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34章 报信的都没我快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34章 报信的都没我快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九月十六,益州州治绵竹。(此刻的益州州治就是在绵竹,历史上刘焉死前才迁到成都)

形如简易版皇宫的州牧府邸中,才六十出头的刘焉,看起来已然须发皆白,皱纹深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早就古稀之年,起码比真实年龄老十几岁。

刘焉趴在病榻上,声嘶气喘,龇牙咧嘴。自从七天前得知他那唯一一个带到益州的儿子刘瑁,已经在巴郡染病暴毙,刘焉就受了重大的打击。

不但胡子头发白了,背后脊椎骨上还因为急怒攻心、毒气发作,长出一串毒疽,一碰就疼。所以他这阵子都不能躺着睡觉,一开始只能趴着,但年纪大了的人心肺功能不好,趴着又压迫呼吸,所以喘得厉害,心脏似乎都跳累了。

后来身边的医匠给他换了软榻,让他侧卧,才好一些。

刘焉当过宗正,也当过太常,当然深谙历史,他知道《史记》上写项羽身边的亚父范增,就是气愤忧恨之下,脊生毒疽而亡。这让刘焉愈发深深恐惧自己会不会时日无多。

原本的历史上,刘瑁本来身体也不好,而且不适应南方的炎热气候,水土不服很明显。他也是在刘焉死前一年暴病而亡的,只能说天寿如此。钓鱼城战斗的压迫、环境的恶化、食物的带病毒,只是让刘瑁早死了两三年。

而钓鱼城战役结束后,刘备军的消息封锁做得还不错,外面的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刘瑁的死讯,是江州城被围城、李素公然用刘瑁的死讯打击江州守军士气、作为招降说辞时,这个讯息才扩散开来。

加上江州并没有人突围出来报讯,得城外的吃瓜群众自然而然把这个消息传递到汉安县(内江),汉安的官员才火急火燎快马报信。所以刘焉知道儿子死讯时,其实江州都已经陷落了。

后面五六天,倒是没有什么新的噩耗传来。但越是如此,刘焉心里越是觉得不踏实,还不如给个痛快——他知道,随着江州的陷落,巴郡其他县肯定也迟早会陷落的,没有消息传来,恐怕是因为当地县官们投降得太快了,以至于求援急报都不用送。

就在刘焉提心吊胆的时候,终于有一条讯息来给他个痛快了。

一名二十出头的州牧府掾,名叫王累的,拿着一封急报,脸色略微发白地冲进来。

这王累算是个基层的秘书类职务,做事还算勤勉,原本刘焉准备历练他几年后提拔为文学从事,那也算由吏升级为官了。

“使君!使君,不好了!刘备麾下的长水校尉赵云,已经攻破僰道了。”王累忧心忡忡地说。

“僰道?赵云来得好快!”刘焉瞳孔一缩一放,一咬牙关,似乎反而来了点精神,或许是因为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正事儿上,就不会去想背后的毒疮了。

对于刘备这个迅猛的进度,刘焉已经是比较意外了,但稍稍冷静下来之后,他很快发现还有其他猫腻:

“不对,怎么会直接传来僰道沦陷的消息呢?僰道在上游,上一次听到的最新消息,是四天前说符节陷落了。符节和僰道之间还隔着江阳,江阳是犍为郡治,怎么可能都没讯息传来?难道是赵云绕过了江阳坚城直接攻取背后的僰道?他连长江航路都不用打通的么?”

“这……卑职再去确认一下。”王累也发现不对,只是他年轻识浅,专长不在军事上,听说快马信使送来的消息,就急吼吼来通报,竟没有多想。

一番确认之后,信使也是很无辜,表示他是日行三百里快马兼程赶了好几天来送信。至于江阳没有信来,说不定是没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王累觉得这种恶意揣测不好跟刘焉说,怕污蔑了王商、陈实等犍为官员——要是人家还在奋力血战,只是被包围导致信息不通,你却说他投降了,那不成“郭图行径”了么。

王累只好再去别处查问找消息来源,试图彻底弄清楚再去回报,结果就因为又东奔西走多耽误了一两个时辰,又有一道新的噩耗传来了。

“王府掾!我是南安黎县令派来的,昨日上午,刘备帐下赵云,带领数万人马突然抵达南安,已经在攻城了。黎县令命我赶紧来报急,请使君赶快出兵救援!”

王累听得目瞪狗呆。

上午才说僰道沦陷,才过了一个半时辰,南安都被围攻了?

