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51章 大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赵云部队得到了实打实的讨伐宣称借口之后,进兵节奏愈发迅捷,责令部队立刻先投入对郁林县的攻城,拿下郁林之后,扫清前往郁水(珠江西江)上游的道路,就可以直扑郁林郡与交趾郡的边境。

虽然理论上攻下郁林县后,到交趾郡边界之前,还要沿着珠江西江上游经过阴平、怀安、昌平、安广、临浦五个县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就有八百里,考虑到珠江的蜿蜒曲折,实际水路航行里程能达到一千一百多里。

但赵云和他麾下诸将都清楚,后面的五个县都没有战斗力,郁林县被雷霆攻下后,后面能传檄而定,城池也非常残破。

南方的城池普遍不坚固,交州这种边蛮之地,工业实力跟西凉差不多薄弱。而且因为南方雨林多,环境原始,普通的小县城都是木头围墙的。

郁林县算是好的了,毕竟是一个郡的郡治,才有下面半截的夯土城墙、上面插木桩子。在士燮势力范围的几个郡里,郁林的坚固程度也是仅次于龙编与合浦的,能排到第三。

不过,因为刘备阵营今年算是三线作战,西边关羽在打郭汜韩遂,北边张飞在爆锤郭太。加上之前李素建议刘备上表朝廷改革官职“废牧复使”,计划中已经是打算用和平手段无伤解决交州问题了。

所以,战事属于意外事件,赵云之前的兵力储备并不是很充足。三个多月前王朗被抓的时候,赵云留在番禺的嫡系部队,只有前年平张津时带来的五千荆州兵。

当时考虑到南方没有用兵之地了,也不可能调更多部队来吃白食,谁都知道将来争霸的重心在北方,往南方调的部队迟早还是要回去的。一来一回白跑几个来回,不是折腾损耗粮食靡费国力么。

这一次,八月初赵云试探性出兵时,依然只有五千嫡系部队,加上一些临时征募的交州本地兵,主要是从平张津之后投降的俘虏里挑选可战之兵,凑出万余人的作战部队。

后来热死了一些人,缩回去熬过夏秋两季,赵云又从荆州借调了一些兵力,这才把北方兵的规模扩大到了八千人,算上本地兵总兵力大约一万五。

赵云当初在兼任长沙太守的时候,对自己下属的几个部将还是挺熟悉的。知道守夷陵的周泰性情比较稳妥,擅长固守。守巴丘的甘宁性情比较暴烈,果敢冒进,但也因此打进攻战时偶尔会有奇效。

所以,为了防止荆南有失,赵云第一反应是召集甘宁带三千荆州兵南下增援,周泰接手甘宁防区的防务,统筹荆州全线的长江江防。

这个决策不能算错,可惜到了执行的时候,再次遭遇了人算不如天算的厄运——也不知道甘宁这人是不是命里跟热病犯冲,只要一到热带地区就会重病不起,上吐下泻几乎拉死。

就算有张仲景给他治疗,也只是把呕泻稍稍止住,以免脱水虚脱,但显然是没有战斗力了,必须回去调养。

甘宁历史上在荆南对付沙摩柯就热带病吐泻不止,这一世当初跟着关羽张飞李素去打南中,也在朱提郡热病不起,如今这是第三回了。看来甘宁这是一到热带地区就完蛋的特殊体质,改不了了。

赵云无奈,九月底才接到这个消息,于是放甘宁回去防守,而甘宁带来的部队当时已经走到零陵了,这些士兵原地驻扎,等周泰火速赶来,接过指挥权后继续带着南下。

也多亏赵云鲁肃本来就等了两个半月才发动冬季攻势,准备时间足够充裕,所以甘宁的热病这番折腾,才没有耽误大事。

所以,此时此刻,赵云就得凭借八千荆州兵、一万五总兵力,加上部将只有周泰,和前年就已经跟着他来南海的霍峻、魏延,加上一个负责山地战的沙摩柯,把士燮解决掉。(李严留在番禺负责防守)

士燮则是全家老小一波赌上了,加上人家是交州本地第一望族,有交趾、郁林、合浦、九真合力抵抗,说不定还能勾结已经占领了日南郡的林邑国,跟林邑国忽悠忽悠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出卖一些大汉朝的利益给南越猴子让他们助战。

