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5章 卧槽这也行?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45章 卧槽这也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朝廷援军先锋已经来了?快快带我去见!”诸葛瑾听了孔县尉的通报,也是欣喜若狂,鞋子都没穿就让孔县尉在前带路。

尽管诸葛瑾还毫无官职在身,但郡丞卧病在床,孔县尉也习惯了被郡丞的长子使唤,就当是郡丞的命令吧:

“这边请,不过大公子可别误会,来者只有一人,只是来通风报信的。”

“没关系,能突围进来,就说明敌围已经出现了薄弱之处,大军主力应该不远了。”诸葛瑾身后一个小孩子的声音传来,是诸葛亮在那随口点评。

诸葛瑾这两天早就烦躁不已,没耐心地教训:“阿亮!不要胡闹,你跟二妹看着父亲,军情大事你掺和什么!”

诸葛亮诚恳求告:“大兄,事急矣!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多个人多问出些军情,我不会乱说话的。”

诸葛瑾想了想,还是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个弟弟虽然才虚岁九岁,但从小聪明,识字几千个、粗略通读四书四经已经可以做到了,韩非庄子也看过几篇。就是读得不精,只是“粗观大略”。

之所以是四经,是因为五经里的《易经》还看不懂,毕竟只是后世小学三年级的年纪嘛,谁知道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而其他诗书礼春秋就分别当儿歌和历史故事书读呗。

“那你不许失礼不许乱说话!”诸葛瑾最后关照一句,随后收拾好表情,推门走进客厅。

一个身穿铁甲高七尺七寸的八字胡军官,精神抖擞地等候在大堂中,正是太史慈。

诸葛瑾连忙拱手:“多谢刘府君、关都尉与太史军侯仗义来援,在下诸葛瑾,家父正是泰山郡丞。只因如今抱恙昏迷在床,不能出迎,还请见谅。

若不嫌瑾年轻识浅,军情之事也可与在下说知,在下协助家父参赞军机已两月有余,也算事急从权。”

太史慈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解开甲胄的护心镜,从护心镜背面取出一封书信:

“原来是诸葛公子,这里有一封我家参军长史的密信,托我贴身收藏送入城中,就是怕城中士气衰竭,不能再坚持,所以让你们再坚持一下。

我家长史说了,如今刘府君、关都尉已亲统大军从临朐西进,先锋骑军明日便可抵达奉高,大队步军最多五日也能抵达。贵军只要坚持十余日,奉高之围必解。”

兄弟二人闻言大喜,诸葛瑾还有些不信,连忙接过书信仔细翻看,确认上面的辽东长史李素、护乌桓校尉的印玺真假。

确认真伪后,诸葛瑾问道:“刘府君与关都尉竟有如此之能?这乌苏可是铁了心要夺奉高为治所,全据泰山郡以为根本。他部下虽统属混乱,但名义上好歹是三十万百姓、十万青壮。

刘府君远从辽东而来,还不知是如何赶到的,有多少兵马?竟能敌得过黄巾十万之众?我等被围之前,天下皆传言刘府君还在襄平围攻张纯、克竟全功呢。”

而一旁的诸葛亮,如今还没有城府,忍不住半桶水显摆的心性:“刘府君能渡辽西无人之地而破张纯,定然有海船运粮,既然来得如此之快,想必是从辽东渡海至青州的。若是陆路绕行辽西、幽州、冀州、青州,恐怕还到不了。”

“阿亮!你再失礼就……”诸葛瑾出言阻止。

还是太史慈作为客人劝阻了诸葛瑾:“无妨,看来令弟倒是早慧有见识,我军确是渡海而来。”

诸葛瑾蹙眉忧虑:“渡海仓促而来,若是船只不够,恐怕初期兵力不足。其实刘府君可以不用急的,我们再撑二十日,甚至一个月,也还撑得下去,如若仓促进攻、偶遇挫折,反而不美……只是如今军侯千辛万苦杀进重围告知我等,也不好教军侯再杀出去通知刘府君宽心了。”

太史慈笑道:“我家长史早知诸葛郡丞是谨慎之人,定然会担心援军兵力不足、仓促不得解围,没想到公子也有乃父之风,如此谨慎。

所以李长史特意让我实言相告:援军虽不足两万人,但他早有良策,十日内破围城之敌绝无困难,请诸位宽心!只是,他还特地说了,他所用的计策,涉及朝廷积弊,所以不能细说。”

诸葛瑾这才很谨慎地选择了相信,不再多嘴:“既如此,我们便相信刘府君李长史之谋,谨守城池,以待时清。”

然后他就让人礼送太史慈去用饭歇息。

太史慈一走,诸葛瑾就拉着弟弟,原本还想拉着孔县尉一起商议讨论李素可能采取的计策,但想了想,还是把孔县尉借故支开。

诸葛瑾左右顾盼两眼,压低声音跟弟弟商议:“刚才我想请孔县尉一并参详、李长史所定的‘利用朝廷积弊’破贼的计策,究竟会是如何。但想了想,既然涉及朝廷积弊,让孔县尉知道了,人多嘴杂也不好。

你不是平素最喜欢猜人心思了么,这次可好,总算给你个机会,跟为兄一起想想看,李长史如何破敌?”

