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68章 让!全都可以让!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68章 让!全都可以让!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二月底的一天,颍川大营。

关羽赵云孙坚已经在此相持了半个多月,没有再发生大战,早就觉得麻木了。这天也是早早就歇息了,谁知到了半夜,忽然被麾下军官叫醒。

“将军快看,东边有火光!那地方应该是阳城方向吧?”

关赵孙纷纷起来,一时看不分明,又带着从骑小心翼翼顺着颍川搜索,走了十几里路,终于看清确实是远方的阳城着火了。

“我们前几日还在商议要不要迂回攻打阳城,阳城居然直接焚毁了?难道董卓军这是下定了决心彻底放弃河南尹?”孙坚第一个反应过来。

关羽面色凝重捋髯点头:“多半是如此了,胡轸、吕布驻军于此,不可能再有其他源头辗转运粮供给,之前我们所知的敌军军粮来源,完全依赖阳城。

阳城一旦焚毁,就意味着敌军已经把阳城最后的存粮吃光,或者是转运了。吕布不可能再在北岸久守。看来,桥瑁之死、韩馥之退,让董卓不用再跟我军争这口气了,他已经不怕示弱。”

孙坚倒是微微一愣,他打仗不太从后勤角度考虑这些问题,以至于一开始居然没往那方向想。

主要是因为孙坚进兵讨董以来,经过的都是人烟稠密富庶、粮秣充足的地区,所以他习惯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也觉得当地官员军民就地给他送吃的是天经地义的——

前几个敢不给孙坚供粮的,无论是荆州刺史王睿,还是南阳太守张咨,都被孙坚杀了。

不给粮,就杀了换一个肯给粮的,这是孙坚的后勤哲学。

不得不承认,在讨董大义方面,孙坚确实是英雄。但是在解决战利品、分赃、筹粮……等等一切跟钱粮有关的问题时,孙坚做事也是有点得罪人,而且手段比较急躁粗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作风特点,哪怕是英雄也不能免俗,人无完人嘛。

理解了关羽的推测之后,孙坚便反问:“既如此,我军倒是应该立刻追击吕布咯?”

关羽想了想,劝道:“也不急于一时,至少等到明日天明,确认对面的营地是否真是空营。而且如若他们是有备而退,我们也追不到什么。

敌军只要退五十里就到轘辕关和缑氏县了。到时候敌军可以靠背后的缑氏县就食,我军却要离开颍川粮道,翻越嵩山的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山谷运粮。

依我之见,还不如渡河,在阳城废墟留少量兵马监视敌军、堵住少室山谷,我军再往西另寻别路入雒,我看伊阙关便不错,有伊水可以运粮,稳扎稳打。”

关羽这么说,并不是他比孙坚知兵,毕竟连续打了那么多胜仗,关羽也是有点飘的,已经骄傲得觉得自己算是“当世名将”了。

他之所以持重,只是因为被刘备的“不可扰民害民”传统给感染了,所以习惯了打仗能自带粮草就自带粮草,不会优先考虑掠夺解决粮食问题。

当然收复了沦陷区后,沦陷区百姓该征税该纳粮还是得征,但那都是有制度有章法的,不是战时乱兵掠夺。

孙坚想了想:“为大义不拘小节,真要是能趁敌军后撤混乱的时机夺下轘辕关,那么缑氏县的百姓当然应该为天下大业稍稍牺牲一下。就让缑氏、偃师的残余百姓为光复洛阳贡献一下吧。”

关羽微微皱眉:“听说董卓已经迁走河南尹至少两百万人口,就算缑氏、偃师还有零星百姓存留,数量恐怕也就数千、上万。我们数万大军因粮于此,只怕得把这些百姓的最后一口口粮都刮干净不可,才能维持大军一个月征战所需。现在才二月,他们扛不到秋收就会全部饿死的!”

孙坚:“河南尹还有数十万人流散,早日从董贼手中夺回,他们就少受苦。能不饿死就尽量不饿死,但若是逼不得已,为了救几十万人而饿死缑氏、偃师一两万人,就当他们为大汉朝尽忠了。”

关羽摇摇头:“试试就试试吧,现在说这些也太早,我觉得吕布不会让人抢下轘辕关的,我自领兵西向、转入伊水,由新城征集船筏入伊阙。”

孙坚也不阻拦,关羽要是因此入雒阳晚了,也怪不了他。

而且另一方面,关羽的办法其实孙坚也复制不了,因为孙坚即使算上之前与华雄之战的缴获,也只能组建起一千骑兵,他的部队绕陆路沿着山区边缘迂回太远的话,太费时间了。

关羽则不同,他本就有赵云的三千骑兵,又有斩华雄时额外缴获的两千战马,关羽如果愿意,可以让五千人骑马迂回、留下三千步军缓缓而行,这机动性优势是他绕路的最大本钱。

两军各自做好准备,挨到次日天明,先小心翼翼渡过颍川抵达北岸,侦查了胡轸和吕布的弃营。

发现果然只是虚立旌旗,除了旌旗和木头之外其他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留下,显然是撤退了。

“快追!”孙坚立刻下令全军抢地盘。不过他还算长了个心眼,吩咐程普、韩当带着刚刚组建的一千骑兵前出搜索,以免在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间的山险之处中了埋伏。

