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崇祯本纪 > 第五十章:汇率剥削(求、票、票、票)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崇祯本纪 !

钱能招灾,利益带来的仇恨才是最大的。

看看卷宗里的牛鬼蛇神,朱由检叹了口气。叹气的表情和他年少的面容形成极大的反差。朱由检抬起头幽幽的问了一句:“起潜,你说钱有那么重要吗?值得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出来搞事?”

高起潜沉默不语,没有回答。他知道信王并不是真正在问他。

朱由检盯着卷宗,脸色不停变幻。

时间似乎凝滞一般。

好难做决定啊?

前世的记忆中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个决定可能造成几十甚至数百人的生离死别。朱由检感觉亚历山大。

“没有他们,这世道会不会更好?”

“不清楚。不过,没有他们这世道应该不会更坏。”

自问自答中,朱由检艰难的下了决定。他终于抬起头来,脸色阴沉,嘴角抽动,狞声说道:“既然都逼到门前了,那就开门营业吧。信王邸也该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起潜,就照你的计划行动吧。”

“遵命。”高起潜应了一声,脸上浮起一丝微笑。他躬身向信王殿下行了一礼,方欲无声的退出。

“记住,以后,情报要第一时间给孤送来。”朱由检淡淡地说道。

后退中的高起潜,身子僵了一下,又继续退出,表情丝毫没有改变。

静静的夜色里,信王邸似乎有了什么不同,但又好像丝毫没有改变。

三月十三,忌开光、斋醮、掘井,其他诸事皆宜。

好日子,这是难得的一个没什么大忌讳的日子。

天刚亮,大众钱庄门口已经挤满等待取钱的人。周围的邻居看到这个熟悉的场景,会心一笑。

去年9月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大家都以为发生了什么祸事。没想到,竟然只是周边的农户们在钱庄存钱、取银而已。

大众钱庄开办一年多来,伙计待客热情,掌柜的也好说话。尤其他们未语先笑的做法,让大家对它印象都很好。

更重要的是,在大众钱庄取钱,你可以自行选择提取银子或铜钱。如果与存入时的铜钱、银子不同,大众钱庄给出的兑换比例,也远比别的钱庄合理。

随着大众钱庄开张日久,名声慢慢传到城外。有农户听说钱庄名声后,竟然宁愿耗费精力专门进城一趟,就只为赶到大众钱庄存钱、取银。

鉴于钱庄当天不能取钱的规定,路远的农户们往往会投亲靠友的在城中住上一宿。

那些实在无处可住的农户,当天只能赶回家去。但他们宁愿第二天或第三天再辛苦一趟前来取银,也要把钱存入大众钱庄。

从天启二年开始,大众钱庄就开始有零星农户在钱庄中存钱。

天启三年9月,大众钱庄第一次爆发性出现,大量农户集中进行存钱取银的现象。

那次集中爆发的情况,让大众钱庄一度以为,遇到信王再三交代的挤兑风潮,整个钱庄如临大敌。

整整5天左右,农户才陆续散去。

大众钱庄事后发起的调查发现,这股存钱取银的热潮,竟然是由于朝廷征税造成的。

农户们如此辛苦,只是为了换取平价的银子。

大明朝廷征收的正税田赋,是分两季征收,分别叫夏税和秋粮。

夏税的征收一般截止到当年的8-9月。

秋粮的征收一般截止到来年的2-3月。

大明其他杂税多依附在田赋上一同征收。

天启朝的税收政策,实行的还是一条鞭法。

虽然自张居正死后,他的改革条款大量被废除,但一条鞭法还是通行于全国,成为朝廷标准的税收政策。

一条鞭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不再收取实物,所有税负全部折算成银子收取。(注意:一条鞭法里的银子只是货币的代指,铜钱也是可以用来交税的。)

一条鞭法在执行过程中慢慢变了味道,税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接受用银子交税。

可是,普通农户家中哪有存银,到了交税的时节为了换取银钱,只好贱卖粮食。

更可恨的是,收粮的大户们,往往故意只用铜钱收粮。

粮食贱卖了换来铜钱,朝廷收税却不收铜钱。

没办法,农户只好再找地方把铜钱换成银子,这让他们又受到另一次剥削。

借收税的时节,操控银子与铜钱的兑换比率,这就是很多店铺的生财之道。

得知这一结果,朱由检发现古人真不可小视。

操控汇率挣钱的手段他们都有,不但有还用的很精。他们虽然无耻了一点,但朱由检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心思灵动,发家有道。

就像被魏忠贤赶出京城的御史张修德。他名为清流,可暗地里也开了一座大发钱庄,大赚这种昧心的银钱。

鉴于此种特殊情况,大众钱庄还专门请示朱由检,是否也在银钱兑换的比率上下点功夫。

经过再三考虑,朱由检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他并不需要赚昧心的钱。朱由检的心更大,他要赚的是天下所有人的钱。

在朱由检看来,什么眼前利益也比不上钱庄的声誉。

只要大众钱庄的良好的声誉传了出去,比什么都强。

银行本来就是一个信用产物,只有良好的口碑、坚挺的信用,那才是银行发展的根本。

大众钱庄拒绝向同行一样,短期内提高银钱兑换比率的事实,被农户们很快发现。

虽然按大众钱庄的规矩,农户存入钱庄的铜钱,必须按铜钱市价折色之后,才可以取出银子。

不过,农户们都已知道在这家钱庄取银子,至少能比别家多拿三成。

多出三成银子的意义,农户们都很清楚。

这意味着自己今年可以轻松交税,不用在到处借钱。

只要不用借钱,不管交完税还剩余多少银钱,至少家里的口粮保住了。只要找点野菜搭配,这青黄不接的时节就能勉强度过。

庄户人家还求什么。能勉强度日就行。

消息传扬出去,农户们蜂拥而来。

为此,大众钱庄的银钱业务,得罪了大批依靠银钱牟利和由此衍生的放贷商号。

天启四年春

大众钱庄第一次遭到有组织的,真正意义上的挤兑风潮。

三月十三这天,从一开始事情就有些不对。

这天,天刚亮,就有大量的农户就挤在钱庄门前,等待早些领取自己的存钱。

看到密集的人群,被影响了出行的钱庄邻居们,难免会唠叨几句。

不过,路过的邻居们还没开始唠叨,就听到人群中已经有人在担忧的念叨,声音还很大,“怎么还不开门,都什么时辰了。不会不开门了吧?”

有人接话:“这家钱庄不会也是骗子吧?哪有有钱不挣的买卖。”

往常这样担心的农户也有,今天似乎特别多。

人群中竟然还有人在大声说:“听说了吗?城里好多钱庄都卷了保管的银子跑了,好多存钱的人都血本无归。”

平静的人群变得有些骚动。

更多农户盯着钱庄的大门,也忍不住地嘀咕:“快开门了吧?怎么还不开啊?应该到时辰了?”

焦躁的农户眼中,往常准点的太阳,今天爬起的速度,似乎也变得慢了不少。

辰时终于到了,大众钱庄的大门终于打开,人群潮水一般涌入店内。钱庄内登时拥挤不堪。

人群中几个嗓门大的,还在不停的叫喊,“快点,快点,我们还要赶回去呢!”

这话引起了一片共鸣,农户们都是住在城外。取钱后,大都还有至少十几里的路要赶。

人群中有人开始附和“是啊,快点吧,都这么久了,快点办完,俺好赶路回去。”

农户们焦躁的心情表露无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