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324章 得罪一次,要弥补无数次(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心态不好,到哪里都不舒服

沙州市委,易中达拿着一份请示找到黄子堤,道:“这是出国人员的拟定名单,你看一看。”

黄子堤扫了一眼名单,道:“我们到国外是去考察学习,是开阔视野,目的是增长见识,洋为中用,这不是老同志的待遇,也不是旅游,四个县的组织部长都应该去,人大、政协的同志就换到下一批。”

易中达看了看自己拟定的名单,若是按照黄子堤的建议,至少得换好几人,道:“这个名单是各单位推荐的。”

黄子堤道:“那就划个杠子,超过五十岁的就免了,考察人员还是主要集中在中青年这一块。”

易中达想了想,觉得黄子堤的说法也有道理,原本考察组就有两位县委组织部长,再增加两位县委组织部长,不过就是淘汰两人而已。

经过修改的出国名单送到市委书记朱民生手中,他看了一眼人员组成,签下了“同意”两个字。

郭兰接到市委的出国通知,感到很是突然,不过这是市委组织的出国考察活动,她也没有过多考虑,让办公室按照文件通知去办手续。

7月中旬,沙州市委出国考察团正式在岭西机场上了飞机。

经过长途飞行,来到了旧金山以后,郭兰感觉颇为疲惫。刚在宾馆住下,综合科杨腾过来敲门。

“黄书记找你,在他的房间。”

郭兰匆匆化了淡妆,来到黄子堤的房间。

黄子堤身穿浅色的运动服,比在国内青春得多,如果不是肚皮稍大,还是可以用仪表堂堂来形容,他笑容可掬地道:“今天晚上有沙州人请客,你和我一起去。”

郭兰有些吃惊,道:“沙州人在美国,是谁啊?”她在沙州市委组织部工作时,与黄子堤有过接触,虽然谈不上有密切关系,双方都不陌生,但是类似这种饭局,还是第一次。

黄子堤没有正面回答,神秘地道:“到时你就知道了。”

下了楼,见到一辆宝马车停在门口,车前站了一个人,向着黄子堤等人挥手。等到黄子堤走近,那人道:“欢迎黄书记,我在唐人街已经有安排。”

此人郭兰认识,是当年益杨的名人易中岭。

郭兰在益杨组织部工作时,对当年益杨检察院的案子知道得很清楚,她暗道:“侯卫东提起过易中岭,总是一副鄙视的样子,这人怎么就和黄子堤搞到了一起。”在组织部工作多年,她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同易中岭打过招呼,上了车。

杨腾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易中岭坐在司机后面的位置,黄子堤坐在中间,而郭兰坐在了后排右手的位置。

“黄书记,不太好意思,挤着你了。”

黄子堤豪爽地笑道:“在旧金山能坐上宝马,不错了。”

旧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可与纽约唐人街相比的地方,这里大约有八万余名华侨居住,这里所写的、所听的都是汉语,所见的都十分有中国传统风格,宛然是一个小中国。驾驶员是华人,一边驾驶一边讲解唐人街的历史,他的口音听上去与普通话不一样,软一些、糯一点,杨腾问了问,果然是从台湾过来的。

旧金山在华人世界是鼎鼎有名的,郭兰一边听着司机讲解,一边看着窗外的街景。

黄子堤体胖,占的位置宽,随着汽车的行驶,他不时碰到郭兰的身体,只觉车内暗香浮动,别有一番迤逦风景。

自从收了五十万,又在易中岭别墅后面的别墅享受了无数美女,黄子堤的思想便发生了突变。那天在会场上,气质幽雅如百合花的郭兰突然打动了他的心弦,他如溺水之人,眼前出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匆匆地想将这根稻草抓在手中。

晚餐以及随后的行动,让郭兰如吞了一只苍蝇,回到酒店,她心里有着倾诉的冲动。提起电话,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最急切的倾诉对象居然是侯卫东。

她拿着电话,在屋里转了圈,最后,这个电话还是没有打出去。

此时,在岭西正是大白天,侯卫东坐在办公室里,他接到了段穿林打来的电话。段穿林告诉了侯卫东一个信息:在茂东,胜宝集团施工进场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胜宝集团第一次进场,几个老太婆站在机械前面,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工人们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讲道理对方听不进去,动手于心不忍,而且外面还有很多青年人在环伺,只能以退场结束。

第二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下,胜宝集团在规划用地上开动了机器,但是很快就陷入了村民的围堵之中,在拉扯之中,当地部门的干部被村民打了。

