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3章 孙权之死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番外第3章 孙权之死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8:56:00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刘备坐镇雒阳,美滋滋等着章武七年能有一个更繁荣的新气象、此前因为战乱而流落海外的汉人,也都能认归正朔。

可惜,历史注定是曲折前进的,前进的途中,小误会小麻烦总是不断,而身居上位者,注定就是要处理这些麻烦,才配得上最后的成果。

此前,刘备派去寻找周瑜的使者,大约是初秋时分,确认周瑜在夷洲的殖民点具体位置的。

之所以是初秋,也是因为夏秋之交的东海海域季风,比较适合往东南方航行搜索。而且天气也转凉了些,不至于让士兵们中暑、被热带疾病困扰。

如今这个时代,热带病和酷暑,始终是折磨汉人开发南方蛮荒之地的最大障碍,这个事儿不是几年能解决的。

至少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大批完全适应热带气候的汉人移民。

最好是初代汉人移民到了南方热带雨林后、繁衍生息,在当地生出第二代汉人,这个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

而大汉对南方的全面开拓探索,最早也不过是196年左右,当时鲁肃才第一批造好了去南洋贸易探险的大海船,后来由步骘带着南下探索。

这么算的话,到203年,大汉百姓热带海洋开拓,满打满算才第七个年头,周瑜那边,更是才第五个年头。哪怕已经有汉人二代在当地出生,至少还要再过个十五年,才能形成完全适应的生力军。

在此之前,还是半年寒冷时间探险活动、半年炎热时节蛰伏吧,自然规律不可违抗。

而刘备这次派出的劝降使者,是会稽郡守虞翻。本来还想过孙权手下的二张,但他们年纪太大了,身体也不适合出海漂泊,而且这些人还是流亡北士,不如江东本土人相对更适应南方气候。

虞翻祖籍会稽余姚人,就是本地的,而且在孙权手下时也算是上流名士了,声望和影响力不错,让他带着孙权给周瑜的信,分量应该足够。

周瑜得信后,还得准备,而且要等北归的季风气候,这才拖到了入冬才开始航行北上,腊月回到中原。

为了庆祝周瑜带着夷洲等地归顺,加上孙权、曹昂等人归降也才第一年,刘备也在新年之前,召集了孙曹两家的人进京觐见。

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控制地方,宣示朝廷的权威,也好趁机淡化孙曹等家族对原本领土的影响力。

孙权和曹昂等人虽然内心有些惧怕,但兵权都已经交完了,也不可能反抗,只好是谨小慎微乖乖进京。

毕竟,刘备哪怕统一后解散了一部分军队归农、转为军屯,那至少还捏着五十万作战部队呢。孙曹内心不服也没得选择。

……

自从投降之后,一年多来孙权还是比较谨慎的,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有韬光养晦的觉悟。

刘备为了防止他疑忌,也很宽容地没有要求他立刻搬回“乌程侯”的封邑、吴郡乌程县。

甚至都没有褫夺孙权的嫡系护卫兵力,让周善、丁奉等孙家自己的年轻侍卫将领,可以继续为孙权效力,带了几千人控制孙权的驻地合肥城。

当然了,孙家的势力也就仅限于此。至于朱治和吕范,那都已经是直属于大汉朝廷的汉臣了,现在跟孙家没关系,他们自己做地方太守做得很舒坦。

这次腊月初接到刘备的命令,让他新年之前要到雒阳,还要参加上元节的朝贺祭奠活动,孙权心里就直打突突,以己度人怀疑刘备有没有可能对他下手。

身边都没个得力谋士,孙权只好和自己的表哥吴奋(他舅舅吴景的儿子,吴景去年最后还是病死了),还有伴学从事胡综,这寥寥数名心腹商议:

“刘备标榜信义,宽待归降固然不假,可有没有可能另外巧立名目、打压我等?或是干脆暗中用鸩?才统一天下第一年,就要我等前往雒阳,实在令人不安。”

吴奋安慰道:“巧立名目应该不至于,咱可是有功之臣,弃暗投明。至于……至于用鸩,怎么可能一场朝贡之中,有多人暴病?刘备不要脸的么,他可是苦心经营了那么久的美名。”

胡综也劝道:“主公勿忧,主公可是功臣呐,还劝了周将军归顺,刘备断不会在这种时候横生枝节的。否则,岂不是把周将军留在海外的属下逼得自立以求自保?

