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复活帝国 > 第680章 无限大的兆亿分之一,还是无限大

复活帝国 第680章 无限大的兆亿分之一,还是无限大

作者:火中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9:10:2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复活帝国 !

任重不得不再次感叹大统一公式的奇妙之处。

这同样也是杠杆效应。

先假设如果人类未能窥破宇宙空间的真正本质,没能掌握大统一公式,转而采用物理手段去挪移每一枚粒子以形成庞加莱回归效应,那么需要达成几个前提。

首先,当粒子的维度小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一定会发生振动式运动。说白了,就只要是物质,就得有温度。

如果将一个金块放到一个更大号的铅块的上面,再等上个足够漫长的时间,金块会慢慢陷入铅块。

原子级的扩散运动尚且如此。将勘测精度继续往下探,触及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前子、各级神之粒子时,这种微观世界的运动更是永不停歇,无处不在。

如果放大了维度来理解,也是一样。

人类理解中的静止,永远都只是相对静止。

假如给整个宇宙建立一个无限庞大又无限精确的坐标系,那么在全宇宙中绝不可能找到一个在坐标系里真正静止的物质。无论是微粒还是巨大的星体,也都一样在永恒的运动中。

那么,结合上述两点前提便不难理解,如果想用人工重建的方式来实现庞加莱回归,这整个反应的过程便必须在同一瞬间,同时对整个源星系里的每一个粒子生效,使其回归原位,然后才能形成类似于时光倒流的庞加莱回归。

可是,如果要完整地回溯时间,甚至连人的记忆也重建,就必须考虑能耗的问题。

哪怕重建的只是在正二十面体规则之下的规律记忆,而不是任重这种原生人类的绝对自由思维,其能耗也超乎想象。

如果要重建绝对自由思维的完整记忆,需要的是无限大的能源。这里的无限指代的是真正的无限,不是概念上简单理解的所谓无限。

但如果重建的是规律记忆,大约需要的是无限大的兆亿亿分之一的能源。可某种意义上,无限大的兆亿亿分之一,还是无限大。重建的操作精度需要达到的信息深度,也逼近了无穷大级神之粒子。

并不是搬运越轻的东西就越省力。

人类如果要搬起一百克的铁块,只需要手指轻轻一抖。但人类如果要搬运一颗电子的质量,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燃烧的能源却远远大于搬运一百克铁块。这是因为在宇宙的维度中,物体的体积自有其规律。比如21世纪的人类如果想进行精确的金属加工,还能用诸如车床等等机械装置。

可如果想加工半导体硅芯片,将加工进度控制到纳米级,那就得采用诸如光刻机等装置。可如果是想控制一枚原子,就必须用到力场。在面对电子时,人类的常规手段就显得更乏力了,甚至只能用磁场来勉强限制电子的移动方向,也压根不可能将电子固定住,只能让其移动范围逐渐缩小。

在科学逻辑里,当物质的尺寸与质量小过一定的界限后,想要改变它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便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因此,经过换算可以估测出,如果要用常规的手段来将源星星系这“小小”的星系进行回溯,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其实也已经达到了可观测宇宙中所有恒星与黑洞的能量总和这般恐怖的程度。

这并不夸张,甚至十分合理,这都是用正确的物理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

任重曾经对此也感到疑惑。

在看完这本册子后,任重明白了。

城主等人之所以能实现这点,依靠的其实正是类似于归零武器的杠杆效应,但其控制精度与力度都更强大了无数倍。看似相似,科技含量却天差地别,不在一个层级。

城主与无名之城的居民们先以大统一公式为依据,对源星星系内的一切物质与能量的流转过程进行记录。

然后,这群人类的先驱者用思维投射干涉现实,制造了一粒极细微的量子。

这量子微粒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无限分之一,但却承载了大统一公式计算出来的源星星系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全部信息。当然,任重本人的信息不在其中。他的完整记忆无法被记录。

在这枚量子微粒被制造出来后,以无限大的速度在源星星系内高速运动。

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讲,这量子微粒是在同一瞬间充斥了整片空间。

它不断对其他粒子施加影响,制造出一场刹那爆发的强烈蝴蝶效应,让所有粒子完成归位。

这,就是人类先驱者们用极少的能源撬动空间区域内的所有基本粒子同时移动,人为制造出庞加莱回归的完整方法。

这,同样是科学的奥妙。

哲罗梦寐以求而又求而不得的,正是这技术,也是宇宙的真谛,是打开神的世界的大门的钥匙。杨米思理论是通往科学终点的神的境界的在建中的阶梯,大统一公式的确就是最后的那把开门钥匙。

在宇宙中,无论是可观测宇宙还是未知的域外宇宙,无论是任何文明,只要掌握了这种级别的科学,便可以成为绝对的主宰,成为所有文明的神。

当然,在合理的理论中,这也是宇宙内部诞生的文明永远也无法跨过的门槛,是一道绝对的叹息之墙。

但现在,通过人类在古盘星系内的十万次毁灭轮回,通过无数人长达万亿年的努力,人类打破了这面叹息之墙。

如今这成果终于交到了任重的手上。

它又更进一步证明了一个任重的猜想。

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一直有着很多的猜测。在21世纪时,任重便曾经否定过宇宙大爆炸起源论。他认为宇宙空间亘古存在,也认为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的起源并非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却质量无限大的奇点。

事实上,早在2022年时,就有人类科学家利用超级望远镜“看见”了132亿年前的恒星系,还不只一个。这些恒星系的体积并不大,但形状规整,且已经有了完整的运行规律。可按照原有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当时的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成形的恒星系,依然应该是奇点大爆炸释放出来的高温高能粒子组成的白茫茫的一片“云”才对。

