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一四二章:假的魏忠贤?(求推荐、求收藏)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朱由检自从接触魏忠贤以来,魏忠贤对他一直是恭敬有加。他的数次要求,魏忠贤也都尽可能的满足了他。

在朝中魏忠贤主导的政策虽然说不上太好,可最起码没有去死命盘剥小民,各地的赈灾也基本做到,大明各地没听到有流民造反,也应该算是魏忠贤的功劳。

魏忠贤的所做所为,让朱由检产生很大的错觉。

这是那个历史上声威赫赫,遗臭万年的九千岁吗?

在朱由检眼中,魏忠贤与前世记忆中的九千岁,完全没有一点重合之处。

这一世的魏忠贤贪财,好权,这是明眼可见的事情。除此之外,朱由检还真没发现魏忠贤有其他大的错处。

贪财、好权在这个时代应该不算什么大缺点吧?

而魏忠贤为大明所做的事,更是远远超出了朱由检前世的印象。

像辽东宁远防线的修建和关宁军的组建,后勤物资都是魏忠贤一手筹备的。就连关宁军组建初期,急需的战马,也有魏忠贤一份功劳。

当时为了筹备关宁军急需的战马,魏忠贤竟然首创了招标的法子。

魏忠贤把皇宫中骑马这个无上荣耀,以招标的法子卖了出去。在内廷有点地位的内侍大铛的争夺下,魏忠贤硬是为关宁军筹得数百匹战马,缓解了关宁军初创时的窘迫。

可以说,如果没有魏忠贤的全力支持,宁远防线和关宁军很难有现在的局面。

要知道,辽东可是东林党人孙承宗在当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魏忠贤能做到这种地步,相比东林党极端排斥异党的作为,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说实话,看到如此作为的魏忠贤,朱由检十分怀疑他见到的,是前世那个臭名昭著的九千岁吗?

这不会是个假九千岁吧!

可也是,朱由检倒现在,还从没听到有人喊过魏忠贤九千岁。

“难道是因为我这只乱入的蝴蝶,才导致魏忠贤没有前世那么丧心病狂?”朱由检在心中略带陶醉的思度。可他的这个想法,注定了此生无处可证。

对于近乎正面形象的魏忠贤,朱由检不愿随便去怀疑他。

可此次柳河之战,结果实在太诡异了。本着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是主谋去推断。朱由检只能怀疑幕后的黑手就是魏忠贤。

孙承宗是东林党人,还是手握兵权,颇得帝心的东林党人。有他在位,阉党怎么敢放手打击东林党,他们就不怕闹出兵变吗?

前一段时间,还有谣言说孙承宗要清君侧。

为此,给天启皇帝贺寿的孙承宗都走到了蓟州,又被迫返回。从此事可以看出魏忠贤对孙承宗的忌惮。

对于孙承宗手握的兵权,魏忠贤不可能不怕。可由于天启皇帝朱由校对孙承宗的信任,魏忠贤无法在朝中撼动孙承宗的地位。

魏忠贤最拿手的本事对孙承宗无用。

这次柳河之战的内幕,只怕就是想从下面动孙承宗吧?

既然没法从上面动,那就换从下面动。

阉党真是好算计啊!

一次小小的试探性接战,就引发大军奔溃的后果。训练数年的关宁铁骑竟然未见敌面,就大军奔溃。

如此丧师辱国的罪责,孙承宗责任难逃吧!就算天启皇帝不怪孙承宗,继续让他留任。可面对已经撕破脸的辽西将门,孙承宗还能指挥得动?只怕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针对孙承宗的兵变吧!

孙承宗注定是要离开辽东了。

触目惊心啊!

这就是大明的党争。

党派争斗间,已经完全不管国家的利益;为打击对手,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了。

近2000的士卒就这样被葬送了,大明的军心也被这样葬送了。以后的战斗,将士们还敢再向前冲锋吗?

心中一阵悲哀袭来,朱由检捂着脸半天没说话。

魏忠贤的私宅

面沉似水的魏忠贤死死的盯着霍维华,似乎想要看穿他到底想做什么。

“你怎么,怎么敢自作主张?”魏忠贤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没等霍维华回答,魏忠贤又厉声喝道,“到底谁让你这么做的?说。”

面对魏公公的压迫,霍维华似乎有些承受不起,他勉强挤出一张笑脸:“督公,这不是您老人家让卑职联络他们的吗?卑职怎敢自作主张。”

“杂家叫你联络他们,只是做个预防,谁叫他们此时作乱的?”魏忠贤勃然大怒。他安排霍维华联系辽西将门,只是为了预防孙承宗铤而走险,却从没想过要在后金面前拉孙承宗的后腿。

魏忠贤太清楚孙承宗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地位了,那是圣上真正的老师。

圣上为打压东林党亲自出手,已经觉得愧对孙承宗了,若再这样明目张胆拖孙承宗的后腿,一旦被圣上发觉。魏忠贤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还是那句话,魏忠贤始终记得他的依靠到底是什么,他绝不愿去挑战皇帝的权威。

魏忠贤当然知道孙承宗发动柳河之战的想法,不就是为了巩固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吗?孙承宗的想法,魏忠贤根本不怕。

魏忠贤自觉已经摸透了天启皇帝的心思。天启并不是个刻薄猜忌的主子,相反天启是位相当有人情味的主子。但最好不要尝试去隐瞒欺骗这位主子,这位主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宽厚仁慈的主子。

这位主子看似对朝政不太上心,只喜欢摆弄木匠活计。但魏忠贤知道,包括辽东的各项事情,天启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说别的,这几年光向辽东派遣的劳军使,都已经派了多少。更何况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暗中奏报。

这几年魏忠贤对辽东方面,几乎有求必应。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在皇帝面前表明魏公公并不是排除异己,他对同是东林党的孙承宗就很支持吗。

皇帝也很给他魏忠贤面子,为了怕他与孙承宗见面不好看,还把前来祝寿的孙承宗劝了回去。这给了他魏忠贤多大的面子。

可笑,外界还以为是所谓清君侧的传言起的作用。皇帝真要怀疑孙承宗,一道圣旨就能轻易解除他的职务,那需要如此顾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忠贤还盼着孙承宗在辽东取得好成绩。毕竟孙承宗有功劳,那魏公公苦心为辽东筹备后勤的功劳,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只要皇帝能认可魏忠贤的功劳,魏公公就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毕竟这是位千古难遇的,将感情看的比什么都重,最不像皇帝的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