至于暗中出事儿,只要盯着曹昂,曹昂没事儿咱就不怕。曹昂要是真不明不白得了什么重病甚至另有异祸,主公再设法自保便是。”

孙权这才踏实:“是孤多虑了。”

吴奋补充道:“还是让丁奉、周善带侍卫五百,沿途护送上洛。到时候驻扎在城外即可,只带数十随身护卫进城。”

孙权觉得表哥安排得很妥当,就一切照办。

五百个士兵已经是目前孙权不刺激朝廷所能调动的最多力量了,剩下的卫戍部队必须留在合肥,不可能让你随便带着走。

而且这五百人,都不可能全进雒阳城,否则要朝见的外地侯爵贵族那么多,城里还不得塞个几万精兵?所以带几十个保镖进城,已经是极限了。

孙权腊月初十启程,走水路由淝水入淮,随后由淮河转颍川、鸿沟,一直到陈留郡,最后段才转陆路坐马车进虎牢关。

全程虽也有千里路途,但虎牢关之前都是平原河网,道路条件很好,所以除夕之前绝对是可以到的。

……

数日之后,大约是除夕前三天吧,雒阳城内。

因为年前的紧要政务都被处理得差不多了,所以朝廷高层都还比较空闲,包括丞相李素在内,也提前进入了休假状态。

但老天爷似乎不准备让李素和刘备过个好年了,这天午后,忽然有加急快马信使,自东而来,带来了一条重要的突发消息。

一开始只是报到掌管刑律的有关部门,随后逐级上报,连刑部尚书法正都吓了一跳,觉得事关重大,就跑来李素这儿了。

“丞相!在陈留郡汴梁县,一大早刚刚发生了一起大案,当地驻军知道事情重大,派了快马信使,奔驰二百里急报!乌程侯孙权受召进京朝觐,在汴梁县下船登岸、前往虎牢关的途中,在关外被刺客截杀了!”

李素也是一惊:“什么?怎么会有人杀孙权?!孙权可是真心归降,朝廷也是明示要给予优待的!朱治吕范不会有异动吧?

不对,既然是刚刚案发,他们在千里之外应该还不知道消息。不管怎么说,赶快前派人去安抚住朱治和吕范。还有,看看周瑜的船队到哪儿了!绝对要跟周瑜澄清朝廷的善意!

再说说案情吧,何人所为?可有抓获?孙权难道不带护卫的么?”

李素一连串的问题里,也听得出他其实不是很在乎孙权的死活。之所以那么惊讶,更多是怕地方上不稳,所以才先稳住朱治吕范周瑜,然后才问最基础的案情。

法正显然也稍稍了解了情况,然后才来汇报的,他对答如流地叹道:

“这事儿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孙权是带了护卫的!足有五百人,还有几个家将,一个叫周善,一个叫丁奉。

之前在运河上坐船走,还没有遇到麻烦,但就是上岸之后,出汴梁县继续西行那段陆路,被人带着死士截杀。

周善还力战护主被杀了,丁奉也受了点伤,孙权身边的护卫死了几十个,据说丁奉也击伤了袭击的贼人,但还是被贼徒跑了,可见那贼徒也是极为悍勇之辈。”

李素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就没有任何线索,表明是为什么要杀?比如找孙权寻仇?”

法正两手一摊:“这是刚刚接报,没有更多线索了,不过确实挺像寻仇。要说孙家的仇家,无非就是陆家,或者曹家了。

孙坚当年进攻陆康,杀了陆家不少人,后来吴郡陆氏行刺孙坚,孙策又灭了留在吴郡的陆家族人。至于曹家,孙权弃暗投明之前,杀了妻子曹茱。

可曹家现在自身难保,应该不敢指使人乱来吧?陆家的话,原先孙家陆家都投靠曹操期间,不好自相残杀,所以现在才设计动手、嫁祸于人?”

