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90章 对付鸵鸟心态只能捂盖子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雷薄授首、虎牢关被顺势拿下之后,关羽军对于河南尹地区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雒阳城是否快速拿下,反而越来越不重要了。倒是把那些包围圈上仅剩的漏洞彻底堵死,变得优先级提高了。

比如,之前关羽只是穿插拿下了“雒阳八关”中的五个,现在又顺势拿下虎牢关,那也不过是第六个。

河南尹地区的袁军官员将士,其实还有一些小路可以逃出去。比如连接颍川郡的轘辕关,还有同为嵩山山脉与伏牛山山脉连接部的阳城县。

关羽既然腾出手来了,顺势就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收拾干净。

雷薄加虎牢关守军加起来近两万人,都没能抵挡住关羽,那些小鸡零狗碎当然更不值得细述战况经过了。几乎没有多少袁军将士能提起勇气抵抗,多半都是望风归降。

十五日当天,破了虎牢关之后,关羽仅用剩下的小半天时间,就拿下了荥阳县城。

第二天就往西南方向、沿着嵩山北麓搜略,短短两天之内,分别在十六日和十七日拿下了轘辕关和阳城县。

至此,雒阳八关彻底拿下,整个虎牢关以西的地区成了瓮中之鳖。

关羽这才好整以暇地准备把之前被外界误传了二十多天、说是已经在河内撤退战时死在乱军之中的沮授放出来,让他迫降雒阳城。

……

同样是在十月十七日,关羽拿下轘辕和阳城的同时,前天虎牢关陷落、雷薄覆灭的消息,也终于传回了邺城。

虎牢关到邺城直线距离五百多里,再稍微绕一绕,还要渡过黄河,走两天也不过分。

十七日一早,告急信使进了邺城后,把噩耗立刻送到朝廷三台,由相关当值负责的公卿处置。

当天负责的大臣审配弄清噩耗之后,心里顿时就咯噔一下。他知道这事儿太大了,肯定要立刻向袁绍本人汇报。

但问题是袁绍的病情才刚刚好转没多久,审配虽然也情商低(只比田丰略高),好歹也知道这时候要是再气到了袁绍,说不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三思之下,审配为了大局,还是不得不跟自己厌恶的郭图合作,让郭图想想办法委婉地告诉袁绍。

历史上审配在袁绍死后是跟着袁尚混的,而郭图是跟着袁谭混的。

加上审配是魏郡本地人、是沮授的冀州派,郭图则是颍川人,跟着许攸的外来派。所以审配和郭图的不睦,是早有来由的。

现在沮授据说死在军中,而许攸也因为之前劝袁绍冒进而有所失宠。可谓是冀州派和外地派两派的大佬都崩盘了。

如今审配俨然要跟田丰扮演起冀州派的新领袖,只可惜田丰这人耿介脾气臭情商低,两人没建立起什么有效的合作。

而郭图和逢纪则隐隐然成了许攸失去信任后,外地派新的中坚。

另外,两派本来都想过拉拢跟外地派和冀州派都有点交情的辛评。这人虽然没什么本事,可毕竟跟着多任冀州刺史冀州牧做过事,资历年限还是很老的。

不过,辛评最近坚持灰心丧气弃官归隐了,审配派和逢纪郭图派也就不再坚持,放任辛评自生自灭回老家耕读传家。

这样的谋士派系斗争环境之下,审配去找郭图商量,完全算是“忍辱负重”,是为了大局着想,为了袁绍的健康状况着想。

……

审配知道这事儿拖不得,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午前,所以稍稍料理了手头的事儿,勉强拖到午后。瞅了个时间空档,觉得郭图这时候应该不会有访客,才带着军报去找郭图。

可惜,审配到郭图那儿的时候,居然意外发现袁绍也在郭图那儿,这让审配很是措手不及——因为他一贯觉得,袁绍作为主公,如果有什么事儿要跟郭图商量,直接召见就是了,怎么会亲自到郭图的府衙来商议呢?

袁绍可不是赵匡胤那种作风,不会心里想到议个事儿,就闲逛到赵普府上商量的——这种事情,倒是对面的刘备经常会做。刘备这人出身贫寒,不讲究礼法,老是逛到大臣府上议政。

尤其是刘备当年就喜欢逛到李素的侯府上打突袭、借着议政的名义顺便蹭饭,这种恶劣作风经过数年的传播发酵,如今已是天下皆知。

甚至传成了类似于后世《XX微服私访记》或者“乾隆皇帝下江南”之类的段子,凡是天下出现了什么新的奇巧玩乐器具、或者是古所未有的美食珍饮肴馔。统统都说是“这是章武陛下当年去郫侯府上蹭饭时发现流传出来的”。

