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399章 换地图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订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曹操和郭嘉觉得自己总算找到了一条足够可行的种田方略,来熬过这段天下和平的时期。不至于在未来几年里,被其他边地诸侯把国力差距越拉越大。

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种现学现卖的种田尝试,充其量只能弥补与袁绍阵营之间的国力增速差距,但绝不可能赶得上刘备阵营的富强速度。

因为李素种田的能力,超出他们的想象。在曹操荀彧郭嘉眼中,李素的种田天赋或许就仅限于兴修水利、造船海商、广造新式织机、烧瓷炼钢、火井煮盐……

但实际上,还有更多东西只是时机不成熟,李素暂时还没拿出来罢了。比种田,李素就没怕过谁。

曹操喜欢武斗就武斗,喜欢文斗就文斗,全部可以奉陪到底。

……

时间还是194年的十一月中旬,曹操郭嘉定完发展方略的同时,西南两千多里外,益州成都,李素给自己的长假都还没放完。

李素经过九月中旬以来一个月的赶路,在十月中旬回到成都,而后又陪老婆歇息了个把月,每天泡澡享受美食音乐歌舞按摩,顺便伺候老婆生产、坐月子,如今,他的第一个孩子都即将满月,这几天就要摆满月酒。

新一轮的种田事务,李素倒是一点都不急,主要是日常内政有诸葛瑾在帮他操持呢,他回不回来都一个样。而那些革命性的技术和开拓,大冬天的也没什么好搞的。

李素此前在北伐途中吃了四个月的苦,当京兆尹又吃了四个月的苦,往返赶路吃了两个月的苦。整整十个月浑身难受不能经常洗澡还要吃带橡子面的粗食、每顿饭都不会有第二个荤菜,舟车劳顿……

吃了那么多苦,回来当然要先给自己放个长假了,而且不弄点原先没吃过喝过的好东西,怎么对得起自己。

关羽已经去了天水,就任凉州牧,所以留在成都的职位最高的就是张飞了。

张飞得负责这半年在整个益州的治军工作,把撤回来的北伐部队或投入训练,或组织参加军屯或者水利施工修缮,不过总的来说工作量不大,张飞把具体的活儿层层分包给下属,自己一旦腾出时间,就来李素这儿喝酒蹭饭。

除了张飞以外,其他如今留在益州的官员,都比李素级别低太多,所以李素几乎可以像土皇帝一样享乐。

这一世的益州本地官员,对刘备的忠诚度可比原本历史上要高得多了。

主要是刘焉的“清洗刘备内应”,加上后来的租庸调法改革时打击蓄锦压粮价奸商,把本地的刺头灭了至少七八成,所以没那么多人可以感慨分赃不允、手上无权了。

官员里面刚从民间寒门简拔起来的有才干人士比例非常高,再加上这一世刘备第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可谓一击而中,而关中被李傕郭汜残害得那么惨,刘备甚至还能带益州人和荆州人北上做官,这种待遇简直太梦幻了。

前世是外地人抢益州人的官位,蛋糕就那么大,现在是不用内卷还对外输出官职了,谁不心中暗爽?

刘备到了长安,带走了蔡邕荀攸钟繇等老资历高官,连太守都空缺出来很多位置。

当年刚入蜀时,刘备多用他带来的元从老臣当太守控制地方。益州人当太守的只有一个蜀儒四宗的陈实,犍为太守;东州士也只有一个庞羲,朱提太守。

现在蜀郡、广汉、巴郡、汉中四个大郡的太守都空缺出来了。

加上李素这次回成都,要在半年之内搞好益州拆分为益、滇二州的事情,所以南中要划出去。这样一来益州的郡数有点少了,还能进一步分郡精细化管理,所以从蜀郡拆汶山郡、从广汉拆梓潼郡这些原本没有彻底推行的计划,现在也都能落实。

益州起码有六个郡的太守空出来,大部分岗位都会换本地人上!偏偏刘备还对李素非常信任,表示这种文职的安排李素有极大的裁量权,基本上是李素看谁合适,给个名单,刘备自己最后圈一下微调一下,就能用了。刘备向来不太关心财务官、事务官的任命。