李素一摆手,制止法正的乱联想:“我觉得陆逊不至于,他不是那种仗义豪气之人,而且以陆家这点人丁,能有什么数百人近身不得地勇士死士肯为他们卖命?对了,年初曹操死的时候,归顺朝廷的那些曹营旧将,后来如何处置的?”

法正想了想:“李典乐进似乎都是作为校尉留用,毕竟是带兵归降。哦,还有个许褚,当时也想过给校尉之职留用,后来说不擅带兵,弃官不做了。还有……”

李素直接打断,不需要法正继续往下说:

“许褚弃官了?我怎么不知道。看来事情太忙,都没工夫关心浙西小事。既是如此,曹家人的嫌疑就更大了,我说许褚这种死士,怎么会抛弃曹操投降呢,这是想换拖几个曹操的仇人垫背吧。”

许褚投降之后,刘备和李素也真没敢重用他,一方面是天下太平之后,不需要那么多武将。

另一方面许褚也确实没有统领大军的才能,他就是带带几百人规模的卫队的,加上个人武艺超群。但保镖型的侍卫军官最重要的是忠诚度,履历知根知底,许褚跟着曹操死硬了这么多年,谁敢用他啊。

李素把这些前因后果想明白之后,当然就推测曹家人嫌疑最大了。

法正:“可是没有证据,也不知道曹家是否有人指使许褚,如何抓捕呢?万一是曹操临死之前交代的许褚……”

李素:“眼下重要的是维持住局面稳定,证据是给后人看的,而且现在没有不代表不能诱供——我会奏明陛下的,请旨对外先宣布刺客就是许褚,有一些旁证可以证明曹家有人参与了。

然后把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几个全逮起来。嗯,其实曹彰曹植已经过于年幼了,不过没关系,显得朝廷办事稳妥嘛。

同时,把这个结论先传达给朱治吕范周瑜,告诉他们朝廷会为孙权主持公道的。另外,无论何时破案,现在立刻请陛下旨意,让孙权四弟孙匡承袭乌程侯的爵位,一切待遇照旧,而且不要削减食邑数量——对了,孙权是没有儿子吧?”

法正还算人脉比较广,这些人事信息记得挺全,立刻能回答李素的疑问:“似乎又有了……孙权弃暗投明,毕竟已经一年半有余,算算差不多二十个月。

他杀了曹操之女后,归顺朝廷,才过了三四个月,就另外娶妻了,所以他获妻时间已有十五六个月,还有妾侍。听说他还挺能宠幸妻妾,已经有了个庶子在襁褓之中,还有妾侍还怀着。”

李素听了这个新闻之后,也是有些恶寒,暗忖没想到孙权这家伙还挺在乎繁衍的,知道杀了曹操的女儿之后,立刻找新老婆,还真被他生出来了。

不过,既然还是襁褓之中,让孙匡继承爵位也挑不出错来。朝廷肯让乌程侯原样继承下去,朝廷杀降的嫌疑肯定能彻底摆脱,迟早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李素了解完法正介绍的情况,自然就要着手布局,他觉得眼下关键还是把许褚先抓住,就想了个主意:

“派人把除了曹昂之外的其他曹家诸子都带来,押到雒阳接受调查,同时,把押送的日期、路途在适当的时候泄露出去,引诱人来救。

反正我们的原则是,只要许褚出现,就不杀曹家的人,朝廷也只是想给天下一个交代,显示朝廷优待降顺、公平处置。再让典韦带精锐侍卫,还有专精抓捕的好手,准备围捕。

还有,青、兖的曹家故旧,也要恰到好处地选时间敲打一下,让他们知道,要是敢胡作非为,那就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曹家人,坐实了窜联谋划!”

法正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立刻就去安排了——当然,是等李素请旨之后。

刘备当然会准李素所请,后续的操作细节,也就不必赘述。

章武七年的新年祭奠,就在这样一片继往开来但又略带血色担忧的氛围下开始了。

刘备和李素的一系列新年典礼行程,当然不会被这些小事耽误。该祭告天地安抚群臣的事儿,一样都不能少,照常举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