关羽看孙坚谨慎,也不多说,带着自己的人马沿着颍川南源西进绕路——颍川源头是分叉的,一股往北,深入少室山,一股往西,沿着少室山南麓。关羽和孙坚就是在这个河流分叉口分道扬镳的。

……

“这李文优想的计策也不靠谱啊,他当时远在数百里外的雒阳,如何能想到前线军情态势?这孙坚让程普、韩当先行搜索,如此谨慎前行。

我们若是放他们过去,怕也被堵住我们自己退回轘辕关的退路。若是不放,一阵最多斩杀这一千骑兵,也伤不得关羽、孙坚根本。”

埋伏在轘辕道西侧少室山半坡密林中的胡轸,远远观察了孙坚的进军后,就觉得不太好办。

他埋伏也只能稍微埋伏两三千人,埋伏再多这山坡上就藏不下了。加上准备时间仓促,他就是准备埋伏掉敌军先锋捞一票就走的。放过先锋的话,虽然能造成孙坚军更大的伤亡,但胡轸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就不知道了。

要是三千伏兵跟两三万主力死磕,哪怕一开始给敌人一下狠的,但敌人只要跟你玩命,迟早全歼你。

偏偏胡轸还没个人商量,别看他智力值不怎么高,但是比离心离德的吕布还是肯动脑子一些。至于樊稠,忠诚度与卖力度都没问题,但完全是个悍不畏死的莽人。

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保存自己更重要的胡轸,选择了暂时撤退,抢在程普韩当堵路之前退回了轘辕关。

“恭喜胡校尉设伏得胜而归。”一回到轘辕关,吕布就恭喜胡轸。

胡轸阴着脸:“吕将军休要取笑,胡某无功而返。不过回来路上,我也想了一个新招。”

吕布佯笑捧场:“哦?愿闻其详,布一定配合。”

胡轸:“反正相国也要放弃雒阳了,让我们在这儿打一仗,无非是走之前最后杀杀孙坚的威风。既如此,现在孙坚还太谨慎,不够骄纵,我们才无法施展李尚书的设伏计谋。那我们就想办法让孙坚更骄傲一些,说不定这个计谋稍微改改就又可以用了。”

吕布:“哦?当如何让孙坚骄傲?”

胡轸:“孙坚之所以慎重,是因为他怕天险轘辕关不好攻,所以要稳扎稳打。不如我们只在关里留一两千残兵镇守,其余大军撤到缑氏县驻扎,并且在轘辕关到缑氏县的山路上重兵设伏。

孙坚要是付出了一些伤亡、强攻下了轘辕关之后,定然会彻底志满意得,再也不担心后面有埋伏,到时候他就会一日千里轻兵突进。谁会想到有人连天险雄关都放弃了,却在关后设伏呢。”

吕布眼神一亮,随后又露出几分狠厉之色。

确实,埋伏都是在雄关之前埋伏的,哪有在沦陷之后埋伏的。要是还有余力埋伏,好好守关不好么?

这是人之常情。

但唯有在董卓军目前这种“我不是真心、长期、相持守关,我只是想走之前找回面子”的特殊情况下,是会“不全力守关,而在关失守后再设伏”。

因为全力守关的话,孙坚只要伤亡一大,就不会再全力攻关了,那样双方还会僵住,满足不了董卓“走之前狠狠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杀人立威”的速战速决要求。

吕布终于一拍即合:“好,那就把前些日子那些老弱伤病的士卒,留一些在这轘辕关内,也别守太狠了,免得孙坚攻关攻得没了脾气。”

两人就留了一千多人守关,而且真心告诉那些留下的人:大军奉董相国之命撤退了,留你们能守就守。

这样一来,就算破关后这些人被孙坚俘虏,孙坚听到的也是“胡轸吕布主力早就撤走了”。

半天之后,孙坚果然抵达了轘辕关下,并且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关。守兵虽人少,可因为有雄关依托,士兵也不知真相,所以前两天的试探攻击还是守下来了——谁让试探的时候,孙坚还没有云梯和冲车呢。

不过,也就两天而已。

第三天,随着孙坚做好准备,拿出重型攻城武器,想着“再攻两天,要是敌人的虚弱是装出来的,要是关上守军还有增援,那我也别再让子弟白白牺牲,绕路去追赶关羽吧”。

不过幸运的是,在孙坚打造了重型攻城武器后,仅仅血腥攻打了一天,付出了两三千人的伤亡之后,孙坚就攻下了轘辕关。

一时之间,孙坚军士气爆棚。

站在关城城楼之上,俯瞰两侧的嵩山,孙坚胸中气吞万里如虎:

“这就是雒阳八关中的轘辕关么!拿下雒阳八关中的任何一关,就可以一马平川直趋雒阳了!走出这条嵩山道,拿下缑氏县,前面都是平原!”

看看后世的百度地图就知道,从轘辕关遗址到缑氏县(偃师县府店镇),只有5.5公里距离,而且已经过了嵩山道上最险要的路段了。

后面都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的,走完最后这11里山路,前面就全是洛阳平原了!

——

PS:不是剧透,但还是说一句,孙坚不会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