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天道罚恶令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乱次序

天道罚恶令 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乱次序

作者:东城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5 15:57: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起于何处?应该是三千年前南方聚宝盆之论吧?当年我神州子民只居中原,突然有一天传说在长江南岸遍地都是珠光玉石,当时便有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江南的确是块宝地,但不过是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粮食产量丰富而已。从那时起,江南道渐渐摆脱了蛮荒之名。”

“那不过是当政者开发江南的手段而已,但江南道是从那时起富的么?非也,江南道致富是从江南被传出鱼米之乡的时候开始富裕的。

江南道一年两熟,我楚州也是一年两熟,江南道有鱼米之乡之称,我楚州也有天下粮仓之称,但为何,江南道百姓的整体收入是我楚州百姓数倍甚至十倍之上?而这个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

“我也想过!”贺太守眉头紧锁的说道,“若非是因为江南道多了一个鱼字?江南道水路交错纵横,海产丰富,从东海,沿至黄海一代漫长海岸线,更有长江太湖,澄湖产鱼虾之妙地所以……”

“哈哈哈……太守大人看来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了。太守,你可知澄湖蟹美,黄酒为陪的俚语?”

贺行之漠然点了点头。

“太守应该也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听过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应该也听说过,锦城丝管,苏绣云上……”

陆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传说中的江南锦绣传闻,贺行之有些不耐烦的皱了皱眉头,“陆大人,您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贺太守我楚州有什么传闻么?除了天下粮仓这赞誉之外还有什么么?还有,天下粮仓这赞誉是哪来的?”

“这……我楚州坐拥十九州最大的肥沃土地,天下粮仓应该实至名归吧。”

“百姓足不出户,所听所闻不过是方圆数十里之内的,远在关中,或者黄河以北的百姓如何得知?那是因为楚州粮商是唯一将楚州的东西带出去的一类人。

你要问我楚州缺什么?我觉得,楚州什么都不缺,就缺商人。

无农不稳,无工不活,无商不富,楚州地大物博,漫山遍野都是财富,可这些财富却只能烂在山上待明年重新生根发芽。

日复一日年复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宛如一潭死水,若想百姓致富,发展商业为首要。”

“陆大人说的有理,江南道商业发达不下于京城,这才是江南道富庶的主要原因,我也想过但却不知如何去做,陆大人为楚州商行先驱,还请教我。”贺行之恭敬的抱拳请教。

“前驱不敢,到有几番见解。可以官府牵头,鼓励百姓开发第二产业。农业为根本,但楚州百姓人均耕地不到半亩,正常来说,一人照料好三亩田地绰绰有余,如果有牛,一人照料好六七亩也不是难事。那么多余人力岂不浪费?

我们可以调控这些多余的人力,让他们务工,去山林采集山珍野味,多了吃不完没事,神州十九州,有的是地方连见都没见过这些山果奇珍。

其二,太守府可以开出商业优惠政策,鼓励那些逐利的商行来楚州经商,以减免一定年限的商税作为诱饵。但对这些优惠政策,我们一定要严格筛选。

筛选那些带着不动产而来的商行,以避免他们偷奸耍滑,等年限一到拍拍屁股走人。开源,引进,双管齐下三年下来必然焕然一新。”

话音落地,贺行之的双眼顿时迸射出夺目的光彩。之前贺行之的确考虑过发展商业,但脑海中一片乱麻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而现在经陆笙这么一说,贺行之只感觉眼前出现了两根线头,仿佛只要握着线头一点点的抽,这团乱麻就能被理顺一般。

“陆大人高见,我以为,因以开源为先,引进其后,正如陆大人所言,楚州物产丰富,怎么可以任其溃烂暴敛天珍?等百姓有了甜头,自然就有了热情。有了热情,必然带动风气。

其后再引进商业,开设工坊加大百姓劳动力的利用率。如此一来,楚州的这潭死水算是活了过来……”

不愧是能做到封疆大吏一州太守的人,能力自然是不消说。陆笙轻轻一点,他就能瞬间领悟。虽然受限于时代的局限,但这智商没的说。

“太守大人高见。”

“不过……”贺行之又想起了什么迟疑的说道,“买卖买卖,有卖也得有买才行,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先行联络买家,这么一想,倒是真需要好好计划计划。

买家好找,但这运输之事怕是一时半会儿不好办。楚州无商,非楚州不适商业,而是楚州天然地理被群山绵绵阻隔,出入楚州,需穿山越岭。楚州山川之中,多有绿林悍匪。这事,还需玄天府出力替楚州扫平障碍啊。”

楚州的地理和山间绿林的确是限制楚州商业的一个重大因素。因为出入楚州的商人多有被绿林悍匪劫道的传闻,而绿林悍匪隐遁在密林之中官府也拿之无可奈何。

再加上之前官府也没有大力扶持商业的打算,久而久之,商人就不愿来楚州,导致楚州的商业停滞不前而后彻底的被吴州齐州等州甩在身后。

楚州,就这样仿佛被商人遗忘一般,除了粮商出入楚州之外,外人对楚州的了解仅仅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太守大人,您难道忘了楚州悍匪还有天敌么?”

