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63章 真降都被当成诈降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563章 真降都被当成诈降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蔡瑁送走张松后,思前想后,觉得还是立刻做两手准备,先想方设法给东吴那边送个信,让他们暗暗调兵准备起来。

虽然科举常科还没考、结果还没出来,看不出荆州世家大族的利益在今年的考试中会实际被李素损害多少,也无法预估其他世家大族有多少决心跟着蔡瑁一起反叛。

但蔡瑁很清楚,因为这个时间窗口期总共就只有二十多天,等到十月初五之后、常科形势渐渐明朗,他再联络东吴、东吴再开始动员兵力集结人马准备战船辎重,再打过来,那肯定赶不上十月底这个窗口期。

到时候李素把宾功科的事儿也都料理好了,也不闭关谢客了,以李素的智商和手腕,但凡他把主要精力重新投放回钱粮军务方面,蔡瑁就是想勾结外敌动手,都没机会了。

所以,他决定在先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偷偷派人跟东吴示个好。

东吴那边得到消息后,也不用立刻做出什么承诺或者越境的反应,只要把住夏口城、封锁好江面,不让长江下游和中游商旅往来信息流通,然后在夏口下游暗暗集结部队,这样也不会提前得罪刘备阵营。

要是后面真有机会,孙策就出动。要是没机会或者发现不靠谱,再偷偷把部队遣散回原驻地,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也不会得罪刘备,最多只是损耗一笔集结部队的粮草罢了。

反正这一世的荆州世家跟孙策完全无冤无仇,孙坚也不是死在荆州的,所以双方完全是有合作可能的嘛。

明面上大家都知道孙策和刘备虽然暂时讲和了,孙策就想趁刘备和袁绍血拼这几年,慢慢发展自己的领土、多抓一些山越人归化、把山越的土地开垦成汉人定居的熟地。

但是,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互相的缓兵之计,只要孙策承认的皇帝还是刘和,哪天袁绍被收拾得元气大伤之后,刘备迟早会调转枪口的。要是现在就有机会对荆州腹心之地来一下狠的、一把攫取足够多的好处,孙策周瑜还是很大概率会动心的。

怀着这个心思,九月二十七这天,蔡瑁在宜城城东的汉水码头上,送别了自己的外甥张允,让张允搭乘一艘小型快船,混在一队蔡家附庸的商船队里,顺流而下去豫章郡柴桑做生意。

刘备阵营的水师,当然会在长江和汉水口的位置设卡巡查、拦截临检过往商船,看看有没有私运、细作或者别的什么犯禁。不过荆州世家大族跟下游沦陷区的生意往来,始终是掐不断的。

尤其现在孙策和刘备阵营事实上保持着和平,也不好做得太过以免让局势变紧张。

再加上豫章现在是黄祖的地盘,而江夏原本也是黄祖的地盘。刘备军如今新筑的前哨城池汉阳县,也是从原本江夏郡的地盘上割出来的。所以当地百姓和豪强大族有各种各样的黄祖旧部,蔡瑁跟黄祖保持生意往来,有的是办法绕过监管。

送张允上路之前,蔡瑁在码头上亲自最后关照几句:“如今李素安排在汉阳县的守将,是以水战和擅守著称的周泰。听说此人虽然不读书不知兵法,但还算勤谨。

真遇到公事公办的盘查,你注意掩饰身份,千万别暴露自己的官职,大不了认了贩私货逃税,多赔点钱财,避重就轻就行。

我这次之所以派你从宜城走,而不是从江陵走,为的就是走汉水而避开长江——如果从江陵顺着长江往下,得经过云梦湖口的巴丘。

李素最近也不知在安排些什么,又把之前参加北伐的甘宁调回巴丘镇守了,但愿没什么阴谋。不管怎么说,那甘宁巡江截私商的手段可比周泰狠辣多了。

而且听说甘宁截江多年,就没有一支商旅能从他眼皮子底下偷过去的。我们后续与东吴的联络,都要确保绕开甘宁的防区。甘宁负责哪儿我们就选另一条路。”

这一世的蔡家因为没跟刘表联姻,所以并没有爬到荆州军职的最顶层。但蔡家的底蕴摆在那儿,蔡瑁也算颇有水战之才,所以七年下来好歹还是混到了“南郡都尉”之职。

而张允是他麾下的别部司马。他家其他的亲戚,诸如蔡勋等人,也有一些司马级的军职在身,而蔡中蔡和那些垃圾就只能是曲军侯级的喽啰了。

张允拱手表示理解:“舅父放心,我知道如何应付。只要不遇到甘宁,这汉水长江之上,还不是任我来去。”

然后,张允的船队就载着一批作为掩饰的货物,包括蜀锦、棉布、蜀地生产的水锤锻造熟铁锅,甚至还有几十坛四十度左右的蒸馏白酒,从宜城往下游航行而去。

从宜城到夏口,直线距离其实只有四百里。不过因为汉水下游蜿蜒曲折,所以实际航程要翻一倍,达八百里。

好在是顺流而下,船开得本来就比较快,加上张允和蔡家的水手都是世居汉水之滨,对航道太熟悉了,闭着眼都能开船,所以昼夜兼程不用停、水手两班倒,短短两天半就抵达了夏口。半路上偶然遇到盘查,也都是拿钱开道,送些货给守军糊弄过去。

