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十二章 聚众将 议分兵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十二章 聚众将 议分兵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时辰已临近黎明,鉴于要不了多久,鲍鸿还要前往主帅中军大帐议事,在此之前需要把各项事务商议好。

鲍鸿与麾下众人齐聚营帐之中,前两次乱入的英雄也都被找了过来,真可以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经统计,共计重伤乃至阵亡千余,受伤脱力的更是为数众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发生在第二战抵御黄巾军攻击的时候。”全权负责处理战后安排的凌敬开口说道,“另外骑兵阵亡十三名,罗成将军居功至伟。”

骑兵冲锋的成败对战果影响很大,像罗成这样的猛将能够撕开,骑兵顺势冲进去,口子撕开。就像利刃一样,刀口够锋利,刀本身就不会有什么磨损。而如果罗成这个刀刃都崩了,没能撕开防线,那骑兵绝对损失惨重。

当然,这也是黄巾军这样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要是黄巾军那个对抗西凉铁骑的主力,一阵箭雨下来就够罗成受的。

“至于战果如何,还在统计之中。两阵之中,斩杀、俘虏的黄巾贼寇几近万数。而且罗成将军不仅斩杀一名黄巾渠帅,更俘虏了一名黄巾渠帅。称得上是战果累累。”

“其中罗成将军战功卓著,穆羽、王勇统帅偏军有勇有谋,在黄巾军冲击下保全自身更汇合主力,阻击敌人。将军可向大帅上报其功。”凌敬继续说道。“吕方等人护卫有功,协助主力构建防线,成功抵挡黄巾冲击。”

“在主力出征期间,宋轩设计招降何曼,获得黄巾军的重要情报,同样功劳不小。”

“此外则是各部推荐的有功之人。”

“吕方推荐的周处,作战勇猛,护卫有功,提为亲卫首领,临时队率。吕方、李信则正式就任队率职务,亲卫队扩为屯部。”

“王勇推荐麾下谢科,辅助王勇有功,考校其能亦是有勇有谋,不可多得。暂为王勇副职。”

“本部作战勇猛者,鲁达、杨志、武松等,皆提为队率,仍为本部麾下。”

“另有高仙芝、陆登等…………”

凌敬一番介绍下来,也让在场众人都有大致的了解。

“白日一战,我军损失惨重。跟着我从扶风过来的将校多有伤亡。要不是仲颖兄救了我一命,咱们这一军怕是就不复存在了。”

鲍鸿开口说道,“而有些职务不是本将直接任命的,接替者的提名也还没向张温将军提交。尤其是都尉之职,分外重要,还要看罗成你们的表现能不能征服张帅了。”

“至于其他人也是如此,在本将这里,会看你们能力提拔,但是到了本将权限之外,一切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那么,下面来说我请你们来商议的主题!”鲍鸿继续说道,“水镜先生临走之前提醒我,张帅不可能随意率军南下荆州,大队主力必然还是要北上解司隶之危。”

“当然,荀家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水镜先生的意思是要我们分兵南下?还是有其他深意?我部该何去何从,各位有何想法?”

这也就是鲍鸿召集众人的主要目的,从司马徽的口气来说,是要鲍鸿请命南下,鲍鸿对此却是完全把握不住脉络方向。

鲍鸿话音落下,宋献策就已经站了起来。

“水镜先生的话学生一直在思量,第一个问题就是水镜先生说的会不会发生。”宋献策开口说道,“学生以为大军接下来必然会分兵上中下三路。”

“哦?上中下三路?”鲍鸿一愣,“不会有什么上中下三策要本将选择吧?”

“是三种可能性,还需要将军与张大将军等商议后再说。”宋献策笑道,“所谓上中下三路,就是原计划的北上,中间原地的对峙和前往荆南战场的南下。”

“细细道来!”鲍鸿点点头,不是狗血的上中下三策就好。

“我等大军的战略目的就是对付兖州、豫州的两大黄巾势力,化解司隶之危局。司隶乃是皇室枢机所在,不容轻忽。是以,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北上这一路乃是必然之行。”宋献策开口说道。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鲍鸿自然也很清楚这点,不会随便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虽然要北上,却不能拉着大军就北上。大军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眼前的黄巾大军。不把他们解决了,大军不可能安然进发。那么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之正面击溃,而另一个则是分兵!”

“击溃彭越?”鲍鸿不由咂舌不已,“开玩笑吧,打起游击战来,楚霸王都吃尽了苦头,压根抓不到机会将之击溃!”

“至于南下,只能说是额外的战略计划!”宋献策倒是不知道鲍鸿暗自吐槽,继续分析局势,“若是我等不出兵南下联合荆州牧,光凭几位先生怕是很难顺利到达荆襄地区。那么,荆州黄巾与豫州黄巾就能有效进行联合作战。甚至可以说,让彭越在背后找到机会偷袭荆州牧的话,荆州危矣!”

