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95章 弑君-上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495章 弑君-上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袁术和杨弘飞速设想着各种阴损至极狗急跳墙的毒计的同时,伊阙关上的刘协和董承,也是各怀心思,不肯坐以待毙的。

虽然袁术军的攻势因为喊话而暂时放缓,但他们都觉得事情不会结束,袁术就此借坡下驴的概率估计两成都不到。

刚才在关墙上的时候,董承被反绑了双手示人,可惜远处的袁术军也看不清楚。但下了关墙之后,他立刻一个眼神,示意旁边的士兵给他松绑。

那些士兵虽然狐疑几秒,似乎想看向皇帝求证,但毕竟他们是董承多年的部下了,略一犹豫还是过来松绑了。

很显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董承的忠心虽然远胜于董卓、李傕,但似乎还不如王允。要他配合皇帝演戏、向诸侯证明皇帝没有被挟,这他是勉强肯做到的。

但如果袁术像李傕逼王允时那样非要逼到“杀了王允,我们才相信皇帝没有被挟”这一步,那董承显然不肯坐以待毙的。

当年的王允,虽然刚愎自用,能力和视野也有缺陷,但好歹最后反贼逼阙时,他还能一死保护皇帝、承担全部叛军的怒火,这一点还是有骨气的。

刘协要是真的脑子不清楚,还想再过分一点,那董承也割据雒阳自立算了,能当一天土皇帝就当一天土皇帝,甚至不顾天下大乱、直接以天子圣旨招其他外镇诸侯讨伐袁术。这样他董承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要是能讨好到将来的新君、帮新主子打天下,得封一两郡当富家翁,也好过被刘协稀里糊涂干掉。

陪刘协演戏试一把,是董承忠诚度的最后极限。

侍卫士兵松绑的同时,倒是旁边一个小黄门宦官眼尖,过来呵斥:“汝等欲何为?陛下还没下令松绑呢!”

宦官是直接忠于皇帝的,不是车骑将军的部曲,自然会质疑。

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松绑士兵和董承面面相觑,随后又看着不远处刘协的背影,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幸好刘协反应也快,听到背后的喧闹,人都还没转身呢,心里已经明白情况,他连忙跑过来亲去其缚,一边责骂那个小黄门:“绑国舅本就是演给袁术看的!既然下了城自当松绑!国舅勿怪,是朕一时心神昏乱,未查及此。”

董承抖落身上的麻绳,也给个台阶下,单膝跪地还礼谢恩:“陛下何出此言,臣本无怨言,为了国家社稷,便是要臣肝脑涂地,又何惜哉。

不过,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这袁术既然不肯走陛下给的台阶,多半是要死硬攻打到底了。这伊阙关不安全,臣还是派兵护送陛下回雒阳城吧。这一趟至少也动摇了袁术的军心,不能算完全白费。”

刘协痛苦地闭上眼睛:“朕亲临险地喊话,居然只有这点效果……会不会是袁术本人还没到,纪灵不敢自专,还在请示?”

董承急道:“陛下!朝廷在河南尹的全部兵力,不过四万之数,其中一半在雒阳守城。其余雒阳八关一共才两万守兵,伊阙这边爆发战事后增加到五千守兵,已经是把旁边太谷关的守军大半调过来了,太谷关那边仅剩必要的警戒兵力。

如果我们要死守雒阳城,只能放弃外围八关,把兵马集中起来,否则每个关多则四五千、少则两三千,只会被各个击破。

袁术在伊阙关外有七万人,我们这儿的五千守兵守了两三天已经死伤不少,最多还有三千人有战斗力。加上陛下带来的护驾亲军三千余人,能支撑多久?若是全部留在伊阙守关,回雒阳的路上这四十里会不会出危险?不能犹豫了!”

刘协急得来回踱步:“也不知道段卫尉那边如何了,弘农驻军也不见动静,信使太慢了,急死人。罢了,实在不行,趁着黄昏赶回雒阳,争取夜间回到城里。”

……

若是刘协这就果断放弃,回到雒阳,说不定他就能晚死一些了。

可惜的是,对面的袁术军也已经是彻底剑拔弩张,毫无回头路了,这时候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

人在生死赌命的绝境中,往往能爆发出略高于正常水平的智商。袁术跟杨弘定下了“伊阙关内鸡犬不留,杀绝灭口”的毒计后,当然会第一时间完善这个计划。

然后杨弘就意识到一个关键:必须多拖住皇帝一段时间。

至少多拖住一天,不能让皇帝像惊弓之鸟那样,劝退失败后立刻就放弃跑路。

所以,杨弘劝说袁术找借口,派出了一个使者,到伊阙关前,要求见驾。

刘协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回雒阳、放弃本计划,关下一个袁军文官名叫袁涣的,被袁术逼着来到墙下。

