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9章 册封都亭侯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9章 册封都亭侯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好!说得好!自古开国之主,唯有商汤伐桀,与高祖反秦,初衷毫无私心,只求普救黎民。连武王伐纣,比之高祖都略有不及!我大汉自当久享天下,远迈商周。”

随着李素和董扶等人辩完,刘宏亲自从坛上的御座站起身,出言嘉奖。

起身的时候,还情不自禁拍打了几次御座的扶手,以示击节叹赏。

随着皇帝对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最终表态,群臣也就彻底偃旗息鼓。这话是不能反驳的,反驳了那就是认为高祖不正,那是找死。

没办法,刘宏听了这么多年的大儒讲经,早就憋屈坏了。

因为儒家的天下独尊,所以大儒们多多少少失去了从事实论据出发、辩论问题的能力,都是从经义出发,以理论推导理论。

李素的话风,明显更像先秦诸子百家,那时候还没有任何一家独大,所以任何“经”都没有权威性,你要驳倒其他家,你只能从事实出发。

而“古往今来有哪些造反的人不得好死、哪些善终了”,这都是历史事实,儒家的“经”把理论编得再圆,也没法篡改事实判断。

就好比一个股评家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也不能说K线图历史记录是假的。

李素把历史事实的数据统计引入对治乱兴衰的辩论,这是划时代的降维打击,胜之不武。

“李卿可谓擅知天命者矣,三公竟不识人,也不举为有道博士,呵。”刘宏继续旁若无人地吐槽,随后冷不丁窜出一句,“李卿有此学识,不如改改,入朝为官吧。”

李素跟赵云恭恭敬敬站在下面,听到这么一句,不由眉头一皱,只好壮着胆子、冒着君前失仪的风险,偷偷把眼珠子往上瞟。

李素这才注意到,皇帝最后那句话根本就不是跟他说的,而是说着说着转向旁边的赵忠了。显然是赵忠此前已经拟定好了封赏的敕命,今天原本就是走个过场当众宣读一下,刘宏听得高兴,才临时起意要改。

也是,作为皇帝,怎么可能考虑臣下的意见、还跟你商量呢?当然是想让你干啥就让你干啥。

赵忠当然不会违逆皇帝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马上去改,而是一边应承一边略作拖延,显然是想确认皇帝是不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

李素知道机会不多了,连忙斗胆出声:“陛下,臣有一言启奏。”

刘宏一挥手:“说吧。”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李素:“得蒙圣眷,臣不胜惶恐,然张举虽诛,张纯尚在,辽东未平。念刘幽州知遇之恩、拔擢臣于草莽,臣不敢独享太平。”

刘宏好奇地盯着李素看了一眼,嘿嘿一笑:“也是,倒是个义士,那就放你回幽州,待幽州贼乱彻底平息,再议入朝。”

李素:“臣谢恩。”

刘宏看也不看他,就拉着赵忠又随便吩咐了几句,赵忠也不得不临时修改敕命,折腾了好一会儿,全然没有朝廷威仪。

满朝众臣看着,心中也是微微叹息:唉,赏罚由心,毫无定性!

不过大家也习惯了,这种奇葩的事情刘宏可没少做,当年册封崔烈为司徒的那次朝会,刘宏可是当着大伙儿的面,刚宣布完任命,就吐槽说这个司徒卖便宜了。

如今因为听李素吹牛逼吹得心情舒畅稍微法外加赏,一点都不奇怪。

而且凭良心说,李素这番话,确实对于大汉的正统性有帮助,本来就有功劳,大家也心服口服。

半晌之后,赵忠拿出新的敕命,宣读了对于幽州此次平叛各主要官员的封赏:

“……兹加封幽州牧虞,蓟侯,食邑五千户,假节钺。

辽东长史公孙瓒,改右北平太守,封令支亭侯,食邑五百户。

广阳都尉、蓟县令刘备,改护乌桓校尉、辽东相,封良乡亭侯,食邑四百户。

护乌桓校尉拥节长史、幽州别驾李素,加辽东长史,封都亭侯,食邑二百户。

广阳都尉左牙门督关羽,改辽东都尉,关内侯,食邑一百户……”

李素静静地听完,从关羽再往下,就一个爵位都没了,连关内侯都没有。

另外,刘备之所以被封为“辽东相”,是因为当时既有“辽东郡”也有“辽东属国”,郡的长官是太守,属国的长官是相。

东汉早期,有藩王封于辽东,加上辽东地方很大,所以把昌黎县周边数县从辽东郡里划出来,单独列为一个王国,辽东郡依然治襄平。

但后来封到辽东的藩王不存在了,辽东属国又由辽东郡的太守兼领管辖。所以事实上,“辽东太守”是比“辽东相”略微高半级的。

张举之乱中殉国出缺的阳众,本是辽东太守,但因为辽东郡大部分地区还在反贼手上,所以暂时只封刘备辽东相,这也是暗示刘备:

朝廷封给你的地盘你要自己从叛军手上打回来,只要打回来,你这个“相”就能自然而然升级成“太守”。

李素作为辽东长史,也要作为刘备的副手,一起帮忙彻底歼灭辽东反贼。

另外,汉末带个“都”的侯爵,从级别上来说已经算列侯了,但依然没有封地,只有跟关内侯类似的虚拟食邑租税俸禄。

比如关内侯的食邑一百户,是没有具体地方的,你也不知道你的这一百户在哪儿。

朝廷只是按照一个正丁每年纳税四石、使男和成年女子两石的标准,虚拟折算每一户每年十石粮食。

关内侯的食邑百户就是每年拿一千石的爵位俸禄。都亭侯二百户折两千石、都乡侯三百户折三千石……

而正常的亭侯就已经比都乡侯高了,因为人家是有实打实地图上看得到的亭作为封地的。

所有的亭侯、乡侯在命名上依然以所在县为名,同时写上食邑多少户,到了地方上后再按照户数凑一个或者几个亭套上去。

比如刘备这次封了良乡亭侯,良乡是县名,假设当地某乡有两个亭,一个一百户一个三百户,加起来刚好四百户,那就把这两个亭都给刘备食租税。

最后,该给的钱还是得给。护乌桓校尉和辽东相正价就要每个一千五百万,那些爵位更是夸张,都亭侯一千万起,都乡侯一千五百万,正经的亭侯两千万。

大部分都用之前刘备给刘虞代付的乌桓部落赏赐款冲抵了,但还是额外要掏一部分,几千万钱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然给朝廷立功的人那么多,怎么不见别人每次一有功就升官?

一年多时间从县长升到校尉,不给钱换谁也做不到呀。

……

“咱终于也有爵位了!虽然只是都亭侯,好歹也算侯爷了!不容易啊,潜入丘力居大营谈笑风生,拿到张举首级换来的。汉朝文人封个列侯真难,幸亏斩张举的外交胜利勉强也能打打擦边球算军功。”

听完全部封赏决定后,李素双手恭领了敕命,再拜谢恩,脑子里依然有些不冷静。

许久之后,朝会终于散去,李素也依班退去。

十常侍中有人喊住李素,让他稍等,皇帝还有些话想跟他聊,李素只好继续等着。

不过实际上也没什么,就是刘宏今天突然来了兴致,让李素给他讲一些历史故事——主要是从历史事件的数据统计盘点角度来解读一些事儿。

因为之前给皇帝上历史课的大儒,从来没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讲过,皇帝好奇嘛。

李素耐着性子,又讲解了半天,都挑尽量有趣的盘点,几乎形同UC震惊部那些“史上十大XXX,第四名如何如何,第二名如何如何,第一名却大多数人都不知晓”的调调,反正是怎么标题档怎么骗点击怎么来。

刘宏果然听得挺爽,留他辞了一顿饭才放走。临走之时,有宦官私下跟他交底:“回去让辽东相好生用命努力,早尽全功。幽州彻底平定之日,陛下便改授他辽东太守、度辽将军。”

护乌桓校尉和辽东相,都是比两千石。

而度辽将军和辽东太守,就是正两千石了,又要高半级。到了度辽将军,好歹也算杂号将军了,也迈过了从都尉/校尉这些“尉”向“将军”的转变。

这可是一道很大的坎,很多武官一辈子都没能迈过校尉和将军的差距。

历史上,这两个位置基本上是公孙瓒在群雄讨董之前所达到的高位,现在已经被夺了一半过来了。

“陛下所托,岂敢不用命。”

……

回到雒阳城后,已经是当天傍晚时分了,李素和赵云回下榻处再住一晚,准备明日再带着朝廷的封赏敕命回幽州复命。

李素也注意到,赵云有亲自斩杀张举之功,但为了吹嘘朝廷的威望,赵云只能做幕后英雄,所以这次的敕命中并没有提到他。

大家关起门来说私房话时,李素当然要安慰赵云了:“子龙,别担心,关司马已经被提拔为辽东都尉了,都尉下属各职还不是刘府君和关都尉说了算?到时候翼德晋为左牙门督,你定然是右牙门督了,位在诸部司马之上。”

刺杀时动动手,以赵云的武艺来说,也不是多辛苦的事儿,只不过杀的目标值钱了,功劳才跟着值钱。

加班杀人半小时,就从普通别部司马升到右牙门督,已经很划算了。

赵云依然还是那样淡泊名利:“属下岂敢不服,当时让典韦、幼平出手,也是一样可以成功的。长史让我动手,是信任我。”

“那就好,今晚好好休息,明早又要启程复命了。”

李素歇息一夜,就载着封侯之誉荣归故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