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94章 朝廷不让去的地方我们绝对不去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次日清晨,李素就带着三千骑兵、随身保镖的典韦,

以及几十车准备进贡给朝廷、以彰显入蜀使道复通的财物,在南郑南门外的码头,登船东下。

南郑县濒临汉水,所以沿着汉水坐船顺流而下,就可以直达西城,然后进入上庸等地——后世上庸是在建安年间才分出来的,并划归荆州,现在还只是汉中郡的一部分。到了三国时期更是进一步被分为“东三郡”,切割成西城、上庸、新城(房陵)。

李素此去,一来是拖延时间,让自己进京的时间点更好掐,二来也是把东边这几个顺流而下的县梳理一遍。

刘关张免不了亲自到码头送李素登船,谆谆嘱咐一番。

刘备拉着李素到一边悄悄说:“贤弟,你此番身边只有典韦,我观典韦此人勇武着实堪用,但怕是难以培养为大将之才。若到上庸时遇到张鲁信徒死硬抵抗,你可徐徐待子龙援兵与你会和,不必急于前进。”

“兄尽管放心,区区小县,有我在,真有人敢抵抗,我亲自指挥典韦迎战即是。”

李素心中还是很笃定的,哥可不仅仅是战略大师,稍微微操战术一下也是可以的嘛,尤其上庸根本没什么人才。

刘备说完之后,关羽又过来说悄悄话:“伯雅,我本欲此番回南郑,就摆酒成亲,现在忽闻陛下驾崩,倒也不便立刻操办,再等几个月吧。我这边都准备好了,等你回来大家喝喜酒。

前妻亡故多年,吾儿都以年过十岁,家中没人管教着实不妥。我就打算娶之前在河东救回的杜氏。”

“哦,那提前恭喜了。”李素惋惜地恭喜道。

那杜氏也不容易,被抓回来已经四个月了吧,

只是刘备军诸将辗转各地,从陈仓到南郑再嘉陵江流域整个巴西转了一大圈,关羽愣是四个月不着家就没在一个地方住定,早就弄到手的女人都没时间娶。

不过李素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毕竟刘备在北方时也是辗转不得消停,没有娶妻纳妾呢,只有一堆婢女。现在大家都安定下来了,关羽还是等刘备先至少纳个妾,也算长幼尊卑有序。

南郑本地没什么名门望族可以跟刘备联姻,那是因为汉中这地方被妖言惑众的反贼祸祸了。但李素估计他这次回京,肯定会有不少名门望族要攀附刘备这个绩优股,哪怕门第不足以结亲的,也会送女儿过来先当妾。

糜竺的妹妹糜贞,此前一路上刘备也没有动,因为路上不方便。但到了南郑之后,根据李素的观察,糜贞终于被刘备收用了,但考虑到保护糜竺的官位来源,糜贞只好再当一两年婢女打掩护。

否则说不定消息走漏,何进乃至董卓未来会以此为由质疑糜竺这个辽东太守的来源、派别的辽东太守替换他。所以糜贞身份的保密,至少要撑到群雄正式讨董、朝廷任命书作废。

跟弟兄们说完这些私事,李素终于带兵启程。

他自己,这次也得考虑考虑怎么帮蔡邕蔡琰离开雒阳才好,顺便再抢救一些东西出来,免得将来被董卓个贼老粗烧了。

……

汉水中游比较平缓,出了汉中盆地后才开始湍急起来,所以行船的速度也是前慢后快。

第一天时间船队才开出一百多里,从南郑过兴势、黄金二县。黄金县以东,就出了秦岭和大巴山夹束的窄口,河水落差流速也陡然大了起来,第二天一天行出足足四百里,傍晚就接近西城了。

典韦勤勤恳恳在船上,保护伺候了李素两天,闲着没事儿也跟李素聊聊军务和闲话。

李素的这条坐船,也跟其他运兵船不太一样,是李素亲自花钱略微改过的,船舱的舱顶不像同时代其他船那样是平的,而是跟屋顶一样的坡顶,利于排水,最关键的是这舱顶还做了两层,外层就是普通的木质舱顶,全船都刷了反射阳光的白漆,而内层是一个包着一层黄铜皮的,看起来金灿灿非常有气派,又不会被阳光直接照射到。

典韦一开始还以为这是李素有一个奢靡显摆的花活儿,就是为了好看和标新立异。问了之后,李素才告诉他,那是为了坐船舒服——船在开的时候,就偶尔让士兵们把吊桶放到江里汲水,然后绞上来泼在这个铜皮舱顶上散热,再流回江中,而且还关照士兵打水的时候吊桶一定要尽量沉深一点,打深处没被太阳晒热的水。

如今已经是五月底了,此行赶到南阳就起码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李素这种在北方住惯了爱干净怕热的人,怎么能不尽一切可能性降温舒适呢。

典韦这才感慨李素的会生活,他一个人凉快,至少要三四个打凉水的士兵热得汗流浃背,还得有两个打扇子的仆人也热得不行。

但谁让他是军师呢,给军师的CPU降好温。整个阵营的算力才强大啊。

李素对刘备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我一个现代人丢掉了那么多优越生活条件来这儿,你至少保证我每天有冷饮,有空调,有花式泡澡按摩,那才帮你打天下。

