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87章 打了胜仗一定是好事吗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数日之后,一个普通的冬日,邺城骠骑将军府,袁绍正在跟他麾下的幕僚们商议着日常政务。

讨论内容无非是军备和整顿财赋这些议题。与会的沮授田丰、郭图审配等人,照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得非常热闹。

便在此时,今天没来参加会议的许攸,忽然提出拜见,袁绍也很客气,姿态上非常礼贤下士,让人立刻快请。

袁绍和颜悦色地请教:“子远这几日可是奔忙不易,听说是去下面郡县了解情况了?正好,你也说说刘备那个租庸调输的改革,我们该如何借鉴、借鉴到什么程度。大伙儿各持己见,一时委决不下。”

原来,许攸如今在袁绍阵营内的谋士地位,已经爬升到超越田丰、仅次于沮授的程度了。跟沮授的差距,也不是很明显。

许攸现在的官职,除了骠骑将军司马外,另挂了朝廷的护乌桓校尉。前者代表了他在袁绍麾下的幕僚级别,后者是为了便于把他的待遇提升到比两千石,可谓是实权和待遇都不差。

袁绍对他那么好,显然是因为前年夏天,他通过外交斡旋逼迫曹操名义上彻底归顺袁绍、接受鸿沟为界的条款。许攸有“降曹操”的功绩,自然不亚于沮授的“灭公孙瓒”之功。

然而此刻,面对袁绍的请教,许攸却不急着报答案。他知道,如果催促袁绍改革的话,容易得罪河北本地派的势力,所以就算要改,也不该他许攸当出头鸟。

得罪人的事儿,让别人去干好了。

许攸只是打太极地说:“主公,征东将军又派司马朗为使来邺城,如今已在馆驿等候召见。属下来之前,遇到了司马朗,听他提及,似乎曹操有意为主公分忧,由他在徐州试点新法。

若是新法有益,可以推广,也能为主公增添美誉,若是失败,惹人唾骂,那也是他曹操执行不力,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许攸此言一出,堂下其他原本支持袁绍做出变法改革的谋士,都颇感失望——连许攸这个外地派的谋士代表都不据理力争,还能指望本地派支持?

这个老滑头!太明哲保身了!

如前所述,刘备的租庸调输改革,最后这个“输”字,是减轻偏远地区负担的,所以最支持这个变法的就该是外地人。而冀州本地人是不愿意因此降低自己的权力、少收赋税、减少蹭徭役夹带私利的机会的。虽然这些利益不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袁绍麾下河北本地人和外来人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历史上许攸的家人被审配抓了,许攸就是南阳人,审配是邺城本地的。而再后来郭图谗言僭害张郃高览那一次,也不难发现张郃高览是河北本地将领,而郭图是颍川人。

荀彧则是一开始就看穿了袁绍重用不了外地人,一早就投曹了。好不容易有个逢纪算是许攸的南阳老乡,还能跟河北派的审配交好。最后还被袁尚派去袁谭那儿当送死的人质。

闹到最后肯跟曹操死战到底的,都是河北本地人。

这一切如今虽然还没有发生,但矛盾是一直存在的,以许攸的智商怎么会不清楚?

随着许攸的提前崛起,袁绍手下的河北派里,除了不会做人的田丰依然是独行侠,其他审配、辛评、辛毗、崔琰、王修(这个是青州人)都暗中以沮授马首是瞻。

外地的郭图、陈琳则因为蝴蝶效应跟了许攸。当然陈琳只是个文学之士不用怎么出谋划策,地位比较超然。逢纪也是外地人(许攸的南阳老乡),他倒是左右逢源,公事往往支持许攸派的意见,但私交依然跟审配保持友好。

此时此刻,袁绍看许攸难得地没反对河北派利益,也就顺水推舟,关心起曹操的态度来。只听袁绍语气诧异地问:

“哦?阿瞒居然这么为我着想?试点他去,办好了为我扬名、办砸了算他自己执行不力?不错,他这人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子远,你做得也不错,前年你刚帮我降服阿瞒的时候,还有人劝我说别给阿瞒喘息之机、他定然是貌恭而心不服、苟免而不怀仁。现在看来,那些都是小人之心的迂腐之见了。只要阿瞒跟咱一起尊奉燕王,他一辈子也翻不上天去。”

许攸赔笑追问:“那……主公是不是抽个时间见见司马朗?”

