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45章 一个时辰攻下西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45章 一个时辰攻下西陵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引诱敌人越你塔的最嚣张姿态是什么?

在己方一塔面前狂浪乱晃,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还够不上最浪。

最浪的选择,应该是连己方一塔都不屑于守,直接嚣张跋扈冲上去单杀对线的敌人、拔掉敌人的一塔,在敌人一塔的废墟上立个太阳圆盘,然后守那个太阳圆盘。

最好还允许敌人在通往这个太阳圆盘的所有交通要道上插满真眼,咱也不排眼,就大大方方告诉敌人:我附近没队友,赶紧来越老子!

而此时此刻,关羽面前的西陵城,就是荆南宗贼们的一塔。

再深入的夷陵城,才是敌人的二塔。

华容贼贝羽,就是一塔的对线之敌。

杀了贝羽,推了西陵,前进到夷陵附近浪,一定可以把目前还在担忧“关羽究竟有多少部队、后续三峡峡口里有没有埋伏着援军”的敌人主力,逼出来速战速决。

大大方方告诉你:我就五千人,没有援军。

……

既然调整了方略,决定对西陵实施展示肌肉性质的快速攻杀,关羽军也一改之前出峡后闲散修整的姿态,进入了全力攻城的冲刺。

幸好,关羽前几天的驻扎也没闲着,一边招揽人才,一边就在伐木打造攻城武器,所以现在想动手了随时就可以动手。

西陵毕竟只是一座县城,尽管处在“长江三峡出口处”这个战略要地上,防御比普通县城强不少,但也就达到一般郡治的级别。

此处防务的最大优势,还是靠山城的地形来获得的。

看看后世宜昌的地图,就知道这地方西南边濒临长江,北面则是三峡的群山,东北方还有一条小河流过来,从城南汇入长江,所以整个城区是处在一个江河交汇的半岛上,只有南侧的沙洲地比较松软,适合登陆后排兵布阵攻城。

(注:汉朝的“西陵”是后世的宜昌夷陵区,汉朝的“夷陵”是后世宜昌代管的宜都市(县级市)

不过,也正是因为山城地形复杂,所以建造城防的施工成本也很高,木料石料运到高处很费力,城墙也就比普通郡城还矮,只有区区一丈六尺,也就是三米五。

完全靠夯土而成,没有包砖石也没有掺糯米汁夯三合土,连女墙垛堞都是用土简易堆的。没有斜面没有射孔,城楼也没有房顶,只有一个二层高台,跟烽火台似的。

考虑到接近城墙之前要爬坡,山路上还有乱石无法推车,所以云梯车、木驴车和攻城车等一切需要靠轮子的重型器械,都难以推到城墙根。防守方才有信心指望这区区一丈六的矮城墙固守。

对付飞梯和人力扛的撞木,这点城防工事已经够用了!

西陵守将贝羽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关羽决定直接上投石车:反正那些近距离重型器械推不上去,那就索性别推了。

投石车可以隔着两百步发威,不用推到近处。

当然了,使用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保密的。

因为配重式投石车和传统的人力拽发力的投石车,都是杠杆原理的。只要把发力部分的配重、击发部件替换掉传统的砲梢,别的军阀就可以模仿了。要是明着大规模敞开用,不用一两年其他军阀就纷纷仿制了。

而如今距离刘备彻底出关东图天下,还有至少几年的时间差,为了如此区区小城过早暴露显然不好。

所以,关羽严格控制了使用规模,只造了两台配重式投石车,而且非技术敏感部分,还是按照旧式投石车结构、就地取材打造的。只用水路战船运来的配重发力机构替换掉砲梢,用完后再拆了运回去。

投石车的重量级,也只是按照一千四百汉斤配重、模拟七十人拽砲梢级传统投石车,发射五十斤重的石弹,平射射程三百步,西陵这种以低打高的战场可射两百步。

……

十一月初三,夜。

西陵城头的守军非常松懈,因为关羽军抵达后的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发动骚扰性进攻,甚至连一边弓弩压制、一边破坏外围城防设施的举动都没有。

而且西陵城本来就造在江边的高坡上,高度带来了优势,也导致南侧城外并无护城河,也不需要护城河,攻城一方也就不同提前填河。

所以守将贝羽在最初的紧张之后,反而笃定觉得关羽就是来相持围城、需要慢慢准备。

对一般将领而言,这个时代攻城战的节奏,要么就是刚到就立刻发动突袭、就靠简易的撞木、飞梯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免得援军反应过来。

