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六十六章 善恶本性 辩才无双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六十六章 善恶本性 辩才无双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先生说笑了,您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与使用天书的人之间的奇怪关系!”郅恽摇摇头,自然不会被晏婴三言两语就说服了。,

“你说的情况我也略有耳闻!”晏子点点头,笑道,“据我所知,那就像是先天带来的好感,虽然一开始可能非常深刻,但终究会随着后天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就像我听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和这边荀汪先生他们的祖先荀况,关于先天人性如何的问题有过探讨。”晏子笑道,“可他们要表达的终究是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培养才是塑造一个人的关键所在。”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荀子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对于人性中“善”的形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归根究底,很多儒家弟子在这方面纠结,为此‘善恶之辩’成为儒家最经典的辩论之一,更导致了儒家一系列的流派的分裂。

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根本就是舍本逐末。

性恶,或性善,对儒家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价值仅仅在于如此的人性论奠基可以为现实社会的礼乐教化提供内在人性的根据。

虽然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也就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但是其根本上只是为了儒学的教育,礼乐的教化提供依据罢了。归根究底,两个人都是把这作为推进教化的工具而已。

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因为人性本善,教育可能让人德行更加圆满,符合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要进行教育。

同样的道理,因为人性本恶,所以若是不加以教育,哪怕是尧舜也会是与桀跖一样的恶人。所以教育是必须进行的。

所以,在推进教育方面,其实两人的目的性是完全一致的,都持有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成为圣人,所谓圣人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也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

所以说,两人的根本目的就是一样的,在他们心理,那些理论不过是为了实现目标的依据而已。就像在稷下学宫里面不管怎么撕逼都无所谓。因为真正的现实是要走出去实验之后才知道结果的。

也许他们的本意压根就没有打擂台的意思,不过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发思考而已。而后人却因为过于在乎他们的各种观点,为此纠结不放。争吵不休。

当然,这种话旁人说出来根本没用。尤其是后辈的人。谁要敢说他们祖先的不是,荀家分分钟和你战斗到底。

不过。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诸子级别的大神都冒出来了,而且还是他们祖先的前辈人物,晏子这么说,荀汪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当然,晏子也不是要针对荀家的理论说什么,主要的目的是提取其中的精粹道理,所谓人定胜天,先天的善恶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你所接受的教育,你所持有的理念才是你这个人存在的根本。

所以,不要纠结于先天的善恶,遵循着你自己的本心做吧。你既然是一个尽忠职守,刚直不阿的人,又何必因为初始对黄巾的好感而昧着本心去做事呢?

“先生不愧是战国著名的外交家,出使各国都能游刃有余、称得上诸子的人物,学生佩服之至!”郅恽摇摇头,实在是无言以对了。晏子这家伙就连在他时代之后的理论都玩的炉火纯青,甚至引伸出来的观点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也有晏子本身身份因素,不会受到荀子、孟子无穷威望的桎梏影响的关系,却也能够体现出他在这方面的见地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那咱们不说理论,就说现实操作好了!”晏子微微一笑,并没有抓着一个问题穷追猛打,而是换了个话题继续开战。

“据我所知,你们既然是在豫州出现,想必那个彭越的情况你们应该是知道了吧!”晏子笑道,“彭越的例子就说明了你们所谓的先天桎梏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你们若是在开春之后大幅的收买人心,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你考虑过没有?你认为你们有能力像这厮一样,收买人心到直接养成大势,取代当今汉帝的程度吗?如果做不到,那将会导致连绵不休的战乱,这是你们愿意看到的?”

晏子所说的和这厮一样收买人心,指的当然是一旁的田乞了。

人家收买人心到最后,上位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无可抵挡。而黄巾军能做到这一点?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既然做不到,却又收买了这么多百姓。下面事情会怎么发展,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

被黄巾各种政策收买的人,自然成了黄巾的拥护者,和汉军势不两立,最终不过是导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甚至可能还没等三国魏晋过去,中原大地的元气就消耗一空,导致五胡乱华提前发生。

郅恽并不是一般只看到眼前的普通人,他有足够的智力,足够的政治眼光,有能力去判断晏子所说的是危言耸听还是金玉良言。

晏子也知道,和这种人打交道,危言耸听,夸大其词是没有用的,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要在大道理上把你说服,让你自己去想到这些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