这是什么速度?江阳到僰道有二百里,僰道到南安又有二百多里。而南安距离成都,也只有二百多里了,中间只隔了一个武阳(眉山)

“不可能!赵云怎么可能在两个时辰内行军二百里!简直痴人说梦!”王累直接盘问上了。

信使一呆:“我不知道啊!我是南安派来的,不过……我记得咱黎县令也是刚得到僰道那儿来的消息不久后,就发现赵云的大军来了。信使赶路也要时间的呀。”

王累捋了一下,才发现这是有可能的——并不是赵云两个时辰赶路了二百里。而是赵云的大军赶二百里所花的时间,跟报急信使赶二百里路所花的时间,差值只有两个时辰。

但这也很夸张了,说明赵云一路几乎就是全速奔跑过来圈地的,压根儿就没打仗。

而且信使可以换马,赵云的大军莫非也能换马?那就是一人双马了?这种配置,只在匈奴、乌桓那些胡人部队里听说过吧。

太可怕了。

反正王累是益州本地人,他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马。

王累知道事情紧急,连忙又入内求见刘焉。

这次刘焉气色倒是稍微好了些,他刚刚用过午饭,似乎是早上处理了些军务,有些消耗,胃口变好了点,吃过饭人也精神了。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王累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通报:“使君,最新急报,赵云昨日已率军攻打南安,请求使君发兵救援。”

刘焉手一抖,正在剔牙的牙签扎进嘴唇边的法令纹上,就是一个血点。

他一咬牙,迁怒于旁边正在给他按压后背两肋的婢女,那婢女本是奉命帮他揉捏活血排毒的。

“摁那么重!想挤破脓疮不成?拖出去打死!”

打死了一个婢女后,火气和惊怒倒是消退了几分,勉强保住了自己性命,没有高血压或者毒疮崩裂而死。他喘息平复了一阵,接受这个现实,叹道:

“长水校尉赵云……不愧是天下飞将。原先听闻十常侍作乱时,赵云独力杀散十常侍夺取宫门,灵思皇后谓之曰勇,我还不信……

唉,让东州兵与青羌兵、叟兵整顿,即刻出发先去武阳!明日一早,我就乘车亲自赶去,追上大军,我要亲征!”

王累大惊:“使君,你的身体……”

刘焉苦笑:“事到如今,我身边还有何人可以督军?庞羲要镇守江油、督战剑阁,除此之外,谁能镇住数万大军不致被刘备招降变节?

赵云声势如此迅猛,想必是统领了刘备麾下主力,绵竹和成都的两万东州兵,配合益州兵,也未必能全胜。你立刻下令,让庞羲也分一半人马来助战,他要是走不开,就让他儿子带来。”

事到如今,刘焉用人根本顾不上将才了,他只要忠诚度可靠,任人唯亲也是没办法的。

……

可惜的是,刘焉反应如此迅速,当他的大军赶到武阳县、继续往南安前进时,半路上还是得到了南安已经沦陷的噩耗。

赵云攻城后,信使花了一天报信,而大军又花了两天行军赶来,已经不可谓不快。但人家赵云就是三天内攻下了南安,你也拿他没办法。

南安作为成都平原东侧屏障龙泉山的南端,刘焉好歹是留了心腹把守的,也武力抵抗了,最后还是没扛住人心浮动。几乎是赵云的部队用飞梯登上城头的那一刻,旁边的士兵就跪地投降了。

刘焉的大军在从武阳县南下之后,走到半路上,距离南安还有三四十里,就不得不停下当道扎营。

幸好这一带地势还不是很开阔,岷江和龙泉山之间的东西向宽度只有十几里,刘焉数万大军屯驻,就地挖掘长堑、将挖出的土堆成矮墙,立营断路,倒也能阻止赵云继续北上。

刘焉虽然号称能动员十几万机动部队,但那是需要时间的,最初几天能赶到战场的,也就两万东州兵和一万羌兵(青羌兵和叟兵各五千)。刘焉误以为赵云也有两万人,而且如此来势汹汹,南安县城险要之处又丢了,当然不敢直接跟赵云野战,得等等后队。

赵云之前也是四天推进了六百里,又花了两三天攻打南安,累了七天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也赶紧让部队在南安县城里睡大觉,没力气来劫营。

双方默契地对峙修整了两天,赵云的部队恢复了体力精力,刘焉也等来了后续援军,前线暂时有五六万人马了。要是再给他七八天动员、集结各县兵力,总数能撑到十一万。

刘焉军的大致规模,赵云派出的斥候也大致打探清楚了,赵云知道不能再等,再等恐怕连骚扰性地打一仗的机会都没了,只会被彻底堵死在南安县城里。

“明日一早,留五千幽州甲骑守城接应,五千乌桓突骑随我劫营。四更造饭,五更抵达。”

五千人的大部队劫营,还是晚点儿去比较好,最好发动进攻的时候天色有点微微亮,免得混乱自相践踏。

而且赵云也做好了刘焉会严密防守的准备,所以才带弓骑兵劫营,哪怕敌营无法攻入,那就隔墙放箭骚扰然后退走,能诱敌追击那就最好,不肯追击就当是杀杀敌军威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