袁绍点头:“要见,当然要见。诸位,军需调度变革的事儿,就容后再议吧,我先听听阿瞒具体怎么说。来人,偏厅赐宴。”

袁绍说着,让内侍先把谋士们拉到旁边吃饭休息、置酒高会,他袁本初继续勤政接见曹操使者。

因为有许攸引荐帮衬,司马朗这次的使命自然也没多大难点,不到半个时辰,就让袁绍对他那个小老弟的恭敬态度很是满意。

……

许攸带着司马朗跟袁绍会谈许久,袁绍基本上把曹操的诉求也都处理了,正要最终决策,忽然骠骑将军府外又是一阵喧哗惊呼,连带着街上都欢声如雷,让袁绍不由诧异,停下了手头的活儿。

“如此喧哗,何事所致?”袁绍眉头一皱,心中不快。

幸好,府上的侍从反应很快,值守护卫也立刻有人入内通报,给袁绍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禀骠骑将军!是镇北将军、并州防御使吕布送来的捷报。十二日前,吕将军趁鲜卑为张飞、呼厨泉等所迫,远遁疲敝,诸部混杂不明。

吕将军率一万五千并州精骑、若干杂军,以张辽、魏越、成廉为副。由太原郡北上,诈扮鲜卑骑兵潜行。张辽以五千精骑出平型口,截杀步度根。

吕布与魏越成廉领一万主力,趁张辽斩杀步度根、盛乐城内拓跋力微震撼、倾巢而出寻张辽报仇时,偷袭盛乐得手,焚毁鲜卑王庭。拓跋力微察觉后,见士气已堕,王庭已焚,不愿与吕布决死,已率其余诸部暂时北退,远离长城。”

袁绍许攸又惊又喜,袁绍连忙追问:“张辽?他似乎只是吕布帐下一都尉,居然能以五千精骑斩杀步度根?如何做到的?”

这个问题比较细节,信使口头自然无法回答,就拿出吕布的战报呈上,袁绍自己细看,才明白其中原委。

原来,步度根虽然号称还有近三万之众,算上他哥扶罗韩的部落的话,一共有四万多。但他俩的根据地原先并不在盛乐周边、并州以北。

他们是被马超打败后,又被呼厨泉追击、张飞堵截,停停走走拖家带口后撤了一个多月,不得不到盛乐附近投奔拓跋力微,以求报团取暖。

所以步度根的部队已经是三次战败转移,遇到张辽时已经是非常疲惫的状态了,一路上武器装备的损失也没有得到补充,三万人很多人都没武器了。

拓跋力微也防着步度根,不许步度根的人马靠近盛乐王庭,要求他们在盛乐西南方二百里外的黄河最东北点的拐角处、就停下扎营,帮盛乐王庭阻挡可能出现的张飞北上袭击。

所以,在吕布攻打鲜卑之前,步度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西南方向,就怕张飞沿着黄河打过来。而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东南方向、并州一带也会遇到袭击。

毕竟如今在明面上看,刘备和袁绍是天下的两大主要潜在竞争者,也没人会想到袁绍跟刘备联手。

偏偏吕布这人智力虽然不怎么高,但那只是汉人之间的阴谋诡计不太行,吕布的战场直觉和统帅调度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张辽这方面也颇为擅长。

他们是在知道鲜卑人情况虚实、内部矛盾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准备充分发起的偷袭。张辽的部队假扮了鲜卑人的衣甲旗号,昼伏夜出三日,从平型口出关后插到步度根的东边,也就是步度根和盛乐王庭之间,从这个方向对步度根发起了偷袭。

而张辽之所以能昼伏夜行偷袭成功,倒也跟袁绍军今年的一个外贸举措有关——虽然刘备军在今年入秋之前,把大部分的棉花产能和棉布产能,都花在了供应马超、张飞、呼厨泉上,确保他们的部队有棉袄穿。

但进入九月份之后,其实马超张飞需要的棉袄都已经供应到前线了。刘备军也要回本,也要利润,也不能完全阻断民间商贸,加上确实有一部分管不住的私商,所以袁绍军从九月份开始也近水楼台得到了一部分棉布棉花。

当然了,袁绍也是花了高价的,卖了不少牛皮牛筋给刘备阵营的商人,也都是拿战略物资互易。毕竟诸葛亮发明的纺织机械需要大量的牛筋来提供飞梭的弹簧构件,要是生产出棉布不卖不换取扩大生产的设备原料,对刘备阵营也不利。