正常情况下,诸葛瑾是绝对不会拉着小屁孩弟弟聊这些的,今天是逼得没办法了——父亲昏迷,孔县尉又不方便,只能找个关起门聊私房话的自己人探讨。

诸葛亮难得受到兄长信任,也有一定点小兴奋:“跟剿贼相关的朝廷积弊,无非是往权责不明、越权行事等等方面去想。只是,我等本就不知道刘府君身为辽东官员,为什么会来青州平乱。

幽州刘使君指派的么?还是陛下指派的?莫非是准备跟黄巾军打了一半时,假装被上司勒令退兵、诈败诱敌追击?除此之外我实想不出来了。不过这也不至于能击破五倍之敌。”

诸葛亮终究只有九岁的智商,再逆天也只想到这点粗浅的道理。

“那也没什么出彩,跟我想的差不多。”诸葛瑾点点头,觉得弟弟的见识层数跟他一样。

罢了,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相信刘备和李素,好好守城吧。

……

实际上李素要采取的分化瓦解敌人的计策,当然不是连全局信息都还没掌握的九岁诸葛亮,所能猜透的了。

诸葛兄弟在那儿瞎几把想的时候,李素本人已经让典韦周泰保护、外加带领精锐突骑一千作为随身护卫,往南迂回绕道奉高县西南面、位于敌后的巨平、平阳一带。

赵云要督阵刘备军的后军,如今还在海上没登陆呢,所以这次不能跟李素来当保镖。太史慈又被派去杀入重围报信了,以至于李素这次执行外交诈骗任务时,身边的警卫力量空前薄弱。

只剩下典韦周泰了。

幸好,他要去见的敌人臧霸实力也不是非常强,至少比丘力居还弱好几成。所以,少一个赵云保镖,倒也勉强够安全了。

万一谈不成,一千名一人双马的幽州突骑兵,想跑是怎么都跑得掉的。

以巨平为据点的臧霸,以及以隔壁平阳为据点的孙观、孙康兄弟,很快就紧张起来,因为他们一早就得到消息,有上千人的朝廷精锐骑兵进入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臧霸和孙观不得不立刻派出斥候拦截警戒。

“来者何人!是敌是友!可是要与我们臧将军一战!”作为“泰山贼”的斥候,也是不怎么讲礼貌的,所谓先礼后兵只能是生硬到这种程度了。

李素立刻一个眼神,让周泰打马上前答话:“我们乃是辽东都尉帐下兵马!请你们臧将军前来答话!若是害怕我军突击,你们自选会晤地点也可!”

双方一番往来磨合,半天之后,臧霸、孙观总算是答应在巨平县东北一处汶水边的郊亭会晤。

那地方是河边的平原农田地带,谁都设不了埋伏,在那儿谈判双方都安心。

臧霸也表示绝对不多带兵马,随身只带三千人护卫。

傍晚时分,两阵对圆,身穿玄铁甲、头戴内层锁甲披肩缓冲软盔、外套锻铁头盔的李素,终于在典韦持戟、周泰架盾的姿态下,出阵喊话:“汉护乌桓校尉李素,请臧将军答话!”

臧霸孙观也带着几个精锐护卫,稍微突出阵前百步,双方都绕马一圈展示没有带弓箭偷袭,这才接近到可以听到互相说话的距离。

至于后面跟着的大军,肯定是听不到这些大逆不道的交易细节的。

姿态一如“曹操阵前聊天间韩遂”的架势。

李素倒也开门见山:“臧霸!我知你和孙观,至今为止并未扯旗背反朝廷,也未明确依附反贼乌苏,只是割据地方以自守。既如此,朝廷大军到日,乌苏不日授首,尔等何不早日弃暗投明?

若肯与王师并力击杀乌苏,想要官至郡丞、都尉,假以时日恐怕也不难吧!至于眼下,凭尔等势力,立授县令也是轻而易举!”

“哈哈哈!仅凭阵前数语,就要我们数万青壮兄弟为朝廷卖命?姓李的你就是这样说服丘力居的?那丘力居还真是傻得可以!”臧霸忍不住哈哈大笑,还对大汉至今以来的外交胜利产生了怀疑。

这特么这种水平话术的骗子都能骗来胡酋投降?那胡酋智商还真是低啊!

臧霸甚至有了一种“我去游说我也行”的错觉。

但是很显然,李素的杀招还没说出来呢。

“臧霸!有个问题你恐怕没想过吧,刘府君为何要来青州助阵?他可是朝廷明令授予的辽东太守!他来青州跟你们拼命,还不是朝廷法度逼的!

乌苏与他的嫡系人马,是右北平乌桓诸部的精锐。如今上谷乌桓与辽东乌桓部族尽已被灭,辽西乌桓丘力居归降了朝廷,只剩右北平乌桓一些不归王化的残部在死硬到底。我们才不得不来此!

你以为刘府君乐意拿幽州军嫡系精锐跟你们对耗人命?只要乌苏授首之后,以朝廷法度,纵然有州牧刘虞的调令许他越境击贼,刘府君也再无借口滞留青州,他也不想为青州人而流自家子弟兵的血!这其中轻重,臧将军不会想不明白吧?!”

这番话,才让臧霸心中一震。

他对朝廷的法度、吏制不是很懂。

原来只要乌苏死了,刘备这个丧门星就没有理由再呆在青州了吗?朝廷会逼着他必须回到自己的防区、不许他再多管闲事了吗?

要真是这样……似乎跟朝廷合作一下,把乌苏干掉,也不会被江湖同道耻笑了。

他臧霸又不是为了自己想抢老大的位置,而是为了整个青州的江湖同道不再被刘备祸害,他是为了大家呀!

“日……李素这厮的舌头,真乃鬼神,刚才老子还在嘲讽他‘我去我也行’,现在就轮到咱自己……可恶,但偏偏没法拒绝啊!”臧霸内心挣扎,觉得很没面子。

真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