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应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42章 匪夷所思的蝴蝶效应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太史慈护送华佗的船队抵达京口、进入长江时,严格来说已经离开了徐州地界,进入了扬州。

进入长江之后,因为船队由顺流而下改为了逆流而上,所以船只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浅水里用的撑篙,到了长江里就彻底没用了,帆和桨橹也要增减。太史慈就命令在京口的瓜州度停靠一两天,士卒也被允许分批上岸放风休息。

他的船队一共五艘大沙船,总计运载了一百名护卫的士兵和水手,普通士兵在水流较急风帆不够用的河段,也能客串摇橹划桨。

除了人之外,船上还运了几百石辽东特产和钱财,都是糜竺给刘备上贡的礼物。其中扶余和高句骊出产的人参就有上千斤——这玩意儿汉朝人其实吃得不多,所以野生的远比后来唐宋时容易挖得多。还是李素在辽东的时候,让人专门采集来入药,被糜竺学去后抓住了这个商机,才开始大规模找那些渔猎蛮夷收购。

除了人参,就是貂皮、银狐皮、熊虎皮,虎骨之类,汉末扶余人从长白山和黑森林里弄到的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财物众多,太史慈一路还是非常小心谨慎护送的,等闲不会让外人靠近船队。

不过,也怪太史慈的船太大太气派,都是四百料以上的海船(四百料是指船用的木料自重四百石,也就是空船的重量。载重大概能有一百吨,九丈长),如今在长江里行商的民船很少有那么大的,所以难免有“小儿持金过于闹市”之嫌。

在京口停泊的这天,居然就遇上了西边来的乱兵。

“快跑啊,袁术杀过来拉,陈刺史在九江郡被孙魔王杀啦!”

乱兵涌到京口港,居然就任意要征用民船渡江跑路。

幸好太史慈是带兵出身,又惯于水战,当然不会被这些乌合之众裹挟,他连忙吩咐还留在船上的士兵和水手立刻撑船离岸,防止被抢夺。

为了避免误会,也为了减少冲突,太史慈当机立断,跟随船的陈矫说,把他广陵功曹的小旗子挂起来,诈称是广陵太守陈登的船队,希望这些扬州兵看在邻居的份上别乱来。

旗子刚挂好,离开岸边还不到一箭之地,岸上一名军官让人大喊:“快快靠岸!我们周太守军情紧急,征用民船!”

太史慈也让人大喊:“我们乃广陵太守陈登的船队,奉命出使荆州,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休要相逼!”

可惜那个军官显然是个没文化的刺头丘八,一看就是本地的山越族丹阳兵,匪性不改,居然恼羞成怒下令放箭。

太史慈冷厉地狞笑了一下,显然也动了真怒,直接在船尾楼上摘弓搭箭,一箭把那个丹阳兵曲军侯射杀了。而后又连连射杀五六个丹阳兵弓箭手,船队这才离岸超出了射程。

年轻的陈矫见状,不无忧虑地说:“我们走得急,船队里还有二三十个人没回来呢,估计在京口县城里,这些人怎么办?不回去接的话,难道就抛弃了?可若是久留等候,又怕乱兵也找到船追杀上来,如何是好?”

太史慈想了想:“直接回去接太危险了,咱把船上旗帜先全部撤了,往上游走几十里,到堂邑附近再看看有没有安全的码头可以择机靠岸,然后大伙儿都不许上岸。

只派少数人上岸去县城买些素色粗布,把货舱都遮蔽一下,装作另外一伙船队,也免得被追兵追上后认出身份。再另派几个精干细作上岸打探消息,看看究竟是何人突然爆发了战乱。”

陈矫点点头:“刚才听那些败退下来的丹阳兵说是周太守的兵,无疑是丹阳太守周昕战败了。而‘陈刺史被袁术麾下的孙魔王’杀了,多半是指孙坚杀了扬州刺史陈温。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只是不知道孙坚怎么会甘心当袁术的杀人之刀四处助纣为虐,上个月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时,还是袁术刺杀了陈王刘宠之后,孙坚从颍川、汝南出兵,帮助袁术夺取陈郡呢。

才不到一个月,怎么又越过汝南和谯郡,往东攻打九江了。袁术还真是乱战不休,可惜孙坚原本算是讨董英雄,现在疲于奔命助纣为虐。”

想再多也没用,太史慈按部就班地行船逆流了好几十里,到堂邑县再靠岸,这次倒是没有遇到乱兵,因为他赫然发现这个名义上属于丹阳郡的县城,居然已经被控制九江郡的军阀孙坚给拿下了。

