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 第3150章 盐政改革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第3150章 盐政改革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6:02: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两个孩子吃完奶就睡着了,果然,吃饱了想睡觉就是人的天性。

他们虽然睡着了,但依旧被抱出来剃掉头发。

请的是外头专门给孩子剃头发的匠人,手艺极好,轻柔的就把头发给剃了,周满旁观,总觉得孩子睡得更香了一点儿。

原来剃头还有这个好处?

小钱氏拧了温热的毛巾给他们擦了擦脑袋,两个孩子动了动,眼睛似乎睁开了一条缝儿,但很快又闭起来继续睡。

郑氏拿出两顶小帽子,笑眯眯的给他们戴上,小声道:“这是我给他们做的,透气,便是现在戴着也不热,还不会受寒。”

除了帽子,郑氏还送给他们一个玉雕的小兔子,可惜他们现在还小,还不会把玩这些玩具。

于是周满白善和白二郎大大方方的替他们先收着了。

孩子睡着,他们这些做父母的瞬间没有了用武之地。

周满带了一个玉雕小兔子回到书房,玩了一下便放到一旁,“我想好怎么写了。”

白善笑了笑,将自己才磨好的墨水递给她,“给你了。”

周满接过砚台,放到一旁,把自己的空砚台递给他,扫了一眼他案上的公文,“你还有这么多公文啊?”

白善点头,“夏收在即,各个庄子都要安排,还有下一季度的官盐也在准备,这一次准备时间比之前可是少了半年的时间,所以有许多事情要安排。”

周满就觉得他也不是很轻松嘛,顿时高兴起来,兴冲冲的开始写自己的折子,连语句都比之前的要活泼点儿。

写完以后润色一番便誊抄在空白折子上寄出去。

她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吏部很大可能会同意,朝中诸臣应该也不会反对,这毕竟是双赢的事吗。

周满喜滋滋的一边在北海县里继续种痘和看病大业,一边等着京城的回复。

结果她等了一旬没消息,又等了近一旬,麦子都收了,第二次买盐的官吏都摸到北海县这里来了,她这里还是没消息。

周满不满了,“京城的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白善则是拿出一封信递给她,“你最近都忙着种痘,我都没空与你说话,你看看吧。”

“这是什么?”

“这是唐学兄的信,对了,我这儿还有先生的信呢。”白善一并找出来给她。

周满没看内容,而是先扫了一下信封,“都是写给你的呀。”

白善道:“没有涉及医署,他们自然不会写信给你。”

趁着周满看信的功夫,他概括总结了一下京城发生的事,“我推算了一下时间,很不巧,你的信到京城的时候应该正碰上魏大人上书改革盐政之事。”

盐政改革魏知喊了两年,但准备了近十年。

朝中上下也知道魏知和皇帝想要改革盐政,尤其是江南的盐税问题尤为严重。

但具体怎么改革,因为魏知一直没有具体的上折,除了皇帝和几个相关大臣外,没人知道。

而这一次,魏知便上折,将盐政改革细细的列了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盐税的改革。

折子一上,不说江南一派的官员,全朝堂都震惊了,然后便是巨大的声响,有大声反对的,也有大声提出意见的,而同意者寥寥。

这么大的事儿,周满这时候上的折子在百官看来都不值得拿到朝堂上来议论。

中书省只看了一眼便给出“待议”的意见,现在朝中乱糟糟的,这种不是特别紧急的事儿还是先放着吧。

门下省对这个批复意见竟然也没意见,审核通过后发给吏部,只是留言道:“可思虑。”

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就可以想一想了。

但也只是想一想,不说吏部乐不乐意,他就是乐意,很积极的去促成这件事,人门下省和中书省转身也能忘了这事。

现在大家的心神都在盐政上,还有江南的官场上,谁有心思放在其他的小事上?

像其他的事,有例可循的循旧例,受灾的、免税的,这种事都照着旧规矩来,快速的决定后大家继续就盐政的事“探讨”一下,偶尔不小心问候一下对方的身体、品德,甚至是祖宗……

而像周满这样没有旧例的折子,不是非常紧急的就先丢在一旁,非常紧急的就拿出来快速讨论拿定主意后发下去。

所以除了周满这样的官员外,很多官员其实是觉得最近京城的办事效率很高呀,比以前高多了。

周满看完信,愣愣的,“所以我这是因为选了一个不好的时间上书,然后被坑了?”

白善点头,“我觉得盐政改革的事没定前,大家应该没心思讨论你的折子了。”

周满就拿出庄先生的信再次从头认真的看一遍。

庄先生把魏知的盐政改革要点全都写了下来寄给白善。

周满问他,“你觉得魏大人此法如何?”

白善颔首道:“我不知将来会如何,但就当下来说,此改革之法的确于国于民有大利。”

魏知应该想要改革盐政很久了,所以准备很充分,便是白善以挑剔的目光去看这份改革,也找不出几个问题来。

周满指着信上的红批问,“这是你写的?”

白善看了一眼后点头,“我的字你不认得?”

周满没理他,而是看着那几行红批道:“你一下把盐价定这么低,只怕改革更加不易。”

“我知道,”白善道:“但机会如此难得,这次要是不通过,下次想要再改革就更难了。”

他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有了晒盐法,制盐的成本大大降低,我压下的这个价格,各地县衙还是有赚头的,虽然少,但薄利多销啊。”

“私盐屡禁不止,这是为何?”白善道:“就是因为官盐加上盐税和各地县衙的收益之后价格就变得很高了。可县衙本就是管理百姓的地方,并不是商号,也不当是为了盈利。官盐要是比私盐还便宜,那百姓还会去买私盐吗?”

而当盐的利润降低到一定程度,又还有多少人会去走私盐呢?

周满沉吟,半晌后却依旧摇头,“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但你肯定不能这样和朝中的百官说,更不能将此心思昭告各地县衙,不然盐政改革更难实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