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标题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27章 不太好意思取标题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早就听说那李素李伯雅诡计百出,他来了才一个多月,刘备军的围城花样多了多少,该死,再这样下去,我军的军粮到底能撑多久?要不熬过今年冬天、把刘备军士气挫到师老兵疲,就向父王求援让他派主力来与刘备决战吧?”

看着下属上报上来的最近几笔军粮和柴草被敌军的投石车用火油罐烧毁的损失,刘瑁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第一次对自己究竟能撑住多久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原本说好了吃十五个月以上的粮草,随着被迫放回那么多降兵,最多就只能吃一年了。又被烧毁一小批前沿散放的粮食,估计更是只能吃十个月。

幸好钓鱼城里的主粮仓都在钓鱼山一带,防守坚固,位置较高,敌人的投石车怎么也不可能砸到这么高的位置,所以八成以上的存粮还是绝对安全的。

可谁知道李素下一步会不会再有诡计了?

六月初开始,刘瑁就陷入了疑神疑鬼的状态,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唯恐有什么的新的噩耗或者疲兵之计。

这一天,大约是六月初六,刘瑁半夜被刘备军鼓噪虚张声势惊醒了一次,好不容易凌晨再次睡着,但没过多久,天刚蒙蒙亮,又有身边的心腹小校过来喊醒他。

“世子,不好了,快看天上这是什么?有鬼火在天上!”

刘瑁揉揉眼,连忙跑出去,就看到蒙蒙的晨曦中,果然有几十处朦胧的、似乎笼罩在纱纸里火光飞在天上,如大号的流萤。

“这是什么?难道那李伯雅还能弄出会飞的东西不成?”

看着这些伯雅灯(孔明灯)飞入钓鱼城上空,下面的刘瑁军士卒和军官无不内心惶恐。

没办法,受人力控制、会飞的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太震撼了,何况还有火光。许多不识字的士兵甚至直接吓傻了,当成什么灵异显圣的事件,跪拜祈祷、吐槽悔罪,哪怕这些灯对他们没有任何攻击力。

李素做的这批灯,其实比常规的孔明灯还要大号一些,毕竟要装上一两斤的糖火油,按简单的物理计算就得几立方米的热空气密度差才能升起来,所以最大号的那一盏,里面的竹篾片骨架足有七八尺高,说是个小型热气球都不为过了。

再大的话,这个时代的纸张强度也撑不住。灯都是两三天前就已经造好了,但直到今天才等到何时的风向释放。等飞到了差不多的位置,放灯手就会扯断那跟细细的风筝线,灯内的蜡烛就会被勒断掉入火油囊,立刻把灯变成一个大火球,从空中坠落。(为了减轻重量多装火油,所以没有再用陶罐当容器,而是用了做香肠的猪大肠衣,装半个小时还是不会漏的)

刘瑁、刘璝,吴懿,城中的主要将领们,很快都聚集到了附近观望,密切警惕着进一步的变化。

“呼啦~”一声风响,他们眼睁睁看着一盏鬼火灯凌空变成了一团大火球,滚滚落下,落在城内一处砖木房屋上——这地方当然不是粮仓,起码离最近的粮仓还有百丈远呢,随风飘动的热气球火攻,本来就是无法瞄准的嘛。

但是这也够了,因为一旦让守城士兵发现一种可以让他们白白挨打而他们却毫无反击可能性的新式攻击手段出现,士气本身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进而出现混乱。

“快救火!不管那房子重不重要,凡是被天灯点着的必须立刻救!不要乱!乱军者斩!”刘瑁也很有觉悟,瞬间就意识到要巩固住己方士气,这时候最关键就是不能怕。

几十个灯先后落下,很快让救火的士兵变得无所适从,各冲各的,搅成一团。

这些灯其实只有两三成落到了房子上,而且都没能挑目标,只是有房子就砸,累计造成了七八处有效的火灾。

然而,混乱当中,更多的麻烦接踵就出现了。

“不好了,城北粮仓也着火了!被鬼火灯砸中了!”

刘瑁一惊,抬头看去,远处果然有粮仓着火。他印象里刚才都不记得有鬼火灯往那个方向飞,怎么就砸到了呢?

难道,是之前借着放归俘虏里面混了细作?还是那些俘虏本来就有一部分被汉军好吃好喝招待所腐化、被秘密招降了?

“快!快救火!守卫各处粮仓的守兵不能轻动!分出专人不许去别处救火!借口别处火情擅离职守者斩!”

