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222章 上任第一件事:理清谁跟谁什么关系(5)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刘永刚进了沙州,首先到了市建委,找到了城管局长李太忠。刘永刚在飞石镇绝对操蛋,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他在李太忠面前,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儿。进了李太忠办公室,李太忠见刘永刚满脸通红,劈口道:“中午时间,你少喝几口马尿。”

刘永刚叫屈道:“今天国土局老苟下来,我陪他喝了几杯,不到半斤。我喝酒上脸,老红,没有办法。”他笑嘻嘻地从包里取出来一个小盒子,道:“叔,你到市里当官,我琢磨着总得送些礼物。叔又啥都不缺,送什么好,可把我愁坏了。”

李太忠把礼物打开一看,这是一尊栩栩如生的黄金小菩萨。刘永刚又道:“叔,这菩萨不稀罕,关键是请岭西慧明大师开过光,很灵验。”

李太忠最信这一套,听说这菩萨是由慧明大师开过光,才露出笑脸,道:“这是好东西,难得你还有这份心。”

刘永刚道:“我一直都有这份心。”

李太忠看着黄金小菩萨,脸上笑容慢慢又消失了,语重心长地道:“永刚,你们这些日子小心些,能低调就要低调,更要把握一条,千万不要有把柄落在侯卫东手里。”

“叔,你放心,我惹不起,躲得起。”

李太忠脸色灰灰的,道:“就算想躲,恐怕别人也会找上来。”这一次他的调动没有任何征兆,当组织部粟明俊副部长伸手祝贺,他愣没有反应过来。一张轻飘飘的调令,总共只有两根手指的文字,就将他由手握大权的常务副县长变成了市建委副主任兼城管局长。

城管局是建委的二级局,他其实就是出任城管局长。县长调到市级部门当领导,这属于正常调动,李太忠也无话可说。

城管工作,管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且纠纷不断,形象每况愈下,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二十来年,在规划、拆迁、建设以及就业保障中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又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城市管理之中。由于城管直接与最底层群众打交道,也就成为社会矛盾的发泄点。对于城管工作,市民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他们既需要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对于小摊贩堵路、污染环境、油烟熏人、噪声扰民,他们一致要求整治。与此同时,见到城管暂扣小摊小贩的财物又变得义愤填膺。

从领导角度来说,市容市貌关系到政绩。上级领导进入城市,直观印象格外重要,所以,领导们对城管工作要求得很高、很严、很细。当然,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出了问题,领导们会说:“严格执法,不是粗暴执法,出了事是执行手段的问题。”

城管队伍成了钻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李太忠在县里虽然是副职,实际上享受着正职的权威,素来只抓大事。如今当上了城管局长,天天管着这等烦人小事,吃力不讨好,还要经常被市领导批评,被老百姓咒骂,心中实在不爽。而不爽只是皮毛之痒,他心中有更深的忧虑:“成津这个火药桶,由于章永泰之死,迟早要被引爆。”

当初,面对章永泰的步步紧逼,李太忠的主意还是用官场手段来反击,没有料到儿子和方杰胆大包天,居然瞒着他暗算了堂堂的县委书记。当他知道事情真相以后,被惊得目瞪口呆。半晌,他才指着方杰和儿子李东方道:“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认起真来的**,你们两人这把火玩大了。”此后不久,成津便发生了一系列人事调动,李太忠当了多年县领导,深切地感到了天罗地网正慢慢形成。

刘永刚从李太忠办公室出来,暗道:“我这个叔,真是年龄越大越胆小。这个世界就是胆大的日龙日虎,胆小的日抱鸡母。”

驾驶员东子跟了刘永刚七年。两人关系早就超越了上下级关系,见刘永刚闷闷不乐,就笑嘻嘻地道:“听说沙州宾馆娱乐城来了一批新鲜货,我们去尝鲜。”

沙州宾馆娱乐城是一家老牌子的娱乐城,老板很有背景,很少受到公安骚扰。刘永刚是里面的常客,他在这里玩,都是以夏老板名义对外称呼。

沙州宾馆娱乐城位于沙州西城区,这里是开发商较多的地段,平时生意很好,派出所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来查房。

刘永刚进了娱乐城,一切如旧,他轻车熟路上了三楼,由驾驶员去挑人,他很舒服地躺在床上抽烟。

不一会儿,驾驶员带了三个十**岁年轻水嫩的女孩子,虽然浓妆艳抹,仍然遮掩不住其青春气息。这种类型的女孩子正是刘永刚的最爱,三个女孩都不错,这让他犹豫了一会儿,才选了一位年龄看上去最小的。