“天敌?”

“楚州武林人数众多,他们干的不就是替天行道保驾护航的事情么?我们之前切断楚州百姓和武林实力的利益关联,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收入越来越少,到时候必定会出乱子。

砸了他们的饭碗,也该给他们一个新的饭碗。关乎民生的产业,江湖武林是不要再想了。但这保驾护航的门路,我看正适合。

局时,我们给商人和江湖武林牵线搭桥,让这些武艺高强的豪侠护送。哪个不长眼的绿林豪强胆敢出手劫道?就算他们敢,事后那还需要我们出手,那些口口声声喊着替天行道的人,第一个不会放过他们。”

陆笙悠哉的吞下最后一口食物,而对面的贺行之却是瞪圆了眼睛,过了许久才竖起了一根拇指。

陆笙虽然只是说了一个以江湖武林势力对付绿林盗寇的设想。但贺行之是什么人,那可是真正的人精。从这个设想,贺行之瞬间就看出了玄天府在制定一个新的食物链。

原本楚州的食物链是多方吸食百姓,百姓务农耕种创造财富,江湖武林和乡绅商行甚至鱼龙混杂的各行各业都在吸取百姓创造的财富。

但陆笙加入了商业这一块之后,将江湖武林和商业绑架在一起,商业和农业同时处于底层完成财富生产,不仅减轻了百姓负担还成功将武林绑在了自己这一边。

这样一来,食物链就形成了相互倾轧旗鼓相当的平衡上。商业可观的利润遭遇觊觎,武林门派为了维护自己的饭碗必定会为商业保驾护航。百姓抽离其中,可以安稳的过日子。

这,不就是江南道现在的社会架构模式么?归根究底,特么还是玄天府在下一盘大棋。就是太守府的新政,也是大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陆大人,感情归根究底,老夫的新政也是你玄天府计划中的一环啊?”

“太守大人谬赞了,楚州关系已经僵化,动了任何一条,必定会引起连锁反应。大人的新政能促进楚州利益重新洗牌,也是玄天府拨乱反正的最佳时机。如果大人不主动提出,我也会提议大人推行商业改革的……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何来谁是棋手,谁是棋子的说法?”

敲定了合作的方向,贺行之高高兴兴的走了。但他却还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曾经也是陆笙要面对的坎啊!

玄天府创立,动了谁的蛋糕?最直接的,就是太守府为首的一方官吏体制。贺行之自己都忘记了,在陆笙初来的时候太守府上下对陆笙报以的态度。

推行新政,改革楚州,这是双赢的合作,也成功的给陆笙扫清他在楚州最大的障碍。

陆笙从来到楚州就开始布局,不断的刺激贺行之,终于在一年半后,贺行之承受不了民意的诱饵闻风而动了。

而楚州的物产商业,是陆笙故意留给贺行之的甜头。一旦尝到,他就会跟尝了鲜一般欲罢不能。玄天府的创建计划中的第二步计划,可以开始了。

一个月后,在陆笙和贺行之的亲密合作下,楚州商业启动计划正式开始。在陆笙的建议下,选择了东临府作为试点。

东临府武林已经被陆笙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尤其是在十天前五隐门全体搬迁过来之后,东临府武林更是不敢升起半点反抗的心思。

之后陆笙亲自在庐山召开武林大会,陆笙给东临府武林画了一张可口的大饼。原本心里还有些抵触的门派,全部被这张大饼所吸引。

武林门派,不是纯粹的抱着一腔理想而生存,他们最根本的目的依旧是利益。陆笙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既然无法反抗那就默默的接受。

半年之后,东临府突然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百姓们突然间发现自己现在过得生活,已经找不到曾经的样子。

以前一年四季也只有农忙的时候会很忙,其他的月份一般都很闲。但现在,他们有了更多的事情做。

一家人家下地干活的最多两个,其他的劳动力都加入到了上山采集,或者工坊做工行列。而收入增产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之后更有了鲜明的对比。

口袋里的钱直接翻了一倍。这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不敢想象的。

口口相传之下,很多外地的百姓都慕名而来。商业的活力,就像是兴奋剂一般刺激着每一个人。在贺行之满脸红光的听着东临府汇报新一个月的收入业绩的时候,在招商引资的政策引诱下来了第一个先驱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