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20章 钓鱼城围城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20章 钓鱼城围城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冬天的秦岭和大巴山,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出去浪的好地方。

十一月中旬开始,大雪就逐渐封山,把人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块块相对温暖湿润而又隔绝的山谷里,互通有无都非常困难。

汉中周边的秦岭封山没北方那么严重,但也要持续两个月左右,大约到第二年正月过半才会融雪化冻。

所以,这几个月里,刘备阵营上上下下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一切都按照初冬时规划好的种田方案,稳扎稳打囤行粮、开梯田、造水车、做些杂七杂八修修补补的基建工作。

整个冬天,在嘉陵江沿线五个水运中转屯田点,一共召集了几万农闲的民夫。不光有安置在当地的流民,还有阆中、葭萌各县闲着的本地百姓,官府出粮雇人干活,累计修成了十几万汉亩的梯田,折合后世三万多亩。

刘备还拨钱粮在阆中县新建了一座造船场,利用中游之利大肆造船。周边修梯田原本最初的方案是砍树砍出隔离带、然后放火烧山形成黑土地。后来就改成直接把大树都挑出来砍了造船,没用的废树才烧了修梯田,这也制约了第一年修梯田的速度,但长远来看还是赚的。

上游广元、葭萌等县也做出了调整,把能造船的大树都砍了运到下游。因为汉朝人对于在蜀地长途水路运输木料没什么先例经验,一开始损耗还挺大,要用现成的船来装木料。

后来还是李素亲自去视察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想起后世在抖音上看到的四川山区运木头都是直接放排漂流的,就教导樵夫工匠们学习直接把砍下来的树捆扎成大木排,顺流放下去。一个民夫撑篙微调方向,就能轻松运走几百棵大树。

如此一来,刘备军造船搜集木料的效率,顿时就比下游的刘焉军高出数倍。刘焉还在每个县设一个小造船厂、按照自然经济的规律小打小闹。刘备却可以低成本把数县的木料集中起来,工业化管理、让工匠们也有一个互相学习、甚至流水分工提高效率的机会。

一线负责工程的孙乾、国渊发现了这个新的水路顺流运木料办法,也是大为欣喜惊奇,暗赞李中郎才思敏捷,随便一点拨就抵得上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殊不知李素也是后世喜欢刷刷各行各业的小视频看来的。

官仓里的存粮,几乎按照每个月好几万石的规模拨发下去,钱财也是每月千万钱的补贴。刘备入川前自己积蓄那点资金,乃至糜竺当初给的启动资金,早已花去大半,现在都是靠缴获的张鲁府库钱粮为主在支撑。

幸好甄家二公子甄尧带着五个妹妹移民到南郑,也带来了不少甄家的资产,可以给刘备拆借腾挪,这种种田投资的花销速度,再撑两三年也没问题。

不过,造梯田、水车、改善通航,这些基础设施要彻底回本,至少是十几年的回收周期。就算张鲁加甄家的钱能这样大手笔基建种田三年,三年后也还远远没到经济内循环的造血能力,刘备必须在这几年里把刘焉的人口地盘逐步吞了,才能把资产负债表压回健康状态。

……

冬去春来,时间转眼到了初平元年(190年)四月初。

五个多月的辛勤种田,成果是卓著的,嘉陵江沿岸十几万汉亩的梯田,都已经完成了春耕和灌溉施肥,配套的水车也运行非常稳定良好,再过一个夏天的生长期,就能迎来第一次丰收了。

嘉陵江上,刘备军也在这半年里打造出了两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民用运输木船,和三十艘战船,对下游钓鱼城的围困工作,也竟持续了快两个月了——

刘备军从二月初,冰消雪融之后,就派出了数千先头部队,加强垫江县一线的防务,并且渡过嘉陵江,沿着江南岸把钓鱼城彻底包围了。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只不过因为钓鱼城的存在,封锁了江面水运,刘备军船只如果敢从江上走,随时有可能被城上守军通过大木滑轨抛下石头把船砸沉。所以围城军队的“最后二十里”后勤路线,并不能靠水路完成,而是把兵和粮食运到垫江县对岸就卸船,然后用车子拉完最后一点路程。

