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3章 反向围城打援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3章 反向围城打援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在蓟县码头下船后,纷纷乱乱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卸货、装货、清点人马、交割兵源。

期间免不了还要应付州牧和各级上官的礼节性往来、正式论功行赏、走职场手续。

最忙的还不是他们,而是糜家的商船队——把足足九千人卸下之后,船队的几百名水手,还要把超过一千匹的乌桓马,以及其他要在北方采购的货物、返程的补给物资装船,这帮人能忙一通宵。

不过糜家的工钱也给得足,007都有人干。

直到当天深夜,刘备张飞等人才有空坐下来,跟李素关羽好好喝几坛。

而当他们坐下来的那一刻时,他们的官职身份,也都跟昨天不一样了——下午交差之后,刘虞把他们几乎所有人的官位,都迅速调整好了,李素都怀疑相关的任命书是提前准备好的。

只能说,在州治蓟县,一切办事效率就是高。领导稍微几句吩咐,立刻多部门联办,所有手续都只要跑一次。

刘备,文职秩六百石良乡县令不变,但刚另加了武职千石的涿郡都尉。

关羽,武职秩六百石左牙门督、就隶属于涿郡都尉,也就是刘备手下的“常务副职军司马”(汉朝武职比文职石数容易积攒,但同等石数文官的实际职权要大不少)

张飞,这几个月也跟刘备一起在一系列燕山防御战中积累了些小功劳,从秩三百石良乡县尉,提拔为比六百石的别部司马,同样隶属于涿郡都尉。也就是比关羽少了一个牙门督,所以俸禄上要多个“比”。

赵云,刚来涿郡时只是曲军侯,现在替补了张飞空出来的缺,三百石县尉。

周泰,来时也是曲军侯。

但李素有许诺给他县尉之职,加上他带了一千个九江同乡兵。刚才下午刘虞检阅之后,觉得如今多事之秋兵越多越好,周泰这些兵质量也勉强靠谱,就在涿郡另外挑了一个县尉空缺的方城县,给周泰实授了。

方城县尉在和平时期要听从方城县令管辖。但如今是战时,整个郡所有县的县尉都要听郡都尉的统一指挥,所以这并不影响刘备控制周泰。

相比之下,军功资历不比周泰低的典韦,却只能继续当曲军侯、李素私人给他三百石的俸禄稳住他。这也没办法,谁让他没有自己拉起来的部曲、没法享受“带资进组”的待遇呢。

但这也有好处,刘备知道情况后,就很客气地让典韦直接跟着李素混,算私人部曲。

谁给工资给谁卖命,这很合理。

最后,李素带回来的那俩文官苗子,鲁肃积功正式授予良乡县丞,秩三百石。

之前的龙套县丞齐靖另有调用。

刘晔则被刘虞亲自留在身边当了个功曹书佐,秩三百石,相当于是州牧身边的文书小吏。

只有李素自己没有额外升官,只是把他当初上路之前“表”的那个“幽州别驾”实授,算是实习期转正。

不过官职高低不能只看品秩石数,也要看职权是否机要。

考虑到别驾往往实际上担负着州牧的外交使节工作,所以也不错了。从此刘虞有什么连横合纵的谋略,多半都会让李素帮他出使。就相当于后来张松对于刘璋的重要程度差不多。

……

弟兄们酒过一巡,李素和关羽才有闲暇问起如今的军情。以及他们消息不通的这一个多月里,又发生了什么新的紧急情况。

刘备放下酒杯,率先解释:“那是20多天前的事儿了——当时,刘使君还在上任途中,而陶谦和伯圭师兄,也都要带着部曲,正式被朝廷调离幽州、前往凉州。

其实,朝廷的调令,原本是要他们五月初就必须交割启程的,陶谦也先走一步了。但伯圭兄那边带着几千受命去凉州换防的辽东属国乌桓突骑,一直拖拖拉拉,不愿意离开故土。

伯圭兄已经非常小心安抚了,几乎是任由那伙乌桓人的头目丘力居随意拖延行程,四月底就从辽东启程,结果走了一个月才到辽西郡和右北平交界。

没想到,刚进辽西长城不久,那丘力居还是突然率兵哗变了。幸好伯圭兄始终警觉,倒是没有受害,带着亲兵突围、就近冲进管子城死守,但也被围困城内动弹不得,算算日子已经被围了半个多月了,如今近况不知。

后来,才听说是有一个叫张举的叛臣从中挑唆、与丘力居勾结、提供辽西各处防务情报,让丘力居挑到了最薄弱的时机动手。

那张举原是前任泰山郡守——唉,当初咱揭发了张纯,现在又冒出一个张举,还都是太守一级的高官,如此深受国恩,居然都背叛朝廷!还引胡人入关!这张举似乎跟张纯也有联络,只是之前一直没暴露!”

刘备说到此处,颇为义愤填膺,加上酒稍微有点上头,重重拍案怒骂张家两汉奸。

关羽闻言,已然有些惊讶失色,而李素倒是有点心理准备。

张纯张举叛乱,到了这一刻,才终于演变成完全体了么!

