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375章 二把手是领导,更是下属(3)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此时,在蒋希东家里,副厂长高小军等人已经聚在一起传阅省政府的文件。看罢文件,又听了侯卫东讲话的大体精神,高小军兴奋得两手抓头,道:“十年之功,今朝终于要实现了,我们七兄弟励精图治,将绢纺厂建成岭西纺织行业的绝对老大。”

蒋希东心情也很激动,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道:“省政府将沙州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市,但是,沙州市是否将绢纺厂作为试点企业还是一个大问题。侯市长今天跟我提起此事,大有深意啊。”

众人都在兴头上,并没有想起此事,听了此话,如被淋了一场大雨,将刚刚涨起来的大火扑灭了。

“据我了解,项波和易中岭走得很近,易中岭是黄子堤的铁哥们儿。黄子堤是市长,若是他不同意将绢纺厂纳入试点企业,我们还真的没有办法。”杨柏如今是项波最为倚重的总工程师,他们两人走得近,杨柏了解到不少隐情。

高小军火爆爆地道:“如果当真这样,我们就让绢纺厂彻底瘫痪。”

他们这个团队经营了绢纺厂十年,厂里主要部门全部在其掌握之中,真要一齐使坏,绢纺厂必将陷入困顿。

蒋希东沉着脸,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道:“我们是要一个好企业,而不是一个破烂货。我越想越觉得侯市长是在递话给我,他其实也想将绢纺厂改革,目前需要一个很好的理由。”

杨柏分析道:“侯卫东是三十二岁的副市长,前途光明,他最需要的是政绩,不管以后绢纺厂是采用股份合作制、管理层收购还是被兼并,只要效益好起来,就是他的政绩。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和他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任何冲突,我认为蒋厂长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确实需要我们配合。”

蒋希东停下了脚步,道:“那我们就想办法,给侯卫东提供绢纺厂改革的理由。”

在新月楼,侯卫东晚上10点才回家,进家门,见到岳父和岳母等在客厅里。

岳父张远征身旁还坐着一位高大的中年人,此人正是张远征和陈庆蓉的厂长朱言兵。

“侯市长,很冒昧打扰你。”朱言兵是北方人,流利的普通话在沙州很少见。他身材高大,站在客厅里如一堵墙,此时身体微微弯曲着,姿势恭敬。

侯卫东大致猜到朱言兵的意图,与其握手之后,道:“朱厂长客气了,作为分管副市长,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们企业领导敞开。”

陈庆蓉热情地为朱言兵厂长续了水,然后坐在一边,看着女婿与朱言兵谈话。朱言兵当了十来年的厂长,在厂里威风得紧,此时坐在侯卫东面前,双腿并在一起,满脸是谦恭笑容。

朱言兵首先报告了厂里的基本情况,然后道:“侯市长,听说沙州是企业改革试点市,我们企业现在也是半死不活的,市里能否考虑我们厂的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就是一条乌鱼,被放入了鱼塘,顿时将淡水鱼们追得四处逃窜,朱言兵、蒋希东就是正在逃窜的鱼。侯卫东很直率地问道:“改革有很多种,并不一定对朱厂长有利,或者还会让你出局,朱厂长考虑这个因素没有?”

朱言兵没有想到侯卫东会如此直接,稍有些局促地道:“只要对工厂有利就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工厂里长大,不愿意看到工厂衰败。”

侯卫东当惯了领导,尽管朱言兵年龄比他长,他还是很有心理优势,道:“朱厂长,我想听真话,你认为哪一种改革方式,才能符合各方利益?”

朱言兵并没有完全思考好这个问题,这次来到侯卫东家中,原本是想探听点消息,拉近关系,结果侯卫东三言两语就将皮球踢到了自己这边。他略为思考,讲了一些模棱两可的原则话。

侯卫东和颜悦色地道:“朱厂长,如今省政府文件刚刚出台,市里还处于调研阶段,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在制订方案时会考虑进去。”

他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然后用笑眯眯的神情看着朱言兵。朱言兵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连忙站起身,道:“侯市长,时间不早了,我不耽误您的时间,请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厂里来视察。”

陈庆蓉和张远征将朱言兵送到了新月楼门口。在门口,停着朱言兵那辆灰色奥迪车。在车边,朱言兵高大的身材终于又恢复了在工厂的挺拔,他握着张远征的手道:“老伙计,我们这一代人对工厂有感情,都希望工厂好起来,你要在侯市长面前多美言几句。”

张远征退休多年,早就消失在厂区,如果不是女婿当了副市长,是享受不到与厂长握手的权利的,他心情激动,道:“朱厂长,你放心,我在厂里工作了四十年,这感情只有厂里人才知道,我会为工厂说话。”

