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321章 对方在低谷的时候,是结盟的最佳时机(3)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两块地是开发区比较完整的地块,而且益杨新车站将搬到附近,届时肯定要增值,已有不少领导为了这块地打招呼。黄二退出,自然是一件好事。他故意道:“黄总手里资源多,他的钱应该用在最出效益的地方,益杨开发区这块地虽然不错,但是还得等到相关配套措施,一是时间慢了,二是变数比较多。”

刘坤是老益杨,他对这块地的情况了解很多,道:“益杨在四个县里条件最好,若我是黄总,益杨肯定是第一考虑。”

秦飞跃不停地倒苦水,道:“益杨这些年步子走得快了些,欠账不少,这几年要再想投资新地块,就有些力不从心了,黄总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黄子堤看上了郭兰

益杨县委原宣传部长刘军已经彻底退居二线了,他正在院子里与退休老头儿们一起下棋,见儿子刘坤回家,赶紧把下了一半的棋局丢给观战的另一位退休老头儿。

“你在开发区见到了侯卫东,他在农机水电局当局长,一个人跑到开发区做什么?”刘军退休以后,不仅没有胖起来,由于经常去钓鱼,仍然保持着以前的黝黑面孔。

刘坤语带嘲讽地道:“侯卫东被踢到农机水电局,这是回开发区缅怀当年的辉煌。”

刘坤妈妈一直忌恨侯卫东,每次听到侯卫东的好消息就如猫抓一样难受,听到侯卫东的坏消息就如过年一般高兴,她幸灾乐祸地道:“我还以为侯卫东会永远升官,他也有倒霉的时候,今儿个过年,老百姓真啊真高兴。”

见刘坤妈妈幸灾乐祸的模样,刘军及时地闭上了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好不容易等到刘坤妈妈离开,他道:“别听你妈的,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侯卫东现在还是市委委员,是岭西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他的后台祝焱和周昌全都还在台上,这样的人千万别小视。你别跟着你妈起哄,我觉得应该趁着他暂时不顺,主动与他改善关系,说不定以后就用得着。”

刘坤一脸苦大仇深,道:“不打落水狗我能做到,要我主动示好,拉不下这个脸。”

“官场上很多人都是削尖脑袋向上爬,你和侯卫东本来就是同学,又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我认为能把关系处理好。”

“此一时彼一时,我在市委办接触的都是市委领导,没有必要向小小的农机水电局局长示好。”

刘军见儿子固执,深有忧虑地道:“你别跟黄二混在一起,黄二是和易中岭混在一起,易中岭是什么玩意儿,益杨的领导干部都知道,迟早要出事,你最好离他们远一些。”

“爸,时代变了,你落后了,这些事你别管。”刘坤转身去泡茶时,低声自语道:“侯卫东在沙州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儿子听不进去自己的话,刘军只得叹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是过去式了,随着时间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话语权。

当刘坤离开望城山庄以后,秦飞跃找了个房间,正准备上床休息时接到了益杨建委副主任粟明的电话。

“你怎么不早点打电话过来,侯卫东刚才还在望城山庄喝酒。”

粟明忙道:“侯卫东才走,那肯定还没有离开益杨吧。我给他打电话,无论如何也得吃了晚饭才能走,我们这一群青林镇的老朋友好久都没有坐在一起喝一杯。”

侯卫东此时正欲上高速路口,接到了秦飞跃的电话,很痛快地道:“粟镇长有请,我当然不能走,在什么地方,我马上过来。”

秦飞跃道:“黄二到岭西去了,刘坤回家了,现在望城山庄没有外人,干脆请老弟动步,我们再到望城山庄聚会,这个地方是我的地盘,平时很安静的。”

侯卫东掉转车头,重回望城山庄。

两人在望城山庄的最高点摆上了茶具,坐在葡萄架下面,品上青林茶,说着这几年来的闲话。

秦飞跃道:“黄二这人办事没谱,和他接触总是提心吊胆,今天他来看土地,幸好没有看上,否则还真是一件麻烦事。”黄二到益杨来看地是刘坤牵的线,黄二后面站着黄子堤,这是秦飞跃最看重的,如果能攀上黄子堤,或许还有可能再上一层楼。

侯卫东道:“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黄二的合作伙伴是易中岭,这人的情况你很了解。”

秦飞跃道:“我说话不管用,黄二过来搞房产,在益杨算是通了天,马有财曾经打电话来问过此事,万幸他没有看上开发区的土地。”

“马有财书记有没有手谕?这才是最可靠的东西。”

“只是打了电话,没有纸质的东西。”