李素是知道历史的,这场叛乱原本就该由这两位前任太守勾结外族发动。

只是,李素穿越之初,他和刘备身在中山、就在张纯手下,他们也就只能出首告发张纯。

在张纯被迫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起事之后,李素一度以为历史已经被改变,叛乱的规模至少比原本小了一大半。

加上他一来没有理由再去检举张举,二来也没有张举的情报,所以也就没有冒险——

李素崛起时,张举已经卸任不再是泰山郡守了,去向不明。李素总不能装神棍去揭发一个已经下落不明的人也要谋反吧?

就算汉朝人不会把李素切片研究,也没人信他啊。

没想到,这个张举也是真有韧性,居然潜伏到尚未叛乱的辽东乌桓人中,继续做准备工作、挑拨离间,最后在老同谋张纯起事之后两个半月,终于也起事成功了。

古代信息传递慢,一场大规模叛乱,除非跟张角那样约定好“岁在甲子”,才有可能各地同时发动。

而事实上的张角,因为唐周告发打乱了节奏,也是各地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差。

所以李素对纯举之乱的打击和扰乱,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唐周对张角的扰乱,只能到这种程度了。该反的还得反,只是多给官军一些时间分别遏制、各个击破,让叛乱的危害比历史同期至少减弱三四成。

另外,幽州的乌桓,一贯可以大致分成两股势力。

西边的在上谷、渔阳郡为主,叫上谷乌桓,朝廷主要以驻节渔阳的护乌桓校尉来抚慑。

东边的在辽东属国和辽西郡、右北平,叫辽东乌桓,朝廷靠驻节辽东属国的度辽将军抚慑。

他们互不统属,在造反问题上也各自为战,就不奇怪了。张纯当初勾搭的是前一股,张举现在勾搭的是后一股。

另外,还是得谴责大将军何进一句:在西乌桓已经反叛的情况下,何进仍然坚持要把当时还没反的东乌桓调离幽州,这个昏庸的决策,对于这一世叛乱的扩大,是负有重要责任的。

因为这等于是点爆火药桶的最后一颗火星。说不定张举原先已经劝诱丘力居好久了,但丘力居就是因为觉得“还有希望留在故乡不打仗”,而迟迟下不了最后扯旗的决心。

何进给公孙瓒的强行调令,直接把这个猜疑链的火药桶点爆了。

当然何进与袁绍也不是全知全能,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这就相当于有东西两个仓库都放着火药,西仓已经着火了,正在抢救,这时候正常人都会想到把东仓的可燃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免得蔓延。

只不过乌桓人不是没有思想的火药,他们是不搬不炸,一搬就炸。

……

搞清楚了为什么会有第二波、而且是规模更大的叛乱,关羽和李素紧接着就非常迫切想知道如今的军事形势。

“大哥,那现在与乌桓人的战局有什么进展?我们燕山这边守卫没问题吧?”关羽急切地问。

刘备叹息着摇摇头:“燕山这边倒是没问题,有邹校尉带着我们那么多精兵强将,怎么可能被突破?可现在的问题是,死守燕山没用——

辽西的管子城,是位于长城以内的。换言之,丘力居是一直跟伯圭兄虚与委蛇、伪装得很好,等他的精锐突骑进了长城之后,才突然发难的。如今辽西的长城已然被突破,燕山就不重要了。

也算你们运气好,从灅水坐海船过来的路上,居然没撞见南下劫掠的张举和丘力居——在你们抵达前十天,张举已经带着数千突骑和更多裹挟的扈从,一马平川沿着海岸南下劫掠。

听说他绕开县城,只掠乡野,现在应该已经掠夺到渤海郡境内了。而且敌人援军越来越多,那些胡人看到张举劫掠很肥,连鲜卑人也加入进来跟张举一起干了,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杂胡,一时也分不清楚。”

李素和关羽闻言,眉头深锁。

这种打法,李素倒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因为游牧民族只要突破了燕山和长城,进入关内,在河北平原上机动性是非常强的。

就好比元、清历次突破宋、明的防线后打草谷,打到山东都不奇怪。

张举给胡人带路,绕开坚城只顾抢劫,难怪能一下子糜烂到渤海郡。朝廷就算兵力比他多,但因为汉军不像胡人全员骑兵,机动性差,野战想围剿也追不上。

李素把现状想清楚之后,脑中浮现出不少杂乱的相似历史战例,但一时也不知如何借鉴。

他冷静了一下,决定再问问清楚,说不定能有启发:“那使君如今可有方略?他是打算如何战守?”

刘备摸了摸胡须,叹道:“还未有定论,我看使君还未放弃招降安抚,让这些新叛未久之人,拉回来一部分。但自古以软弱求和则必不得和,要想逼降敌军一部,至少也要先有一场大胜,震慑住其余。

现在辽西郡管子城下叛军越聚越多,只是胡人不会打造攻城器械,所以纵有十倍之众,一时也攻不下伯圭兄的城池,故而选择团团围困、试图耗尽城中粮草让伯圭兄所部自行饿死。

但蓟县周边的兵马,要想野战击败辽西的叛军,也是力有未逮。而张举南下掠夺的部队,又源源不断往回运送粮草物资、以战养战为辽西围城的大军不断供应。”

“辽西的叛军主力,还要指望南下劫掠的这支偏师,帮他们维持军需供应?他们抢劫完还得带回老巢?”听到这儿,李素脑中恍惚有点灵光一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