扣留王朗之后,士燮也把他的四弟士武委任为郁林太守,二弟士壹为合浦太守,而他三弟士?本来就是九真太守。兄弟四人把四个郡的太守都分了。

还留下了五个儿子士廞、士祗、士徽、士干、士颂全部带兵镇守各处。士燮本人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他的五个儿子当然都早已成年,长子士廞已经年届四旬。士徽等三个幼子也二十多了,在地方上原本就都有官职。

所以,士燮的兵力是明显超过赵云的。赵云估计内线作战士燮说不定能爆出三万兵,林邑国要是也出兵,可能出个两万,那就是五万人了。拼人数的话,要考虑后勤难度的赵云肯定是吃亏的。

毕竟打到郁林郡边界、相当于后世广西与越南边界的镇南关,就已经有一千一百多里珠江水路了。打到龙编县(今越南河内东北郊)的话,翻过镇南关还有三四百里山路。

总共一千五百里的距离,这个战略纵深已经不亚于马超从张掖郡追到居延海了。赵云的优势是有水量充沛的珠江可以利用,缺点则是只要离开了珠江,就会进入山区的原始热带雨林。

绝对不能跟士燮拼兵力和后勤的消耗,赵云唯一的机会就是擒贼擒王,把他如今彻底占据大义名分的优势发挥透——

王朗在公开场合触死,已经彻底撕掉了士燮政权的合法性,士燮就是叛汉。所以只要把士燮斩首了,剩下的交州兵就没有主心骨再反叛朝廷,可以攻心拿下。

……

郁林城池不坚,攻城器械的准备工作两天内就完成了,然后部队就开始砸墙,攻势看起来挺顺利。

不过,赵云军中的部将们,对于赵云的战略安排,却有些不同的声音。

十一月初五,攻城开始的日子,一早的日常军议结束之后,周泰、霍峻都各自领受了攻击任务,按部就班展开攻打。

部将当中资历最浅的魏延,特地留了下来,想提一些意见。

魏延从军也有三年了,被提拔为军官跟随赵云也有两年半了,如今总算是虚岁二十,弱冠之年了。当然北伐的时候魏延没有参加,跟其他荆州将领一样留在了地方上镇守。

靠着两年前走灵渠和桂林漓江绕后搅乱张津腹地的战功,魏延现在已经积功升到了别部司马。按说距离赵云这种已经是安南将军的高级将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但赵云还是给他机会参加作战会议。

此刻,魏延趁机说道:“将军,我知道咱原本是鉴于初秋那次教训,因为船只和水军不够,所以不能沿海岸航路补给、由合浦进攻交趾,这才改走郁水,稳扎稳打。

可是,如今王使君被害,士燮彻底失去了大义名分,我们只要攻下龙编,擒贼擒王,其余各郡肯定会望风而降。我军是不是该重新考虑沿海补给进兵?

我听说龙编县就在红河北岸,如果沿着海岸行驶到红河口,逆流而上到龙编城下,围攻坚城得手,士燮可一战而定。能走海路的水手、船只不足,咱可以另想办法筹备。

要是坚持走郁水,最开始这一千多里倒是比海路好走。可是到了郁水源头、翻过谅山之后呢?那就是三四百里的山区雨林,运粮极为艰难啊,跟海路完全不能比。”

赵云听了,忍不住想笑:魏延这厮!两年前灭张津的时候,被他绕后偷袭占了便宜升了官,结果不但没改,反而愈发沉迷于此变本加厉了。

那次还只是利用秦始皇开凿的运河灵渠和桂林漓江绕后,这次都病情严重到想直接渡海去偷袭了!

赵云沉着脸敲打道:“你以为我没考虑过么?可是我们自从前年年底拿下苍梧、南海之后,南海郡还一度是区景所辖,此后大王忙于北伐,我也去了一年北方,对南海郡民政军备没有过问。

番禺的海船和水手,还不如交趾等四郡的多。你可不要小瞧了士燮的水军,我听说士燮早年就经营朱崖,那都是要渡海而去的,他还跟林邑国贸易多年。林邑地貌狭长,也没有内河贯穿全境,所以商旅全靠沿海海船。士燮的海路水师实力,远胜于我军。

要是千里奔袭龙编,我们就算行动隐秘第一趟不被发现,最多也就是把兵力和第一批粮草军械顺利送抵红河前线。可然后呢?要是围城需要很久,要是面对数倍之敌无法力战强攻城池,我们的军需怎么办?

