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236章 请对手替自己办事,把对手变成帮手(5)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事已至此,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爆了这句粗口,侯卫东也就轻松了下来。

他见到路旁有一所小学校,心中一动,又想起周昌全的交代:“成沙公路是成津发展的瓶颈,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这件事情抓得好,你在成津就有了威信,否则将步步艰难。”他便停了车朝小学校走去。

杜兵跟在侯卫东身后,他握着手机,道:“侯书记,我马上通知桔树镇领导。”

“不用了。”侯卫东迈开了大步,朝着小学校走去。

沙州在前几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镇都大规模修了村小,负债不少。经过这次强制普九,村级小学普遍成了沙州农村最好的建筑。多数情况下,村两委会办公室就设在村小里面,占了三四间房子。

来到了小学校,见到了桔树镇龙头村两委会的牌子。小学校里有许多妇女,都聚在了学校的空坝子里。

侯卫东当过乡镇干部,见到这架势,就明白这是妇查。所谓妇查就是计划生育手段的一种,是从源头上控制住怀孕的有效手段。可是在岭西广阔的农村,要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不用上这些手段很难有效果。

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这是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很爽快的事情。可是要将涉及千家万户的具体政策落实下去,就需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甚至还会背上骂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生意气这个原来的褒义词渐渐就变了味道,带着些贬义的成分,至少在沙州就是如此。

村委会支部书记段五坐在学校大门前,抽着烟。他是一个办事踏实认真的人,每一次妇查都要亲自来到现场。今天情况还不错,10点30分不到,村里大部分适龄妇女都来到了现场。

“看今天这种情况,妇查效果应该不错,干脆开一瓶益杨大曲。”村里办招待,一般都是喝飞石镇酒厂的老白干。今天计生办来的人多,段五就准备破例喝益杨大曲。益杨大曲虽然也不是什么名酒,好歹是瓶装酒,拿来待客还是强过老白干。

段五正在盘算着,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走了过来,这是一张在县电视台里经常出现的面孔。当来人走到面前时,他终于确认此人就是县委书记侯卫东。不过他还是稍稍有些怀疑:“县委书记到村里来,怎么没有提前通知?怎么没有镇里干部陪同?”

杜兵上前就道:“你是龙头村的干部吗?这是县委侯书记。”

“真是侯书记,我还以为看花了眼。”段五热情中还带着些紧张,连忙让座,道,“侯书记,农村条件差,你莫见怪。”

侯卫东和蔼地道:“你是村干部?”

段五连忙点头,道:“我是龙头村村支书段五,侯书记请坐,今天妇查,乱糟糟的。”

不一会儿,参加妇查的桔树镇计生办主任以及龙头村的驻村干部都围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微笑。他们大多数看了《康熙微服私访记》,县委副书记侯卫东绕开乡镇干部出现在村里,就和康熙微服私访的行为差不多,只不过并没有除暴安良或者扮猪吃老虎的情节。

侯卫东参加工作就在乡镇,懂得如何与村干部打交道。他端起段五递过来的大搪瓷杯子,狠喝了一口,又从口袋里取了一包烟,团团地散给大家。

大家就兴高采烈地抽着侯书记递来的好烟。

“门口的公路,县里准备重新修过,大家有没有意见?”侯卫东在上青林有过修路的经历,很重视基层第一线群众的意见。

段五道:“修路是好事,有啥子意见。镇里开会讲了这事,村里都欢迎,这些烂凼凼确实害人不浅。”他用手在裤腿上抹了抹,又道,“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向侯书记反映,不知行不行?”

