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85章 岌岌可危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85章 岌岌可危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七月十四,蓟城。

城外的护城河已经彻底被放干了,鹿角拒马羊马墙和陷坑,当然也是早就彻底破坏。

高达五丈的城墙,被投石车砸得七零八落,缺损处处。大片大片的崩落夯土在墙根下形成土堆、缓坡,便利了进攻方的脚步。

城头的女墙垛堞更是大面积损毁,城楼也大多塌陷,守军已经没有了成体系的掩体。

只有些临时堆砌的土堆,和包着沙土的草垛,为城头的弓弩手和丢滚木礌石的士兵提供防护。

这些包着沙土的草垛,起到的作用相当于后世造掩体用的沙包。

毕竟麻布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值钱的,守城用的临时设施哪用得起麻布沙袋。用草束编扎后装点黏土,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草束容器是否比粗麻布沙袋更容易着火、更容易被攻城方的火箭引燃,根本已经顾不上了。

唯一让守军还有些安慰的,是随着投石机的普及,防守方好歹也会大量造尽量简易、廉价的杠杆式投石机,然后投掷成片的碎石弹,跟城外的敌军对轰——

这种战术也不是蓟城攻城战刚发明出来的,一两年前就有了,哪怕非要说大规模的投石机对抗,大半年之前的昆阳之战中,关羽也用过投石机对轰压制了曹操。

袁熙军不过是难得成功拾人牙慧一次,聊以续命。

然而,刘备阵营都敢显摆出来的守城利器、战法,那就是肯定有办法再自我克制的。

正如当年诸葛亮敢在长安攻城战中暴露望楼交叉观测法,那就肯定是留下了“大面积空心角楼”这个防守方的反克招数。

同理,诸葛亮敢在守城战中暴露更精妙的投石机对轰部署战术、阵型,那他也肯定知道当自己的角色再置换到进攻一方时,该如何克制这一招。

袁熙连“护陴篱索”这种防止城墙被投石机砸塌的招数都学不全,仅有学到那一点三脚猫还要被针对性的新招反克制,可谓是苦不堪言。

当然了,这一次诸葛亮并不在河北战场,所以发挥出新反克战术的谋士不是诸葛亮自己,而是战前向诸葛亮请教讨论过相关战术的庞统。

庞统这一世虽然跟诸葛亮没有师门的交情了,但两人毕竟交情也还不错。而且庞统观察敏锐,去年年底就注意到了诸葛亮在昆阳之战时暴露的不少守城方的精妙战法,所以向他请教“如何克制这些新出现的克制之道”。

诸葛亮怕泄密没多说,但也提点了一些,庞统很快就自己领悟到了。

这一次,庞统用来克制“守城的袁熙也造杠杆式投石机对轰”这种打法,用到的技术便是一种叫做“Z型壕”的攻城壕辅助措施。

说白了,就是一种以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夹角、从城头投石车、重弩射程范围外,曲折往城下五十步挖掘的壕沟。

这种壕沟土工作业,其实也已经近似于近代的堑壕作业了,跟诸葛亮在昆阳之战时发明的单向羊马壕,算是一体两面的两种用法,一个给守城用一个给攻城用。

当然了,既然只是一种壕沟,而非什么地道作业,这玩意儿也不可能挖塌城墙,更不可能直接偷袭渗透进城内,而是明着来的,作用也弱得多。

Z型壕的最大价值,就是给攻城一方的弓弩手,提供安全的输出环境,可以在不被城头火力射中的安全位置,好整以暇地对着城头抛射箭雨。

原先,在守军没有动用杠杆式投石机砸碎石雨的时候,进攻方的弓弩手要确保自己安全,主要是扛着一些巨大、重型的藤牌到城下,挡在身前遮挡守方箭雨。

或者是用木板构建阵屋、护墙一类的掩体,要求高的还能在阵屋护墙前面连夜埋上夯土,这样躲在厚木板和土堆后面放箭,绝对万无一失。

但是,守城方用投石车对着城下洗地之后,这种简易工事就完全失效了。

因为巨型藤牌也好,木板护墙也好,被投石车砸中就直接四分五裂,爆裂开来的碎片还有可能化作弹片,把掩藏其后的攻城方弓弩手砸死。

攻城方原有的临时掩体工事,在投石机下瞬间就成了废物。

张飞这次来攻蓟县时,一开始也遭到了这个麻烦,跟城头互射时很吃亏,每每被投石机阵压制——

这还真不是刘晔给袁熙献的策,但袁熙身边有那么多人跟刘晔有过结交,总能学到点鸡毛蒜皮的见识,在血战中被实战压力逼出新见解,也不足为奇。

人才都是在实战中进步的嘛。

好在庞统立刻拿出了前述的策略再来反制,虽然多花了点时间,足足用二十几天完成了蓟城各个攻击方向上的主要交通壕,但事成之后确实效果拔群。

投石机可以砸平滕盾、木板护墙,但总不能砸塌壕沟吧?而且交通壕是Z字形曲折向前的,任何一段都不会跟城墙上的守军打击方向平行或者垂直。

守城投石机丢的石头,也就几乎不可能直接落入壕沟,只能是从“线打击”被进一步压缩到“点打击”,命中率大大降低。

除了沟通前后方的交通壕之外,壕沟在延伸到城墙下一百步乃至五十步远的地方,还有分别两层横向壕沟,也都是带点曲折不是完全直的,防的就是城头的交叉火力攒射。

如此一来,攻城方和守城方的弓弩对射效率,几乎被拉平,防守方居高临下的优势,也不再明显(只在近战肉搏登城时、还有丢木头石头灰瓶金汁时依然明显,远程对轰时不明显)

