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1章 要脸就得花更多钱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1章 要脸就得花更多钱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麹义和张郃的骑兵追击张举的行动,当然没有任何战果。

都耽误了大半天时间差,要是这都跑不掉,那张举的壮士断腕计策不是白牺牲了。

不过,在沿着燕山山坡、三渡灅水的过程中,张举的部队还是蒙受了一些损失。只不过这些损失来源于本来就在上游巡逻的赵云。

赵云麾下有数百骑兵,很快就发现了张举,然后就如同附骨之蛆一般若即若离咬住骚扰。

赵云部规模只有张举的四分之一,而且刘备的骑军扩充不久,很多士兵骑术与弓箭的经验都还不是很丰富,当然不可能正面硬扛。

但因为张举军急于逃命、有点惊弓之鸟,所以被赵云骚扰后也不敢反杀追击,只能被动挨打、防守反击,着实难受得很。

而且,赵云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是赵云自己一开始都没想到的——张举部舍不得金银细软,所以他们的马匹至少多负重一百斤,这会明显影响马的速度和耐力。

所以在第一天的接触后,赵云很快就发现张举追不上他。他的战术也就变得愈发来去自如、想骚扰就骚扰。

张举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彻底渡过三条灅水支流、专挑穷乡僻壤的路走,流窜逃过了幽州军在燕山的防区。这个过程中至少被赵云射杀和斩杀了四五百骑,而赵云只损失了三十几人。

因为时间充裕、交战从容,队伍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三天两夜里,赵云自己就射掉了十几壶箭(每壶五十支),被他亲手射杀的叛军骑兵就达到了百人斩,平均七八箭能射杀一人——

千万别小看这个命中率,这是在双方都奔驰状态下的移动靶命中率,还是比较大的交战距离,七八箭中一人已经是当世名将了。

而且持续的实战喂招,让刚刚二十岁出头的赵云也明显感受到了进步与历练。刚开始他大约十箭才能中一箭,后来手感越来越热,已经进步到七箭。

其中最大的战果,是射杀了一名乌桓小部落的骨都侯,外加一名千夫长,可惜张举身边始终团团护卫,没机会射张举本人。

……

赵云跟张举在燕山当中骚扰追逐的同时,东南线的灅水主战场上,刘备早已打扫完了战场,还被州牧刘虞喊回去述职汇报战果。

这天是七月初三,截获叛军物资的第二天。刘备只带了几十骑亲卫,就风尘仆仆赶到州治蓟县。

一入蓟县,还没来得及拜见刘虞,李素就先找到他透个底:“使君今日要问缴获的账目,兄做好了吧?”

刘备心领神会点点头:“知道,我让糜竺帮我做的账,上报两个亿的缴获。按照成例,使君哪怕要分走一亿,也是该的。”

两人一开口,就听得出是老江湖了。

如今朝廷权威尚在,汉军的战争缴获是不可能完全归作战部队的,这是惯例规矩。

除非是主帅战前就有额外恩许,比如遇到特别硬骨头的攻坚战,承诺“入城三日不封刀,所有掠夺归个人”,那才是全部归个人,属于特例。

正常情况下,州牧或者持节的将军,至少收走一半缴获,分出一部分补贴其他打阻击、做牵制的友军。否则以后友军就不肯干那些扛伤害打阻击的苦差事了——

就拿幽州战场这边来说,各郡都尉各有分工,也各有出力,只是刘备分到的任务最肥罢了,州牧和校尉的栽培肥缺肯定是要感谢的。

不过,作战部队缴获后隐匿一部分、做假账瞒报,那都是基本操作了,这是任何前现代国家的军队都免不了的顽疾,也没法细究。

所以刘备这次缴获了三点五个亿,做账也不想做得太夸张,他就做两个亿。这样就可以只分刘虞一个亿。

相信刘虞会充分投桃报李的,大家都是“仁德之人”,这些话就没必要明着说出来了。

李素想了想,觉得刘备做账还是稍微粗糙了点,但时间紧迫,他也不便再劝,反正也不差这千把万了。

他就引着刘备,并辔往州牧府去,聊些近日的全局态势:“兄在雍奴,可能对北线的战事不太关注——昨日兄在灅水大胜,但是半天之后,昨日傍晚,渔阳都尉张南,就在渔阳-右北平郡界的无终渡,与一支前来接应张举的鲜卑骑兵交战了,据报是辽西鲜卑素利部。