“有什么不行,有话直说。”

“我是农民,肚子里没有弯子拐子,说话直,侯书记莫见怪。”段五是很聪明的人,说话之前先作了铺垫,然后才道,“这次修路要占我们村里不少田土,这是公益事业,老百姓都支持,可是也得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修建收费站应该退后几百米。”

他指了指老公路方向,道:“我们村里的人主要住在小学校这一带。听说交通局要把收费站设在小学校的前面,以后村里的车进出都要交钱,村里人对此反应很大。上一次交通局来看地形,我就跟他们说了这事。”

龙头村位于大山前面,村里本身没有什么矿产,但是由于就靠着老成沙公路,跑运输的人特别多,有货车的人家不少。修公路是好事,可是设了收费站以后,进出都要交钱,这无形之中就要增加跑运输的费用,村里人反对得很厉害。

一位围观的妇女大声道:“收费站修到小学校后面,我没有意见,我就不相信哪个龟儿子能在小学校前面修得起收费站。”

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收费站自然是想把所有的车都堵在站内,而村里人当然不想被收费站堵住,这是利益使然。

侯卫东目测了小学校前后的距离,也就是一千米左右,这一千米对村里影响确实很大。他道:“段书记,你的意见我知道了。回去后,我让交通局的同志下来,与村里同志一起商量,应该能拿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人群中又有一名妇女的声音:“侯书记是大官,你说了就算数,让收费站修到小学校后面去,我们全村人都支持。要不然,这个收费站就别想修好。”

话音未落,另一个妇女道:“我觉得收费站要修到前面,我们村里运菜到沙州的车多,修到后面,运菜车就要收费。”

段五骂道:“你这个傻婆娘,到一边去。”

又一人道:“不把收费站修到学校前面去,我的田土不会拿出来。”镇计生办干部一边观察着侯卫东的脸色,一边招呼起随便发言的村民。

两派村民激烈地争论起来。

收费站修在学校前面,有利于运菜;修在学校后面,有利于运矿。不管修到前面还是修到后面,总有人不满意。

在村里坐了约莫四十来分钟,侯卫东告辞。

段五道:“侯书记,你是村里的贵客,一起吃顿午饭。”为了能让侯卫东留下来,他又道,“今天妇查,我们安排了伙食。”

侯卫东从来没有想当包青天,今天到龙头村来看看是随意之举,主要目的是了解交通局和镇里对修路的动员情况。

从今天掌握的情况来看,交通局和镇里的宣传工作还不错,至少村里的同志都知道了此事。另一方面,重修成沙路也存在着各式各样复杂的问题。沿途数十个村,龙头村的问题是个案,但是侯卫东相信,其他各个村应该都有不同的难题。

他婉拒了段五的邀请,回到了县里。

副县长朱兵和交通局长景绪涯已经接到了电话,在小会议室等候。

侯卫东是县委副书记,朱兵是副县长,两人级别其实一样。但是,深知内情的朱兵自然不会将自己放到与侯卫东平起平坐的位置之上。

两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已经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转换。

侯卫东进了会议室,先客气地道歉:“让两位久等了。”

坐下以后,侯卫东道:“景局长,你谈一谈在修建成沙公路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技术上的问题交给专家,暂时不谈,我们只谈实际操作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景绪涯是老交通,修公路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他是了如指掌,道:“除开技术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征用土地引发的问题。”

“具体一点。”

“双河镇是城郊镇,社员有种蔬菜的传统,收入可观,截弯取直以后,将占用不少良田熟土,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还有……”

侯卫东听到景绪涯谈得很空洞,脸上就冷了些,道:“从桔树镇到双河镇,沿途二十七个行政村,具体到每一个村都有什么问题?比如,桔树镇龙头村的社员提了什么要求?”

景绪涯为了修成沙公路,从市交通局到各镇,着实做了不少工作。他只是到了镇这一个层级,对于村这一级,按惯例都是交由各镇去做。侯卫东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他确实答不上来。

朱兵是分管副县长,见景绪涯尴尬,连忙打圆场,道:“景局这一段时间主要在跑市局和省厅,这两块也烦琐得很,上面的事情基本落实,下一步就要集中力量跑具体线路。”

侯卫东道:“工作不细,到时就要唉声叹气。我上次布置过这事,沿途二十七个行政村,每个村有什么问题,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给景局长一个星期时间,把这事细细地过滤一遍,发现较为严重的问题要提前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来。”

景绪涯背上就有了些汗水,挺起胸膛保证:“侯书记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好。”

副县长朱兵和交通局长景绪涯刚刚离开了办公室,政法委书记蔡正贵又出现在门口。他是维稳办主任,为处理方铁家人的事情,整整周旋了两天,弄得他满脸晦气。若不是他把方杰臭骂了一顿,还不能脱身。