可以想象,李素回到成都之后的日子,每天有多么的宾客盈门,人人都想在他这儿进一步混脸熟。

也亏得李素操守不错,从来不收真金白银的礼物。实在是没办法孩子办满月酒有人送礼金,也规定不能超过十块金饼——

而且还是连张飞都只许送十块金饼,其他人得按照中国的传统官场文化,自觉降等,按照他们和张飞的官职品级差距酌减。

……

11月16,两天后就是摆满月酒的日子了,侯府里进行着最后的准备,氛围很是不错。

宴席用到的菜肴食材都已经备齐。哪怕是河鲜与肉类,也多是在城外的封地庄子鱼池羊圈里养着,做菜前半天再宰杀。

至于李素自己,当然是无论摆不摆酒每天都吃得那么好。

寒冷的冬天,正是泡澡的好日子。蔡琰之前因为坐月子,不能下水,只能让婢女每天给她擦擦,现在日子差不多了,才跟着一起在温室里淋一下,但能不浸泡还是尽量不浸泡。李素便自己泡,让周樱给他搓背。

下午泡完澡,一家人收拾得神清气爽,围坐一起准备用晚膳。

桌上的饭菜也是极为精致,有好多菜都是前人见所未见的。上菜的同时,还有一个张飞家的仆人,来李府拎走两个食盒,里面的菜色也都是李素家每天多做的特色菜。食盒内层还有石质夹层,防火防导热,然后在石夹层上放一些炭,确保食物半路上不会冷掉。

饶是张飞的那位仆人见惯了李素的奢华,今天看到新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服。

“这个……就是五天前张将军吃得赞不绝口的灌汤小笼包了么?看着样子像,闻着香味不像。”

灌汤小笼包,也是李素这次回益州后,让家里厨子做出来的,馒头本身如今已经不稀奇了,李素刚入蜀的两年,馒头就已经普及开来。而灌汤包关键是皮冻的技术,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倒也简单。

如今是冬天,正好猪皮冻很容易凝结,包的时候可以把大量浓郁的汤汁包进去。五天前李素府上第一次做了灌汤小笼,张飞就吃得眼睛都直了,后来李素府上不做他就请厨子去自己做。

面对张飞仆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儿,李府的仆人就骄傲地介绍:“这个月,咱郫侯府哪天给你们重样了?说你没见识吧,这是小笼包不假,馅儿换过了,是江鳗的。”

李府仆人这么一解说,张府仆人吸了吸鼻子,感受着院内弥漫的香气,才想起来,这确实是岷江鳗鱼的香味。

他一开始之所以没有敢相信,主要是没想到江鳗的香味会如此浓郁,甚至是……密集。

没错,就是密集,搁后世,那么浓的香味,只有在蒲烧鳗鱼饭加工厂里才能闻到。

张府仆人往左右一看,这才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此刻正是饭点,李府的仆人们也都在扎堆吃饭,而他们当中最低微的杂役苦力,今晚吃的也都是鳗鱼,只是似乎剥了皮,光剩下里面白白的鳗肉。

“右将军已经豪爽宽仁到这种程度了?给府上每个打杂的都吃江鳗?”张府仆人失惊问道,内心有那么一瞬间甚至在惋惜他为什么是张飞府上的下人呢。可惜这年头不流行背主跳槽。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幸好,李府仆人很快打消了他的不甘:“今天是特例,侯爷吩咐了以后凡是给夫人做鳗皮冻汤包的日子,鳗肉也别浪费了,这些东西放不住,就散给仆役雨露均沾。以后夫人出了月子,也不必经常吃这些了。”

原来,蔡琰自从生产之后,为了养生李素经常给她安排喝鱼汤。不过鲫鱼刺太多了,蔡琰作为北方人也不是很爱喝那种熬好了之后把菜渣滤掉的南方汤。所以前天开始,李素就给她换了一种滋补的方法,让她吃鳗鱼皮或者带鱼皮滋补。这个方子他知道给产妇滋补效果比廉价的鱼汤还要好得多,就是费事儿,加上后世人担心痛风,所以没法普及。

带鱼是大海里的,成都当然弄不到,李素就让封地里的渔民在岷江里抓,每天挑半担江鳗到侯府。鳗鱼宰杀洗剥干净后,都是先小火蒸五分钟,可以剥皮了之后立刻把Q弹嫩滑充满胶质的鲜美鳗鱼皮剥了,单独一笼继续给蔡琰吃,剥下来的鱼肉就赐给下人。

后来吃了两天,蔡琰嫌这样吃看着不雅,鱼皮蒸透了看着依然瘆人,李素就变着法儿,把充满了胶原蛋白和鸟嘌呤的鳗皮做进皮冻汤包里,再加点别的鲜美的肉汁姜汁盖腥味儿。

李素自己,也跟着妻子一起享受这种奢侈到极致的人间美味——若是在后世,以他那种隔三差五要吃海鲜的体质,绝对是不敢碰这种鸟嘌呤爆棚的东西的,一想到都会脚指头隐隐作疼。

但谁让汉末的四川人完全没海鲜吃呢,李素这辈子想得痛风都难,还管鸟嘌呤爆棚。

……

张飞的仆人取走食盒后,李素在内堂神清气爽地教妻妾怎么吃这种新式小笼包,屋内暖意融融,一派和谐。

蔡琰却是随着李素摆酒的日子越来越近,反而眉头微锁,又想起了些惋惜的事情。

“夫君,我没用,咱生了个女儿还要摆酒,会不会让人背后说咱张扬呢?”

