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名门春事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缺八个媳妇

名门春事 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缺八个媳妇

作者:饭团桃子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29: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名门春事 !

这边贺知春同杜氏美滋滋的说着赚钱的事儿,那边的岑夫人只感觉通体舒泰,受宠若惊,甚至是受到了小小的惊吓。

在她的右侧,坐着一位穿着枣红色布裙的妇人,她生得孔武有力的,说话声音洪亮,一看就是个爽利人,此人正是大理寺卿孙弗的夫人赵氏。

比起锦衣华夫的褚夫人杜氏,她与赵氏更加谈得来。

孙府的情形实际上比岑府要好得多了,毕竟孙弗并非那种压着自己家人不去置办产业的老顽固,赵氏出身小富之家,对于开铺子管田庄也是颇有心得。

那你说孙家为何过的如此拮据?还要被王叹之嘲笑是吃糠咽菜?

不为其他的,孙夫人一口气生了八个儿子!就问你怕不怕!

孙夫人咧着嘴,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神秘兮兮的对着岑夫人说道:“让你家长君去我家里喝茶,八个小郎站在那儿让她挑,看看哪个合眼缘?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考科举的,走行伍的,统统都有。我做梦都想生个小娘子,自打上回见了你家长君,那是恨不得立马将她给娶回去。”

岑夫人先是有点怵,然后心中有些暗爽,之前她还发愁长君的亲事呢,自打认识了贵主,一下子来了八个!

但是岑夫人就这么一个女儿,岂能随随便便就嫁出去了?

“瞧你说的,你家儿郎个个都是好的。你一下子要娶八个儿媳,日后当真是人丁昌盛,老了就享儿孙福咯。”

孙夫人摆了摆手,“家中儿郎多了也不好,看着都讨嫌。谁还不是当媳妇过来的?一个两个搅和在一起,都是是非,何况八个?这嘴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呢。我那屋子也挤不下不是,我们都商量好了,让那些娶了妻的分出去单过,也就留大郎在家中奉养父母。”

岑夫人心中颇有触动,说句难听的话,她也很想分家,把岑三郎那个没脸没皮的分出去。岑长倩若是要娶妻,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现在还同她的小儿子挤在一个屋子里呢。

而且岑家现在还住了几个岑文老家来的亲戚,都是来长安城求学的,你总不能够都赶出去吧。

岑文犹疑不决,不去贺家提亲,也是想着这个事儿,你说你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娶个啥侄媳妇儿!

何况还是娶贺家女……

若是孙夫人能让小两口出去单过,那当真是太好了。不过长幼有序,岑长君就是要说,也应当说给孙夫人的长子的。

“说的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岑夫人端起茶饮了饮。

孙夫人也不勉强,这说亲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她反正有八个儿子要说亲呢,急也急不来。

孙夫人说着,又看屋子里其他的夫人,心中直犯嘀咕,李大亮的女儿不错,穷就穷了点,但是她也不嫌弃,父亲耿直重情义,女儿也差不到哪里去,说着对李大亮的夫人微微一笑。

再看来看去,竟然没有发现其他的合适的人,那些高门大户的,她压根儿问都不问,门不当户不对的,不适合开亲。

看来只能从自己娘家挖侄女儿来当儿媳了。

孙夫人心中长叹,儿子多了真是夭寿哦!

贺知春瞧她一会喜一会儿忧的,心中暗自好笑,不知不觉的,她这里的夫人那是越来越多了。

孙夫人纯粹是哪里有人就往哪里去,为的就是找合适的儿媳妇,李大亮夫人,则是因为李大亮去长塘帮她看了沟渠,这才一来二往熟悉了起来。

说起李大亮家,那当真是同小杨村的人差不多的,李夫人连根像样的首饰都没有,实在是难以想象,她的夫君竟然是一朝的工部尚书。

李大亮高风亮节,把自己家的财物都捐给了族亲们,可怜李夫人跟着他过着苦日子。

贺知春自己个是肯定不会这么做的,自己都快穷死了,还管得着旁人?

这未免对自己的家人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但她做不到,旁人做的了,应当表示尊敬。就像荆州的鲁县令一样。

大庆的吏治还算是清明,有许许多多正直有风骨的好官。

贺知春想着,笑道:“今儿请诸位夫人们一道儿聚聚,有两个事情想要同大家伙儿商议一下。我想从咱们赚的银钱之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天道书院……”

贺知春得话还没有说完,岑夫人就打断了她,笑道:“钱基本上都是阿俏你自己个赚的,你说的算。”

就像是褚夫人赚的钱,她有优先处置的权利一样,贺知春也有优先处置她赚的钱的权利。

每个人都可以提议自己想做的善事,但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商议完善了,这才能够开始做。

众人心中都了然,贺知春正同晋王大比呢,不可能不往长塘使力,盖书院也是大好事。

其他人也附议,无他,最近贺知春实在是风头大盛,天慈的布已经悄无声息的占据了长安城中所有的布行,她们看到那账面上的银子都砸舌不已。

周管事都恨不得去其他的地方收丝麻回来了,不然不够卖啊!还是贺知礼特意回了一趟岳州,在那里也建了作坊,教人织布纺纱,这才解决了南地缺货的情况。

而长塘县,不过短短的一个月,已经发生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

贺知春赚了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兴修水利,主要是灌溉的沟渠。

有工部尚书李大亮和司农卿贺余带着两处的官员们一道儿丈量,不过几日就画出了合适的沟渠走向,几乎是一个巨大的网,将长塘县全部覆盖了起来。

然后贺知春便让那些闲着的百姓们去挖沟渠,每日结算工钱。到了冬日农闲,百姓们可以修路,开荒,或者是帮忙修建天道书院。

现在长塘和长平两县的百姓们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等贺知春说完,又有几位夫人提出了她们想做的善事,无非是布施之类的,大家都是轻车熟路了,一下子就安排好了。

大家伙儿看了看天色,又说了几句闲话,便散了去。

贺知春下了小楼,便瞧见了依靠着墙站在的崔九。

崔九一把拉过贺知春,低声说道:“阿俏,晋王那边八成出幺蛾子了,圣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