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五胡乱华 > 第二一九章 紧急商议

穿越五胡乱华 第二一九章 紧急商议

作者:一眼云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34:5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 陆晔、顾和与周嵩并未尾随游行队伍,而是绕过太舍走右御道直奔宫城,尽管距离百官府邸约有两里左右,但一阵阵“罢免周嵩”的喊叫声却仿如在身边响起,尽管时值盛夏,他们的面sè又好象如隆冬腊月般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寒霜。

百官府邸正对着宣阳门,之前有一大片开阔广场,当年云峰与竺道潜辩论便是于此,而右御道直通广阳门,当三人抵达城下之时,一名黄门迎了上前,施礼道:“丞相与百官早于尚书台等候,请三位随奴速速前去。”

“呃?”三人相视一眼,刘琨行动之快令他们出乎意料,不过,他们早已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如今的吴郡脸面全失,他们索xìng死猪不怕开水烫,无非就是罢官,还能如何?

三人一言不发,跟着黄门踏入朱红大门。

当被领到尚书台时,尚书台人头涌涌,刘琨高踞上首,面上布满yīn霾,显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令他措手不及。..

王{导、庾亮、桓彝等外姓重臣却是满脸震惊,对于这些人来说,十余万百姓聚居宫城正门高呼口号要求罢免朝庭大臣,这是自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之耸人听闻举动,昨天如果有人告诉他们百姓会聚集起来示威游行,铁定被啐满满一脸!

震惊之余,每一个人又暗暗估量起了云峰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这次事件显而易见,分明是云峰布于建康的密探策划挑动,换了打出其他任何人的名头。都没法鼓动来如此之多的百姓。

而以南顿王宗为首的宗室诸王则是目中凶芒连泛。在他们看来。百姓示威游行已等同于谋反。

陆晔三人也不多说,只向刘琨拱了拱手,便来到各自席位坐下,腰背笔挺,一脸的愤怒之sè。

刘琨问道:“仲智,事态怎会严重至此?老夫前脚刚走,怎闹出了这般大的乱子?”

“哼!”周嵩怒哼一声:“刁民自恃有人撑腰,不服管教。目无朝庭,我三人本调来府卫yù强行驱散,不料,那秦王下属竟排兵布阵,以武力顽抗,如此嚣张狂妄,那还了得?为护得朝庭声威不坠,老夫忍无可忍之下,刚要下令强攻,荀崧老匹夫却刚好赶来。本以为他是前来调解此事,我等三人均是暗松了口气。毕竟能把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劝说回去,实为最好不过。

然而,他不但不居中调解,还仗着士族身份偏坦书院刁民,又对士光兄恶语相向,奈何此人门第太高,我等拿他全无办法可想,只能眼睁睁看着无知百姓越聚越多,最终向宫门涌去!

丞相,自秦汉以来,从未有过这般恶xìng事件发生,依嵩之见,绝不能姑息,否则朝庭颜面何在!”

“不错!”南顿王宗跟着就道:“必须从严从重惩办,应立即派军出宫镇压,为首者枭首示众,胁从者流放岭南,此次若是稍作姑息,刁民非但不会领情,反而会认为朝庭软弱,凶焰将愈发张狂,以后凡事便聚集一起以威胁朝庭,那朝庭岂不是被升斗屁民所挟持?请丞相立刻下令,匆要迟疑。”

“诶~~不妥!”汴壸摆了摆手:“书院自从开门至今,从未惹事生非,反免费教人读书识字,还时常组织学生深入民间扶助孤寡老幼,赢得了一致好评,此次聚集宫门,必是事出有因,请问仲智,因何要查封书院?”

周嵩冷冷道:“散播妖佞邪说,岂能不封?虽有两年前朝庭颁下诏令允许教授,但诸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军情紧急,受秦王胁迫罢了,老夫既然被丞相任为太学博士,自是不能任其荼毒于世,诸位请试想一下,书院所教授的都是什么?是要断了咱们士人的根啊!老夫明白,今rì所作所为或会为世人啐骂嘲笑,但我周嵩问心无愧,为子孙后世计,不得不封!又如何敢视若不见?”

周嵩这话一出,立刻就把自已置于了道德制高点,陆晔与顾和均是暗中竖起了大拇指,就连刘琨都是目泛奇光,重新审视起了周嵩,其实他原本有把周嵩推出去平民愤的打算,可这个时候,心里产生了一丝动摇。

不仅止于以上三人,在场的所有人均是深以为然,他们都是士族出身,没有人愿意平白放弃已有的即得利益,都明白对于朝庭,对于士族来说,书院就是一颗大大的毒瘤!

云峰虽曾不止一次提过将来会分权,但那是将来的事,充满着难以估算的变数,哪有牢牢把利益紧握掌中来的舒坦,来的实在?可他们顾忌云峰的实力,只能坐视书院一步步在民间扩大影响而无可奈何。

今rì有周嵩充当马前卒,这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结果,不过,行事方式值得商酌,如果以强力手段挑了书院,云峰能咽下这口气吗?会不会被激发出凶xìng?

士族们需要的是云峰与刘琨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而不是得罪任何一方,或是帮助一方击垮另一方。

众人均在暗中动念,南顿王宗却又怒道:“诸位,都听听看,外面在叫嚣什么?自古以来可曾有过?朝庭任命何人为官与升斗屁民有何相干?再发展下去,岂不是皇帝嗣位都要干涉?丞相,请立刻召唤兵马前去镇压,不见血,有些人永远不知道痛!”

王导连忙阻止道:“老殿下不必如此过激,此事须慎重施为,丞相刚刚执掌中枢这才第二天,就驱使兵卒镇压百姓,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丞相?”

说着,王导向刘琨拱了拱手:“《汲冢纪年》(竹书纪年)与《史记》皆有载:周人彘之乱(国人暴动),始于厉王行高压暴政、封人之口又镇压国人,结果反被国人攻入王宫,厉王领亲随仓皇出逃,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于十四年后病死该地。

而董卓入洛阳,恶行累累,其中一大恶便是肆意残杀洛阳百姓,最终被吕布所斩,由此可见,溢杀京城百姓是为不详之兆,请恕老夫说话难听,丞相入朝辅政,总不愿rì后被与董卓相提并论罢?是以此事宜谨慎处理,宜疏导而不宜镇压。”

这话可是说到刘琨的心坎里了,否则当时也不会夺机而遁,于是问道:“依大司徒之见,该如何疏导?”

王导不慌不忙道:“虽说书院的确是受秦王逼迫所立,但已成了既成事实,又于民间口碑甚佳,骤然取缔,难免会反对激烈,不如暂时维持现状,另行图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