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四十三张 交涉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四十三张 交涉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家主!”

古冶子‘委屈’的看向田乞,不明白家主为何不让自己报仇。

“情况不明,稍安勿躁!”田乞再次伸手按下古冶子。

眼下情况不明,记忆中已经死去的自己居然活生生的站在这里。这个时候,身边有个知根知底的,而且其能力也是已经证实过的晏婴,自然不可能因为一点事情就对晏婴动手。

“齐国齐景公麾下古冶子?”鲍鸿众人却也听到了刚刚古冶子所说的话。

“二桃杀三士!”

当下就有有识之士说出了这个典故。众人看向他们的目光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李先生,你和他们的年代比较接近,您有什么办法验证他们的身份?”鲍鸿想了想,转向李左车,开口招呼道。

“《晏子春秋·内篇》:“古冶子,春秋人,以勇力事齐景公,公尝济于河,鼋衔左骖没,冶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卒杀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以为河伯。“”李左车开口道,“据我所知,关于他的消息就这么一条。似乎没其他办法证明。”

“不是,那你们出现的情况,和他们这样子突然出现有什么异同?”鲍鸿追问道。

“这么一说,我们的确也是这么出现的。不过,一般在场的就只有张角本人,所以其他人暂时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李左车点点头,似乎就这个证据,就对他们有了一定的认可。

鲍鸿点点头,想了想开口说道:“就算你们说的没错,你的确是齐国齐景公麾下大将古冶子,那我就告诉你,现在已经是数百年以后了。天下早就不是你们当年的天下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你们重生。所以,为了大家好,请你们配合一下,说明自己的身份。我们才好和你们交涉。”

“为什么不是你们先说明情况?”

古冶子被田乞按下,这个时候并没有冒头开口说什么。反倒是田乞直接开口了。

“第一,我们说的你应该很容易就能够进行验证,而如果你随便说一个你的身份,我们怎么知道呢?”鲍鸿笑道。“其次,现在的局势很明显,你们三个人势单力孤,有什么资格和我们谈条件呢?”

“我…………”

听到鲍鸿的威胁之言,古冶子下意识的就要冲上来反抗,却被田乞按下。

“你说的也有道理!”田乞笑道,“不过听你们的口气,想必是知道齐国、古冶子的。按照你们复活的说法,我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我们不知道你们是敌是友,也不敢贸然的吐露身份吧?”

“既然是和古冶子一起的。自然不会是旁人了。”鲍鸿冷笑道,“再说了,刚刚你们的交流我们可都听在耳朵里呢。古冶子所说的家主是谁,古冶子所说的害死他的人是谁,难道很难猜吗?”

“既然如此!那你还要多此一问作甚?”田乞闻言,脸色一变,随即恢复如常。

“齐景公时期,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齐景公颇为顾忌,想除掉他们,但是却找不到借口。齐相晏平仲以为这种事情只能靠吃的办法来解决。便取了两只硕大无比的桃子,差人送去将军府,说由三位将军自行评论,荐其中两位功劳最大者,食此二桃,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孙接和田开疆就一人各自食用了一个,沾沾自喜,古冶子回来后,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他所建功勋要比那两位要大许多,功高而无桃,古冶子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遂拔剑自刎。另外两位觉得自己功劳没有古冶子高,但是却贪食了桃,羞愧难当,也旋即自尽。古人真是性情刚烈啊!

鲍鸿笑道,“很明显,当时的田家家主田乞?还有二桃杀三士的主使者晏婴?”

“妫姓,田氏,田乞!”

“晏婴!”

“真的是晏子!”此言一出,众将大为震惊。说实在的,前面那么多人,名气都没这家伙高。

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

灵公,庄公、景公三帝,均在齐国为官,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著名的政治家,在地方建设方面乃是管仲之后最杰出的人才。

晏子执政崇尚爱民,“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动谏君主赈灾,深得百姓爱戴。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

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子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见晏子妻“老且恶”,欲以爱女嫁他,他坚辞不纳。他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

晏子虚怀若谷,闻过则喜。孔子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表明了他随和大度,注重自身修养的品格。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