张南血战甚久,死伤不少,直到深夜方各自罢兵回营。不过张南之败,也多拖住了素利部一天,让素利不得不绕过无终渡,另外寻路西进。若是没有张南拖延,恐怕兄等在正面战场刚与张举交战完、就又要面临背后的敌军了。这次兄上缴使君的战利,估计使君要分出一笔给张南部作为抚恤。”

右北平郡和渔阳郡之间,也是有界河的,只不过那个河比较容易渡过,远不如幽州和冀州的界河那么易守难攻。张南拼死守住无终县的渡口,也只是让素利迟滞绕路,不可能长期堵住。

这些情报,都是站在州牧的全局视角上才能第一时间掌握,刘备只是个县令和都尉,当然不知情了,听了李素讲解才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

两人很快到了州牧府,刘备单独进去面见刘虞,有了李素的提前通报,他应对非常得体,刘虞提的事儿,果然也跟李素估计的差不多。

见刘备那么豪爽就答应了按规矩分出五成战利品上缴,刘虞欣慰地捻须微笑:“玄德,你也算是年轻一辈汉室宗亲中,最忠于朝廷、勤于王事的楷模了。以后你也别每次在我面前自称卑职了,你我叔侄相称即可。”

刘虞已经四十五岁,刘备才二十七,而且宗谱上刘虞也确实高一辈。见领导赏脸,刘备连忙答应:“多谢叔父。”

刘虞点点头:“这次一亿钱的上缴,我会分两千万钱抚恤伤亡惨重的张南,他毕竟帮你顶住了背后的。其余钱财,我要留作他用——并非我吝啬,而是兵凶战危,战乱多持续一天,百姓就多受一天苦。

我在幽州素有威望,哪怕到了如今的局面,也依然不会放弃招降一部分胡人弃暗投明,这些钱财,届时是要作为欠饷的补偿、向投诚者示好的,只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刘备对于胡人的态度,介于刘虞和公孙瓒之间。既不打算像刘虞那样一味招抚,也不想像公孙瓒那样搞屠杀灭绝。

但眼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刘虞是州牧,刘备和李素哪怕劝了也是白劝,他们充其量只能在州牧把大方针定下来的情况下,把事儿尽量做好、尽量有利于大汉。

“叔父定夺自有道理,此事不必向小侄解释。”刘备态度很端正,一句多说的话都不说。

刘虞自嘲地笑笑:“我知道尔等战将,不愿多算账。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这一亿钱的上缴,恐怕还不够花。你们还得另出钱,请麹义、潘凤多助战几日,顺便安抚他们。

而且张举那些财物,毕竟是从冀州百姓身上掠夺来的,你再从张举那儿夺回,倒是又得了钱,又避免了直接搜刮民脂民膏的恶名。

我并非对冀州同僚软弱,而是鲜卑素利部既然击败了张南、一两日内便会抵达灅水北岸。而素利应该还不知道张举已经彻底失败、弃营而逃、连大部分财物都舍弃了。他肯定还会摆出全力接应张举的姿态。

如果过两天,等素利部抵达的消息传遍周边,麹义和潘凤也知道之后,我们再去给他们钱、让他们一同助战攻击素利部,恐怕就不是现在主动安抚他们的这点钱能打发的了。”

听刘虞这么一说,刘备立刻就觉得这钱还是给得值的。

毕竟要面对一股六千人规模的鲜卑精锐骑兵,还是没有任何用计空间的硬战,有友军抗伤害那是最好不过了——汉末鲜卑的战斗力,还在乌桓之上,尤其是鲜卑人的士气非常嗜血。

刘备一咬牙:“叔父是需要从我军自留的那一亿钱财物里……再支取一些?”

