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一五七章:孙承宗的辽东战略(求订阅、推荐、收藏)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看着一副土匪流寇模样的张之度,朱由检承认自己失算了。

张之度和他带的侍卫,论体型都当的起彪形大汉的称呼。就他们那壮硕的身材,普通的庄户人家很难找到合适他们的衣服。

就算他们勉强穿上几件,看起来也格外的刺眼,那打扮完全就是强盗土匪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得得得,三哥,你们还是换回来吧。”朱由检无奈的重新分配,“三哥,你上孤的马车,叫侍卫骑马随后。嗯,叫他们离我们的距离,拉的再远一点。等到了城镇在找便服换吧。”

“徐先生,我扶您上车,咱们路上好好谈谈。”朱由检转脸殷勤的扶起徐光启的胳膊。对这位老爷子,朱由检那就客气多了。

朱由检对徐光启的态度,相比对张之度,那简直是天差地别距离。可别说,张之度还就吃这一套。他还就认为,朱由检那样待他才像是自己人。

“殿下,老夫身子骨还很硬朗,您无需如此。”徐光启笑着说道。信王殿下一点都没变,待人还是这么的热情。

“那是,那是。您老人家肯定会长命百岁的。”朱由检笑着应承,手上却并没有松开。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庄子,顺着官道向天津卫方向行去。

“呦呵,殿下您这车可够舒服的。”一上车,张之度就发出惊讶的呼声。

朱由检的马车外观看上去并不算大,似与兄弟客车行的标准客车一样大小。但具体到马车内部空间的利用,那就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档次。

朱由检的马车内部完全就像是一间小型客房,几登俱全,甚至连干果、茶水都有配备。这种配置相较同时代的马车,那当然不是一个档次。

朱由检没接张之度的话茬,只是随手递给他一盒炒熟的花生,示意他往一边坐。

“徐先生,您听说过实学吗?”等徐光启做好,朱由检迫不及待的问道。他相信以徐光启的技术水准,一定会认识不少实学中人。

“实学?”徐光启轻捋着颌下的胡须,淡淡地回问:“殿下,您不知道子先修的就是实学吗?”

晕,朱由检登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热。他竟然没想过徐光启就是实学学者。

也对,若非修习实学理念,徐光启怎么会对科技那么在行;若非践行经世致用的想法,徐光启又怎么会跑到天津去搞试验田。

“先生修的是实学?”朱由检皮粗肉厚的脸上虽有一丝发热,却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的表情,“那太好了。先生您是否知道,咱们大明总共有多少实学学者?”

“这个,”徐光启沉吟了片刻,依旧还是苦笑摇头。

“殿下,具体数量子先是实在不知。您要知道,这实学并非显学,修习之人自己不提,他人很难知道。子先所知也不过朝中的7、8个人而已。”

7、8个人?朝中竟然就有7、8个人。

听徐光启这么说,朱由检心中兴奋异常。

要是这7、8个人,都能有徐光启这种水准那就太好了。朱由检望着徐光启忍不住幻想。

京城

魏忠贤的私宅

李永贞不紧不慢的声音在屋子里回响,魏忠贤却坐在一旁呆呆的出神。

孙承宗这是要送他一份大礼吗?

难怪圣上对孙承宗一直恩宠有加且毫不怀疑,就孙阁老这份心胸,他魏忠贤就万万及不上。

也许是从此孙承宗对他再无威胁,魏忠贤破天荒的为孙承宗感到惋惜。

李永贞在读的这份奏章,就是孙承宗写给天启皇帝的秘折。

在奏章中,一开篇孙承宗就正式提出了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完全就是一副彻底放弃的模样。

为此孙承宗还将他为辽东制定的所有战略构想,全部合盘托出。

在孙承宗的构想中,柳河之战根本无足轻重。胜了最好,输了其实也无所谓。

柳河之战在孙承宗的构想中,只是起一个挑起战争的作用。

柳河若胜,接下来孙承宗会调动军马,分路攻击后金的各路小股驻军,能吃掉多少吃掉多少。直到逼后金集结大军相抗为止。

柳河若败,孙承宗也会调动军马作出全面攻击的态势,逼后金集结大军相抗。

听到这里,魏忠贤注意到:在孙承宗的构想中,柳河之战无论胜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逼后金集结大军。

可以说,只要后金大军动了,孙承宗的目的就达到了。孙承宗打的就是消耗后金的目的。

倘若后金真的集结大军前来进攻,孙承宗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外围的各处小据点,缩回宁远防线,依托宁远坚城和后金周旋。

只要能不让后金安安稳稳的种田,平平安安的收获,孙承宗的战略构想就实现了。

对整个辽东战局,孙承宗的战略构想很简单。那就是依托坚城,引后金来攻,把后金拖入消耗的泥潭。凭借大明庞大的体量把后金一点点的拖垮、拖死。

听到此处,魏忠贤脸上现出几分尴尬。

魏忠贤知道,事情的发展并未按孙承宗的设想走下去,而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他身上。

孙承宗万万没想到,柳河竟然会出现全军覆没的大败。后方大军更出现了奔溃这种可笑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

在奏章中,孙承宗也做出了详尽的分析。

孙承宗给出答案与阉党的判断一样。

关宁军只是只守户之犬。

孙承宗没想到,他一手训练的关宁军并不是只猛虎,相反可能真的只是只守户之犬。

柳河的失败和所谓的大军奔溃,让孙承宗看清了关宁军的想法。

在奏章中,孙承宗承认关宁军此前的种种表现,误导了他的判断。

孙承宗明确表示他最失策的地方,就是他忽略了关宁军的自身意志。从柳河之战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关宁军根本就不想打仗。

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为什么关宁军会出现,从孙承宗初到辽东时的全力支持,到如今关宁军宁愿犯官场大忌,也要以下克上驱逐孙承宗,这种难以令人置信的巨大转变。

关宁军应该是只想守家,而根本就不愿出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