要么就立阵稳固,慢慢打造重型器械。

很少有人会来了之后消停你三四天,然后又突然发力的。

结果,这天夜里,贝羽就被城头的轰鸣声惊醒了。

贝羽当时都不在城楼上,而是在城内的县衙,听到南城的响动,才匆匆带兵过来加强防守。等他赶到的时候,轰响已经持续了快半刻钟。

两部投石车以每分钟一点五发的速度,发射了二三十轮石弹,每枚都是四五十斤的石弹。最初三五轮射程有些没算好,石弹有远有近,但随着城头火把照耀、守军严防偷偷蚁附之后,投石车有了照明指引,反而越打越准了。

防守方却丝毫没觉得“帮敌人提供照明”有什么不对,因为同时代其他的投石车,射程都是很随机的,根本无法精确控制,就算给你照明,你也只能瞄准个大方向,却控制不了远近——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用人力拽砲梢发射的投石机,每次选的砲手臂力大小有误差,而且发力的瞬间同时性、爆发集中度,都不一样。所以人力拽砲梢前一发射两百步远,后一发只有一百五十步远,也是很正常的。

用了配重之后,省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标准化、去除误差”,说好了射两百步,就是两百步。如果发现射两百步后观测认为射远了,下次发射时从配重筐里拿掉两三颗每颗二十汉斤的砝码,就能把射程降下来。

拿掉多少砝码就降低多少射程,精确可控。就算有十几步的误差,也是因为石弹本身形状不规则、气动阻力有细微差异,但误差肯定比同行低一个数量级。

于是乎,贝羽来到城头的时候,就看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

守城门的小校哭喊着诉苦:“贝帅,关羽军的投石机太邪门了!已经连续十几发石弹都砸得差不多远!都是正好砸在城门西边二三十丈那个位置,墙高大约一半到三分之二高!这墙已经塌下去几百斗的夯土了!”

顺着小校的指引,贝羽亲眼目睹那处城墙已经塌下去六七尺高,关键是塌下来的土在墙根外也堆起了最高处有三四尺高的土堆缓坡。

此消彼长之下,一丈六尺的城墙,在那个薄弱位置只剩下七八尺的相对有效高度,也就等于一个壮汉的身高,稍微垫几级梯子就能冲上来了。

砸出来的缺口附近,还有十几个头破血流的尸体——这些士兵一开始是听从命令过去堵漏、用土石加固城墙缺口的。命令刚下达时,执行任务的士气也挺不错,因为士兵们都被告知“不会有两发石砲落到同一个坑里,所以去填已经砸出坑来的位置是很安全的”。

但谁知关羽的投石车根本不讲规则!就算没有落在同一个坑,最多也就区区十步误差,还是砸死了不少抢修的,结果士气狂泄,没人再愿意去抢修了,最多随便在旁边抠抠缩缩倒点土意思一下。

“顶住!顶住!不能松懈!越是这种时候,关羽越是会派人冲锋登城!”贝羽好歹是一方宗贼豪帅,稍微有点战场经验,看着己方的颓废,就知道事情要糟。

果不其然,关羽觉得把城墙砸成这样“三段式”的落差,已经很完美了,立刻发起了冲锋。

再砸下去的话,固然可以把缺口砸得更低,但想从缺口爬到旁边正常城墙上的落差也会变大。

最完美的砸墙,就是把一段一丈六的城墙,砸成三等分各高五六尺的“台阶”!

关羽麾下的三员副将,分别披坚执锐,亲自督阵冲城。

徐晃居中负责带人撞击已经挨了两枚石弹、有点残破的城门,并且吸引敌军主要火力,同时他带的部队也都装备大盾,以顶住城头火力压制破门为主。

左右两翼那两个城墙缺口,分别由周泰和甘宁负责带人架飞梯冲击。

周泰照例顶了两面大铁盾、口衔古锭刀。甘宁则是单手持盾,另一只手挥舞链枷,背负一柄铁戟。

关羽亲自带着弓弩队,一一千张蹶张弩压制城头,其余人用弓箭。

荆南宗贼哪见过一千张蹶张弩齐射的场景,第一波箭雨中就有不少城头的弓箭手猝不及防中箭倒地,惨叫声不绝于耳。随后就被压制得根本不敢露脸观察,只敢随便抛射盲射。

徐晃的撞门队大喝连连,昏暗中很有迷惑性,吸引了大多数的火力,而且拿一下一下撞木锤门的声势,也确实很威风。城头倒有八成的弓箭往徐晃那些大盾铁甲的士兵身上招呼,收效甚微。

