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复活帝国 > 第410章 一步一个脚印

复活帝国 第410章 一步一个脚印

作者:火中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9:1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复活帝国 !

完成最终定位后,任重开始缓慢往前推进,在脑海中模拟着可能遭到的攻击方式与方位,精神高度戒备。

他的视网膜里呈现着刚才模拟出来的球形基地的形态。

伴随着不断位移,这球体在任重眼睛里的位置也在同步修正并变幻,保持观感和实际位置的一致。

四分钟后,无事发生,任重抵达了球形基地前方大约一公里处。

他在梦网里接收到了一条信息,来自花月岚。

“我突然失去了对微信的介入权,我们被协会从网络中剔除了。”

此时任重与源星的距离超过四千万公里。

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一样。那么,花月岚对外发出这消息的时间大约为一百三十余秒前。

很明显,任重在花月岚的开发进度尚未抵达百分百时,尝试强行渗透冷冻长老们的网络的行动暴露了动机,并遭到了即时反制。

已经打草惊蛇,惊动了冷冻长老。

从现在开始,任重的这次行动已经失败。

他的旗下势力注定会被连根拔起,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人都会被处死。

这都在任重的预料之中,并不意外。

但他也达到了目的,至少通过肉眼完成了对老冰棍藏身地的视觉验证,下次就不用提前动用花月岚了。

任重的眼角余光往赤锋甲战术头盔右上角瞟了一眼,记下了这个更精确的坐标,然后继续前行。

三十秒后,他的视网膜中的模拟图闪烁两下后自行消失。

紧接着,他的视野中央十分突兀地出现个通体洁白,表层无法分辨出是什么合金材质的球体。

如此庞然大物以不符合物理常识,违反人体本能的方式悍然出现在眼前,给任重造成了极大的不适,甚至让他几欲恶心反胃。

随后,任重耳中隐约听到嗡嗡嗡的声响,脑子刹那后变得昏昏沉沉。

他晃了晃头,渐渐恢复清明,但却骤然发现自己的赤锋甲与穿梭机上的所有电子设备已经同时宕机,装备里加装的大量智脑晶片与晶核也完全失效,失去了算力。

再下一瞬,他看见那白色圆球表面出现了个圆洞。

黑乎乎的洞口随着圆球的自转慢慢瞄准了自己。

圆洞里强光迸射,一束能级极高的能量流从洞口里激射而出,正正命中任重的穿梭机。

意识熄灭前,任重心里有些感慨,这做了不少的准备,还刻意加强了赤锋甲的战斗力,结果只完成了精准定位就歇了菜。

嗨,也还行吧,不是一无所获。

当他再次醒来时,嬴浩依然在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战争宣言。

任重心里却已经在反思着上次失败的细节,并尝试总结这次的改良方案。

潜意识里的生物钟在给他掐着秒,到时间之后,他甚至都没听嬴浩说了什么,便自己站了起来,继续着过去的套话。

接下来,他又在本能的驱使下混完了作战会议,并在会议上就悄悄利用腕表加装的脑波控制模块,给钱望慎把需求发了过去,并将穿梭机的纵向提速性能标准直接提升至350G。

任重还玩了个花活,他将上条时间线那台穿梭机的大量设计参数和简要图纸也一并发给了钱望慎。

这能极大程度地降低钱望慎的工作难度,并给进一步改良预留下了时间与空间。

会议结束后,任重再次如法炮制,靠着两场沙盘对弈,把嬴浩的指挥权给薅了,再以编制教材为由溜回了星火镇。

在返程路上,任重继续玩花活。他将上次赤锋甲改装出来的完全体形态图纸发给了鞠清濛,并重点描述了自己在白球附近装备宕机的场景。

任重如此说道:“我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局面,具体现象如下……但我不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能推测是高强度的信息流干扰。你组织技术人员着重攻关一下,找找原因,想想解决办法。至于装甲的其他基础性能,就先完全参照我给你的图纸,不用再重新设计。”