可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发现被证实后,立刻便有新的观念被抛出来。

很多人认为,宇宙大爆炸并没有发生,可观测宇宙里也并不曾存在过所谓的奇点。

宇宙的起源很可能是一片相对致密的星系。

任重则靠着个人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再做了新的延伸。他认为可观测宇宙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可以通过吞吐海水来呼吸的水母。

水母在吸水时,身躯则规律膨胀。每次吐水时,则收缩。其膨胀与收缩都有一个界限。膨胀的上限并不是冷寂,收缩的下限也并不是奇点。它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恰似轮回。

至于这水母在吸水时究竟吸的是什么,任重也找到了答案,正是暗能量。

宇宙中的暗能量一直在增加,占据的质量比也越来越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一直认为暗能量乃是由星球与黑洞等实体物质转化而来。但这观念对也不对。宇宙中的暗能量,还有外来者。这些外来的暗能量像水母体内的水一样,填充了原本是虚无的空间,让星系等实体物质之间的相互距离被拉远。

除此之外,就像是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当诸如三磷酸腺苷、糖类、脂肪等等一切供能物质与氧发生反应,进行燃烧时,几乎都会生成水一样,宇宙内部的一切反应的终点,也是暗能量。

至于宇宙中的恒星系,则可以理解为水母体内的细胞。

行星系与各种星体,则是细胞内部的化学物质微粒,乃至于原子、原子核、电子等等物事。

生物也一样。

人类眼中的可观测宇宙的所谓膨胀与收缩、诞生与寂灭,根本就只是水母的一次呼吸。两者的时间维度完全不同,没有相提并论的价值。

如果生物与文明能找到办法延长自己存在的时间,不至于像微观世界里的某些粒子一样,在飞行一段相对漫长的距离后自行湮灭,那么生物与文明在理论上可以完成跨越细胞,也就是穿越恒星系的旅行。

如果生物与文明再进化一些,得到更多手段,维持更长时间,那么甚至可以跳出水母的躯体,进入到由无尽的海水组成的大海之中,再找到另一个水母的躯体进驻进去。哲罗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从另一个宇宙来到了人类的可观测宇宙。

可如果生物还想再更进一步,甚至离开大海,去到天空与陆地之上,再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大海之外的所有物质的存在,掌握更多的知识,那么必将必须面对完全不同的规则,也必将在陌生的时间与空间中完全泯灭。

可倘若这生物在出发之前,就完成了对大海的全部观察与理解,抵达了知识的彼岸,那么天堑将会变通途,跳出大海也将变得可行。

……

看完整本册子后,在源星星系这片依然正在火热地燃烧着的星空里,任重只对靳诗简单说了一句话,“战争已经结束了。”

靳诗闻言,还尚且有些迷惑,但任重却并未多做解释。

他只是启动了星空赤锋甲,再度踏上了返程的行程。

这一次,任重回到百团星域只耗费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

这只是他对大统一公式具体运用的牛刀小试。在让星空赤锋甲进入折跃远航时,他只是稍微微调了一下参数,便将星空赤锋甲在三维宇宙中的相对速度提升至百倍光速。跨越不足一千光年的直线距离,的确只需要不到十年。

这速度再提升一倍的话,甚至都已经及得上远程星门了。

在返程路上,任重已经开始利用大统一公式进一步提升赤锋军团的技术水平的路径。

靳诗问过他,想知道他接下来的具体计划,也提出了她的建议。

靳诗认为,如果任重真的掌握了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那么应该当机立断完成对机械帝国的政权颠覆,取代文氏一族,成为机械帝国的新的主宰者。

然后接下来,他可以顺势接过目前的机械帝国。

按照哲罗的规划,当机械帝国完整运用了由天选者——伊凡公爵带来的革新科学技术之后,将能与三方联军维持一段时间的均势,直到归零武器发作生效。

那么,如果赤锋军团以王者之姿回到帝国势力范围内,必将打破平衡,快速改写古盘星系中的格局。很可能在归零武器大爆发之前,便能积累出足够的实力。赤锋军团甚至可以带走相当庞大的数量的人,远离古盘星系。

任重终于与她讲了实话。

“我的选择是,先利用归零武器对付哲罗。绝对的技术优势并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这么简单。终结战争的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终结哲罗。”

“啊?这怎么可能!”靳诗大吃一惊。

任重笑道:“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在宇宙中,两个文明交战,哪怕其中一个文明已经被消灭到只剩下最后的一小撮人,可只要能掌握终极科技,一样可能在瞬间翻盘。”

在讲这话时,任重的神情很淡然,也很自信。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

靳诗所勾勒的那种未来,看似保险,但实则反而是自陷险境。

这倒不是靳诗的能力不及,而是因为她并非顶级科学家,即便任重给她讲述大统一公式的概念,她也听不明白。她只能从军事角度提出建言。她的建议也的确算得上合理。

但任重的考虑是,在之前的万亿年中,无名之城的小动作之所以一直未曾被发现,那只是因为无名之城从不干扰古盘星系中的大势,所有小动作都局限在源星之上,以及暗中窃取人类送往归零武器的宇宙常量计算结果。

任重的出现已经在古盘星系中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他判断,这改变已经处在某种危险的临界点上。

如果他真像靳诗提议的那样大幅改变古盘星系中的历史进程,很可能引来哲罗的镇压。

到时候,万一他这边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大统一公式,是有战败的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