抵达的夏口江面的时候,是九月二十九的半夜。汉水汇入长江的位置江面极为宽阔,张允的船队规模不大,又熟悉水文不用举火行船,加之船队靠着北岸东吴势力范围一侧航行,位于汉南江北的汉阳城里的周泰自然是没有察觉,就这么被张允混了过去。

不过,躲避南岸巡查,就意味着更容易被北岸的巡查发现。张允刚过汉阳城不久,就被孙策军的夏口都尉邓当截获了。

邓当是孙策抵达江东后才来投的豪强,资历不算深,主要的功劳都是在孙策在扬州建立起统治后、往南征缴掳掠山越的阶段建立的。

这人打硬仗没什么建树,但抓奴隶非常在行,最近两三年内,每年能给孙策从赣南或者浙南山区的山越领地抓回来好几万奴隶、归化为民,累计抓了十几万人。就靠着这手抓奴隶,升到了夏口都尉,镇守这座边关要津。

不过,就在今年入冬的时候,邓当风寒渐重,又染了别的病,暂时卧床不起,所以今晚抓住张允的,也不是邓当本人,而是他麾下的别部司马、也是他的小舅子吕蒙。

如今的吕蒙刚刚二十出头,已经跟着姐夫打山越抓了三四年奴隶了,还是一个半文盲,几乎没读过书。历史上他折节向学的事儿还得几年之后,而且是孙权当政时期。

这一世因为孙策没死,东吴高层普遍没有崇尚读书的风气,自然不会有人来劝吕蒙读书,所以他现在就是一个纯粹的粗夯匹夫。

“来者何人!竟敢夜渡夏口,全部绑了!不许抵抗,否则乱箭射杀!”粗鄙状态的吕蒙,当然不会跟张允废话,所以上来就是用蛮。

“可是邓都尉当面?我乃南郡蔡都尉密使,是有要事来密告吴侯,别无恶意。”张允解释了一番,暂时安抚住吕蒙。

吕蒙盘问了几句后,知道自己级别太低,就带张允先去见邓当。也不知跟邓当聊了些什么,然后邓当就把吕蒙叫进去。

“姐夫,有何吩咐?”吕蒙大大咧咧也不称军职,可见粗鄙无文。

邓当喘息了几口:“蔡都尉要商量的事儿似乎不小,不是我能过问的。他们想要面见吴侯,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也来不及。不过,我已经和他说了,先去柴桑见周都督。

周都督跟主公情同兄弟,应该可以决断了。你带几条船,带着我的符传,护送他们去柴桑。”

张允似乎也接受了这个条件,毕竟孙策本人在丹阳呢,那得特么多远,他还急着回去复命,也耽误不得那么多天。周瑜在柴桑就近得多了。

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差距,前者就相当于后世从武汉到南京,而后者只是武汉到九江。

一行人就在吕蒙的护卫下又走了两天,十月初一抵达柴桑,见到了周瑜。

周瑜先听了吕蒙的汇报,大致了解了来意,然后把张允带上来,问明情况。

张允禀报说:“启禀周都督,我主南郡蔡都尉上告吴侯:自刘备倡导科举、并任命李素总督荆交滇州诸军事以来,对我荆襄士人压迫日趋惨烈。

科举之法,在北地本就削弱了望族与德名素著士子的做官门路,好在北地还允许州郡围举,勉强苟延残喘。谁知那李素狼子野心,到了襄阳主持南场之后,似乎愈发变本加厉。

之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廷尉正法正暗中许给世家的好处,都没有足额兑现,还百般鼓动穷鄙无信之辈败坏世风、无所不用其极钻营官位。

周都督若是不信,今日已是十月初一,想必在襄阳,刘备今年的秋闱南场常科已经开考了。将来究竟有多少世家子弟成功被举为官,多少官位被贪鄙小人巧取豪夺,都督自己看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周瑜故作高深地也不表态,静静地看着张允表演,等他把这些话都说完,才好整以暇地端起天青瓷茶碗喝了一口红糖奶茶:

“蔡瑁好算计,就凭这几句,想引诱咱主动背盟,给李素制造借口、侵我扬州。自古强间弱以伪书,弱间强以诈降。今刘备强而江东弱,居然还来诈降,也太小看我周瑜了。来人,把这个诈降鼠辈推出去斩了,把首级送到李素那儿,让他有苦难言。”

左右武士立刻就冲出来,把张允按倒在地。张允挣扎求饶:“周都督且慢!我家蔡都尉也没让您立刻出兵啊,您担心什么被李素逮住背盟借口?此次蔡都尉派我来,只是请你们先集结兵马,等待后续时机,以免时机来了你们尚未准备接应不及,我冤枉啊!”

周瑜甩了一下发冠上的飘带,冷声质问道:

“哦?那你倒是说说,如果真有机会,蔡瑁有什么本事接应我们?他是能帮我们杀了汉阳守将周泰,还是做更多?就凭他的实力,我很难相信他能纳出一个足够诚意的投名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