钓鱼城的坚固,比剑门关也不遑多让了,但毕竟这里是“城”,而剑门关是“关”。城比关最大的劣势就是可以被断粮道。你要是遇到关,想围都围不了。

刘备军围城开始之后,只有最初阶段,刘焉军因为欺负刘备军先头部队人数较少,居然还胆敢从江州方向派出数千援军北上、试图与钓鱼城里的四千守军一起内外夹击,把围困钓鱼城南侧的刘备军消灭。

当时,刘备军围城部队总规模不过七八千人,南侧只有三千人。而江州守将刘璝派出了五千人配合城内夹击。

结果刘备军这三千围城兵的主将是关羽,他那三千人也都是打了多年仗的丹阳兵精锐。顒刘璝和刘瑁很快就被教做人了,知道了“打仗不是数人数”这个朴素的道理。

两人一共花了六七千兵力夹击关羽三千人,依然被关羽打得哭爹喊娘满头包。那些没打过仗的“东州兵”新兵,根本不是从幽州打到益州、转战打穿整个华夏大地的丹阳精兵对手。

最后刘璝部大溃,残部怕逃不回江州、会被关羽追杀至死,慌乱中全靠刘瑁派船接应,直接退回钓鱼城内。

此后一个半月,钓鱼城战场就再也没有发生野战,他俩都彻底学乖了,知道哪怕把江州的兵全部调来野战,估计都干不过刘备军。

还是死了心乖乖守城吧。

不过,刘璝这一战,对刘瑁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又为钓鱼城补充了一些兵力——战前过冬的时候,钓鱼城只有四千守兵,因为刘瑁也知道钓鱼城太小,屯粮也是刚刚开开始屯,积蓄不多。

和平状态下运太多兵来这里常年驻守的话,粮食吃得太快,不是好事。所以最优解就是“平时少驻扎,让主力在郡治江州就食。等战争真正爆发,再增加钓鱼城的兵力”。

刘璝在关羽围城之后,跟关羽打了一仗,虽然战死、伤重、被俘加起来有一两千人,可他毕竟带来了五千人,剩下还有三千人安全入城,守军就扩充到了七千。

刘瑁觉得有七千人守钓鱼城,那就太稳了,神仙都攻不进来的。

但他同时也知道,兵多后存粮问题就得更加重视了。去年下半年开始,钓鱼城里陆续囤到了十五万石,按照每兵二十日耗一石估算,大约够四千人吃上两年多了。现在增加到七千人,就只够吃四百多天了,大约是一年零两三个月。

这也不能怪刘瑁没有囤更多粮,毕竟钓鱼城是去年新建的城池,原先就是一片野地一穷二白。

巴郡如今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江州是一座山城,在农业时代远不如成都富庶,几个月内运十五万石粮食到一座平地而起的新城里,还要顶着守兵每天吃喝花销,刘瑁的囤积已经非常努力了。

现在他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别的粮食来源,刘备彻底围成铁桶一样,围上一年半,还是可以把这座坚城里的人饿死的!

当然刘瑁也可以在情况不对劲的时候,提前搞粮食配给制,减少士兵每天口粮,让他们睡大觉减少消耗,那撑到两年也不是没可能。

但坐吃山空是肯定的。

刘瑁不得不仔细盘算一下钓鱼城的“开源”可能性。

……

四月初的一天,刘瑁在钓鱼城里,亲自视察了城西部高崖上那些原本就有的农田,以及去年冬天和今年初春刚特地开垦的新山田,想看看到了秋收后,这些城内土地能回收多少粮食蔬菜、对于持久作战有多大帮助。

其他城市的围城战,是很少能在城里种田的,因为城内都是建筑用地,如果圈地更大,那么城墙周长也会更长、需要的守卫士兵也会更多,最终这个账还是算不过来。

但钓鱼城是一个从零开始的纯军事要塞,原本就有农田,所以是个例外——钓鱼城只有东墙北段可以被进攻,其他八分之七都是嘉陵江沿岸的悬崖地形,所以多圈地并不会导致需防御周长的增加、也不会导致所需守兵明显增加。

