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0章 惺惺相惜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0章 惺惺相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听说鲁肃居然是曲阳县土豪时,李素倒是着实惊讶了一下,心中暗忖:

“这倒是我看书不仔细、灯下黑了。一直记得周瑜当居巢长的时候去问鲁肃借粮,就以为鲁肃肯定是住在后世徽省地界,没想到居然是在苏北。那周瑜也够闲的啊,特地跑那么远去借粮?不过也有可能是后来鲁肃因为战乱搬家南下了。”

稍微提两句,糜竺家所在的朐县,大致就相当于后世的连云港。而鲁肃家的曲阳,则是在后世宿迁与连云港交界处。

不管怎么说,反正现在的鲁肃还在老家宅着呢。

听说这个意外收获后,李素也是颇为欣喜,赶路更有动力了。鲁肃的才干可是比糜竺强多了,只是钱少,但李素现在金主已经够用,大贤也要多笼络。

“走,加快赶路,我们先出了芒砀山,到泗水码头上了船再歇息。”李素当下快马加鞭,命令所有人加速,务必天黑前下山赶到泗水边。

这样能趁着晚上睡觉坐船赶路,其他事情上了船安全了,再从长计议慢慢想。

李家商队也巴不得如此,一行人就不言不语埋头赶路。

傍晚时分,终于在沛县与萧县之间的一处泗水渡口,找到了揽活儿的船家,一行人租了足足七八条小船,顺流而下。

夜深人静之后,李素躺在船舱里,把头伸出船篷外,枕在手臂上,一边看着星空,一边想着拉人的事儿,顺便躲避一下逼仄空间内的马粪臭味。

“鲁肃虽然是大才,但主要还是外交眼光好,历史上他最大的功绩,无非是坚持劝孙权不要投降,以及坚持孙刘联盟。这样一个人,放在友军那儿,对于外交关系的帮助似乎比放在自己这里更大,拉过来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弊端呢?

罢了,这辈子刘备的地盘肯定变了,到时候该拉拢谁当外交盟友都还不知道呢,既然如此,鲁肃这样的人才绝没有放过的道理。而且现如今这种‘毫无功名门阀背景但又有学问见识的大地主’,可是不好找啊,一路上就遇到这么一个。”

思前想后,李素很快把“招鲁肃会不会把历史改变得太狠、在未来外交方面出现反作用”这个犹豫,排挤出脑海。这一世的刘备,反正要联盟也极小概率会联孙权了,说不定孙权都没机会接他哥孙策的班呢。

干嘛为十几年后的事儿烦恼,有好处当然是全往兜里揣了。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都是全都要。

……

第二天天亮,一行已到彭城。

李素本来说好了要跟李家商队同行,但李家商队急着赶路,李素却还要再各大城市每处盘桓一两日,把剩下的《孝义录》等宣扬刘备名声的书籍散播一下,邀买声望,两伙人只好暂时分道扬镳。

不过李素一行马快,李单也答应三天后在下相码头等候,如果李素能赶上来,李单就等李素一起走,陆路去东海。

下相县也是项羽的故乡,是去东海路上、最后一处泗水边的渡口城市,再往东就必须走陆路了。

这一天下来,李素对李家商队了解加深后,也想明白一个问题:历史上李典被曹操重视,是因为李家其实相当于霸占了大半个山阳郡的土霸王,曹操是馋他家的几千私兵呢。所以,光招募一个李典也没什么用,如今李家值钱的是李典的叔父,未来是他堂兄,这些都死了才轮到李典。没有家族的支持,光挖李典本人也没多大用处。所以这事儿李素也就不去多想了。

双方分开行动之后,李素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关羽立刻在彭城县城里找了户商人,买了几包石灰,然后把一路上斩杀的山贼人头全部用石灰好好腌制干净。

昨天杀了那么多人,人头还要留着到丹阳的时候,给毋丘毅表功,算是“我们为大军开路杀贼”,这也是多多少少可以换回一些功勋的。

但是新鲜的人头不处理,又太容易孳生病菌传染疾病了,李素的卫生常识比古人强得多,当然不能用自己的健康安全开玩笑。

另一方面,多准备点人头,对李素下一阶段劝诱人才也有好处,可以证明他们不是打秋风混日子的普通官军,而是真心杀贼的,说不定能让那些富商土豪更加高看一眼他们的前途。

这都是心理战的周边素材。

关羽腌人头的工夫,李素也寄售了一些书籍给同一家彭城富商,打探了一些消息。也是卖掉书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彭城郡这边最大的几家商户,也都是糜竺家的分号,不得不感慨糜竺家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

店主还狠自豪地告诉李素:彭城、下邳、东海、广陵这四郡,生意做的最大的商人,都是糜家。只有北边的琅琊郡、东莞郡,当地商人才能勉强把糜家排挤出去。

能在徐州六郡中的四个,做到当地第一,这势力也没谁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李素更加坚定了自己先卖书的想法:既然这一路上最大的商号都是糜竺的,在糜家自己的商号里多卖点书,只要分销销量好,那么这些管事肯定会把这个商机情报汇报给糜竺。

