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五胡乱华 > 第三五四章 蒲坂津

穿越五胡乱华 第三五四章 蒲坂津

作者:一眼云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34:5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ps: 多谢hunanlp的月票~~~~~~

秦、晋间,沿黄河长度约有近三千里,但两地往来基本上都通过蒲坂津,这个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河的东岸,是蒲坂关,关城高约三丈,方圆五里,为土石混合结构,上方旌旗林立,密密麻麻的挤满了羯赵军士,正紧张的向河对岸望来。

而在关城后方约三里不到,则是蒲坂城,《帝王世纪》有云: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这说明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一带便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禹贡》中描绘尧舜时代的九条贡税线路都是通向蒲坂,蒲坂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蒲坂为河东郡治,当年始皇帝东巡郡县,至帝舜之都,亲登蒲坂以显神威。

由关城至蒲坂城之间则是数座依地形扎起的大营,互为倚角,环环相扣,连同两城,构成了一紧密有序的防御阵地。

在黄河西岸,则是临晋关,与蒲坂关 隔着六里黄水相对而峙,高度与面积相差不大,但与对面的蒲坂关略有不同的是,临晋关城破败了许多,城墙上有明显的裂痕与发黑的血迹,以及一些被火烧过的印痕,看来这是早几年慕容皝由蒲坂强渡黄河所至。

临晋关后方五里,则是临晋县城(今陕西朝邑镇及周边),为雍州冯翊郡治,秦军将士依托两座城池正在扎下营寨,云峰却领着众人登上了关城。眺望对面的蒲坂关。

这一段河面。正是黄河拐弯处。自北向南的黄河,非常突然的拐了个大弯,变为自西向东奔涌而去,尤为的壮观。

大后磐媛、衣通姬与草香幡梭姬三女中,大后磐媛有孕在身,得留在长安生产,衣通姬在不上床的前提下,对云峰依然是一幅爱理不搭的模样。只有草香幡梭姬,自动请缨要随着出征,好见识下中土的山川风物,她虽然功夫不行,连明劲颠峰都还差上一点,但怎么说,也练过些花拳绣腿,长途颠簸倒也能经受的住,于是,云峰把她与刘月茹、庾文君、荀灌娘一道带在了身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倭岛那个地方,处于孤立无助的大海上。它虽然有清澈的河流,也有秀丽的山峦,仿如一个个精致的小品,不须修饰,便浑然天成,却缺了份雄伟大气,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会不自觉养成性急、器度狭窄、敏感、神经质以及多愁善感的性格,其中的极端者会心灵扭曲,走上自残自虐的道路,或是搞些变态的东西出来,而眼前的浊浪滔天,以及那惊涛拍岸的轰鸣水声,则可以使人的心胸无限开阔!

在倭岛出生长大的草香幡梭姬又何曾见过如此美景?与大江的瑰丽雄壮不同,黄河则是显现出一幅苍凉而又奇诡的景象。

就着落日的余辉,草香幡梭姬忍不住赞道:“真没想到,世间竟然还有黄颜色的河流,真美啊!”

庾文君立时来了劲头,得意道:“这算什么,上游四百多里处有一壶口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百多丈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束缚至二十丈不到,上宽下窄,在二十丈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曰:壶口瀑布!”

“真的吗?”草香幡梭姬向着上游望去,美目中,不由现出了向往之色。

“嗯!”庾文君重重一点头:“壶口瀑布一年四季都很有特色,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极为奇丽!夏季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都能看到呢,而到了冬季,水流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仿如搭起了一座美丽的冰桥,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于悬崖,包你见着都舍不得离开!

如今是八月时节,水流不大不小,正是观赏瀑布的最佳良机,可惜啊,将军连船都没有,看来是准备在冬季河面封冻才会攻打对岸了,不过,如果有机会的话,能看到冰瀑也算不错了。”

草香幡梭姬又把美目投向了云峰,满满的全是欺待!

云峰却不解风情的摇了摇头:“黄河岸边,除了蒲坂,并无战略性要地,这一次入并州的目地,是待拓跋部与石氏两败俱伤之后,再择机一举而歼之,因此只会向并州内地进军,不可能迂回至上游河岸,更何况歼灭了拓跋部主力,还须与韩勇协同夹击襄国,而韩勇虽是暂时止步不前,实则也在等黄河封冻,所以,冬季一来,必将大战连场,根本就没时间往壶口专门去看瀑布,这只能以后再说了。”

“哦!”草香幡梭姬的俏面立刻晴转阴,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但她也明白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因此,倒也没向云峰投去幽怨的眼神,过了小片刻,却又问道:“文君你刚刚提到的,上游的水面才百来丈宽,如果在冬季河面结冰,从上游渡河,或是以骑兵绕过去,两面夹击,岂不是胜过在这一处强攻硬打?”

