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53章 蜀中对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53章 蜀中对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刘备并没有在刘焉死后、绵竹投降的第一时间,就原形毕露疯狂庆祝。

而是勤勤恳恳一心以朝廷政务为先,花了三四天时间料理完各方关系善后,才能接着奏乐接着舞。

毕竟,这一世彻底平定蜀地的过程,比另一个时空要顺利得多,刘备心中也就没郁积那么多不爽,没有那么急需发泄。

原本的历史上,刘备花了三年搞定刘璋,光雒城就打了一年,创业过程中还先后死了张松、庞统,当然会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进了城就分赃告慰。如今没死什么名将谋士,时间也缩短了一年,还有先帝圣旨为后续的安抚百姓工作背书,心态要好很多。

这三天里,第一天刘备就先祭祀了那些被刘焉杀害的内奸,开了个小会定调子,把他们定为“忠于朝廷的义士”,好好给点死后哀荣,也算是把他们还再世的同学、远亲、学生的人心全部收拢团结回来,把一切的仇恨值都巧妙退到已死的刘焉身上。

甚至,为了表现刘备阵营的大度优恤,李素建议,把那些因为杜微、杜琼兄弟被杀而失学的年轻学子,转到江州蔡邕新设的私学,继续学业。

当然了,不可能是蔡邕亲自授课,至少也是蔡邕的学生转授,免得这些年轻学子的学界辈分跟李素平起平坐——李素自己都只是蔡邕的弟子,要是新来的阿猫阿狗都能成为李素的师弟,那不乱了套了?

说来也巧,自从蔡邕打出讨董的旗号、由关羽实际出兵进入荆州取得宜都郡这个落脚点后,刘备阵营招揽贤才文士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了。毕竟随着北方的讨董和河南尹地区被董卓逐步破坏,流落到荆州的士人也在越来越多。

在荆州有个前哨基地招人,效率可就高多了。

蔡邕随便写几封信,请原本的学生到荆州做事,几乎一呼百应。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吴郡顾雍,前年刚当了合肥县令,接到恩师书信之后,觉得到荆州做官还是可以接受的,就答应了邀请。

前些年,李素在陈留跟蔡邕初论“殿兴有福”学术论题时,顾雍也正好送恩师回乡。当时李素邀请他为刘备效力,顾雍以“父母在不远游”婉拒了,主要是考虑到幽州太远。

两年多来,随着李素成了灵帝末年最炙手可热的天道哲学家,顾雍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后悔的。

现在发现给刘备效力不用去苦寒的幽州,只要去隔壁荆州,水土气候跟扬州差异也不大,何乐而不为呢。反正他做合肥县长也不是在老家吴郡,离家八百里跟离家一千五百里也没什么差。

由于顾雍是灵帝驾崩前得到的正规县令职务,刘备征辟他档次也不能低,就给他当了益州劝学从事,先负责帮蔡邕督导一切学政工作,过几年另有重用。

任氏、杨氏旁支和杜琼那些学生,就暂时都统统成了顾雍的学生,李素的师侄,被成功团结了过来。

除了顾雍之外,蔡邕还有一个原本在雒阳时跟他学了几个月的、颇受他赏识的年轻人,名叫王粲。那王粲的籍贯也是兖州山阳郡人,跟刘表是同乡,所以北方乱了之后他本能就跑到荆州来避祸。

但因为这一世的蔡邕没有去长安而是到了巴郡、又在荆州找到了落脚点,王粲也就一事不烦二主,懒得投刘表了,直接到蔡邕这儿继续学业。

王粲因为本来就还年少没有出仕,刘备也就不用给他官职。何况王粲这人李素也不看好,知道他只是建安七子、文章辞赋不错,要说治国之才是没什么实学的。让他跟顾雍一起一边学习、一边教教师侄们诗赋文章好了。

……

吊唁完内应、安排完他们的学生之后,刘备干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处斩董扶满门。

董扶是最早为刘焉制造“益州有天子气”谶纬逆言的罪魁祸首,杀他全家是没有任何人会阻挡的,所以也不用借刘焉的手,刘备可以大大方方自己来。

董扶族人被杀光之后,第三件事就是顺势清查成都平原三郡的隐田隐户。

好家伙,还真别说,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光杨氏被杀的那些族人,在郫县就隐匿了两万多壮丁、总计七万多人口,使之往年能免于向朝廷纳税、服徭役。

