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二十二章:肥料大王朱由检

崇祯本纪 第二十二章:肥料大王朱由检

作者:喜马拉雅听风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7 17:56:4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看完京城商业资料资料,朱由检仔细进行分析。京城的商业体系已经比较完整了。可供自己插手的行业并不多。

在这个时代,老百姓生活必需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已经形成默认的一个个小圈子,还有行会作为具体的管理者。任何人想要贸然进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排挤。

同样“衣食住行”,也都有着各自的团体。如果只是开个小铺子那还不要紧,想要上到一定规模,肯定会受到各种排挤。朱由检判断:“嗯,这些行业等我有钱了,可以开个小店去试试水再说。”

朱由检仔细研究后发现,现在京城有两个行业还没真正成型,自己进入不会受到强有力的阻击。

一个是娱乐业。这个行业现在还是以各处秦楼楚馆等会馆为主,严重缺乏大众娱乐业,民间连个小剧场都没有。如果开展大众娱乐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阻力。

另一个就是肥料行业。这个行业根本就是空白。现在别说化肥,就是农家肥现在也没有集**应的。各家种地还是都靠自己积肥。这才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京城这么大的城市,起码有百万人口生活其中,每天要产生多少农家肥。现在应该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综合考虑了一下。朱由检发现,现在最适合他进入的行业就是肥料行业。想起前世满电视都是什么3月肥,5谷香的,朱由检自己打了个哆嗦。以后历史上不会记载自己是第一代肥料大王吧,好像不太好听啊。不好听就不好听吧,谁叫这个行业阻力小呢。

毕竟京城中处理生活垃圾的,都是最底层贫民。这些人无权无势,食宿无着最好收买。就算有什么黑恶势力存在,也绝对属于上不了台面的档次,清理掉应该还不会引起各方过激反应。

制作肥料也很简单,不过就是把粪尿和轧碎的草料混合好,堆积起来,再用泥土一盖就行了。前世CCTV-9都介绍过,自己撇过一眼。就是沤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想快点的话,好像得加温来着。不管了,应该很简单,找人试试应该就行了。

朱由检说干就干,他立即大声叫道:“王承恩,王拌拌?”

“殿下有何吩咐?”王承恩迅速出现在他面前。

“走,陪本王去皇庄一趟。”朱由检着急的吩咐。

“这?”一听信王殿下要求前往城外的皇庄。王承恩为难的看着信王殿下,不知该如何劝解。

看到王承恩的为难之色,朱由检这才注意到天已经快黑了,“罢了,明天一早去吧。”他也只好让王承恩退下,自己按捺住急迫的心情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朱由检就和王承恩在护卫陪伴下来到皇庄。一进庄子朱由检大声吩咐:“王拌拌,去,你去把皇庄最好的庄稼把式给本王找来。”

“是”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向庄内走去。

不久,一个面色黝黑,躬身驼背看上去足有5、60岁的老农,在皇庄庄头陪伴下,来到朱由检面前。

看得出老农有些不安,低着头,手不停的在打着补丁的衣襟上摩挲。即没行礼,也不说话。那庄头倒是老老实实的跪下磕头。

庄头磕完头,一看老农还在傻站着,面色大变,嘴一张就要呵斥。

看到庄头想要斥责老农,朱由检摆摆手制止住庄头。他笑嘻嘻说道:“老人家多大年纪了?你不用害怕,我就问你点种地的问题。”

老农看到面前的锦衣少年,笑嘻嘻的问自己话,一点也没有大贵族的架子,心中的不安少了很多,嚅嗫着回答:“小老儿今年42了。”

“42?”朱由检看着老农满脸布满如榆树皮一样皱纹的脸,有些不太相信。他心中暗想“不可能吧?前世40多岁都是正当壮年之时,这个老农看上去足有60多了。不对,前世60多的人也没他老。”

老农报出的实际年龄和苍老的外表给朱由检的感觉,就像前世看到郭德纲和林志颖站在了一起。

老农看出朱由检似乎不信又追了一句:“小老儿生在万历九年,今年刚好42。”语气中竟然带着一丝骄傲之意。

朱由检看他不再紧张,就继续问道:“老,老人家您做了这么多年农活,咱们现在给地里施肥吗?都用什么肥?一般用多少?”朱由检心里有些别扭,他这是第一次称呼42岁的人为老人家。不过看到老农苍老的面孔,他又想不出别的称谓。

“用,怎么不用。”老农听到贵人问的是这些问题,略微有些诧异,不过这些问题就是他成年干的农活,倒不用他费心思索。他开口把他的经验一一说了出来。

听老农的叙述,朱由检这才知道,现在的农业虽叫精耕细作,但实际还处在一个很粗犷的时期。和前世所提的精耕细作有着很大的差别。

朱由检的皇庄,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比较高级的种植所了。可皇庄里各种农用工具依然不全,大量农活还都在采用人力,只是勉强采用了牛耕。肥料是再用,可单凭农庄和周边又有多少肥料可捡。用的最多的还是草木灰。田地肥力不够,不能连年种植,必须轮耕。就是每年都有些田地不种,让它自行恢复地力,所有田地轮流耕种。

这样就算皇庄的土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亩产也就2.5石(约合400斤)上下。最好的年景也就不到4石。皇庄的佃户虽然不用交田赋,但租子也是极重的。老农虽然不说,可看他的打扮也知道,他的家境是比较艰难的。

朱由检看看旁边满面油光的庄头,他的衣服虽然旧可没有明显的补丁。庄头和老农的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由检明知皇庄租税肯定被庄头贪了许多,但他并不准备追究。主要是他现在需要的是和光同尘。有道是,出头的椽子先烂,他是绝不准备冒头的。他是大明的藩王,不去贪钱反倒跑去主持正义,那不是自己在找别扭吗。

朱由检拿出一个银豆扔给老农,口中说道:“你讲的不错,赏你的,你继续说。”

从老农的口中朱由检弄清楚了,现在的农民已经有了施肥、追肥的概念。只是苦于肥料来源短缺,没法大规模应用。像这个老农自己就会沤肥,只是规模很小就是,他也没有形成清晰的步骤和理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