第三次,施工队再次进入施工,这一次出现了数十名警察,村民闻讯而来,越聚越多,带队的茂东副市长眼见形势急转直下,下令撤退。

第四次,一夜之间,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突然进入了胜宝集团项目用地,数百名警察组成了人墙,数十辆警车形成了屏障,保护着胜宝集团强行施工。村民则是全体出动,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二十多名村民被打伤住院,警察也有数人受伤。

随后,数名村民被拘留。

作为《政经评论》岭西负责人,段穿林很敏锐地盯着茂东市,基本上记录了每个过程。

在电话里,段穿林饶有兴致地问道:“侯局长,你当初为什么要力排众议,否定意向性协议?是否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侯卫东尽量避免幸灾乐祸,客观地道:“如果成津财力雄厚,接受胜宝集团的条件未尝不可,现在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啊。虽然我没有见到胜宝集团与茂东签的协议,可是从胜宝集团与成津县签订的协议来看,条款好不到哪里去。胜宝集团把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了地方,地方财政银根吃紧,只能转嫁给当地村民,以至于形成今天的局面。”

段穿林追问道:“侯局长,我有一点迷惑,凡是有一定行政经验的人,都应该能够预料到这种情况,为什么茂东市不怕麻烦,非得接受这种苛刻条件?从道理上说不过去。”

侯卫东道:“岭西实行的是竞争性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提拔干部的硬性指标,这涉及各地官员的政治前途,大家对此自然十分重视,茂东是经济弱市,改变的**就更加强烈。”

段穿林拿出了记者穷追不舍的劲头,道:“这一次你从成津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调到农机水电局,可以说是市委对你的变相惩罚,承认这一点吗?”

侯卫东笑了起来:“呵,呵,移山同志,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作为党员,我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段穿林的笔名叫做移山,以段穿林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态度平和、彬彬有礼,以移山之名出现在杂志或是内刊上,他咄咄逼人,直指要害。

段穿林缓和了口气,道:“侯局,今天不是采访,我只是想了解真实情况。随着经济发展,类似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胜宝集团是一个好标本,我要认真进行解剖。”

侯卫东道:“移山,你要研究茂东,我没有意见,只是有一个请求,研究茂东时,最好不要把成津扯进来。对于我来说,以成津来反衬茂东有失忠厚。”

段穿林对这个请求避而不答,道:“近期跑基层比较多,发现政府带头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茂东这个案例之中,政府严重违反相关程序,比如,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并强行平整,除了一张政府公告以外,平整土地前没有签任何协议,而且据我调查,岭西省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对胜宝集团项目没有立项批复,目前从头至尾,茂东政府都是在违法操作。”

侯卫东道:“你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就想得通了。茂东政府为了留住胜宝集团,因此采取了一边进场一边办手续的办法,出发点是好的,若是他们办事拖拉,说不定还会冒出另外的竞争对手。”

段穿林尖锐地道:“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就是规则,政府应该带头遵守,不能因为有理由就随便违反游戏规则,一句话,纵有千般理由,政府也不能违法行事。”

侯卫东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相当部分是打破旧有规则而建立起来的。以现实经验来看,一个地区遵守游戏规则往往意味着失去先机,这是岭西省情所决定的。基层干部顶着风险吸引外资,说到底,也是为了促进地区发展。”

听了侯卫东为茂东市的辩解,段穿林笑了起来,道:“岭西有句俗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侯局长明明反对胜宝集团的不平等协议,当听到我攻击茂东政府时,还是不由自主地为茂东进行辩护。”

就在侯卫东和段穿林这一次电话结束后不久,茂东市唐台县村民集体来到岭西省政府,在省政府外面拉起了标语。茂东市政府得到了电话通知以后,由副市长带队到了岭西,用尽各种办法将上访的五十九个村民带回了茂东。

此事发生的晚上,周昌全给侯卫东打了电话。

周昌全难得地夸奖了侯卫东:“胜宝集团条件苛刻,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没有维护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不择手段上项目是为了提高地方经济实力,情有可原,可是以群众利益为代价又实在不可取,卫东,你的头脑很冷静。”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您的教导。”侯卫东送给了周昌全一顶高帽子。

他在心里暗叫侥幸,若是自己稍有软弱,屈从于胜宝集团施加的压力,此时坐在火盆上烤的就是成津县,他在心里发了一声感慨:“从政之路真是如履薄冰!”