到后来,明明是民间自己发明了新的美食饮料,都蹭名人流量,假借附会说是李素侯府上传出来的。就像无良出版人发明《李公语录》给自己引流卖书。

审配很无奈,但已经避不开了。他尴尬地问候了袁绍,稍稍了解,才得知袁绍是因为最近陷入了一些神秘主义的神神叨叨精神寄托中,才忍不住经常跑到郭图这儿来求开脱安慰。

这种心态,有点类似于元首晚年的时候,总是寄托于一些神秘主义的征兆,让他觉得“我还能赢”。连听说罗某脑溢血暴毙了,也找巫师神棍解读,一个道理。

袁绍现在是拼命要找历史依据、精神寄托,让他觉得东西对抗东军必胜。

袁绍此刻似乎刚刚被郭图哄开心了,非常大度地询问审配有何来意。

审配看了看郭图,先把袖子里的军报给郭图看了,但这个欠考虑的动作反而引来了袁绍的不满。

审配连忙告罪:“主公,属下是听说您病体未彻底痊愈,怕小事让您劳神了,所以先让公则帮着看看。”

袁绍拍案怒道:“放肆!孤早已霍然,正当励精图治,既然撞上了,政事无巨细,皆当与闻!郭图,究竟写的什么事儿!”

郭图也是刚刚才看清战报上写的东西,脸色一变,却已无法隐瞒,只好硬着头皮稍稍修饰措辞,尽量委婉地说:

“主公您千万要挺住,是……是虎牢关丢了,雷薄原本领命带雒阳守军一万余人后撤,接防虎牢关,结果被关羽衔尾追击,趁势夺关。雷薄覆灭,连带着虎牢关上原本的数千守兵,一并覆灭。”

袁绍听到一半,瞳孔已然剧烈缩放了几下,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紫黑,血压肉眼可见地大起大落。

郭图连忙上去揉胸拍背,袁绍还是忍不住大叫一声,又气得吐出血来:“雷薄无能匹夫!害死三军!

这种山贼出身的废物,要不是当初孤那废物反贼弟弟家族之耻非要诏安他还让他守雒阳,孤会用这种沆瀣渣滓?还不是他降了孤之后,为了不寒远人来归之心,勉强原职留用,没想到最后害了三军啊!

怎么世上会有如此不知兵的废物将领,他撤军的时候不知道观察关羽的动态、不会瞅个关羽的兵力抽调回归河内、支援张飞的契机么?就在关羽堵着雒阳城的情况下硬突围?

孤给他们的撤退将令是怎么说的?里面没有详细到撤退前的注意事项么!”

还别说,袁绍之前给雷薄陈宫等人的撤退命令里,还真是考虑到了被关羽追击时该如何处置的问题。

毕竟袁绍也是挺爱远程微操手下的部队的,他当然关照了下属“张飞正在急攻壶关陉,所以一旦张飞受挫,关羽在河南方向的兵力会被抽调过来,支援主攻战场的张飞,你们要撤也等个空档再撤”。

否则要是直接不管不顾撤,不考虑被围追堵截,那不成毫不知兵的铁废物了么,袁绍可是理论上知兵的。

好在雷薄那边的后续消息还没传来,所以袁绍吐完一口血、一通臭骂之后,居然心中气顺了一些,总算是觉得把罪责归咎给了手下,是手下无能不是他的大战略决策错误,他也就稍稍舒坦了。

郭图审配听了袁绍痛骂,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宣泄口,一时也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觉得,雷薄确实是个弱智,但雒阳那边还有陈宫,陈宫的智商估计不会忽略那么显而易见的兵家大忌,多半是已经注意到袁绍的关照了。

这种情况下,雷薄依然覆灭、虎牢关依然陷落,说不定还是要归咎到袁绍一开始的战略判断和情报有误——也就是,根本不存在什么“关羽的主攻方向改为壶关了,张飞受挫后关羽会把主力渐渐抽调过来,在河南留下空档”。

也许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空档!关羽是在演咱们呢!给关羽出谋划策的诸葛亮在演咱呢!

郭图心中这方面的想法还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因为他一贯顺着袁绍的判断拍马屁,所以袁绍的这个判断算是郭图和他共同作出的。郭图潜意识里不会觉得是自己不好,也就回避往这个方向多想深想。

但审配却是旁观者清,心下雪亮,暗忖:这个误判就是郭图和主公共同作出的!至少也是主公作出后郭图怂恿加强了!

无奈现在袁绍需要这种推卸责任的心态来保护其健康状况,审配就算看穿了实情又怎么敢揭穿呢?

要是揭穿之后,袁绍气得再吐血数斗,这个责任审配扛得起么?

他只能选择闭嘴。

可惜的是,无论审配如何隐忍,如何放任袁绍的鸵鸟心态。对面的诸葛亮却是不会放任的。

审配郭图为尊者讳不点破其中的因果关系,诸葛亮却会连番散布谣言,进行舆论攻势,把这个错误决策里,袁绍的问题宣传得天下人尽皆知,至少邺城里人尽皆知。

而且,很快就有新的猛料要来了,审配郭图想捂盖子都捂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