鞠清濛表示明白。

就着装备的事聊差不多,任重又开始高强度地编制要交给花月岚的知识包。

如今他做这事的熟练度已经提高了很多,大约只需要二十四小时就能完成。

抵达星火镇,依照惯例,任重分别去了军工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复苏计划研究项目组、屠龙营,把该交代的事交代清楚,然后又回了军工实验室。

鞠清濛告诉他,针对他所说的那种超高强度干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超厚的抗干扰保护层,但这样注定会牺牲赤锋甲的机动性、防御能力,并且会降低整机一体稳定性,需要做出权衡取舍。

任重沉吟片刻,说道:“如果真的是信息流干扰,那么被中断的应该是晶片与晶核内部的运行程序。我想,能不能设计出另一套独立于晶片的备用控制系统,使其不受信息流干扰的影响。因为我当时的确没有检测到电磁脉冲。”

鞠清濛:“当时?”

任重轻咳一声,“我就假定没有电磁脉冲的话。”

鞠清濛:“哦哦,那你听的描述,基本就是要重新发明一种计算机系统了,这不现实吧。”

任重皱起眉头想了想,“可以试试。”

“嗯?”

“有一种结构,叫单晶硅。如果在单晶硅平板上雕刻出格栅一样的纹路,通过无数个电流开关的叠加,可以生成一套计算系统,能完成比较简单的二进制计算。我不需要太复杂的功能,只需要稳定。大约只要将格栅纹路的间隔设置到四十纳米得到的计算能力,就足以支撑我完成一些基本的变向、武器发射、防护装备和感应探头的启动与关闭操作就行。”

鞠清濛:“哈?”

任重笑了笑:“没事,你这边就先忙着,我去一趟花月岚那边。”

半个小时后,任重让花月岚和文磊给他调拨了一支五千人的硬件研发团队。

任重从未想到过,有一天,自己竟会在源星这般发达的科技背景之下尝试复刻21世纪早期的硅芯片技术。

当然了,技术的本质不在于先进与否,更重要的是实用性。

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需求之下,哪怕钻木取火这样的“技术”也能改写历史。

时间转眼又走到了第三天,再次完成换装的任重又坐进了穿梭机中,再次奔赴天空。

他起飞时,基地里的场景与上次别无二致,甚至每个送行人员的站位与神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他的穿梭机与过去相比稍有些区别,个头变得更大,表面加装了很多装甲类模块,这是用来抵抗信息流干扰的附加装甲。

至于他的赤锋甲,在外形上与上次别无二致,区别是里面多了一套和原有的晶片智脑中枢并列的备用控制体系。

在21世纪,地球人类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将集成电路从二极管推进到40纳米制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但在源星上,在星火镇里,任重用三天就做到了。

源星人类又很丰富的技术储备,缺的只是被打开的思路。

当然,类似的研究在以前肯定是不被“网”许可的,现在他能偷偷做了而已。

他先从紫晶矿业的洲级实验室里借来黑科技设备,轻松提炼出超高纯度的单晶硅。

随后,他又让孙苗带着个硬件团队,将本该用于医疗功能的分子再造仪改造成分子级精度的光刻机,又用这光刻机不断地去验证硅芯片的架构设计是否合理。

同时,花月岚和钱望慎提供的软件编程人员也依托于源星原有的编程体系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尝试着反推出以二进制计算为核心的工业控制程序思路。

从无到有地创造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系并非易事,幸好任重要的功能不算复杂,只要能基本识别出他的指令即可。