“这个....”庾文君一怔,她虽然偶有神来之笔,不过,对于军事战略却是不通,这下子可把她给难住了。

荀灌娘接过来,微微笑道:“往上游去,多为河谷地带,谷深皆在四十丈以上,这已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马匹根本过不了河,而且西面虽是平原,黄河以东却是连绵吕梁山,即便人勉强过河,翻越吕梁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以疲惫的步卒绕道攻打浦坂关,除了劳师耗财,是半点作用都没有,倒不如冬季从正面攻打。

其实,这里隔河设两座关隘是有道理的,战国时期,秦魏两国隔河相峙,此地处于晋秦之间的交通要冲,南过黄河,可达潼关,亦可抵长安,实为山河要津,故历代兵家常常在此争夺,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将孟明视济河焚舟,汉朝初年,魏王豹谋独立则绝河关,均在此处。

这里的水势相较于上游要平缓了许多,黄河在龙门(今山西韩城市北30公里)虽然河道较窄,宽度仅有二十丈,但水流汹涌,河床离开龙门后河面渐渐才变得开阔,水流也相对平稳起来,因此,早先这里有一座浮桥,两岸民众可直接往来,初建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

你们看,在前方河道中间有一块沙洲,上有一座废弃的土城,名为中渒城,当时的浮桥,就是东河一座,西河一座,把临晋关、中渒城与蒲坂关三城连接起来,故称为一桥锁三城。

可惜的是,魏王豹谋反,此桥被焚毁过一次,之后汉高祖定鼎天下又着人重建,历时五百余年,其间不断修缮加固,却于我朝国乱之时再遭焚毁,从此两岸隔绝往来。

这座桥是将千艘舰船以竹质扁条编制成竹索,辫笮捆扎连接,两旁再用长而坚韧的大木缘加固,又用竹索牵引桥的两端固定在河两侧的石堤岸上,其中八个镇桥铁牛,成对分立在黄河两侧,用铁链和竹缆将桥身紧系于同铁牛一起的铁山上,更增浮桥的强度和稳定性,如今河的两边,还存有固定浮桥用的大铁牛呢!”

这话一出,众人的心情均是有些沉重,河中心的中渒城,那烟熏火燎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告诉人们曾经的金戈铁马与喊杀震天,而两岸各四只大铁牛,如今只剩下了三只,临晋关前两只,蒲坂关前一只,全都是倾倒在地,锈迹斑斑,看不出本来面目,这三只铁牛,给人带来一种浓厚的历史苍桑感,从它们身上,竟似乎传来了早年秦晋两地,人来车往的喧嚣嘈杂声。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些失神,庾文君却忍不住道:“将军,您将来可要重新再建一座浮桥,到那时,文君可以非常方便的带着草香幡梭姬去壶口看瀑布!”

云峰也清楚,蒲坂关的浮桥,时建时毁,一般大一统时期,朝庭会出钱出人建桥,而战乱时期必然被焚,历史上最后一座浮桥,是毁于金国灭亡之时。

听了庾文君的提议,云峰点点头道:“这是肯定的,取下并州,孤便把建桥一事交由天机门,争取三年之内,使天堑重变通途!”

倭女虽然在礼仪方面稍有欠缺,但带来的好处则是性格活泼,率性而为,不比汉女有那么大的缚束,她们的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而草香幡梭姬的性格,正是喜欢到处乱跑,与庾文君有些类似。

草香幡梭姬欢喜的举目四顾,目光停驻上脚底下的两只大铁牛,突然灵机一动,问道:“这铁牛看样子,最少得有十几万斤!搬是没法搬走的,另五只铁牛该不会落入河里了吧?如果能打捞上来,岂不是省了重新铸造的工夫?”

庾文君跟着就道:“这怎么可能?这么重如何打捞?重新铸造虽然要花上不少钱,但至少现实点!”

云峰却是心头一动,他想起了《宋史》记载中的一则逸事,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河水暴涨,固定浮桥的铁牛冲入于河中,官方募能出之者,当时有一位叫怀丙的和尚,精通浮力和杠杆原理,以二大舟实土,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