太史慈谨慎地跟当地驻军交涉,花了点小钱,在堂邑等候了两天,在驻军的帮助和传达消息下,把之前在京口因为周昕乱兵而失散的手下重新找了回来。

确认对方没有恶意,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之后,太史慈才采买了足够的补给品,亮明身份道谢辞行。不过即使如此,他也没暴露华佗的存在,只说自己是奉命出使荆州。

……

原来,这一世的孙坚,因为之前是跟关羽、赵云联合讨董进攻的雒阳,后来玉玺被关羽所得献给刘备、最终又还给了汉献帝,而玉玺交接的仪式时,刘表、袁术也是派人来一起见证盟誓的。

所以这就导致孙坚从雒阳退兵之后,袁术和孙坚都不太有脸主动跟刘表无故开战。加上刘表也选择了用宜都郡和武陵郡换取了刘备的支持、得到了更多的初始嫡系兵力,如今已经彻底拿稳了襄阳、江陵和江夏,江夏太守黄祖也不如历史同期那样显得半独立。

种种因素,让袁术和孙坚觉得从刘表那儿夺地盘既没有大义名分、也不太好惹。于是乎,孙坚不但逃过了跟刘表两败俱伤的命运,还被袁术当枪使拿去对付豫州各郡的诸侯。

袁术起家的时候,本来就坐拥荆州最北面的南阳郡和豫州最西北的颍川郡两个郡地盘,加上西边与之接壤的袁家故乡汝南郡(就相当于三国志历代游戏里的宛城、许昌、汝南三块地),

没法跟刘表抢,袁术的发展方向自然而然就往东南方扩展,袁术本来就表奏过孙坚为豫州刺史,过去一年之内,孙坚帮袁术拿下了谯郡、陈郡,全据了几乎整个豫州,也成功跟盟友陶谦接壤了。

只不过,在最近陶谦被曹操猛攻的过程中,袁术无力救援,只是在陈郡与陈留之间,跟袁绍、曹操联军血战了一场,但败北退回陈郡与颍川。而豫州最东北角的那个凸出部小沛,就被曹操连带着徐州一起吞了。

但严格来说袁术也不算亏,因为他至少保住了颍川和陈郡等地——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袁术就是在193年的这次救援陶谦行动中彻底惨败,结果连颍川都丢了,这才有了后来许昌落入曹操之手的局面,而南阳也因此变成飞地,后来被刘表、张绣夹攻夺取。

谁让现在孙坚还活着呢,袁术的战力也是比历史同期要强的。

袁术、孙坚阵营的北线纷争且不多说,单说孙坚给袁术当了将近一年半的救火队长,顶住了颍川防御战,又攻略豫州东南部。而就在192年深秋,随着豫州被彻底兼并消化,袁术终于把魔爪继续往东南方向伸向了扬州。

这才有了这个月刚刚爆发的九江郡之战,连带得扬州刺史陈温也提前了一两年兵败被袁术的人杀害,只有丹阳太守周昕、庐江太守陆康这两位陈温的下属,兵败退回各自驻地。而扬州州治寿春所在的九江郡全境,都被孙坚攻下了。

(注:此时的扬州治所还在寿春,袁术历史上在宛城和许昌丢了之后,也把治所迁到了寿春,因为全盛时的袁术本来相当于拥有荆州、豫州、扬州三个州的州治。后来东吴政权因为寿春在敌占区,才迁扬州治所到丹阳郡的秣陵)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孙坚兵势虽锐,军力也靠着以战养战裹挟战俘收编得到扩充,但因为身份是袁术的部将,他始终没有根据地。

除了已经被刘表、刘备隔绝成飞地的长沙郡之外,孙坚基本上是攻下一个郡、袁术才给他大批军粮补给,让他得以维持部队规模、补充兵器损失,然后收下上一个郡的地皮,让孙坚除了长沙之外,始终只有一个郡的控制范围。

孙坚当了足足一年另四个月的工具人,终于有些受不了了,只是苦于自己没有足够的积蓄、确保攒出收下士兵和将领官员够吃两三年的家底,后勤一直被袁术卡脖子,也没法反水。

“长沙虽然号称还有近百万人口,但江夏在刘表之手难以千里驰援。而且我已另挂豫州刺史之衔,对长沙的控制几乎名存实亡。

偏偏刺史本就只有监察之权,不能直接统治太守,每次打下的新郡袁术另封新的太守,也不听我调遣。早知道刺史当得这么憋屈,还不如回去当太守呢。没有名分,也没有军粮和军械补给,太束手束脚了。”

这是孙坚这大半年来一直经常会忧虑的一个问题。这次帮袁术攻下寿春城之后,他还是这么想的。

袁术倒是让他立刻追击残敌,干掉陆康或者周昕,把扬州在长江北岸的土地全部拿下。可孙坚知道,只要陆康或者周昕任何一人被他干掉,那寿春所在的九江郡又不是他的了,会来一个新的太守。