最终,经过总数多达数万人持续数十小时的努力,任重成功地将共计六十枚足够稳定的40纳米制程硅芯片塞进了赤锋甲。

可惜时间太短,他都没来得及完成可靠性验证,便急匆匆的出发了。

鞠清濛提出了反对意见,但遭到了任重的拒绝。

时间又过去三个小时,任重再次出现在了白球面前。

沿途时,任重启动了备用系统,自己在相对狭小的乘坐空间里尝试小幅度机动,比如抬臂、抬腿、弯腰等等动作。

在车规级硅芯片的支撑下,他倒是基本完成了这些小范围动作,虽然延迟稍微高了些,但至少能动。

穿梭机再度往前缓缓推进。

这一次,他并未让花月岚尝试渗透攻击,而是靠着自己的记忆,利用脑波录入将白球的具体方位绘制了出来。

与上次一样,当他与白球间的距离靠近到一公里时,那庞然大物再度突兀出现在他眼前。

任重的脑子再次稍稍一沉。

他没等完全恢复清醒,就已经向穿梭机发出了位移指令。

穿梭机开始向上横移。

等他完全回过神后,查看到穿梭机和赤锋甲的自检报告。

得,穿梭机还能动,就是信息传输速度降低了很多,并且引擎部分暴露过多,最大功率被锁定,导致穿梭机的加速度偏慢,显得比较迟钝。

赤锋甲的情况也差不多,能动,但性能大幅衰减。

这迹象说明钱望慎增加的抗干扰屏蔽装甲发挥了一定效能,只是还不够理想。

任重注视着那个正快速转向自己这边的圆洞,并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判断出仅仅依靠穿梭机肯定躲不掉。

下一秒,他同时做了两件事。

第一,启动赤锋甲的备用系统。

第二,激活穿梭机的紧急逃生弹射装置。

嘭的一声响,穿梭机头部舱盖板打开,身穿赤锋甲的任重连带着屁股下面的椅子给弹出了穿梭机。

下一秒,那圆洞里喷射出能量束***准命中穿梭机,并将其原地蒸发为基本粒子。

任重低头看着身下,颇为无语地看着自己只剩半截的双腿。

膝盖以下的部分已经没了。

他逃了出来,但又没完全逃掉。

脱离穿梭机的抗干扰层保护后,赤锋甲里原有的智脑芯片已在第一时间全部失效,备用系统配合着传感器接过了控制权。

赤锋甲里自带神经阻断药剂,识别到他的腿部伤势,在短暂延迟后,自动注入药剂,切断了他对双腿的感知。

任重只感受到了大约三秒的剧痛,便又恢复清明。

他稍微有点窒息,装甲密闭层内的空气流失了不少。

幸好异矿合金又有自适应变形功能,逐渐收拢并防止空气泄露,再重新注入空气。

下一秒,白球上的圆洞又开始小范围位移,似乎正在重新瞄准。

备用系统基本是机械控制为主,任重的双手如同操控挖掘机那般扭动掌心里的拨杆。

在20毫秒的迟滞后,赤锋甲先向内灌注深海凝胶,再将腿部与腰部引擎全功率调动起来,开始对外喷射介质,推动着任重以极快的速度往左前方前进,再次躲过了能量束轰击。

任重与白球的距离被拉近到了800米。

这是他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

但他并未骄傲自满。

凝目往前看去,任重发现白球表层出现了第二个圆洞,一根金属炮管支将出来。

先前那圆洞里也冒出了炮管。

从现在开始,白球改变了攻击模式,他将会面对交叉火力。

任重不得不及时调整行进方向,开始在空中划出无规则曲线,尝试着一边躲避一边拉近距离。

时间又过去数秒,第三个圆洞打开了,火力网开始交织,变得越来越密集。

当任重推进到与白球只相隔500米时,白球上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圆形洞口,正是追踪导弹垂直发射器。

最终,在白球表层刚刚出现三米高的方形洞口,一个任重暂且没分辨清楚的作战单位即将飞出时,他终于被一道能量束轰中。

他并没有失误,问题出在装备上。

由于小腿以下的部分被提前摧毁,他还没开始推进就提前损失了两个小腿部位的引擎,四个足部小型引擎,为了维持机动能力,他给上半身部分的引擎施加的压力太大。

在连续几十秒的高强度运转后,备用系统里的部分芯片因为过热而性能衰减,导致操控迟滞偏大,他的行进路线开始变得规律,最终被预判并命中了。

临死前,任重已经开始提前总结。

穿梭机的抗辐射层还得增强,逃生弹射座椅下面的爆破气囊压力还得提高,赤锋甲的备用芯片还得加强散热。

另外,既然对方还有小型作战单位,他应该多带两把刀。

在死后的“上帝视角”里,任重心里默了一下,也还行了,进展并不输给当初从密林往外走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