“这事真他妈不是人干的。”蔡正贵在进门之前,在心里发了一句牢骚。

等到杜兵给蔡正贵倒了茶水,侯卫东笑眯眯地道:“蔡书记,你辛苦了,喝茶。”

蔡正贵喝了一大口茶,道:“目前,方铁父母的情绪基本稳定。方铁的哥哥方钢回到了厂里,他们答应和公安局商谈此事,暂时不到省、市去上访。”

这几年,上访问题成了各地政府头痛的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将上访人数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给各地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社会舆论多把上访原因归结于基层干部工作水平或工作能力,众多压力之下,基层政府倾向于花钱买平安。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之下,会哭的孩子就有了奶吃,这从客观上刺激了信访行业的发展。

蔡正贵深知此事之棘手,他更倾向于用钱来解决问题,道:“方铁虽然非法持有枪支,毕竟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更不至死,方家人死抓着这一点不放。另外,也不知谁将文书遗失的消息传了出去,方家人现在强烈要求查看搜查手续,以及暂扣物品的手续。”

侯卫东痛心疾首地道:“这件事情是沉痛的教训。政法队伍是保障社会公平的主力军,如果政法队伍都出了问题,何谈保一方平安?蔡书记,这方面的工作你要多开动脑筋,抓实抓细。”

蔡正贵敷衍了几句,道:“既然我们在此事上有瑕疵,建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方家人补助两三万元,免得他们四处上告,扰乱我们正常的工作。”

“这个补助有没有依据?因公殉职的两位民警,也不过只有三万多一点的抚恤金和补助。方铁毕竟是违法人员,怎么能和殉职的民警一个标准?”侯卫东顿了顿,道,“而且,方家人提出的标准是二十万,给个两三万元,不一定能满足方家人的要求,还要落人口实。”

听见侯卫东反对,蔡正贵为难地道:“如果不花钱,此事会越闹越大,到时还得出钱。”

侯卫东道:“如今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此例一开,恐怕会带来连锁效应,我们得慎重。后天开常委会,你将此事提到常委会上去。”

蔡正贵出门之际,暗道:“侯卫东一毛不拔,得罪方家的事情却让我来顶,我又不是傻瓜。”他慢慢走回了办公室,心里已经有了对策。

第二天一大早,蔡正贵将降血糖的药停了下来,早上又痛痛快快地吃了三两面条,外加一个大馒头。他素来爱吃面食,自从前年检查出来血糖高、血压高,他就减少面食的量。早餐就牛奶、鸡蛋和一小碗稀饭,这种饮食虽然控制了血糖,却让他对大碗吃面、大口吃馒头的生活很是向往。

早上一顿猛吃,让他格外酣畅淋漓。

在政法委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他就招呼政法委开会。正开着会,他突然捂着头,对开会的同志道:“身体不对劲儿,快送我到医院。”

政法委的同志们手忙脚乱地将蔡正贵送到了县医院,一测量,血糖达到了二十三,高压一百七十,医院马上就下了住院通知。

侯卫东听说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来到县医院。听医生汇报了病情,见蔡正贵脸色苍白,委靡不振,安慰道:“蔡书记,这一段时间你太辛苦了,安心养病,别担心工作。”

蔡正贵吃力地睁开眼睛,道:“我这也是老毛病了,没有想到这个时间发作。”

虽然心有怀疑,可是蔡正贵毕竟血糖、血压高得吓人,侯卫东亲切地安慰道:“蔡书记,别挂着工作上的事情,安心养病,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等到侯卫东离开,蔡正贵暗自得意,心道:“侯卫东还嫩了些,要想让我钻风箱,没有那么容易。”

方杰前天被蔡正贵骂了一顿,就让方铁家的人从沙州回来了。一大早就听说蔡正贵住院,来到医院时,正好与侯卫东擦肩而过。侯卫东是县委副书记,长期出现在成津报纸和电视上,在成津属于一线明星,方杰早就将其看得脸熟。

“蔡叔,怎么就病了?”

“你搞的那些事,县里让我来揩屁股,东颠西跑,人老了不中用了,生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