陈庆蓉则站在一旁不说话。

两口子往家里走时,陈庆蓉抱怨道:“你别答应得太快,给侯卫东找了麻烦事情。”

张远征道:“我没有这么傻,能办就办,不能办就不能办。”

回到屋里,张远征看到桌上的那条烟,笑道:“以前都是厂里的人提着烟酒到厂长家里,现在事情颠倒了,厂长亲自送烟到家里。”他随手撕开了香烟的包装盒子,顿时傻眼,包装盒子里面除了香烟以外,还有厚厚一叠钞票。这是第一次有人将这种钱送到家里,两口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大眼瞪着小眼,不知如何处理。

此时,侯卫东喝了一杯清茶,也没有开电视,坐在沙发上想心事。

小佳今晚陪着省里的人唱歌。当了副局长以后,往日的技术干部生活又被打乱了,凡是有省里领导到市里检查工作,张中原局长总是要把小佳带上。一来是因为小佳是副市长夫人,有分量,二来小佳还是相对年轻的美女。美女领导参加迎接客人,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基层的头头一般都懂。

坐了一会儿,侯卫东给小佳打了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一阵嘈杂的音乐声,小佳无奈地道:“迎接省里检查,这不是张中原一人的事情,我作为副局长也是责无旁贷,客人没有走,我也不好走。”

同为官场中人,侯卫东很理解小佳,处理好与省里的关系是大事,他交代道:“少喝酒,早点回来。”

小佳在凌晨一点回到家,侯卫东已经熟睡,在睡梦中,他的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嘴角挂着一丝口水。小佳站在床边看了看酣睡的丈夫,取过卫生纸,擦掉了他脸上的口水。带着儿童般纯真睡颜的侯卫东翻了身,继续睡觉。

早上,小佳赖在侯卫东怀里,道:“昨天谁来过?我看见有烟头。”

“爸妈带着朱言兵来家里。”

小佳睁大了眼睛,道:“现在社会复杂得很,我给他们说过,别掺和到你的事情里。”

“也没有什么,他们毕竟还是厂里出来的,厂长找来了,他们带到我这里来,很正常。你要理解工人对工厂的朴素感情。”

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两人下楼,两辆公车已经停在了新月楼下。两个驾驶员凑在一起说着话,见到各自的老板来了,飞快上车。

晏春平则坐在车上,正在给春天发短信,见到侯卫东出来,赶紧下车,接过侯卫东的手包。

侯卫东坐在办公室,正喝着热茶看着厚厚的文件,钱宁副市长走了进来。钱宁这个位置原本是高榕的,能当上分管商业的副市长,完全是天上馅饼掉下来碰了脑袋,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在政府领导里一直很低调,做人做事都挺小心,连以前的花哨西服都脱掉,换上朴素的板色西服。

侯卫东站起来握了手,道:“钱市长,请坐,到这有什么指示?”

钱宁先是左拉右扯谈了些天气,然后道:“晚上有空没有,一起吃个饭。”

侯卫东此时挺敏感,心知此时饭无好饭,可钱宁也是副市长,大家一殿为臣,不好拂了面子,豪爽地笑道:“就算是再忙,钱市长交代的事也得办,是不是?”

钱宁在当沙州市商委副主任时,侯卫东还是益杨县的小干部。此时在政府序列之中,侯卫东排名在钱宁之前,好在钱宁心态好,不计较,与侯卫东联络好以后,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他给一位老朋友打了电话:“我跟侯市长约好了,晚上就在沙州宾馆吃饭。这是初次接触,你们可以谈一谈厂里的情况,听一听侯市长的意见,我到时会帮着厂里说话。”

对于侯卫东来说,在如今的调查研究阶段,他并不拒绝从各个渠道与厂领导接触沟通,通过与厂领导交流,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料。他正在办公室看文件时,突然接到了赵诚义的电话:“侯市长,朱书记请你到办公室来一趟。”

到了朱民生办公室,朱民生依然是冷脸冷面,见到侯卫东,略略抬了抬头,道:“我刚才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自称是绢纺厂正义工人,他说绢纺厂与一个私营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这样做就是将一个大厂的命运交给了私营公司来控制。绢纺厂的正义工人将组织人员到省委、省政府去反映情况。”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纸,道:“这是绢纺厂部分干部写的报告,强烈要求改革,你拿去看一看。”

侯卫东暗道:“蒋希东这人倒真是人精,眼眨眉毛动,什么事情都明白。”他在朱民生面前特别稳重,道:“这一段时间,绢纺厂销售困难,产品积压严重,据项波说,再不想办法,所有流动资金将全部变成库存。”

“就算销售困难,也不能将经济命脉完全交由私营公司,这事你要过问。”

“好,我马上开展调查。”

朱民生又问:“项波担任厂长以后,企业情况怎么样?”

