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372章 既想出政绩,又怕担责任的领导(5)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侯卫东心里承认这组照片揭示出来的真相,但是作为副厅级干部,他早已学会了稳重。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肯轻易表态,这是当领导的修养,也是城府。

步高将照片收进皮包,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幢楼就是沙州红楼,这些人就是工厂的蛀虫,绢纺厂危险了。”

侯卫东目光如刀,直视步高,过了好一会儿,道:“我有事要先走一步,就这样了。”

步高将侯卫东送到门口,目送着他的背影远去。

在沙州建筑市场上,步高原本是一枝独秀,可是易中岭突然变成了土地吞口,将几块重量级的好地从其口中夺走,他就下定决心要收拾掉易中岭。他是文明人,文明人就有更加文明的办法,侯卫东就是一把出鞘的锋利砍刀,这也是其父亲政协主席步海云密授之机宜。堡垒是从内部攻破,步海云在沙州为官三十来年,深知其中的奥秘,他看准了侯卫东的雄心以及黄子堤的贪心。

与步高分手以后,侯卫东没有回沙州,他准备去拜访水利厅副厅长吴英。

他先到金星大酒店开了房间,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再给成津县朱兵县长打了电话:“朱县长,我是侯卫东,先祝贺你,改天请你喝酒。”

朱兵几经曲折,在曾昭强的大力推荐之下,又通过副市长侯卫东和宁玥见了面,终于修成正果。当周福泉调离以后,力压副书记莫为民,成为成津代县长,而莫为民仍然是成津县委副书记。

“侯市长,您有什么指示?”此时的朱兵早就将益杨旧事忘在脑后,对侯卫东是发自内心恭敬。

“有一件小事,你找人到竹水河弄几斤鳊鱼,最好选两斤左右的,个头均匀一些,送到岭西,对,就是今天下午送过来。”

“侯市长,您放心,最多三个小时,我将鳊鱼送过来。”

“你不必来,找信得过的人将鱼送到岭西以后,再给我打电话。”

侯卫东打完电话,就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已是四点,他抬手拨通了朱兵的电话:“朱县长,你的人到了哪里?”

接到侯卫东电话以后,朱兵早将鱼事安排得井井有条,道:“我刚才问了,送鱼车已经到沙州,最多一个小时就到岭西。”

有了把握,侯卫东这才拨通了水利厅吴英副厅长的电话:“吴厅长,您好,我是侯卫东,送了几斤竹水河的鳊鱼,您尝个鲜。”

吴英爽快地笑道:“你过来了吗,把小佳带过来,你们家的小佳打麻将是一把好手,晚上我们几人打几圈。”以她的身份,要约麻将太容易,也太难。

侯卫东没有想到吴英要约小佳打牌,他马上顺杆上爬,道:“晚饭安排在沙州印象餐馆,行吗?”

吴英笑道:“当过县委书记的人都是美食家,你订餐馆,到时给我打电话。”

吴英爽快答应出来吃饭,这让侯卫东很是高兴,他赶紧给小佳打了电话,道:“晚上到岭西,和吴厅长、方红线、蒙宁她们几人吃饭,你可以开车,也可以让我的司机来接你。”

小佳正好约了谢婉芬和赵秀吃饭,道:“你怎么不早说,我和谢局长、赵姐已经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对了,我还约了杨柳。”

侯卫东不容置疑地道:“吴厅长点名要你来打牌,你知道谁重谁轻,赶紧把其他的约会推掉。”

“我还有没有人身自由,为了陪她们打牌,就得从沙州跑到岭西去。”小佳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忍不住抱怨道。

“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自由,只能是相对的自由,而且现在不自由,是为了将来更自由。小佳,别耍小孩子脾气了,赶紧出发。”

小佳没来由地有些怨气,道:“你就知道陪那些不相干的人,我们有多久没有在一起了?”