刘瑁焦头烂额又补充了一些命令,总算是稍稍稳住了局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看他年纪比刘备还年长,都三十好几了,但原先还真没打过仗,哪有那么多经验。

偏偏城内士兵人心惶惶,这些日子一直传说汉军的后勤太强大、耗肯定是耗不赢的,弄得刘瑁惊弓之鸟,也没法信任别人。

一番折腾,最后天亮了计点损失,至少又是累计万石以上的粮草焚毁。

消停之后,刘瑁试图彻查全部被放回来的俘虏是否有变节的,但这种事情肯定最后是不了了之。

过了两天,有小校前来汇报,说是有些士卒借着轮到去城北江滩汲水的机会,偷偷逃跑投奔敌人了,估计就有之前作案的细作和叛徒夹带其中,刘瑁也只好咬落牙齿和血吞,只是让昼夜执勤加强防御,不再追究。

……

“这些疲敌之术效果也不错嘛,再来几手,城内守军士气肯定崩溃,到时候再设法偷袭招降,说不定就会有决定性的破绽了。”

李素苟在远处暗中观察了几日,发现自己的恶心骚扰确实把敌军恶心坏了,心中不禁得意,正想进一步实施破坏。

不过,也有可能是他缺德事做太多,太伤阴德,这日回到大营之后,一直负责东线陆路围城的徐晃,过来向他禀报了一条噩耗,打断了李素原本的节奏。

“公明有何要事?”李素看到徐晃一脸惶恐,示意他不必紧张。

徐晃拱手叹道:“中郎,我部河东兵,都是北地人,不耐巴郡炎热,如今已是六月末,士卒多有疾病,怕是中了瘴气,还恳求中郎向征西将军求援,增派援军士卒换防,以免被敌军逮住突围或者出城反击的机会。”

李素心中一惊,部队水土不服出现疫病,这个是大军到南方打仗最需要注意的。

去年平张鲁,战斗其实五月底就结束了,最炎热的农历六月和七月,并没有军事行动。北方士兵被瘴气、亚热带丛林病或者别的传染病侵扰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

但今年的钓鱼城之战,虽然烈度不大,却旷日持久,现在都憋到六月底了,可不是北方兵体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了么。

南阳张机如今还没写出《伤寒杂病论》,汉末的人对传染病的认知也还停留在张角的巫术符水阶段,但李素却不能不谨慎,他连忙追问军中出现了哪些病情。

徐晃:“有些士卒肚腹肿大,面黄肌肉,上吐下泻。还有些是不明的热病。”

李素眉头一皱,他知道汉朝人把很多种有传染的热病都叫做“伤寒”,估计徐晃营中出问题的人里,肯定也有伤寒。

至于肚腹肿大、面黄肌瘦,还会传染……难道是血吸虫?部队是吃了钉螺还是别的螺?抑或是吃了没煮熟的以螺为食物的青鱼(螺蛳青)?

不管怎么说,估计都有消化道传染的。

李素也不管到底什么病了,几条万金油的告诫总归是不会错的:“立刻请军中医工调治!我会去垫江县再请一些医工来的。有患病迹象的兵士立刻隔离,排泄全部掩埋、上面盖薪柴焚烧、洒石灰!

所有饮水必须取嘉陵江上游活水!如果江水都不可靠,那就打井,饮水必须煮熟!饮食也必须彻底煮熟!是不是有士兵生食那些吃螺蛳的大青鱼肉了?军粮必须统一配给,不能因为沿江围城闲着,就自己抓鱼补充食物!违令者斩!”

李素吩咐完这些,让徐晃务必督军彻底做到。幸好徐晃也算治军有方之人,记下之后立刻严格执行。

李素心里都有些后怕,不太敢去徐晃营中晃悠,而是自己给自己隔离了三五天,确保自己暂时没问题,就跟徐晃、周泰等说,他先回江对岸的垫江县县城里住。

军情有问题派人写信向他汇报好了,信别用纸写,要写在竹片上(李素收到信会在汤里煮沸再看,写纸上就煮烂了)

当然为了安抚他们,李素也对他们前一阶段的围城表现做出了嘉奖,还兑现了将甘宁从曲军侯升为别部司马的奖励,以奖其之前斩杀高沛、击溃敌军运粮船队时的首功。

至于周泰徐晃,暂时只是围困,功劳还不明显,没法升官,但李素也承诺了等钓鱼城攻破,肯定有升迁,稳定人心,让他们继续留在原地卖命。

这些武将身体好,稍微有点传染病也不容易染上,李素一个文弱谋士,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冒险呢。还是苟回县城里每天煮开水放凉后泡澡,注意个人卫生比较好——原本冬天的时候,李素泡澡还只是煮一部分热水,而且没要求彻底煮开,还能掺生凉水掺到合适温度再洗。

但现在听说可能有血吸虫病,李素立刻要求自己的洗澡水必须彻底煮开,哪怕是用凉水,也得是凉开水,而不能是生水。

虽然有点浪费,也不符合“与士卒同甘共苦”,但谁让他是中郎将、钓鱼城战区最高长官呢。

李素如此怂苟,果然没有被传染病找上,但徐晃那边的情况,缓解得却比较慢,血吸虫病的流传倒是被确诊区分了出来,并且隔离控制住。

但很快又发现还有负责“卸船后最后十里路”转运工作的辎重牛只染上了亚热带疾病,死了好多头病牛——这些牛都是当初跟随大军入川时,拉运物资车辆的,北方牛因为不适应南方的病虫害而染菌染病毒得夏季病,根本无法避免。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李素严令徐晃千万不许让士兵贪嘴,一定不能吃病死的牛肉,宁可把瘟牛直接烧了。

不过,就在李素下完这条命令之后,他倒是忽然想起前世玩过的一款游戏,叫做《要塞》,那游戏里,好像有一种攻城武器“病牛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