相比之下,周泰和甘宁的攻击完全可以用“静悄悄的猎杀”来形容,他们麾下的丹阳兵也都闷声不吭,只是目光冷厉地往上冲,为了冲得快,他们也不会穿铁甲,以求纵跃轻灵。飞梯一下子架设了二三十套,为的就是分散敌军注意力,让敌人不能全部堵到最矮的那个缺口处。

就是这么一点迟滞,立功心切的甘宁第一个莽上了城头——周泰比甘宁更稳一些,毕竟他不是第一次立这种先登之功了,他知道身上每一道伤口都有多不容易,能稳就稳。

但甘宁,加入刘备阵营后,还没捞到过哪怕一次破城的先登之功呢,此前只有水战建功,年轻的甘宁非常急于证明自己。

他把链枷头部的流星锤挥舞得旋转如风,拨开了七八根向他射来的箭矢,浑身只穿了一套水战时用的轻质皮甲,像跑酷高手一样蹬着墙面缺口往上猛蹿。

两柄守军的长矛往甘宁攒刺而来,他把流星锤的链条往上猛然一挥,铁链就缠绕住了矛杆,甘宁用尽全身力气把链枷往下猛拖,那两个守兵立足不稳,连人带矛摔下城墙去。

但甘宁已然借着把敌人往下踹的反作用力,彻底在高处站稳。

只是他的链枷缠在摔死者的矛杆上,一时抖落不开,甘宁为了防止被拖下去也只能弃链,并瞬间反手拔出负在背上的铁戟继续作战,连连杀了十余名贼兵。

贝羽在甘宁没登城之前,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危机,急吼吼带着亲兵过来堵漏。距离战场还有几十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甘宁用铁链惯性锁人兵器甩下去的一幕。

虽然惊骇于甘宁的灵敏凶悍,但贝羽心中也是一喜:这敌将应该是个善于使用软兵器的高手!但他的链枷被迫放弃了!现在只有一柄单手铁戟。

说不定这不是他最趁手的兵器,更有可能他原本是个双持的高手,现在只能单手了!

遇到这种捡便宜的机会,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趁你只有单手戟要你命!”贝羽觑准了一个机会,挺着长枪刺杀过去。

哼哼,双持之人,只剩单手短兵还如何跟长兵作战!

甘宁只觉劲风袭来,知道遇到了敌将,猛力往旁边一闪,铁戟横削架开长枪,这才看清来人。

甘宁当机立断,把手中残破的盾牌也弃了,随手挑起一柄别的战死士兵丢下的环首刀,双手双持跟贝羽接战起来。

贝羽心中大定:“呵呵,用锤、戟之人,临时改用刀?兵刃必不趁手,先杀了你,再去堵西边那个咬着环首刀冲城的猛将!”

可惜,仅仅三五招之后,他就左支右拙起来,心中骇然:不对啊!这敌将明明用的是不趁手的兵器啊!怎么会……

“呃啊……”随着贝羽的一声惨叫,他的咽喉被甘宁一刀划过,血如泉涌,他双手无力地抓着喉头,眼神不甘地倒了下去。

“哼,短刀确实不是我最擅长的兵刃,不过杀你还是绰绰有余了。”甘宁补了一刀,同时说出了一句帮助贝羽尽快瞑目的催眠语。

贝羽眼神中的不甘果然在最后一瞬间化作了无神,闭上了眼。

甘宁一边大呼酣战、旁边士卒也都鼓噪贼将授首,很快就横扫了城头,把另一侧的周泰也接应了上来。西陵城内还剩下的三千多宗贼武装,很快在半炷香之内就被彻底杀崩投降。

“一个时辰,这就攻下来了。把投石车上的配重都拆了,砸碎丢到江里去。”关羽满意地捋着胡子,一边吩咐毁灭证据,反正后续作战不能再用到投石车了,否则真没法保密了。

——

PS:已经四千多字了。上一章有修改,马良的戏份暂时挪给向朗。投靠关羽的人也从马良改成马良的大哥二哥马玄马康,因为马良现在还年幼。

今晚还有第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