侯卫东善意地提醒道:“阶级斗争一万多种,社会复杂得很,小心驶得万年船,千万不能让自己被别人圈住。”随着对黄二渐渐了解,他暗自庆幸在成津时没有与黄二有实质性接触,到了一定级别以后,社会的诱惑就太多,必须有所放弃,否则会被各式各样的**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路怎么走,关键还是本人的选择,每个人必须为其所走的道路负责。

聊了一会儿,粟明来到望城山庄。

粟明在青林镇奋斗了近二十年,终于从青林镇来到了县城,当了城关镇镇长。这一次担任了建委副主任,在职务后面打了一个括号——保持正科级别,这次调动弄得粟明不痒不痛,建委算是好单位,但是他自己却从一把手变成了副职。

跟粟明一起的还有青林镇党政办主任欧阳林,欧阳林是比侯卫东早两年的大学生,去年刚被任命为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他接到粟明电话,赶紧跟了过来。

欧阳林明显发了福,大学生的模样已经被乡镇干部代替,他的肚子已经挺了起来,脸也黑了,双下巴也明显起来。他握着侯卫东的手,热情地道:“侯局长,你离开上青林以后,一直没有机会给你汇报工作,今天晚上我要好好地敬一杯。”

粟明在一旁笑道:“欧阳部长,论酒量,我们几人都不敢和侯局长较量,只能是略表心意。”

几人在最高处坐下以后,天南海北地聊天,他们都是从青林镇出来的干部,主要还是聊发生在青林镇和益杨县的人和事。

欧阳林道:“田秀影得了类风湿,现在腿已经变形了,弯不过来,平时走路都很困难。如今经常到镇里来闹医药费,还曾经到县里去上访,说得类风湿是镇里的责任。你说这人平时就讨厌,得了病还是让人心烦。”他是武装部长,分管综合治理,负责人民调解工作,被田秀影缠得够戗。

欧阳林这一番话顿时把侯卫东带回到了上青林的日子里,那时他和习昭勇、高长江、杨新春等人住在四层小楼上,伙食团池铭、田秀影则住在后面的平房里。当年田秀影嫌平房潮湿,为了能住进小楼曾经多次找过镇领导。

想着田秀影胖胖的样子,侯卫东暗道:“当年赵永胜不分楼房给田秀影的做法还是有些过头,田秀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后半生也只能在痛苦中度过了。”

粟明道:“以前上青林的五个石场老板,发展得最好的还算是曾宪刚,虽然丢了一只眼睛,可是成功地由农民娃儿变成了省城的企业家。”听到此语,侯卫东不禁有些黯然,以前上青林碎石协会的五个成员,田大刀自从那次大事故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秦大江惨死在黑娃团伙的枪口之下,派出所民警习昭勇一直在山上开石场,却在新千年染上毒品,如今被判劳教三年。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石场生意,不过短短六年多的时间,第一代老板便命运各异,这让侯卫东有沧海桑田之感,虽然这种感觉并不是很合适。

粟明谈兴甚高,道:“欧阳这个小伙子不错,长期窝在青林镇,侯局,让他到你那里去上班?”

欧阳林表面平静,心里满是希望。

对于欧阳林来说,调到沙州是一件很难的大事,而对于侯卫东来说,弄一个人到沙州易如反掌,他笑道:“欧阳想到哪一个部门去?不一定非到水电局。”

欧阳林笑道:“如果能挑部门,我就想到市建委、财政局这些实惠部门,只是这些部门不是我能去的。”

侯卫东道:“事在人为,我先去问一问这几个单位的用人需求再说。”他原本可以给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是这种事情办得太容易了,反而会有些负面影响,因此他给了欧阳林一个灵活的说法。

四人都在青林镇工作过,谈起往事,都不胜欷歔。

晏春平也是青林镇人,他与几位领导都认识,但是在这种场合之下,他只有旁听的份儿。

吃过晚餐,秦飞跃半醉,拉着侯卫东等人不让走,在望城山庄开了一间卡拉OK厅,随后又来了几位陪唱的小妹妹。侯卫东如今很不喜欢如此玩法,可是碍着老朋友的面子,也没有离开。

他唱了好几首歌,陪唱的小妹妹几次要将身体靠过来,他礼貌地将身体拉开,不与小妹妹接触。冷眼看去,秦飞跃抱着一个穿着暴露的女子,在黑暗的灯光中摇摆。

一个多小时以后,侯卫东告辞而去。

高速路修好以后,从沙州到益杨也就是半个小时车程,侯卫东原本可以回沙州,可是来到益杨,他突然很是怀旧,决定在沙州学院住上一晚。到了校门,看到原来的校名已经改为“沙州大学”,校门口重新修过,更加气派。校园里面没有什么变化,夜色将整个学校都笼罩了,看着三三两两在外面行走的情侣,侯卫东觉得时间仿佛停滞一般。

侯卫东给小佳打了电话:“我在沙州学院的家里,有空没有,过来住一晚。”

