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三四七章:武臣的地位(求订阅、推荐、收藏)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沈将军,咱们的珍运船要是加装上大炮,能对抗红毛番的战船吗?”

随着朱由检这句真诚的问话,沈有容心中总算想明白,他到底为什么会如此在意信王的态度。

因为这位信王殿下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向他请教。

以信王那尊贵的藩王身份,能做出如此真心诚意的请教姿态,他沈有容又怎能不在意?

想当初,初入官场时,沈有容曾数次想辞官归乡。

那数次辞官的原因,都是因为沈有容提出的合理建议,完全被他的上司无视了。

这让沈有容很有受伤的感觉。

可直到沈有容调到福建,听说了俞大猷的遭遇后,沈有容才知道他是多么的幸运。

俞大猷那可是与军神戚继光齐名的名将啊!

嘉靖年间“俞龙戚虎”的名号,那可是天下皆知。

单从威名论,那时的“俞龙”还在“戚虎”之上。

就连戚继光也亲口承认,俞大猷于他有半师之谊。

可像俞大猷如此威名的一位名将,却只因上书提了几个合理的建议,就被监察御史批做“若武人何以书为?”

就因为提建议,俞大猷不光被批,还因此受到了杖击、夺官的处罚。

俞大猷受处罚的原因,就是因为“若武人何以书为?”

就是说,你是个武臣,你怎么敢上书言事?

这就是俞大猷这一代名将所受的待遇。

对比俞大猷的遭遇,沈有容才真心明白:同样是身为武臣,同样是上书言事,上司对他所提建议的无视,其实是对他一种无声的保护。

谁让他沈有容是个武臣呢。

武臣呵?

这就是大明武臣的地位!

从那时起,沈有容就开始谨言慎行,上司不问他是绝不会开口。

也正因如此,像信王这样真心请教的人,武臣沈有容这一辈子,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几十年来,别说信王这种级别的人物,就是比沈有容职位低的那些官员,又有何人会如此真心向他来请教。

想清楚这点,沈有容心中忍不住一阵叹息。

可惜,可惜自己已经老了;

可惜,可惜信王殿下只是个藩王;

可惜,在大明藩王是不能干涉政事的。

心中虽异常惋惜,沈有容脸上却依旧沉稳的回答着朱由检的问题。

“殿下,咱们的珍运船毕竟是商船制式,船体虽大但船身用材却并不算厚。要是真拿来改作战船,珍运船的船体就显得有些过于单薄了。

不瞒殿下,老夫也早就盘算过了。

这珍运船要是想加装红毛番那种重型火炮,最多也就只能在船头船尾处各装一门。

以如此单薄的船身,如此稀少的火炮配备,珍运船根本无法与红毛番战船对抗。”

看看朱由检脸上明显失望的表情,沈有容无奈的又补充一句:“殿下,因为船身结构不同,不光珍运船,我们其他的船型也无法装载太多的重型火炮。

一对一进行炮战,我们的船恐怕都不是对手。

想要靠火炮来战胜红毛番,除非我们仿制他们那种专门的炮船才行。

现阶段,想战胜红毛番还只能靠接舷战和纵火船。”

“原来用我们中式帆船改炮舰,还真的不行。”

听完沈有容专业的分析,朱由检心中充满了失望。

胜利号因船坞的原因,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开建,朱由检心中一直想找寻一种临时替代的船型。

朱由检原以为,400吨的珍运船改建成炮舰会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现经沈有容这一分析,朱由检才发现,他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按沈有容所说,不光是珍运船不适合改成炮舰,就是大明其他的中式帆船船型也都不适合改成纯炮舰。

毕竟中式帆船就不是为炮战而设计的。

朱由检在思索炮船的问题,沈有容却从朱由检的表现中品出一股不一般的味道。

信王殿下竟然对红毛番战船关注异常。

信王还假设了如此强大的红毛番船队。

要是能战胜如此强大的红毛番船队,那信王的船队会是什么实力?

看起来,信王殿下不但想插手海贸,殿下的心,似乎也大的超乎想象呢。

沈有容眼中精光一闪。

信王若是真有意去海上争雄,那倒是一条不同于其他藩王的好路子。

“殿下既然有心要进军海贸,那老夫就为殿下说说咱大明海商的情况吧?”

沈有容向朱由检试探性的问道。

“沈将军愿意为孤介绍,那可太好了。”

朱由检来广鹿岛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询问沈有容大明沿海各家势力的情况。听沈有容自己主动提起,朱由检脸上不觉挂起笑意。

见朱由检喜上眉梢的表情,沈有容确信自己的感觉没错。

这位殿下看来还真有意要到海上去闯上一闯。

既如此,那就算只是为了沈寿尧,他也要为信王殿下仔细分说分说。

可不能让信王就这样莽莽撞撞的一头扎进那凶险的海贸圈子。

拿定了心思,沈有容喝口茶润了润口,摆开一副长谈的架势。

“殿下,咱大明的海商中有着几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以他们首领出身的地域来分,大致可分为江、浙、闵、粤几支。

海商中原本由江浙人占据主导的地位,像嘉靖年间著名的倭寇首领汪直、徐海就都是江浙籍海商。

在朝廷平定倭乱的过程中,海商中江浙人的势力逐渐被剿除,取而代之的就是闽粤籍海商。

隆庆开海后,出身月港所在地福建海澄的海商,依托地利又逐渐在闽粤海商中脱颖而出,占据了海商中的领导地位。

像去年才死的,大明近年来最大的海商李旦,就是福建海澄县人。”

“李旦出身是月港所在的海澄县?”

听着沈有容的介绍,朱由检心中有了一丝模糊的想法。

还没等朱由检仔细想清楚,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禀大帅,东江急报!”

脚步声在门外一停,紧跟着就传来侍卫隔门禀报声。

“殿下,这……”

听到禀报声,沈有容歉意的望向朱由检。

“沈将军,正事要紧,您先忙,咱们有空再聊。”

朱由检故意伸了个懒腰。

“多谢殿下体谅。那卑职处理完军务,再来拜见殿下。”

沈有容站起身来冲朱由检深深一躬,转身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