袁绍得到棉布棉花之后,倒也慷慨,优先就供给了在苦寒地带作战的并州吕布。所以尽管到吕布出战的时候,吕布军只有不到五千套棉袄,但也都挤出来给张辽这一路奇袭部队装备了。

这样张辽的军队才不至于在农历十一月的山西北部冬夜里冻死,也就完成了堪比李靖雪夜袭阴山一样的潜伏奔袭壮举。在步度根完全没想到后方会出现汉人骑兵的情况下,一刀背刺捅在步度根的后腰子上。

那一战张辽偷袭斩杀了步度根,然后趁着步度根部大乱,追杀斩首鲜卑骑兵数千级、杀伤驱散俘虏无算,战后缴获马匹一万多。

没想到这一世的张辽已经没机会跟蹋顿作战——毕竟蹋顿已经归顺袁绍,是袁绍这边的人了——但张辽却机缘巧合斩了步度根,变相完成了“斩杀一个游牧蛮王酋长”的成就,虽然含金量可能低一点儿。步度根的人头肯定是不如蹋顿值钱的,只有拓跋力微才会比蹋顿值钱。

而盛乐的拓跋力微,是在步度根溃散后的一天半,才紧急得到消息的,然后他就带着盛乐城内的大部分兵力想去报仇立威,把张辽干掉,以维持鲜卑王庭的威望。

结果,拓跋力微追出去之后,就被果断回撤的张辽放了风筝、还离盛乐贼巢越来越远。被吕布瞅准机会,从雁门关北上,破了盛乐王庭。杀了巨量的鲜卑老弱妇孺、留守王庭的非战斗人员,疯狂劫掠了一把后把盛乐烧了——

之所以吕布轻松得手了,也跟盛乐的城防太差有关,因为鲜卑人设置稳定的王庭,那还是二十多年前鲜卑大人檀石槐正式统一鲜卑之后的事儿了,鲜卑人压根就没有筑城的习惯。

盛乐的王庭,用的还是西汉时候的简陋土围子,防御非常弱。平时都是靠鲜卑有数万大军驻扎才确保安全的,不是靠城防设施。

(注:云中郡是秦汉时候就有的,但大同城不是。秦和西汉的云中郡郡治在现在内蒙的托克托县。大同成为云中治所要到南北朝后期的北周了。当然之前在北魏的时候,已经由盛乐王庭变成了北魏国都)

吕布这一战,屠杀了四万多鲜卑非战斗人口,抢了两万多匹马、十几万头其他牲口,还有鲜卑人积攒在王庭的很多钱财。当然牲口并没能全部驱赶入关,因为他时间不够。

吕布的一万人攻破盛乐就死伤了好几千,拓跋力微得到后方急报、得知老巢被偷了之后,立刻放弃了追赶张辽,翻身追杀吕布。吕布兵力不足,昼夜兼程撤回关内,丢掉了好几万头来不及驱赶的牲畜,进了雁门之后才沿山死守。

拓跋力微见到长城才望城兴叹,狂怒猛攻未果后冷静下来,觉得盛乐王庭烧都烧了,既然又过上了四海为家的生活,犯不着寒冬腊月地跟吕布死磕。

……

袁绍看完原委后,也是感慨:“奉先竟有如此大将之才,原先倒是仍然小看他了。也罢,如此大功,若不向陛下表奏升迁,确实容易让天下人议论,有失公允。

来人,把孔璋叫来,让他带书一表,向陛下表吕布为征北将军、九原县侯。再表张辽为护匈奴中郎将,雁门亭侯。”

许攸在旁赞许袁绍奖惩得当,使者司马朗也口称盛德、赞不绝口。

刚来的陈琳拜领了任务,就拿过吕布的报捷文书,重新润色修饰,把吕布的功勋和战斗的艰辛吹嘘了一番。

陈琳在一旁写表不提,袁绍闲来无事,对许攸说道:“子远,我看我们确实没必要跟刘备变法了。阿瞒帮我们试点,就让他试点好了。

我们没有使用新法,奔袭远征不是依然很顺利?并不存在那些鼓吹变法派所说的困难嘛。吕布张辽根本不需要新法,一样能追袭拓跋力微、步根度深入阴山。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许攸心中总觉得这个逻辑有点不对劲,但他也不想破坏袁绍的好心情。

“罢了,就算将来天下重乱,怕是主公一时半会儿也无力进攻刘备,让他徐徐图之整顿内政吧。反正打防守战都是就地筹粮,也确实不需要什么租庸调输法。”

许攸潜意识中,竟然已经把袁绍定位在了防守反击的角色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