原来,她是又想到了自己这次没给李素生出儿子,始终存着疙瘩。

只是,当初李素刚刚回到成都的时候,距离蔡琰的产期还有好几天,李素为了安慰妻子,稳定她的情绪,两人闲聊之间就已经定了摆酒的事儿。蔡琰当时都没想到生女儿的问题,后来有了结果,李素也不想她难过,就继续坚持摆酒。

此刻听妻子又提起这事儿,李素淡然一笑:“都一样的,我才二十六,急什么,生儿生女是男方决定的,怎么能怪你。你只要能生出女儿,就说明身体没问题。

第一次那么辛苦,以后说不定就顺利些了。再过个两三年,你自己也有二十三四岁了,才是最好的年纪,生个更健壮的。”

他没法说“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要看男方”,所以只能是直接铁口直断报答案。这个说法非常违背当时女性的常识,蔡琰第一反应还以为丈夫是在安慰她。但后来看着李素的神色自若不似作伪,加上他多年来无所不知的强大预言能力,蔡琰也就暂时信了。

蔡琰叹了口气:“早知道临产那几天,就不劝你提前宣布摆酒了,我也是急了,看吴王妃都给大王生了儿子,觉得我这次也能给你留后,没想到啊。

你二十五六的年纪,确实不用急,但谁让你升官升那么快,右将军领益州牧,我真怕被人戳脊梁骨。”

李素很认真地用他后世听来的常识,给蔡琰开导——后世的李素,原本是不想繁殖的,所以他不会专门去了解这些破事。只不过在单位里当谈判专家,总有其他女同事七嘴八舌八卦,偶尔也会从那些晒娃狂魔的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心得分享。

李素说道:“我看过不少杂书,也听前人讨论过,都说第一个孩子容易被父母宠溺,过于骄纵,从小学说话也慢,别的方面也不伶俐。因为他要什么,父母都给什么,他没有开口求资源的需要,长智也就慢了。

第二个孩子生下来,尤其是上面有同样只是孩童、年纪相差不大的兄姐,他们一生下来就会意识到自己不能专宠,这就会主动学习,早开口早说话,从长辈那儿争宠。所以孩子也是要生下来那一刻就给他竞争意识,将来才能成长健全。现在第一个是女儿,女儿笨一点也不要紧,不会影响她的毕生幸福,不是挺好的。”

李素这番话的理由来源,完全是后世二胎潮出现之后,那些晒娃狂魔同事分享“第一胎独生子女病多严重,被宠坏了,学习慢,大号练废不上进”之类的心得,李素也就信了。

不过蔡琰显然没有理解这些话的语境,她还是坚持地说:“照你这么说就更不好了,贵人语迟,儿子最重要是人品端正,轻佻能言善道有什么好的。难怪人家说长子多半人品端方,幼子轻佻邀宠。再说了,上面有姐姐,说不定还会疼弟弟,到时候一样骄纵。”

李素想了想,觉得蔡琰的话让他脑子有些混乱,但很快也想明白了。

蔡琰说的上面有姐姐导致弟弟骄纵,那主要是在姐姐太多了、好不容易生出一个儿子那种家庭。这样的幼子会从父母那儿得到太多疼爱资源,姐姐们也有可能变成扶弟魔。

但这个应该还是好解决的,李素多了那么多年见识,这种问题还不好处理么。他继续安慰道:“这个容易,只要我们自己不重男轻女,有了幼子也不疼爱他,他就不会被骄纵。还有就是姐姐和弟弟年纪别差太远,这样就不会‘长姐如母’一样疼爱骄纵弟弟了。”

听到这儿,蔡琰都有些忍不住娇羞,推开丈夫啐了一口:“你说差几岁就差几岁,你当我是猪啊!你想什么时候生第二个就什么时候生?

这么辛苦,等给你生出第一个儿子我就不生了!反正你也教过我,怎么算时间就不会怀上,都用了好几年了,挺准的。以后一个月四次,前二后二,别的时候别来招惹我!”

李素苦笑着看向旁边,正好看到周樱,无奈耸了耸肩:幸好你的日子周期跟夫人不一样。

在汉末,妻妾生得多太伤身,要少生娃又实在太难做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