“真要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后追究起来,张温将军也难逃干系。是以,哪怕是做做样子,也要分一部分人马出来南下!”

“的确,分兵之事势在必行。”鲍鸿点点头,看来水镜先生的说法没错,“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其他人还在思索之中,宋献策自顾自的开口:“学生的意见是选择北上,毕竟北上化解黄巾逼近司隶的危机,堪称救驾之功,远非地方上对抗黄巾的功劳能够比拟的。虽然说北上作战有张大将军、皇甫大将军等辖制,但功劳簿上还是少不了将军的大名。”

其余众人闻言,或是点头或是皱眉,表情不一。大家都不是盲从之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会随便被宋献策说服。

身为将领,谋略却也相当出色的王勇第二个开口:“末将以为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有州牧、大将军等上官主导,肘制太大,反而不利于我军整体发挥。既然是分兵各处,自然是选择能够自由发挥实力的战场。”

鲍鸿眉头微皱,王伯当这种想法虽然不错,颇有些在内而亡(在上官手下)的意味,但是目的性或是可行性方面还需要探讨。毕竟,对上彭越的游击战这种恶心人的玩意,实在是麻烦。

鲍鸿只是看出这些,有些人已经在考虑可操作性的问题。甚至如果对付得了彭越一军,还能如何继续扩大战果之类。

“伯当,你是不知道我从何曼那里得来的情报吗?”宋献策反驳道,“选择中路,我们要面对的可是汉初名将彭越!彭越扰楚之策你难道不知?连霸王都抓不到他的尾巴,你以为你能轻易拿下?”

“莫非其他各路的对手就是易与之辈?”王勇应道,“上下两路的对手都是整个州的黄巾,而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此言差矣!”宋献策继续说道,“什么叫整个州的黄巾?一来我们也有本州官军在旁,二来正因为是一州黄巾汇集,各方渠帅难道那么容易统一协调?除了远在冀州本部的张角,谁能真正调度好他们?”

这是消息的传递没到位,张角这厮明明已经杀到幽州了,现在的情报还认为他在冀州本部蹲着呢!

当然,宋献策这么说也有点过了,虽说渠帅都有自己的傲气,不容易控制,那也要看是谁。

显然王勇被宋献策这么一说,倒是说不上什么道理来反驳了。

“那么诸位的意思是?”宋献策‘打败’王勇,目光转向凌敬等人。毕竟凌敬现在的表现,还是要胜过他那么点的。

“南下!”思索良久的凌敬猛然开口道。

南下?宋献策刚想说什么,凌敬已经开始阐述理由了。

“献策你既然说功劳,那我就先分析功劳!”凌敬笑道,“你说是结束南方战局的功劳大呢,还是不断在北方僵持的功劳大呢?”

“为什么北上是僵持而南下就能结束?”宋献策不明所以。

“因为北上参与的那个战场,就是黄巾与帝国交战的主要战场。不管是谁胜谁败,必然还要征调各地大军赶往参战。”凌敬分析道,“哪怕是某一方溃败了,另一方还是要不断追击,收复失地或者扩张势力,那边就是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你认为我们这么多人能在那边坚持多久?”

“只要不断立功,将军自然能够不断提升,那需要担心兵员不够之类的问题?”宋献策反驳道,“如此不断在战争中立功,比起在南方平顶地方更好吧?”

“参与到那场大战之中,我等能够做到你所想的地步吗?皇甫嵩、朱儁、卢植、张温等等,我们怎么脱颖而出?就凭每次被指派之后立下的些许功劳?”凌敬冷笑道,“而我们若是设法平定荆州乃至江南地区,而后携大胜之势席卷而去,一举奠定胜局,将会是多大的功劳?”

“可是……”

宋献策还要继续辩驳,一人轻咳着打断了他。

“咳咳!要我们跟着大军一起,那大帅还有谁能派出去分兵?”

张温中军麾下虽然还有很多将领,但是大家都知道,真要分兵的话,十有**只会是鲍鸿和董卓,倒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只是鲍鸿貌似抢不过他们。比如副将执金吾袁滂之类,他们断然不能违抗君命。也就鲍鸿属于张温临时征调,以屯骑校尉的身份助战。

众人循声望去,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凌敬,而是信任的军中司马高仙芝。

(这章略水,分兵总要有个说法。考虑了一下,就详细写召唤人物商议的过程,后面军事会议一带而过,明天直奔荆州开开战。)

(PS:咱也建个群,群号124752529,聊天讨论不说,回头道具出世,召唤什么人就看各位了!注意,现在的三卷天书和刘姓宗室还没人认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