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一六九章:只做老虎的朱由检(求订阅、推荐、收藏)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其实,朱由检特想等冯家兄弟打上门来,他先扮猪,再吃老虎。想来那种先抑后扬、一举翻转打脸的感觉一定会很爽。

可朱由检思来想去,他觉得那种小说中的情节,还是有点不太靠谱。

那冯家兄弟又不是傻子,他们上门之前总会先调查一下吧?

东安县城这么小,朱由检带的随从又是那么一大堆,冯家兄弟不可能打听不到。

就算冯家兄弟真是一对蠢猪,什么也不去打听。可朱由检认为,光凭徐光启少詹事的官位,就不是这种小土豪所能惹得起的。

想扮猪吃老虎,人家也得相信你是猪才行啊。朱由检怎么看自己的行为,也不像一只无害的猪。

唉,还是做老虎吧!朱由检无奈的作出最终选择。

朱由检没有想到,冯家兄弟虽然打听了城中的情况,可他们还真没把王承恩那队人马和周家联系到一起。而徐光启的官位,考虑到背后的后台,胖子老大还真没放在眼里。

当然,整件事阴差阳错的发展到现在,也已经不用朱由检扮了。冯家兄弟已经完全被朱由检这只老虎给吓住了。

没办法,门口侍卫的冷酷行为,给了冯家兄弟太大的压力。冯家兄弟真怕对方会直接废了他们。

要是对方真的直接废了他们,那怕事后他们的后台再打击报复对方,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了不是。

眼前与以后相比,冯家兄弟当然选择先顾眼前。商人就是这么实际。

想明白这一点,冯家兄弟磕头如捣蒜般把地面磕的梆梆作响。

“大人饶命啊?”冯家兄弟边磕头边讨饶。

“大人?”

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朱由检一时有点发愣。别说,在这个时代,朱由检这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

来到这个时代,朱由检才知道,在大明很少有人称呼官员为“大人”,对官员大多都是称呼为“先生”。

在这个时代,大人这个称谓一般是对家中长辈的尊称。如:父亲大人。按大明的习俗,一般不加前缀称呼的大人,指的就是自己的父亲。

所以,在这个时代,叫别人大人那还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极厚的脸皮才行。

大人叫法的流行,完全成型于那个满天下都是奴才的朝代,现在还是极罕见的。

“行了!”朱由检烦躁的叫道,他觉得这磕头的声音配上大人的称呼,真真的好生难听。

“说说吧?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朱由检收起厉容,淡淡地问道。

已经胆寒的冯家兄弟如竹筒倒豆,把一切都说了个明明白白。

一切都与朱由检猜想的差不多。黄秀才自己申请粮长的举动,在县衙引起了轰动。县衙上上下下都把黄秀才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人人都认为黄秀才患了失心疯。

当这个笑话传到冯家兄弟耳中,冯家兄弟敏锐的看到其中的商机。冯家兄弟暗中出钱为黄秀才疏通县衙的关系,黄秀才才顺利的获得2年的延税权。

冯家兄弟当然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之人,他们是看上了黄家的田地。冯家兄弟的野心很大,他们看上的不止是黄家那几十亩地,更是看上了以黄家为中心的,那一整个村子的田地。

要知道,这个时代想兼并整片的土地,可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黄秀才出任粮长整合田地的作为,恰好给了冯家兄弟天大的机会。

“你们对那些村民做了什么?”朱由检淡淡的问了一句。

“那些愚民太好对付了。小的只是派人到村子里转了一圈,每家丢下几个小钱,就轻而易举的搞定了他们。”胖子谄媚的说道。

“村民的地,你们拿到没有?”朱由检严肃的问道。

“还没,”胖子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些村民把地看的比命还重,我们又怕惊动了黄秀才,没敢上太大的手段,那些地还都在他们手中。”

我去!

朱由检看着面前的两个胖子有些无语。

这两个家伙不会只是来耍宝的吧。怎么就会搞些小打小闹的事情。搞了这么久的事,竟然什么好处都还没捞到手中。专业素质太差了,真给土豪恶霸丢脸。

对冯家兄弟的专业素质,朱由检报以十分的蔑视。

“好吧,那说点实际的吧。黄家的账你们想怎么算?”朱由检直接了当的问道。

“怎么算?”胖子一愣,随即叫道:“大人说怎么算,就怎么算,小的完全遵照大人的意思。”

“那好,你把黄家的房契拿回来。你们给黄秀才的钱是买甘薯的吧?我们给你甘薯。”朱由检轻描淡写的说道。

“甘薯?我们那钱足够买几万斤甘薯的。”胖子低声的嘟囔,眼中却闪过一丝喜色。

“嗯?”朱由检发出一个疑问的鼻音。

“小的全听大人的。”胖子又是一个响头磕了下去,不再说话。

辽东,宁远

昏黄的灯光下,宁前兵备道袁崇焕举杯向祖大寿邀酒:“来,祖将军咱们再喝一杯。”

“成,袁道台咱们走着。”祖大寿豪爽的一饮而尽。

喝酒,他祖大寿那是来者不拒,至于其他吗?那就要看看再说了。

对坐在主位上的袁崇焕,祖大寿一直奉行的是敬而远之的策略。

“这个人太危险了。”这是祖大寿对袁崇焕最深的印象。

袁崇焕,广东广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曾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期间,袁崇焕做了一件令整个朝廷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竟然一个人跑到山海关去巡阅防务去了。

那个时候,大明刚刚遭遇广宁大败,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之际。朝廷官员都是提辽东而色变。

兵部虽然下了巡阅山海关防务的命令,可兵部大堂上根本就没人应声。

就在这种情况下,新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单人独骑巡阅山海关防线归来,这是多么轰动的事情。

尤其是从袁崇焕的奏章中可以看出,袁崇焕还真的去了山海关,并不是虚构冒功。向这种肯扎实做事的官员,朝廷怎能不给予嘉奖。

恰好,大明朝廷那时又极缺自愿去辽东任职的官员。在这种局面下,袁崇焕被越级提拔为佥事监军,调往山海关辽东军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