看到攻城方拿出了那么多花里胡哨还偏偏有用、原先又没见过的招数,守城军只能是徒呼奈何。

袁熙绝望之余,唯一能做的只有诅咒:

诅咒刘备军既然那么不要脸、老是靠更新军事科学和技战术来赢得优势,那么等他们的这一招被敌人学走之后,他们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科技进步永远是双刃剑!你进步了别人也能抄!除非你一直更新迭代下去!

然而,毫无疑问,袁熙的这个诅咒必然是要落空的。

因为刘备阵营根本不怕这轮攻守城技术优势的再反转,会反噬到刘备军身上。

首先,刘备军不觉得未来他们还需要在统一战争中打什么守城战了。对关东地区的六大险要之地包围圈,彻底拉拢了。将来只有曹操被动挨打的份儿,刘备还用担心挨打?

最后,庞统今天暴露的这一招,其实也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那就是任何需要巨大挖沟土工作业的攻守城方式,其实都高度依赖于“土地易挖掘、地下水也不丰富”这一地质条件。

换言之,只有适合“穴地攻城”的地理环境,才适合搭配这一招。

众所周知原本袁绍军是最擅长穴地攻城的,公孙瓒的易京楼都是死在穴地攻城上,这就是因为华北平原的松软干燥与该战术高度契合。

未来,用这种曲折壕沟掩护远程兵种输出的攻城法,也只有在冀州、豫州北部、兖州西部等大约两个州的范围内适用。

而这些地区都是曹操要防守刘备要进攻的,刘备还担心什么“攻城技术泄密”?

所以,在刘备阵营如此肆无忌惮的技术储备倾泻下,攻守城战这种最有技术含量的场合,显然愈发成为了刘备方扩大优势的关键节点。

袁熙的部队每天都有数百上千人的正规军战死,在远程火力对轰对射过程中,根本占不到便宜。

甚至因为张飞派出的弓弩手普遍有头盔和胸甲,加上袁熙军有经验弓弩手大量损失,越打到后来,张飞的优势越大。

如今,城内的精锐战兵已经从攻城战刚开始时的三万人,下降到了一万多人。弓弩手的职责,有相当一部分被原本没怎么用过弓弩的近战兵种替代。

因为蚁附登城近战肉搏的需求较少,袁熙麾下的近战兵种原本是负责往城下投掷滚木礌石、灰瓶金汁的。

现在灰瓶和热油早已用光,连丢滚木礌石的兵源,都换成了临时强拉来的城中民夫,战斗力愈发捉襟见肘。

城中的百姓,原本对于袁家还是挺有好感的,主要是看在当年袁绍杀了公孙瓒,为刘虞报了仇的份上。

而且袁熙在战前还反复宣扬“公孙瓒是刘备师兄,刘备不顾恩主刘虞对他的提携,忘恩负义”,这座作为曾经刘虞大本营的城池,民心才能暂时被袁熙暂时忽悠、帮他坚守那么久。

但随着袁熙这样强拉百姓填充战线当炮灰、丢木头石头抵抗,也把袁家六年来在蓟城积累的恩德和民心渐渐丢光了,不出一月,蓟城必陷。

大部分百姓已经渐渐醒悟,开始藏了仅有的口粮,东躲西藏躲避袁军士兵的搜捕,不愿意被拉去当炮灰。

还有很多人渐渐了解到了城外张飞军的宣传,得知刘备并不反对刘虞,也并不承认公孙瓒。

刘备反对的只是“刘和不孝害父,当初被袁术抓获,同行不轨,导致刘虞名声受损,后来被公孙瓒找借口杀害。父亲死后他又为袁绍所挟,祸乱天下”。

在这样的宣传口径下,渐渐有人相信刘备是“只反刘和,不反刘虞,甚至承诺将来打倒挟汉逆贼后,还会让刘虞的其他儿子继承燕王职位,并且承诺不杀刘和,封为违孝侯”。

这种把刘和和他爹区别对待来看的宣传口径,终于是渐渐瓦解了幽州最后的刘虞大本营的人心。

百姓都开始东躲西藏后,城内袁军还能抓到的壮丁,就只能是那些铁杆忠于袁氏和刘和、不肯躲也不好躲的了。这些人在战场上被进一步消耗之后,对于将来彻底安稳统治幽州,显然是扫清了障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