周昌全交代道:“沙州市即将进行换届选举,如今市级班子年轻化,副市长里要求配备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你具有竞争力,这一段时间各方面事情要注意,千万不能在关键时期犯错误。另外,你一直在读研究生,拿到毕业证没有?这是竞争的一个砝码,虽然不起眼,关键时候却很管用。”

星期六,侯卫东让局办公室给省委党校的班主任送了些竹水河野生鱼过去。

在书房里看书,侯卫东接到了郭兰的电话。

“你回国了?”郭兰很少主动给侯卫东打电话,接到了郭兰电话,侯卫东很是惊奇。

“昨天回国,我有事情找你。”

“什么事?”

“我在沙州,你有没有安静的地方,见面谈。”

侯卫东从郭兰的口气中,已经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想了想,道:“我开车来接你,回沙州学院。”与周昌全通了电话以后,竞争副市长便提到了议事日程,在这一段时间,他绝对不能产生任何绯闻,特别是与郭兰这种未婚的美女打交道时,更要注意。

“嗯,我在百货商场门口等你。”

侯卫东很快就将车开到了百货商场,郭兰提着小包在商场外等着。上了车,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她带着歉意地道:“在星期六打扰你,不好意思。”

侯卫东看郭兰忧心忡忡的样子,关心地道:“别客气,等会儿要上高速路,你把安全带系好。”打开车载音响,四兄弟合唱团深情而悠扬的歌声很快把车内空间填满。

“这次出国学习,愉快吗?”

“我就是谈出国遇到的事情,想听一听你的意见。”郭兰满腹的心事,无处对人宣泄,在她心里,侯卫东是除父母以外最值得信赖的人。

侯卫东安慰了一句:“别愁眉苦脸,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

小车上了高速路,郭兰道:“我心里很乱,先安静一会儿,等到了沙州学院,我再和你谈事情。”

侯卫东闻言关掉音乐,郭兰道:“别关音乐,让我听一会儿。”她闭着眼睛听歌,心神渐渐安静下来,再次睁眼时,车已经到了益杨高速路收费口。

“到了益杨?”

“到了。小车不到半小时,快得很。”

进了沙州大学,小车行驶在树间公路,郭兰透过车窗看着两旁的绿树,道:“大学真好,简直是世外桃源,我以前的选择是错误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如今大学也不是一片净土,关键是心态,心态不好,到哪里都会觉得不舒服。”

上了教授楼,郭兰打开家门,没有见到父母,这才到了侯卫东这边,她站在门口,道:“我爸妈到外面散步去了。”

“别在门口当门神,进来坐。”

侯卫东把窗户打开,又用水壶烧了开水,再打开电视,冷清的家里就有了家的氛围。

“没有水果,只能喝茶了。”侯卫东泡了茶,放在郭兰面前,两人这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郭兰喝着茶,问:“黄子堤这人如何?”

“你怎么突然问到他,人嘛,都挺复杂,很难一句话评说,而且我和他现在有矛盾。”

“我想听一听你和黄子堤产生矛盾的原因。”尽管郭兰是成津的县委组织部长,但是她并不知道侯卫东与黄子堤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很简单,在修成沙公路时,成沙公路有四个标段,黄子堤介绍易中岭来承建一个标段,被我拒绝了,这就是矛盾和隔阂的开始,以前我和黄子堤关系还是不错的。”

郭兰脸上带着薄怒,道:“易中岭,又是这个易中岭!”

闻听易中岭的名字,侯卫东心跳了跳,他没有追问,而是在音响旁取出几盘歌碟,道:“想听什么?”

“你这里的苏联歌曲不错,就放那几个碟子。”

侯卫东将那盘苏联歌曲放了进去,不一会儿,屋子里又响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的歌声。这首《小路》诞生于卫国战争的烽火中,年轻的姑娘追随心上人,一起上战场抗击敌人,优美而不柔弱,情深而不缱绻,歌声中透着坚强和勇敢,倒挺适合当前的谈话情境。

音乐响起以后,侯卫东这才重新接起刚才的话题,道:“易中岭去了美国,他凭什么去,以什么资格去?”

“他不是随团去的,而是提前到了美国,其实专门到美国为黄子堤服务。”郭兰想着在美国遇上的事,心里很生气,道,“这个易中岭,太不像话了!”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尽管心里有气,出言也很温和。

侯卫东直言道:“易中岭这人是渣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指益杨检察院的案子,他没有说得太直白,只是含蓄地点了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