侯书记年纪轻轻就当书记,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

侯卫东当过秘书,知道领导与两个人接触得最为密切,一个是贴身秘书,另一个就是驾驶员。这两人职位不高,却相当重要。在春秋战国时代,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案例,讲述了一位勇将打仗前遍赏三军,唯独忘记了马车夫。而那位马车夫恰恰心胸狭窄,在战斗中,为了一饭之仇,驾驶着马车投降敌军。这位勇将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这个代价并非一条生命,同时陪葬的还有将军手下的千万士兵。

侯卫东对这个故事记忆深刻,加上自己的特殊经历,他比其他县委书记更加重视身边的这两个人。只是,他在成津县两眼一抹黑,根本没有合适人选。

县委办主任胡海很郁闷。今天一大早,他就守在了县委招待所。按照惯例,他是要陪着去十里相送,可是侯卫东却让他先回办公室,这就让胡海摸不着头脑。回到办公室以后,再亲自到新老板的办公室仔细检查一遍,耐心等着新老板回办公室。

坐了一会儿,胡海就接到了好几个推荐贴身秘书的电话。胡海皆道:“新老板当过大秘书,对手下人要求特别高。我现在还摸不到水深水浅,先试一试,尽力而为。”估摸着时间,他拿出十来份未处理的文件,这些都是需要县委书记亲自定夺的文件,只等侯卫东一回来,他就送过去。

等到侯卫东回来,胡海立刻将文件送了过去,道:“侯书记,这几份文件需要你阅示。”

放下了文件以后,胡海介绍道:“这间办公室是章书记以前用过的,他的私人物品都已搬走,办公家具和休息室用品都是新买的。”

侯卫东在办公室转了转,问道:“秘书的房间没有连在一起?”

胡海解释道:“秘书房间在走道对面,招呼起来方便。县里和市里格局稍微不一样,市里领导和秘书的房子连在一起,县里是分开的。”

侯卫东又问道:“以前我在益杨当过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以前在一起开会,成津都是赵主任参加,他现在到哪里去了?”他来到成津之前,做足了功课,掌握了充分的情况。

“我以前还在县委党校,章书记到了成津,我才调过来。赵主任辞职下海了,现在已经是大老板了。”

“老赵做什么?”

“他开了一家铅锌矿,生意做得大。”

侯卫东到成津县,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顿矿业秩序,听说老赵当了铅锌矿老板,便留了心思。

胡海见侯卫东态度挺好,道:“侯书记,这房子是否换一换?”

许多领导都有个习惯,不愿意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包括房子。章永泰初到成津,就是从隔壁换过来的,而隔壁的那一套房子就一直锁着,没有人用。

侯卫东摆了摆手,道:“**人是唯物主义,我不信那些。”说到这里,他猛然间意识到前任书记或许有些讲究,便把话又圆了圆,道:“这房间挺好的,不用换了。”

“您的秘书,有什么要求?”

“没有特别要求,按正常程序走。”

“我手里有个推荐名单,请侯书记定夺。还有驾驶员,是在小车班里选一个,还是从外面调来?”

侯卫东道:“小车班的驾驶员技术都应该可以,就从小车班调。我对驾驶员有两个条件:一是年龄要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二要当过兵。如果给部队首长开过车,则更好。至于秘书,先不急,你把名单留下来,我先看看。”

胡海走后,侯卫东坐在宽大的桌子后面,看着几份文件,他突然涌起一阵激情,心道:“这是一个舞台,也是起飞的跑道。”转念又想到成津可能出现的暗流,便将激情压了下去,细细思考着可能遇到的困难。

想了一会儿,侯卫东又将自己特制的通讯录拿了出来,里面记着一些重要人物的联系方式。他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下去,然后目光停留在吴英的名字上。

侯卫东给水利厅吴英拨了电话过去:“吴厅长,您好,我是沙州小侯,侯卫东。”

吴英对侯卫东印象挺好,离开沙州时,很例外地将电话留给了他。她此时正在开会,就压低声音道:“小侯,你好啊,什么事情?”

听到吴英压制的声音,侯卫东知道她在开会,道:“吴厅长,我调到成津县工作了。”

“任什么职务?”

“县委副书记。”

“祝贺你,这是一个很好的台阶……给你一个任务,你得保护项叔叔的墓地。成津采矿的很多,一定别在周围开采,要让逝者安息。”

“我一定将飞石镇项叔叔的墓地保护好,近期我派一个工程队,将项叔叔的墓地维修了。”项勇虽然死了,却活在了吴英心中。在侯卫东心中,项勇就是一个符号。他明白其在吴英心中的地位,因此在吴英的名字后面,写下了“飞石镇项勇”五个字,用来提醒自己。

挂断电话,侯卫东又给杨柳打了一个电话,道:“杨柳,我在市委办时,基本上没有与各县委办打交道。你平时和县里的同志接触得多一些,在成津县委办里有没有合适的人?我要选一个秘书。”在工作上,侯卫东特别信任杨柳。

杨柳笑道:“就别找人了,我调到成津来。”

“哪有市委秘书过来当县委秘书的,你过来就要当县委常委、委办主任。”

“我可没有资格做县委常委。”

“别谦虚了,你现在是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到县里来提一级,很正常。而且先可以做不进常委的委办主任,过个一两年熬够了资历就可以成为常委了。”

“好啊,高书记很快就要回岭西了,等高书记一走,我就到成津来工作。”

说到这,杨柳迟疑了一下,道:“我在国庆要结婚,男方在建设银行工作,条件还可以,到时你要参加。”杨柳在益杨新管会工作时做过办公室主任,两人配合得很是默契,但是侯卫东很好地把两人的感情限制在了友情范畴。对于此,她心知肚明,经过挣扎,终于接受了一位条件尚可的追求者,准备在国庆结婚。

侯卫东真心地祝贺道:“我一定来,不仅要参加,还要送大礼。”

“谢谢你,侯主任。”

“对了,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给我。”

“成津组织部有一位杜兵,岭西师大毕业,在学校做过学生会副主席,很能干,为人比较诚恳。”

侯卫东拿起了胡海留下的推荐名单,里面有杜兵的名字。他信任杨柳,有了杨柳的推荐,便对名单里的杜兵上了心。

正在看名单时,传来了敲门声。进来之人是副县长周福泉,侯卫东热情地站起来,没有等周福泉开口,道:“周县长,请坐。”

周福泉笑眯眯地道:“侯书记记忆力惊人,见过一面,就把我记住了,不胜荣幸。”坐下以后,他道:“我在县政府是分管建设这一大口,侯书记什么时候去视察建设系统?给同志们鼓鼓劲。”

侯卫东立刻想起周昌全传授的“狠抓卫生”绝招,微微一笑道:“建设系统在成津发展中功不可没。明天,我们一起到城区转一转,与同志们见见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