想来想去,孙坚决定以“名不正则言不顺”为由,要袁术另外表他官职——反正王允都死了,朝廷越来越没有威望了。

于是,孙坚就表示“攻下九江郡已经是越境作战,非豫州刺史当为”,要袁术改表他为扬州牧才能继续打。而且只要袁术同意,孙坚就愿意交出在豫州的全部地盘,而且永不干涉豫州事务。

袁术可能是工具人用顺手了,觉得孙坚此提议不过是“一条细心的舔狗,在咬人前还注重帮主子维护名声和面子,没有借口不乱咬”,居然同意了。

反正袁术想的是“要是孙坚不再打下新地盘交出旧地盘,我就不给他粮草武器和其他军需,他手上反正始终只有一个郡的地盘,又没有余粮,连大军一年都养不活。而且现在已经是初冬,距离下一次秋收还有大半年,孙坚遇到坚壁清野的情况肯定无法因粮于敌,还是要吃我的军粮”。

只要明年秋收之前,最好是趁着春荒最饿的季节,再割孙坚的地盘一波韭菜,就不怕孙坚翻上天去。

于是乎,192年10月份,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袁术杀了陈温,表孙坚为光杆扬州牧。而李傕在长安,一个多月后才知道陈温的死讯,所以李傕册封刘繇接任扬州牧,但要过了193年新年时才能到任。

就在孙坚驻扎在合肥县城,考虑找谁借贷渡荒、以逃避袁术的粮草卡脖子行为时,他听说一个本地的官员慕名来投奔他和他儿子了。

长子孙策大大咧咧地登堂入室,引着一个客人向他介绍:“父亲,这位是我义弟,居巢县长周瑜。他说他愿献计,为我军寻找外援,解决数年的大军军粮问题,不再仰袁术鼻息。”

孙坚大为诧异,抬头打量了面前这个刚刚来投的年轻人,估计也跟策儿一样,才十八岁光景吧。

如此年少,能有什么计谋?

不过人家也是九江郡望族,长辈有很多做过高官,这一点孙坚还是必须尊敬的,所以他摆出礼贤下士地姿态诚恳询问:“周郎计将安出?”

周瑜:“使君,瑜以为,使君两年来下一郡而袁术收一郡,则始终没有根基自给自足。所失何止数郡?而使君兵强马壮,历战数年,收编战俘,麾下战兵已不止三万,若有一两年供给,拿下扬州也并非不可能。

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将被江夏隔开的长沙郡飞地,让与其他诸侯,换取一笔巨额的钱粮军需,以为脱离袁术的后手。”

孙坚也被这么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长沙郡虽为飞地,且税粮难收,缺乏治理,可人口依然近百万,应纳税壮丁不下三四十万,每年理论上税粮过百万石。

若要让出长沙郡,除非有哪家诸侯肯出价值数百万石粮的物资,否则谁又会考虑?可袁术正要遏制我军,刘表、虽近,却也刚上任不满两年,没有如此多余粮。刘备倒是有钱粮,可他在荆州的地盘也不过是宜都、武陵,刘备的钱粮都在号称天府的蜀中。物资转运困难,如何能寓我们交易?”

周瑜回复道:“使君与众人一样,恐怕是小看了刘备千里转运、货通天下的本事了。我昨日听闻同僚历阳县长聊起,说刘备找了徐州甚至可能是辽东的使团,不远万里入蜀贸贡,因为使团中似乎有平夷校尉太史慈。三天前经过的堂邑,前天经过的历阳。

而且还听说,自从刘备以赵云攻下宜都郡后,赵云在宜都也是伐木无数,听说三峡两岸群山密林都秃了不少。我粗粗算过过往商旅看到的情况,赵云在宜都造船,恐怕不在少数。刘备虽号称将全部钱粮集结于北伐,可从之前传来的董越、樊稠入寇汉中之状来看,汉中显然空虚,刘备并未常年将部队、物资集结于汉中,肯定是都囤积在犍为、巴郡了。有水运顺流而下,说不定刘备会答应这个买卖。”

孙坚还有些不相信:“真要是这样……那刘备也太有钱了。既如此,明天那太史慈抵达居巢时,你代我招待他一下,带策儿一起去。别堕了我的威名,不管谈不谈得成,先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试探一下。”

——

PS:今天加起来也九千字了,都是大章……毕竟各路诸侯的现状跟历史同期差距太大,所以也得交代一下,否则脱节严重后面没法展开,大家别觉得水。跟历史一模一样的东西我是不会花字数交代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