指望海船回到南海郡、运上第二批补给,再去龙编前线?到时候还不是被士燮的海船水军严密搜杀,半路遇害。龙编城下的部队,恐怕也就粮尽被士燮所灭了。

再说了,将来就算咱要利用海路运粮,至少也要我们陆路稳扎稳打杀到龙编城下了,把后路占领区打通,再把红河河口那两个县曲阳、朱鸢占领,确保士燮的海船水军失去了根据地,无法时时刻刻窥测我军的沿海动向,才能考虑海船补给,你太冒险了。”

魏延有些不甘心地说:“我听说……辽东糜府君,似乎与大王交情不错,他的商旅也多愿意跟我军做生意、互通有无。为什么几个月前没想过问糜府君买些船只雇些熟练的跑海水手呢。”

赵云:“你这人啊,一知半解,根本不懂水师,就来瞎出主意。我虽然也不懂水师,可我会问懂的人。糜府君那些商船队的管事,甚至跟着糜府君管过海船水军的太史子义,我都有结交过。

去年北伐的时候,子义就跟我讲过很多海船的门道。糜竺的海船,都是平底沙船,不像我们在南中永昌郡等地造的河海两用船,有龙骨,还相对底部狭长。

平底船只适合黄河流域出海的海域,因为黄河泥沙众多,中原之海千万年淤积水浅,多有涌浪,就得平底船。

到了长江口,甚至再往南的海,因为江水清澈、海洋开阔,不会淤浅,需要的船型是另外一种。糜竺的船队走海路,最南只到长江口,然后就是进入江里做沿江城市的贸易。

再往南的海,糜家船队是不来的,子义说,当年一开始有不信邪的,后来都失事沉了好多条,才吸取教训。”

中国古代的海船,历史上后来随着南方的开发、经过六朝和隋唐的发展,就演变出了沙船和福船两大派系,沙船平底,福船狭长底,沙船跑黄海渤海,福船跑东海南海以及远洋,分工非常明确,平底小船到远洋容易翻沉,这都是常识。

原本汉末的人是不该知道这些的,但谁让糜竺因为李素的点拨,提前把海商科技点多了呢。只是糜竺出身徐州,现在又去了辽东,所以地理环境和海况决定了糜竺点的肯定是沙船科技树,而福船则完全不会造。

相比之下,还是李素让李恢在南中造的、从怒江进入印度洋的商船,反而更贴近福船,还有龙骨。

赵云到底是朋友多,北伐期间跟太史慈交流了不少经验,一对比之下,就暴露出魏延的眼界狭窄了,谁让他官小信息来源渠道少,触及知识盲区了。

赵云看魏延收敛了不靠谱的想法,冒进之心也收敛了,觉得敲打有效,就给魏延重新一点希望:

“你想的那些,虽然不能用,但方向是好的,以后沉稳一点,别弄险冒进就好。你担心的陆路进攻过了谅山后山区密林运粮困难的问题,我其实已经另有安排,不会耽误将来最终围攻龙编的。

甚至我们现在就是要走陆路大张旗鼓,吸引士燮的注意,最后的奇兵才越有可能得手。

最后,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就算糜竺的船,能够在南海航行,我们今年也请不到糜竺千里迢迢派海船还增援了——

我出兵前不久,刚刚得到一条长沙巴丘那边,兴霸报回来的军情,就是来巴丘进货蜀锦青瓷的辽东商船队带来的。

消息里说,曹操这厮,经过一年多的蛰伏隐忍、尤其是今年仲夏跟袁绍重新实现和平后,也在东海郡疯狂造船开拓。现在糜竺的商船队,已经感受到来自曹操在东海上的压力了。

曹操的海船虽然少,却突出奇兵,沿着青州半岛东渡三韩,还击破了耽罗郡守公孙度。公孙度当初只有五百户军民、被糜竺流放去的耽罗岛。

公孙度在那儿拓荒也不过三年多,才刚刚兼并了岛上的土人部民,以及三韩南部耽罗对岸一些沿海部落,扩展到七八千户势力。曹操军在一个少年水师军官陆逊的帮助下,把于禁的人马送到耽罗,很快就征服了公孙度。

公孙度现在已经臣服于曹操了,有了他的耽罗这个跳板,曹操对青州与三韩之间的封锁更强,糜竺想南下行商的难度都变大了。

现在要进货蜀锦和青瓷转卖给袁绍的辖区,有些都改走黄河,到河东安邑找翼德要货,都不敢走长江去长沙巴丘港进货了,未来的东海贸易之利,肯定要被曹操分走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