如此一来,自己还没拜访糜竺,就先对糜竺进行一番信息轰炸,让他产生“刘备这人的事迹如今已经传遍天下,炙手可热,前途不可限量”的错觉。

这是后世商业造势中很常用的手法。

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美股市场上王安电脑股价被虚估得很高,主要就是因为这款电脑在华尔街普及率非常高。当金融业者被眼前的景象误导,觉得“整条华尔街都用王安电脑办公,这公司怎么可能不火”时,他们就忽视了主流贫穷市场。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李素对付糜竺,也是一样的手法,要让他身边的有钱人,都人手一卷《孝义录》,这样糜竺就会忘记思考“穷人是否也知道刘备的事迹”这个问题了。

“多给糜竺身边的人一些酝酿时间吧,我先去拜访鲁肃,把糜竺晾那儿、饱和信息轰炸几天。”李素一路上调整着自己的策略,行到下相时,已然做出了这个决断。

……

4月21日,与毋丘毅分开后的第九天,李素一行二十三骑,安然策马赶到了东海曲阳县。

曲阳全县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与周边各县连成一片,沃野数百里——就是靠海的地方稍微有点盐碱地。

后世的盐城大部分地区,如今还是大海,黄淮诸河夹带的泥沙,每年会把苏北的土地面积,往东扩张上百丈。未来一千多年里,能从黄海里凭空长出足有1度经度宽的国土。

这种地形,自然是土地松软平整,灌溉也极为便利,是汉末徐州难得的粮仓。

“这地方光论种田水平,还是富庶啊,难怪出手阔绰。”李素看着茁壮的麦苗,点头赞许。

一行人问明路径,就直奔鲁家庄而去。

路上的乡农,听李素问的是鲁家,都对其仗义济困赞不绝口。连原本对这种素未谋面土豪不太感兴趣的关羽和典韦,听多了之后,也隐隐然对鲁肃生出几分敬意。

“如此乱世,竟然还有豪强不是趁机兼并贫农土地,反而卖地换钱粮周济穷人,真是罕见。”关羽想起自己老家那些被他杀了的大户,颇为感慨。

又走了半个时辰,鲁家庄已到眼前。李素放眼望去,旁边的庄户严整清净,比这乱世里其他地方看到的佃农显然要好过一些。

这一片田连阡陌,起码有数百顷,要种这么多地,佃农也得几百户,看来是本县数一数二的大地主了。

走到庄前,李素礼貌让人通报。

……

鲁肃虚岁十六,四岁就死了父亲,家中又无伯叔,便从小跟着祖母和姑姑一起生活。五年前,祖母也过世了,家中只有他母亲和姑姑,当时他还过于年少,庄子的事儿就由入赘的姑父打理。

最近两年,鲁肃算是勉强成年了,姑父作为外姓人,才把管理权重新交给他,鲁家仗义疏财周济穷困的名声,也是近两年才涨起来的。

这天鲁肃正在读书,读的也正好是新买来的印刷版《尔雅》和《孝义录》——《论语》他没买,因为家里手抄版的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没必要再浪费钱。

他的书僮便进来通报:“少君,庄外有一伙官兵到来,为首者自称是幽州别驾李素,还说是奉朝廷钧命赴广陵郡募集丹阳兵讨贼,路过特来求见。”

鲁肃一愣,刚要卷起卷轴,忽然想起什么,往卷轴末尾扫了一眼:“幽州别驾李素?怎么跟著述《孝义录》的这个李素同名?不过李是大姓,也不奇怪,但都是幽州人……快请!”

出于好奇,鲁肃立刻整理衣冠,亲自出迎。

刚走到门口,鲁肃又被来人的形象微微震慑了一下。

原来,李素一行二十三骑,每匹马的马脖子上,都挂了整整齐齐三颗石灰腌制好的人头!加起来就是六十九颗。

人头上还缠着黄巾,不过这些黄巾实际上是李素造假的——原本这些山贼,并非人人都裹黄巾,李素又嫌弃死人头缠的东西肮脏容易有病菌,所以全烧了。

他是在彭城的时候买了一匹黄麻布,把人头腌好后,重新扯了几十条干净的新黄布伪造上去、再杀一只鸡染鸡血做旧。

至于鸡当然是被李素吃掉了。

看着这么一伙官兵出现,鲁肃顿时觉得一股凌厉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官兵跟往常看到的混日子的不一样!都是真豪杰!”鲁肃心中瞬间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连忙深吸了一口气,“敢问阁下可是曾任宗正府属官的李素?这卷《孝义录》可曾读过?”

“原来鲁贤弟还读过愚兄所著之书,那还真是有缘。”李素在马背上谦虚道。

“不曾想竟是伯雅兄光降,使寒舍蓬荜生辉,快请快请!伯雅兄所书事迹,某早有耳闻,近日又亲得此书拜读,使人热血沸腾,恨不能如刘良乡那般救国救命,孝义两全。”

(注:刘备官职为良乡县令,这一信息如今已传遍天下,所以鲁肃以刘备官职称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