进了屋,女孩子道:“先生,先洗澡。”刘永刚点头,道:“一起洗。”女孩也不忸怩,在刘永刚面前脱了外套,就进了卫生间。她调好了水,在卫生间喊了一声:“先生,水好了。”

刘永刚脱掉衣服进了卫生间,那女孩已经脱得干净,皮肤清清爽爽,小腹平平坦坦,**小小尖尖,正是青春女孩的标准形体。在这一刹那,刘永刚不禁又想起老婆不低于二尺六的腰围,一身白花花的肥肉,看了都腻,更别说趴在上面做动作。与这女孩相比,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永刚是此道老手,他很享受地让女孩为其冲洗,一边伸手慢慢地玩着女孩的身体。那女孩怕痒,“咯咯”直笑。洗了一会儿,她道:“先生,行了,上床。”等到刘永刚终于入港,大门“砰”地开了,涌进来三四个人,有人喊:“警察,别动。”

飞石镇镇长嫖娼被抓获的消息传回了成津县。侯卫东在第一时间想起了章永泰留下的调整名单,里面就有飞石镇镇长刘永刚。他马上将组织部长李致叫到了办公室。

李致对干部很熟悉,几句话将刘永刚的简历谈得一清二楚。她故意迟疑了一下,道:“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说。”她猜到了侯卫东从沙州到成津的来意,可是这毕竟只是猜测,她如今还在试探侯卫东。

“有话直说。”

“刘永刚是李太忠副县长的外侄。”

侯卫东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他知道刘永刚是章永泰想要调整的人,却没有想到他还是李太忠的外侄,这真是太好的机会。他压抑着心中的喜悦,绷着脸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刘永刚只是李太忠的外侄。我相信李太忠局长会正确认识此事。我们召开一次常委会,重谈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

等到李致离开,他马上驱车前往市纪委,找到了济道林。

几天后,成津县委召开了常委会。

在成津县委常委会上,等到常委们坐齐,侯卫东脸色铁青走了进来,道:“在开会之前,先请委办主任胡海读一篇报道,大家听了以后,谈谈感想。”

《沙州晚报》在沙州发行量很大,它与日报不同,有许多花边新闻和群众关心的事情,更加接近老百姓的口味,因此深受沙州老百姓欢迎。虽然没有列入党报发行,其发行量却超过了《沙州日报》,从这一点来看,人们对小道消息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政策的学习。

胡海不是县委常委,只是作为委办主任列席会议。他早就看过报纸,得到指示,就一本正经地念文章的题目:“镇长嫖娼,被抓现形。”

写这篇小报道的记者很有些幽默感,很懂读者们喜欢的看点。他采用了白描手法,分析了嫖娼者与被嫖者的年龄差距,以及两人的形体动作,还有两人被抓以后的自白,最后发了一通冷嘲热讽。

常委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一条消息,此时听到胡海拖长声音读这篇报道,脸上一本正经,肚子里却是狂笑不止。组织部长李致是发自内心的厌恶,暗道:“刘永刚就是人渣,不得好死。”

等到胡海读完,侯卫东拿过报纸,举起来扬了扬:“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成津干部队伍的形象,因刘永刚而蒙羞。至少我们要多费十倍努力,才能在市委和全市人民面前挽回影响。”

纪委书记么宪暗道:“刘永刚这次活该倒霉,侯卫东年轻气盛,一心想往上爬,让他失了面子,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侯卫东将报纸往桌上重重一扔,道:“刘永刚嫖娼之事,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请纪委到沙州将材料取回来,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处理结果在《成津日报》上刊登,以显示县委、县政府惩处**的决心。”

面对侯卫东的盛怒,众常委都不说话。么宪是纪委书记,侯卫东点名让他处理此事。他咳嗽了一声,道:“刘永刚是咎由自取,纪委将立刻到市里取材料,严格按纪律进行处理,只是……”他拉长了声音,道,“家丑不可外扬,为了挽回影响,我建议不在社会上公布此事。公布了,县委、县政府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侯卫东一脸盛怒全部是装出来的,其实他心里欢喜得紧。听了么宪的建议,他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默不做声,过了半晌才道:“还是要公开宣传,这才能显示县委、县政府反**的决心。”