侯卫东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原来小佳想洗衣服了,这事好办,晚上打完牌,我们住在金星大酒店洗衣服,消耗脂肪和能量。”

小佳“呸”了一声:“你这人太不浪漫了,这些事情只能意会,说出来就没有情调了。”又道,“你别派司机了,我自己开车过来。”

“小心点。”

“放心,我是老驾驶员了。”

到了五点,成津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就将五斤鳊鱼送到岭西。朱兵安排得很细致,将五斤鳊鱼打了一个大包,充上氧气,又另装了三斤鳊鱼。

五点三十分,小佳开着车来到岭西。

五点五十分,侯卫东和小佳来到水利厅楼下。侯卫东坐在车上充当驾驶员,小佳则上办公楼找吴英。过了一会儿,小佳陪着吴英出现在底楼,两人有说有笑,神态亲热。

上了车,吴英道:“副市长当驾驶员,我今天超级别享受了。”

在岭西,经常尊称驾驶员为“师长”,戏称为师级干部。

侯卫东很机灵地笑道:“平时是师长开车,今天是副师长当驾驶员,其实是降了级别。”

车至沙州印象餐馆,侯卫东对吴英道:“吴厅长,今天晚上我们先煮一盆鳊鱼,另外还有一包鳊鱼,我先送到家里去。”

吴英是水利厅副厅长,家中从来不缺各式野生鱼,鳊鱼虽然是好东西,她并不在意,她更在意这份情谊,道:“卫东是有心人,很不错。”她环顾左右,道:“这个地方叫沙州印象餐馆,盆景还不错。”

“这里的老板以前和我一起在益杨青林镇工作过,是粮食系统的老同志。”

吴英对这些盆景很有兴趣,不停地问东问西。侯卫东干脆就将老邢叫了过来。

“你是老板,这些盆景卖不卖?”

老邢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虽然不了解吴英的身份,可是见到侯卫东的神情,不用猜都知道吴英肯定是大人物,道:“我还有几盆珍品,都是在上青林山上培育出来的,比这些盆景档次高。”

吴英跟着老邢看过几盆珍品,感觉很不错,道:“我要两盆珍品盆景,但是暂时留在这里。”

老邢道:“行,我把这两盆放到后院去。”

等到老邢带人去取花盆,侯卫东抓紧时间聊了聊沙州的工作。

吴英道:“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很难,如何改革,国内有不同的说法,争论不小。你何必主动去惹这种麻烦事,特别是改制,涉及国有资产流失,无论对错,都会受到非议。”

侯卫东感叹道:“不愿意惹麻烦,迟早会惹上大麻烦。诸如市绢纺厂,目前麻烦事不断,效益也差,如果不想办法,最终结果是破产,我想找一条比破产更好的路。我知道省政府是有意明确一个试点市,沙州的工业在全省排第三,很有代表性。”

吴英是省委书记夫人,没有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她不仅想到了群体**件,也想到了可能引起的风波。她着实欣赏侯卫东,再次提醒道:“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从全国范围内一直是有分歧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如今虽然不至于有牢狱之灾,可是稍有不对,政治上受影响也不足为奇。我可以建议朱民生调整你的分工,这样就可以免除许多麻烦。”

侯卫东道:“吴厅长,谢谢您。硬骨头总得有人啃,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我也不准备退缩了。”

“你是这种想法,以前老蒙经常感叹我们的干部革命意志严重消退,缺少扎实苦干的人,现在看来,你算是一个例外。”吴英对于侯卫东的表态有些惊讶。这些年来,她接触了太多的政府官员,“但求无功,不求有过”的明哲保身理念已经深入官员潜意识。官至副厅级,还要主动惹麻烦的人,她已经很久没有遇到。

等到吴英、方红线、小佳开始进入麻将战场时,侯卫东回到金星大酒店。

坐在落地窗前,他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又给晏春平打了电话:“你把绢纺厂这几个月的报表准备好,明天送到我的办公室。通知蒋希东上午十点到我的办公室。”

给晏春平打完电话,侯卫东又给段英打了电话。如今段英已经接替了王辉当年的职务,他很看重报社的喉舌作用。

段英刚刚洗了碗,正准备到书房就接到侯卫东的电话,很有些诧异,道:“是你啊,找我有什么事情?”她打电话时,丈夫梁进文正在客厅里看电视,便有意坐在客厅。

听闻是绢纺厂的事,段英道:“我对绢纺厂的感情挺复杂,当年益杨绢纺厂破产时,大量的工人下岗,最惨的就是那些女工,她们有不少南下当了小姐。我是亲身经历过的人,如果你要改革,必须考虑工人的利益。”

侯卫东道:“绢纺厂经营困难,真要等到病入膏肓,只能是破产一条路,到时受害的还是绢纺厂女工。现在情况不算太坏,还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段英明白侯卫东的意思,道:“你给我打电话说这个事情,肯定不是为了谈感受,我能为绢纺厂做什么事情?”