刘虞摆摆手:“行了,你以为我不会看账?你报上来这两亿钱的缴获,都是铜钱、布匹、粮食为主,为何一点牛马牲畜都没统计?”

刘备被揭穿这一点,立刻有些尴尬。

主要是,内地作战,一般也不把牲口缴获算到统计里,只有塞外作战才统计牲口。大家一般都把驮畜归入战马兵器等军用物资,直接用来补充部队战损,这也是朝廷做账的潜规则了。

只不过这次特例的缴获比例太夸张了,张举是掠夺了冀州百姓、刘备再夺回来,才有那么多耕牛被充作了拉车的牛。

这一大笔财富,刘备根本就没提现到账里,否则连三点五个亿都不止。

牛虽然不如马贵,也要三万多钱一头。刘备缴获的那八千头牛,如果都能卖出去的话,也值两三个亿了。只不过一下子投放太多牛,容易积压贬值,没那么多销路。

“我军……确实也得到了作为物资驮畜的牛……四千头。”刘备再次缩水了一半上报。

刘虞拍板:“那就这样吧——你分出一千头牛,今天就给麹义和潘凤各五百头,我出面跟他们说,是嘉许他们前来助战,故而赏赐。

到时我自会好酒好肉多劳军款待他们饮宴三天,饮宴时前线来报说鲜卑素利部犯境至灅水,想来麹义和潘凤也不至于脸皮厚到拿了钱不助战。

另外,既然你肯给冀州军财物犒劳,我再给你透个底——今晨有斥候来报,昨日右北平乌桓的乌延部突围时,听说乌延本人战死了,如今流窜到平原郡的乌延残部,实则是他胞弟乌苏统领。

但乌延究竟死于谁手,目前无有定论,本来说不定你们和麹义还要争功。现在我做主,让麹义不要声张抗辩,这就算是你部关羽射死的。

我就借着击毙乌延部酋储的功劳,结合之前历战之功,表奏把你的文职也提拔到正千石的蓟县县令、调到我身边做事。你的都尉职务,到时候也换防一下,从涿郡都尉改为广阳都尉。

我会在给陛下上表的同时,准备一些贺喜胜利的‘贺礼’,所以修宫钱你就不必操心了。这次晋升,也会处理好,完全是因功而晋升,对外宣称你没有给陛下纳修宫钱。至于你麾下部曲,多封几个别部司马,也不在话下。”

一千头牛,价值三四千万钱,买冀州军再多帮忙打一仗,同时给刘备的文职从正六百石的良乡县令,提拔到了正千石的蓟县县令,总算是与刘备正千石的都尉武职相匹配了。

别看良乡和蓟县都是县令,但县令跟县令也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后世的地级市,省城往往要高半级。

蓟县是燕国故都、幽州治所,是幽州首屈一指的大县,所以蓟县县令也比其他县高一大截。

另外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蓟县所在的广阳郡都尉,吃朝廷皇粮的军队编制也会多一些——刘备做涿郡都尉时,朝廷编制只帮他养两千个兵,而刘备如今事实上有四五千部队,多出来的都算“乡勇”,是没有朝廷编制,刘备自己筹钱发军饷军粮的。

做了广阳都尉之后,可以高配到三千兵力的正式编制,那就可以少自掏腰包一千个兵的工资。长远来说每年也能节省千把万。

但不管怎么说,实打实立功、然后“花了钱还要假装没花钱”的升迁,真是比“明目张胆不要脸花钱”买官,实际耗费还要大好几倍……

这多出来的钱,都等于是为了护住名声的必要开支吧。

要脸,就得花钱。

刘备经过刘虞和李素这两个爱惜名声的君子剑洗礼,也已经习惯了。

——

PS:又是四千字了,求一下推荐票,强推期间了。周五中午12点上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