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5章 捞了钱就去祸害丹阳豪帅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跟糜竺聊完海船改良与海路贩马的合作框架之后,李素最终拿出了他那面银镜,想给糜竺多一点盼头,临走时再多榨一笔钱出来。

“糜公,既然我们合作如此愉快,素还有一件宝物请阁下一观。”李素说着,把一个用类似于灯芯绒一样绵密厚重丝织品包裹起来的银镜,递了出去。

“哦?不知是何物,先生如此郑重,想来不凡。”糜竺也郑重地接过,给足面子地小心翼翼解开。

他只看了一眼之后,眼神立刻就有些直了。

那场景,就好比一个看惯了06年30万像素前摄自拍的人,突然给他一部十年后800万像素的自拍。

这分辨率得高多少倍呢。

“银镜居然能如此清晰?就是不知磨到这么清晰,用了何等的工艺,又能持久多少?”糜竺先是失神感慨了半句,随后立刻想到了成本和耐久度的问题。

李素在旁看了,也不得不感慨“商人就是冷静”。

这要是给哪个贵妇人或者妃子公主看了,哪会那么快就想到重视成本,肯定是先关心使用效果啊。

“此物研磨之法,素也略有所知,糜公若有兴趣,日后可以长久合作。至于耐久,也不必挂怀,此镜磨光之后,只要保存得法,至少可以耐用三月才会微微发黑。

也就是比之寻常银镜,至少额外耐久三倍。且每次重磨时需要磨损掉的量也少得多,一分厚的银面,可以磨至少五次以上。这面镜子能磨三十次、用十年。”

糜竺心里清楚,正常的银镜最多磨十次,用一年左右。如果李素说的是真的,那这种新的银镜在达官贵人群体中绝对非常吃得开。

只不过,他还不敢相信李素对耐久度的承诺,至少要观察十天半个月——因为寻常的银镜,保护得再好,一个多月也就全黑了,半个月就能看出一定程度的灰暗。

所以,如果半个月后,这面银镜看不出明显的变灰趋势,那多半才能证明李素对耐久度的承诺是真的。

而只有李素自己心里知道,他这面银镜之所以耐久高,研磨细腻仅仅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抹了一层完全透明的抗氧化植酸油。

研磨得更细,本身并不能抗氧化。但配合上抹油之后,越光滑的镜面表面积就越小,也就越能降低润滑油挥发的速度,抗氧化的关键还是这层油。

糜竺也是商业头脑很灵活的人,他也感受到了这面镜子摸上去就微微有点滑,他还敏锐地凑到鼻子上嗅了嗅,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也就没往心里去,还以为李素只是为了配合贵妇贵小姐使用,才加了香精。

而事实上,这种香料当然是李素的烟雾弹了,香料本身毫无作用,只是为了掩盖防锈油的成分和目的。

保密工作做得这么扎实,糜竺就算查,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出什么。

以糜竺的分寸,知道风险大利益小、冒进强查有可能败坏好不容易结交起来的关系,多半会暂时放弃。

更何况李素还有最后一招保险:他这次根本就没有买生石灰,所以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查到的。

“这银镜的营生,先生想如何合作?”内心权衡再三之后,糜竺决定先收起觊觎之心,暂且让利观望。

何必一开始就吃相太难看呢,只要李素能弄到好货,哪怕第一批第二批的利润全部归李素,也没什么大不了。

糜竺家大业大,观望得起,只求先稳一手。

李素也不跟糜竺绕圈子:“糜公以为,这样的镜子,能售价几何?”

糜竺想了想:“传统银镜,不过二十余贯,算上一年里反复找银匠打磨,工费等开销,算每年费钱三十贯吧。此镜若耐用性真能如先生所言,便是卖一百贯,也是卖得出去的。

只是单价昂贵之后,普通官员商人就更买不起了。依我之见,纵然可以货通天下,也不过每县十余富户可以承受,全天下也不过数千块。先生虽有宝物,但并无人脉,恐怕也卖不多。除非是京师等天下富户云集之地,倒是可以一城卖出数百。”

也就是说,因为太高端,虽然每块单价可以赚好几万钱,单一利润比贩马还高,但市场总容量太少了。

全天下的高端银镜市场,也就是一块价值几个亿的蛋糕,你没渠道还做不下来。

就算糜竺有充足货源,敞开了做,吃干抹净撑死挣到一个亿。

李素知道这门生意是细水长流的,眼下他也不急,就提出一个折衷:“既如此,我有一建议。这面银镜,就暂且留在糜公手头把玩一月,还请糜公多借我一千万,此番我去丹阳,钱财多多益善。

一月之后,我从丹阳回返,糜公若是决定了跟我合作,我就给糜公供货,一面这种银镜我抽两万钱,到时候从我预借的这一千万里慢慢扣除,如何?”