“《岭西日报》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声音太小,气氛不足啊。”

段英笑了起来,道:“侯市长,你给我的这个任务太大了,我只是小人物而已,怎么能主导《岭西日报》的方向。”

“我知道这事情有难度,能不能打些擦边球,报道一些外省的成功经验?”

段英考虑了一会儿,道:“我去试一试,能否成功不得而知,请你理解。”

侯卫东道:“我会和王辉主编联系,争取他的支持,这些文章类似于软广告,发出来能产生多大影响,这可说不准。”

与段英通话结束,侯卫东又给王辉打电话。王辉同侯卫东合作多年,对侯卫东的这些套路很是熟悉,道:“我最近看了朱建国和周昌全等省领导的讲话,都提到国有企业的事,这个选题符合岭西省的大政方针,打打擦边球应该没有问题。”

打完这一通电话,侯卫东这才安下心来。

凌晨两点,小佳回到宾馆,侯卫东睡得迷迷糊糊,招呼一声,继续睡觉。等到小佳光滑的身体滑进空调被,他才清醒,问道:“现在几点,明天我要到计委去找鲁主任,你有什么安排?”

“现在两点,原本说要打通宵,吴厅长临时接到电话,明天要到首都,这才散了场。”

侯卫东闻言睁开眼睛,问:“吴厅长要到首都去?”

小佳亲了亲侯卫东,又往其怀中缩了缩,道:“宁玥也要去,是她的一个长辈过生日,好像在国家哪个部委当领导。”

听到吴英和宁玥一起去首都,侯卫东眼睛马上睁圆,道:“吴厅长还说了些什么?”

“她夸你很有朝气,不像一般领导那样暮气沉沉。”小佳打了个哈欠,又道,“明天我请了假,可以睡懒觉,你别叫醒我。”

九点,小佳还在酣睡,侯卫东在金星大酒店吃了早餐,直奔省计委,找到了省计委副主任鲁军。

听了侯卫东的全盘想法,鲁军道:“国有企业改制没有问题,有成功的经验,理论上没有大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模式,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职工大体上不吃亏,否则,就算成功也会受到质疑。”

“请鲁主任讲得详细一些。”

侯卫东在成津县大规模整治矿业秩序,取得了良好效果,鲁军对其才能和官品很是欣赏,所以他并不保守,道:“……经营层及骨干员工稳定,对企业历史及现状熟悉,改制过程震动较小,系统风险也较小,能激发企业内部人员对改制的积极性,推动改制顺利进行,这符合绢纺厂的现实……由于内部人收购往往将产权置换与身份置换联系在一起,减少了改制过程中的现金支出,这符合沙州市政府的财力。”

侯卫东问:“目前流行的管理层收购和股份合作制两种模式,谁优谁劣?”

“……当前在岭西,内部人收购模式主要分为管理层融资收购和股份合作制模式。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难以解决,即使融资成功,由于还贷压力巨大,管理层很难给企业发展继续注入资金资源;而股份合作制模式下容易形成新一轮的大锅饭。这两种模式都是有利有弊,更重要的是,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内部人收购容易滋生暗箱操作。”说到这,他再次加强了语气,道,“无论改制是否成功,作为领导改制者,都要被人非议,这实在不是一件好差事。”

谈了近两个小时,侯卫东这才与鲁军握手言别。

此次岭西之行,侯卫东与周昌全和吴英见了面,再与计委副主任鲁军进行了实质**流,颇有收获,沙州国有企业的发展思路在他头脑中逐渐成形。

可是要将思路变成现实,还有许多具体问题。

现在市委书记朱民生有想法,可是又前怕狼后怕虎,态度模棱两可。市长黄子堤更愿意在现有体制内修修补补。

作为一位分管副市长,在这种情况之下,是狗咬乌龟无处下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