其他娱乐活动嘛,这辈子没办法,也就算了,没游戏打只好找美人吟诗作对,或者观看指挥别人打仗也可以作为体验生活的娱乐活动嘛。

任何事情,只要有趣,而且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那都可以是娱乐。一个人的娱乐,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辛苦难熬工作,关键就看你是不是可以随时撒手想干就干,能不能以体验生活的姿态去干。

如果被人逼着每天996打仗,那当然是苦差不是娱乐的。别说996打仗,哪怕是996逼着打游戏那都不能算娱乐。

……

躺在船上喝着凉茶,船队就抵达了西城城下。

前几天被李素书信劝降折服的本地土豪申凯,毕恭毕敬地在城门外迎接,还允许典韦带着铁骑入城。

李素因为要先下船上岸、然后才能骑马,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太失礼的举动,不存在“别人来迎接你你都不下马”的问题。

但即使如此,那个申凯还是非常摆得正自己的位置,非要请李素先上马,然后帮李素牵了几十步马,牵到申凯自己的马旁边、超出一个身位,然后申凯自己才敢上马。

李素对于这种谦卑非常满意:“申县令,听说你们申家是本地豪族,久镇此处数代,也没有外人进来做官,是么?”

申凯陪笑解释:“此处险僻,上游三百余里无其他县邑、下游二百里才到砀县,百姓耕作者不过十之七八,还有两三成要靠渔猎樵采为生,外地人实在吃不得这里的苦呀。

还请中郎将明鉴,到镇西将军面前多多美言,陈明实情。这两个是犬子申耽、申仪,年少顽劣——你们还不快拜见中郎将!能见到李中郎是你们的福分!山僻野人,生下来恐怕都没见过中郎将那么大的官儿吧。”

申耽、申仪连忙给李素行礼,李素观察了一下,兄弟俩都才十几岁年纪。

李素当然也知道《三国演义》上申耽、申仪不是什么好东西,基本上是谁强就投靠谁。但真要考究,可能也就弟弟申仪更反复无常一些。

这兄弟俩的区别吧,有点类似于徐晃和吕布。

徐晃就属于投奔新主也不求立功给见面礼,跟曹操就跟曹操了,没必要杀杨奉。而吕布是投奔新主要杀旧主作见面礼了。申家兄弟的差距也在这儿,弟弟申仪喜欢投奔新主时杀个原先旧主那儿的同僚献功。

不过这一世,李素有把握让刘备始终在益、荆之间成为最强势力,谅这俩货也不可能翻得起浪来。大不了先安抚住,但是把他们的地盘压缩一下,让他们将来没法分镇西城、上庸二地。过个十几年申凯死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逼在西城一处内卷,谁输了谁调到外地做个平级的闲官。

而且,李素将来有把握种田改善上庸之地的交通环境,让这儿不至于那么闭塞,相信随着时间,外官也是可以渐渐渗透进来的。

跟申家人在酒桌上安抚一番,李素基本上定下了对付的策略,也让对方安心为他卖命。

“李中郎如此高义,体恤下情,过几日,我等便愿为中郎前驱、引路运粮,去攻上庸,确保当地豪族全部归附镇西将军。”申凯摸清了李素愿意留用他们的态度后,愈发愿意卖力。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如此,有劳了。”李素也不客气。

申凯又问:“那不知中郎此番,可是要尽收诸县?最东边的房陵,要走汉水水路抵达却是不易,得经过荆州襄阳郡地界,镇西将军领汉中太守,途径毫无张鲁余孽的荆州地界运兵,不知是否忌讳?”

李素慷慨地示意对方放心:“镇西将军有令,房陵之地并无张鲁余孽,一切照旧即可。”

原来,上庸各地当中,只有西城是沿着汉水干流可以直达;

而上庸位于汉水南侧支流堵水上,水路要到上庸,得从相当于后世十堰丹江口一带绕一个大圈子进堵水。因为整个上庸之地都是在秦岭南北两道山梁之间,地形崎岖,只能沿着河走,想翻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房陵更是位于再下游的支流筑水北岸,一样得绕水路才能到。

偏偏筑水汇入汉水的河口位于筑阳县,那是荆州襄阳郡下属的县,距离襄阳只有一百里地,中间只隔了山都、邓县两个县。

李素不希望汉水道太过畅通,最好是保持“我说他畅通就畅通,而别人从这儿进来时,我想说他不畅通又能不畅通”,这样朝廷的诏命要入川,就更加节奏可控了,乖乖走陈仓道吧。

而理由也是很充分的:我原先不知道房陵那边有张鲁的信徒翻山过去控制了嘛,也不知道他们会翻山回到汉水边堵截通往丹江口之路。

如果朝廷觉得这点纤芥之疾需要彻底肃清,那也容易:给刘备正式授权带兵路过荆州的襄阳郡,刘备保证瞬间秒了房陵这个县的张鲁余孽。

朝廷真要走了这步臭棋,估计将来蒯越蔡瑁那些人都得睡不着觉。

反正不管朝廷管不管这事儿,李素都是赚的,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