袁术最歹毒的地方在于:他连袁涣都骗了。

出发前他对袁涣说,去确认一下陛下是不是真的、董承是不是真的受缚了,因为刚才那个诈称陛下的人都是在两军相隔强弩射程之外时,才敢上墙喊话,还有盾阵遮挡,视野太差说不定是董承的诡计。

所以,袁涣是被当成了死间使用,他是真心相信,自己的主公是清君侧只想杀董承而没想反皇帝。皇帝只要证明没被董承挟、把董承的兵权剥夺了,袁术就愿意退兵。

这样一个使者,破绽自然更少了。

刘协刚要走,听说劝袁术退兵的事儿可能有转机,他的心中又升起了期待,毕竟也不差这几个时辰,那就再赌一把,反正又没成本。

“国舅,再委屈一下了,绑紧一点,演给袁术来确认的使者看一下,使者走了就给你松绑。”刘协用恳求的语气和表情跟董承商量。

董承的忍耐都几乎到极限了,但想到袁术只派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应该不至于会被假戏真做吧?刘协要是那么出尔反尔,怕是伊阙关的守军自己就先全乱了。

不一会儿,袁涣就被吊篮吊上关墙,来到城楼里,见到刘协就跪下行了大礼。他去年就来雒阳出使过,是见到过皇帝的,此刻礼数依然恭敬,让刘协生出了更多几分劝退的幻想。

“袁术未必是没有野心,他可能只是被挤兑得怕了,给个台阶就暂时下了。”刘协心中如是暗忖。

袁涣行礼之后,把来意诚恳地说了:“陛下,卫将军派臣前来,申明他绝无反心,只是见董承挟持天子、鸩害后宫、残及龙种,愤慨欲救陛下。

之前在城上相隔太远,看不分明,请陛下让臣亲眼见证董承是否真的被缚。同时请陛下昭告天下,想一个能让卫将军安心的办法,彻底赦免勤王中的误会,并且另加赏赐、给诸军将士一个安心,只要臣带了陛下的诚意回去,大军明日自会退走。”

刘协自然又演了一会儿,苦口婆心各种说服。无奈袁术给袁涣开出的条件很苛刻,比如说要董承的首级,这肯定是不能做到的,袁涣就拖住了时间,表示非得把皇帝的条件请示袁术,才能最终定夺。

不过袁涣保证,说袁术军今晚不会攻城,明早一定能带回袁术最终愿意接受的互相取信的条件。

于是乎,刘协和董承就被拖住在伊阙关多住了一晚。

当然了,袁术这个诡计,也不是唯一的拖住因素,因为就在当晚入夜后,又来了一条坏消息,强化了刘协继续观望的犹豫。否则的话,刘协若是感觉到危险铁了心要走,后半夜骑马赶路逃命回雒阳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坏消息,是前天派去弘农找段煨的使者回来了。使者回信中,表示段煨是这么说的:

“臣听闻雒阳后宫确实陡生诸多变故。实不能判定求援来使是出自陛下本心还是在被董承挟制状态下做出。

但臣对陛下效忠之心绝无更易,若陛下觉得在雒阳不安全,愿移驾弘农,只要陛下本人亲来,臣誓死保卫陛下周全。

另,卫将军袁术帐下桥蕤,于三日前在未宣战状态下,假借宴请骗了华阴县令及潼关都尉赴宴,用计斩杀了我军守将,偷占潼关得手,随后宣布讨董清君侧。如今形势不明,臣在西线以部分兵力堵守潼关道、反击桥蕤,实不敢再有妄动,唯恐有失使雒阳两面受敌。”

段煨这番话,看不出他的忠诚度有任何问题,毕竟他表示只要皇帝本人到,他绝对誓死保护。他只是不知道现在中枢什么状态,怕乱命——这种姿态,自从董卓乱政以后,各地效忠大汉的诸侯都能这么说,是绝对不能指责的。

段煨也怕朱儁死后董承真的野心膨胀,吞并他兵权。这种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反贼,要联合起来的取信成本太难了。

段煨的反应让刘协更加坚定了多等一夜,甚至在想“明天能不能趁着董承被缚,咱带着亲兵不回雒阳回弘农,让袁术和董承自己打死打活。毕竟段煨没有控制后宫杀害皇妃和龙种的嫌疑,只要董承不在朕身边,袁术连清君侧的借口都没了。”

刘协这么想固然是非常薄情寡义了,但他只想活下来,继续当皇帝,一次次的丢车保帅他也不觉得有问题,他始终觉得自己是被逼的。

想活下来有错么?想继续当皇帝有错么?

可惜,一夜之后,他这屡次的犹豫所起到的效果,都瞬间发生了反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