任氏和杜琼、谯家加起来,隐匿了三万多壮丁。最强的董氏隐匿了五六万。

以郫县为例,杨氏及其旁支、党羽在根据地郫县被查获的隐田,就达到了两百万汉亩,占郫县总耕地六七百万汉亩的一小半。

加上杨氏在账面上公开的持有近两百万汉亩,他们原先实际占有一个县三分之二的土地,隐匿一半公开一半,还有三分之一才是其他地主和自耕农的。

把排名在陈实之前的蜀儒四宗士人扫荡一圈,直接多出来相当于几个县的纳税和徭役。

刘备也非常满意,直接借着益州之战彻底结束,给下属都加封、分给田产。

李素被刘备从郫亭侯表为郫乡侯,食邑从八百户增加到一千五百户。关羽张飞都有等比增加封邑。不过实际的爵位名分,还得等将来朝廷正式追认。

干完了上述三件事后,刘备总算可以松一口气,暂时进入享受生活的状态。

毕竟得到了那么多打怪升级杀(罪)人夺宝的收益,不爽爽怎么对得起自己。

这跟原本历史上赵云劝阻他“别分益州士人田宅”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所以哪怕廉洁如赵云,也没有开口阻止刘备,赵云只是自己没要加封任何封邑。

……

腊月初六,绵竹收复后第三天晚上,刘备在成都的新州牧府里,大摆宴席,舞乐齐备,让所有功臣庆贺这两年来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全胜。

“来,接着奏乐接着舞,今夜谁都不醉不归!没有人喝得从这个台子上掉下去不算完!可惜云长还在荆州,今日不能与我们同喜,翼德,你得把云长那份也喝了!”

刘备显然有些喝高了,说话都是拍着案说的,案上的银盘都蹦起来了,直到小铜火锅里的汤汁有溅到脸上,他才意识到今天这席跟往年不同,不能再拍这么嗨了。

没想到查抄出来那么多东西,他的兴奋几乎抑制不住。

“大哥放心!二哥的我代他喝!”张飞非常豪爽地答应了这个任务,一点都没觉得为难。

不过,作为征战牧守一方的豪杰,喝多了还是要聊点正事儿的。

正如升斗小民喝酒都喜欢指点江山呢,男人的权力欲是遏制不住的,聊天下大势这不叫工作,不影响休闲,甚至本身就是休闲。

刘备吃着涮兔,就问坐在左手边首位的李素:“伯雅,如今益州已平,但汉室依然倾颓,董贼窃命,主上蒙尘。孤欲信大义于天下,奈何原先有车骑将军屡屡阻止。

但听说最近,皇甫嵩果然被董卓下狱问罪,全赖其子皇甫坚寿弃官入京陈情求免,方才把他贬为庶民放归故里。另外,在皇甫嵩之前作过董卓上司的张温,也被董卓借故杀害。

董贼如此暴虐,将曾经的恩主、上司或杀或贬,其情形显然已不是皇甫嵩当初阻止我们时的状态。年后我欲兴兵讨贼,君谓计将安出?”

李素放下银筷,擦了擦嘴:“兄欲信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之心日月可鉴。然皇甫嵩既已被董卓扫平,我军北出秦川的时机也已丧失。

蜀道艰难,转运靡费,必须出奇兵攻敌不备,一击而中,方有可为。如若年年冒进,反而让敌人警觉、戒备严密,就没有机会了。还请兄暂时专注于让云长率偏师随孙坚讨董,以示我军之志即可。若忧云长之师缺乏铁骑不敌西凉军,可使子龙开春拨数千骑助战。

董卓既已迁徙河南尹百姓至关中,雒阳迟早必被放弃,崤函道同样险要非常,从河南尹攻打长安之难度,昔日关东五国合纵攻秦便是先例。我军唯有待关中有变,再突出奇兵、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刘备其实也没想立刻就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讨董上,皇甫嵩说的“汉室宗亲讨董要避嫌”训诫,也言犹在耳。

刘备之所以有此一问,主要也是为了表表态铺垫,毕竟刘焉完蛋之后,朝廷圣旨派给他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了,他现在属于“没有NPC可以领任务”的空虚迷茫状态。

毕竟从中平四年,他跟李素结识以来,大家合伙创业快四周年了,一直都是上面有个朝廷发任务的,自己找任务不习惯啊。

而且现在的刘备绝对不可能主动兴无名之师去夺别人基业的,除非是李素来当这个战争狂人劝他开战。

刘备抿了一杯顺顺气,叹道:“董卓确实不可猝除,得等关中有变。那下一步,我军又当如何?就治理地方、练兵屯粮?计划该以一年为限,还是两年、三年?”

李素:“内修政理、南抚蛮越有何不好?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今益州虽平,我军实控无非是汉中、巴郡、成都平原三郡。

而南中各郡,仍然以兄并非朝廷册封‘州牧’,仅为‘刺史’,虽不反叛,却也不听调遣。正好趁着关中无变这段时间,剿抚并用、辅之以教化、通商等策,使汉蛮军民皆为我用。”

刘备听到这儿,打断了一句:“要用兵么?还是与民休息一年?”

李素:“这并不矛盾,即使明年就要用兵,也不妨碍与民休息。”

刘备奇道:“哦?这是为何?”

李素:“南中之地炎热非常,兼有瘴气。开春瘴气尤重,故而就算要用兵,明年也可让百姓安心耕作、工商,待秋收之后,越冬用兵,次年二月之前必须收兵。”

刘备:“原来南中之地竟是冬季农闲用兵?这倒是方便不少。既如此,也不用想太多,反正到来年秋收之前,只需梳理内政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