经过了此节,常委会这才正式开始。

此次常委会只有一个议题:修建从成津到沙州的成沙公路。

此次常委会之前,侯卫东就成沙公路修建一事与蒋湘渝进行了沟通。“交通不畅是制约成津发展的瓶颈,对此,成津的干部都有共识。这一次常委会,我准备将交通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蒋湘渝字斟句酌地道:“交通是成津发展的瓶颈,打不通这个瓶颈,成津要大发展只是空谈。修路是成津老百姓和历届班子的共识,但是始终修不了,是有现实和历史原因的。说老实话,我害怕操之过急,毕竟成津是吃饭财政,手中无钱,腰板不硬。”

侯卫东态度很明确,道:“修路,是周书记亲自定下的,市里也有支持政策,路肯定要修。”

蒋湘渝试探着道:“修路涉及面太宽,恐怕得由侯书记亲自挂帅才能搞下去,否则很难。”

侯卫东痛快地道:“行,我来当修路总指挥。”

在侯卫东的设想中,修路是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修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好此事,能有力地促进成津发展。如果现在就将攻击点集中在有色金属矿上,阻力肯定很大。他要利用修路一事,转移既得利益者的视线,同时尽量促使成津各种问题浮出水面,借机迂回解决矿业问题。另一方面,他想调益杨县交通局长朱兵到成津来,协助自己工作。届时,他任挂名的修路总指挥,朱兵则是做实际工作的修路副总指挥。

蒋湘渝没有想到侯卫东如此爽快地担任了修路总指挥,松了一口气,道:“既然侯书记愿意挂帅,事情就好办了。只要打通了交通这个瓶颈,成津就能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县委做决策,政府执行,这是基本模式。他见侯卫东愿意担任总指挥,心里也就踏实了,至于具体的事情,作为行政一把手,他没有理由推脱,也就一口答应下来。

两人有了初步协议,议题就被摆在了常委会上。

侯卫东首先讲了一番话,道:“**经常讲,做事情要抓住牛鼻子。所谓牛鼻子,就是事情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交通瓶颈已经影响了成津的发展,成津所有问题的牛鼻子就是交通。今天这次常委会议题就只有一个,解决成津的交通问题。”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蔡正贵心道:“侯卫东到底年轻,抓政绩的心思比章永泰更加迫切。”

他昨天和李太忠通了话,两人最怕侯卫东盯着章永泰未做完的事情不放。现在侯卫东将工作重心放到交通之上,这让蔡正贵心里稍安。修路本是一件麻烦事,只要能让侯卫东陷在麻烦事情里,他就没有多少心思去查其他事情。若此事办不好,侯卫东就算有周昌全的背景,在成津县也将威信扫地。

“以李太忠在地方上的影响,在重大工程上找些麻烦,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想到这里,蔡正贵眼角余光不由得转向了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邓家春。此人在沙州公安里就素有“冷面”之名,这个“冷面”如一根刺,让他喉咙感到很不舒服。

在常委会上,一般来说,书记的态度就是拍板,应该放在最后。今天第一次常委会,侯卫东一上来就定下了基调,常委们若是明确反对,就是与新书记唱反调,因此大家都不反对。

侯卫东道:“修路是好事,也是大事,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蔡正贵在常委中排名靠后,他主动道:“我支持将成沙线的建议纳入今年重点工程。关于交通的重要性,从几个俗语就可以看出来,‘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要想富,先修路’。成津的交通条件是沙州四个县最差的,如果不改变交通状况,成津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我同意立刻启动成沙线建设。”

邓家春道:“我没有意见。”

组织部长李致见侯卫东执意推行此事,心里有些不安,道:“侯书记,修路是好事,只是成津财力紧张,就算全县一年不发工资,也修不成这路。此事还要谨慎,等资金大体上有着落了,这才向社会宣传,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侯卫东摆了摆手,道:“如果等到万事俱备,此路恐怕还要等上许多年。如今各地都在大发展,成津如果再不快速发展,与周边县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想到这事,我就睡不着觉。”此语一出,副书记高小楠就将反对意见咽了回去。

蒋湘渝脸上一直没有什么表情,见大家纷纷表态,这才道:“我来发言。”

会场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蒋湘渝。

“修路是大势所趋,人民群众有这个愿望,各个企业有这个愿望,县委、县政府也有这个愿望,我支持将成沙线列入重点工程。只是如李部长所言,县里确实没有资金启动。不过,再难我们也得启动,大家还记得红旗渠吧,我们的条件比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好得多,如果动员全县之力,肯定能将此路修成。”蒋湘渝又来了一个转折,“但是,没有省里、市里的支持,修建此路将困难百倍。侯书记与省市领导熟悉,这是先天优势。成沙线公路建设在侯书记领导下,一定能成功。我有个建议,成沙公路指挥长由侯书记亲自担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