小佳道:“你不早点说,刚才赵姐约了打麻将,我已经答应了,下次抽个星期六,我们带着小囝囝到学院来过周末。”

在夜色下,漫步在校园里,望城山庄的歌声远去,侯卫东心情变得宁静。一路行至西区,在绿草铺就的小广场上,见到郭兰推着轮椅在散步。郭教授坐在轮椅上,精神倒是很好,听到侯卫东的问候,豁达地道:“我这身体,多活一天就算赚一天,从医院出来的那天起,我天天都在赚。”

侯卫东劝道:“郭教授还是应该住在沙州,沙州医疗条件比益杨好得多。”

“爸,大家都是这个意见,少数总得服从多数。”郭兰对于固执的父亲是无可奈何。

“我在学院生活了三十年,习惯了这里的环境,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到图书馆看书也方便。在这里生活,我心情愉悦,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湖风吹来,带来些许凉爽,郭兰担心父亲身体虚弱,赶紧拉了拉父亲的衣领,道:“湖边风大,我们还是回去。”

“没有事,夏天吹吹湖风,对我的身体还有好处。”

“走吧,医生说要少吹风。”

侯卫东陪着父女两人,沿着湖滨小道走回教授楼。上楼时,由于老楼没有电梯,也没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郭兰扶着郭教授,侯卫东帮着提起手推车。手推车并不重,只是有一定体积,提上楼很是费力,把侯卫东的裤子弄了不少灰尘。

郭师母站在门口,道:“小侯,怎么能让你来提车子,快进来坐。”

侯卫东将手推车放到客厅,郭师母看见他的裤子脏了,道:“把你的裤子弄脏了,你家里还有新裤子吗?换下来,我帮你洗。”

侯卫东忙道:“郭师母,您别客气,我好久都没有回来,等会儿还要打扫卫生,衣裤还是要脏,不用麻烦郭师母。”

看着侯卫东走出门的背影,郭师母道:“小侯这人好,总是那么有礼貌,没有现在年轻人的坏习惯。”

郭兰心里想起了在成津的日子,失了一会儿神,才道:“妈,你别一口一个小侯,他都当过县委书记了,是沙州市委委员。”

郭师母道:“我就是退休老太婆,他的官当得再大和我有什么关系,在我眼里,他就是小侯。”

郭兰也就没有了脾气,道:“好,都是你有理。”

她端了一杯茶来到书房里,郭教授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她原本想劝一劝父亲,转念又想到看书是父亲的唯一爱好,现在行走不便,如果连这个爱好也要被剥夺,人生未免太无趣了。

“爸,你别看得太久,注意早些休息。”郭兰叮嘱了一句,轻轻地将书房门关上。

侯卫东打开了窗户和房门,湖边的清冷空气很快就吹进了房屋,将浊气一扫而空。

在音响旁边,放着不少碟子,这些碟子都是陆续从岭西和沙州买来的,侯卫东选了一盘苏联歌曲。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山楂树》的歌声很快就在屋里响了起来,音响的音色很棒,碟子是大碟版,将远方草原上的辽阔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天听了省歌舞团柳洁的歌,郭兰这一段时间最迷苏联老歌,听到隔壁传来《山楂树》的曲调,便走到阳台上静静地听了一会儿。

侯卫东脱了外衣,提着些杂物走到阳台上,抬头就看见了郭兰的侧影。郭兰的长发变成了小卷发,鼻子仍然微微翘着,在组织部工作数年,让她从清丽渐渐变得成熟。

侯卫东向郭兰打了声招呼,然后道:“可惜,我这几株盆景死了。”

在侯卫东买房子的时候,房主最舍不得的就是这几株盆景。以前侯卫东不在家时,都是由郭师母隔着阳台帮着浇花,后来郭教授搬到了沙州,这几株盆景就如失去了父母的孤儿,最终失去了生命力。

郭兰隔着墙壁,看了看枯枝,道:“你每天事情多,根本没有时间管理花木,花木是属于退休干部的,养花,你还早。”

两人站在阳台上聊了一会儿,目光所及,湖面倒映着点点灯光,微风拂过,灯光摇曳,如仙境一般。

侯卫东与郭兰在阳台上聊天时,在沙州,黄子堤又来到了易中岭的别墅。

在易中岭别墅后面还隐藏着另一幢别墅,这幢别墅藏在大院内,外表普通,里面装饰很豪华,如今是黄子堤的专用房。

在收到五十万现金以前,黄子堤经常收到红包,这些红包不大不小,是典型的灰色收入,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是衣食不愁,幸福指数很高。收了五十万现金以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家里的钱如洪水破堤,迅速将皮箱装满,但是他的幸福指数却如自由落体般直线下降,产生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