侯卫东大摇其头,道:“如今绢纺厂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我建议将绢纺厂纳入改革第一批试点。”

朱民生没有私利,选哪一家企业进行试点都无所谓,他要的是最终的效果,道:“市委是确定大方向,具体怎么做是政府的职责,我没有什么异议。”

得到朱民生的支持,侯卫东加快了方案的制订过程。

在10月下旬,沙州国有企业改制的初步方案已经制订出来。方案送给黄子堤以后,黄子堤在送审稿上写道:“方案先送市政府常务会议初审,再报市委常委会,黄子堤。”

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之中,沙州市绢纺厂一直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气氛,流言不断,而且厂里各项统计数据不断下滑。易中岭签订了销售合同以后,便将自己的所有关系发动起来。他原本以为凭着多年经商的渠道,应该能够打开局面,不料产品进入南方市场以后,遇到了极其强大的阻力,以至于他的销售公司步履艰难。

11月5日,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了沙州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在市政府常务会上,市政府原则同意了改制方案,但是,黄子堤明确表态,市绢纺厂改革条件不成熟,暂时不纳入第一批改制。

侯卫东早就料到了这一招,也作了相应的准备。他将为什么将绢纺厂纳入第一批进行改革的理由讲完,黄子堤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道:“此事不必再议,绢纺厂牵涉六千在职和退休工人,人数多,影响大,必须慎重。我们搞完第一批试点以后,经验更充分,社会气氛更好,才能更有利地解决问题。”

黄子堤是市政府一把手,其反对绢纺厂第一批改制的理由既充分又正当,态度既随和又坚决,让侯卫东无可奈何。

市长拍板以后,侯卫东作为副市长就没有权力去改变他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市绢纺厂的改制问题根本不能进入市委常委会。

散会以后,侯卫东怀着深深的挫折感,他觉得自己就如堂吉诃德一样在与大风车作战,他的所谓阳谋以及各种小手段,在权力面前根本不起作用,显得格外可笑。

副市长到市长虽然只差了半步官阶,但是没有拍板权,权力的内涵却差得太远。侯卫东空有满腔热血和抱负,却不能将想法变成现实,经历了这件事情,他再次坚定了一条信念:“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从今以后,绝不当副职。”

散会不久,侯卫东接到了祝焱的电话。

“我听说了市政府常务会上的事情,在政府工作,必须得学会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祝焱的声音很是从容。他远在茂云,却对发生在沙州市政府的事了解得一清二楚。

侯卫东道:“祝书记,您放心,我会承认现实。第一轮国企改革,任务很重,我会全心全意将此事办好,这是对我自己负责,对市政府负责,更是对参加改制的国有企业和国企职工负责。”

风景区的风景

侯卫东放下电话,坐在桌前瞪着眼睛。从上青林开始,他就没有服过输,总是一次次在逆境中突出重围,这一次挫败,他更不会轻易认输。只是现在身份不同了,他是副厅级领导,面临的事情比以前要复杂得多,不服输并不意味着蛮干,不服输的最好表现就是坚持。

晏春平知道老板心里窝着火,在办公室里缩头缩脑,欲言又止。

侯卫东太了解自己这位秘书,没好气地道:“有话就说。”

晏春平道:“有人找您,是沙州大学联络处的。”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侯卫东的脸色。

侯卫东道:“沙州大学来找我,肯定有事,请那人进来。”

他下意识猜到来人是郭兰,果然,来人正是郭兰。郭兰身穿一条长裙,宽宽的裙边,绿色和灰白色的条纹,和政府机关的氛围不太一样,放在大学里,倒是恰当得很。

见侯卫东在打量着自己,郭兰条件反射般想起了那一晚的经历,脸上滚烫一片。见晏春平还在一旁泡茶,她道:“侯市长,我来给你汇报南部新区沙州大学新校区的事情。”

关于沙州大学新校区之事,市政府与沙州大学座谈过几次,大的事项基本谈妥,剩下的只是具体细节。

侯卫东道:“是否需要把朱仁义请过来?”

郭兰道:“暂时不必,我今天来汇报几个具体问题。”

晏春平泡了茶,他瞧了瞧侯卫东的脸色,退出办公室时顺手把办公室大门关上。晏春平跟在侯卫东身边有一段时间,仍然小模小样的,不够大气,尽管在公开场合也是西服领带,头发摩丝,皮鞋锃亮。可是看到他的样子,侯卫东总是会想起当年晏道理打小算盘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