糜竺想了想:“也好,那就到时候再详谈。”

多一个月缓冲期,正好观察一下新镜子质量再决定。

至于目前多借一千万给李素,糜竺觉得风险并不大,双方的合作规模都这种程度了,前面贩马都谈得好好的,对方犯不着为了这点借款撕破脸皮破坏长期关系。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个月后,我从丹阳回返,届时还请糜公准备好足够的沙船、水手,起码要够运五千人的。到时候,就从广陵港出发,走海路北上运丹阳兵到涿郡,返程时再运从幽州战场缴获的战马——我希望糜公能亲自押送船队。”

“一定,一定,如此大的生意,竺自然要亲自督促。”糜竺一口答应,觉得这很正常。

李素也是到了这一刻,才算彻底松了口气。

李素的社交口才和计谋,天赋点都点在外交诈骗上了。论拉拢人的情商和手腕,终究还是不如刘备。

所以李素只能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理、把糜竺忽悠成商业合作伙伴,拉着他北上走一趟。

真想把糜竺变成下属、能不能今年就变成下属,全看到时候刘备亲自发挥人格魅力了。

也包括鲁肃和其他一些路上拉到的人才,最终也需要刘备亲自笼络一番,忠诚度才更加可靠。

术业有专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

谈完全部正事,糜竺非常热心地又留李素一行在府上大宴了两天,眼看都快四月底了,才亲自派人护送他们去广陵。

李素就带着累计高达三千万的巨资上路了(刘备那儿结余的本金一千万,跟糜竺商业合作拿了两千万)。

跟毋丘毅商量好的会合最终期限是五月初五,东海到广陵并不远,李素一行在五月初二这天就赶到了。

没想到毋丘毅也挺给力,第二天初三也赶到了,大伙儿正好提前开工。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与此同时,前一阵子跟李素分工之后、就跑去丹阳打探消息的鲁肃,也带着几个朋友和消息回来了,大家都在广陵碰了面。

毋丘毅公事公办地问了一路上的情况,就打算按正常流程开始募兵。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李素果断表现了一个金牌参谋该有的担当,主动建议按鲁肃提供的思路走:

“都尉!我们先到了几天,已经探查清楚,若是直接买卖丹阳兵,每人身价恐怕不下数万钱,太贵了。哪怕朝廷拨款一亿钱,也才买到几千精兵而已。

不如,我们还是以朝廷大义名分,权宜行事,挑唆当地新来的流民宗帅、讨伐素有割据之心的山越豪帅,一来显示朝廷天威,二来也可以便宜收买俘虏。”

毋丘毅并不了解情况,闻言先是一惊:“每个丹阳兵,要直接给付身价数万钱?这也太贵了吧,日后又不是不用给军饷了,这只是相当于安家费啊。你这情报哪儿来的?”

李素很想自己回答,但他知道他说反而没有公信力,就给刚跟来的鲁肃使了个眼色,然后帮忙介绍:“都尉,这位鲁肃鲁子敬,乃本地游学豪族,交游广阔,颇有见识,也愿为朝廷效力。恳请都尉听取其介绍。”

毋丘毅上下打量两眼,看在李素的面子上说:“准了,且看你所言是否有理。”

鲁肃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好教都尉得知,自黄巾平定以后,广陵的丹阳兵身价有所回落,中平二年、三年,基本上在两三万钱每人上下浮动。

但去岁年底,区星之乱爆发,吴郡孙坚上任长沙太守之前,征募了相当数量的一批丹阳兵走。孙坚募兵距今还不到三个月,故而眼下兵源相对短缺,卖方豪帅坐地起价,精壮勇士卖五万钱一个的都有。”

毋丘毅也是有点蒙蔽,原来是供求关系剧变,导致人价上涨。

这事儿他离开雒阳的时候是不知道的,朝廷给他的预算也是按照去年和平年代的兵价给的。

如果不用鲁肃的办法,说不定毋丘毅连朝廷规定的任务目标都完不成。

刘虞只给了他五千万预算,至少要招到三千丹阳精兵,还说如果能少给安家费多招人,就给他计功晋升,剩余部分可以到幽州之后再慢慢付,就当是算在军饷里。

毋丘毅原本是挺看不起刚认识的鲁肃的,但被朝廷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逼,他也只好给鲁肃一条上升通道和表现机会了。

“鲁肃,你便好好说说,如今这丹阳各路山越豪帅之间的恩怨、我们又当如何下手。若果然有功,我也会奏明使君,至少授你一个簿曹佐官。”

簿曹的官员都是负责钱粮的,如果鲁肃能帮州牧省一千万募兵款,给他个钱粮官又有何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