刘瑁有城中地图,他知道此地东西长十二里,南北宽平均是三里半,呈骨头状两端粗中间细。但东边半座城是钓鱼山,太崎岖,刘瑁身边又没穿越者,是没法开垦这些地方的,连种蔬菜都不行,所以集中了城内的建筑用地、仓库用地。

西边半座城相对平缓,也就是有三里乘六里面积的农用地,大约折合后世六千多亩(两万多汉亩)。因为不会做梯田,这些地里有一小半相对坡度太大,只能种种果树蔬菜。统统折算完,大致相当于一万五千汉亩粮田的补给粮。

“汉百亩可养活五口壮丁,一万五千亩就是八百兵士的口粮,再省着点也只能给一千人吃。现在城里有七千人,边种边吃,也只是把存粮消耗速度延缓了七分之一……”

刘瑁心中算着账,这道简单如小学三年级“一个水池灌水三小时灌满、放水八小时放空、边灌边放要几小时放满”数学题的计算,在汉末却是《九章算术》里的高难度题。刘瑁让身边的钱粮长史帮着算,算了好久才算明白。

没办法,汉朝种田科技的落后,是历史上后世南宋守将王坚可以在钓鱼城坚守三十多年,而刘瑁却不行的重要原因。

后世南宋可是要靠半壁江山养活近亿人口,但汉末全国才五六千万人就已经进入马尔萨斯陷阱了。所以宋朝的精耕细作程度,是汉朝人不能比的,宋朝一个壮劳力敞开了种,基本上也只能种汉朝农民三分之一的土地,汉朝种田技术太粗放了。

所以,在需要“节约使用土地、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特定环境下,汉朝守军就没法种田自给自足,更何况刘瑁因为收容了刘璝的溃兵,兵力规模本来就膨胀超过了钓鱼城的自给自足临界线。

更何况宋朝人会开梯田,汉朝人不会,钓鱼城内的有效耕地面积都差一倍不止。

一直围下去,迟早饿死,这个大前提是无法逆转的。

所以,刘瑁必须另找生路。

“是将来再冒险靠水路,从江州运粮船到钓鱼城水门接应,还是再想别的办法?刘备军的水军实力也不知有没有他们的陆军那么强,估计他们刚刚占据嘉陵江沿线也不久,上游险滩又多、航道较浅,肯定是造不出大战船来的。

我们江州水师有长江大船,仗着船好,应该可以弥补士兵不如刘备军骁勇善战的劣势。罢了,到时候要是真缺粮,试试看冒险水路补充吧。只要补充成功一次,就能极大打击刘备军持续围困的士气!”

刘瑁想得很清楚,围城战的关键不是真的把人饿死,而是向敌人传达一个“我能饿死你”或者“你饿不死我”的讯息。只要这个数学模型推演假设能站住脚,那就会对推演不利的一方士气形成重大打击。

……

不过,刘瑁并不知道,刘备在让关羽围困他的同时,自己后方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让刘备不得不分出精力去处理和防守。对钓鱼城这边的军事行动,也只能以继续围困断粮为主,一时不会采取什么白白填人命的强攻。

因为经过两个月的蜀道迁延,“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讨董”这个消息,也总算是传到了汉中,刘备不得不做出站队。

作为位高权重的汉室宗亲,讨董是不太合适的,毕竟容易被怀疑为“有吴楚七国之乱的野心”、“想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行篡位之实”,历史上刘焉、刘虞也没讨董,只有刘岱表了个态。

但是,对于刘备而言,什么反应也没有,也不符合他忠义的人设,哪怕只是外交谴责一下,摆个反对董卓的姿态而本人不到场,也比什么都不干更好。

毕竟讨董的姿态本身就是进一步强化威望和名声的好机会。历史上曹操和孙坚靠着“坚决讨董”拿下了多少天下美名,这个粗浅的道理刘备自己肯定也懂。

所以,他会让首席心腹谋士李素,想想看办法,有没有不被朝廷怀疑为“假借清君侧夺皇位”,同时又正名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