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八十章 继续斗将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八十章 继续斗将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拦下田布,樊崇开口招呼道,“不知两位先生是何身份,看样子和晏子先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学生鲁人颜高(颜息),不知将军是哪国之人?”

虽然有晏子和田乞这两个熟人在,但是没弄清楚现在的情况之前,两人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毕竟就算是这两个熟人,最多也只能算是见过而已。,

“颜高,好像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啊!”

虽然樊崇那一边大多数都是见识不是很多的农民,当初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御史大夫。

不过樊崇也仅仅是识字,还没到能够想出来这个典故的时候。

偏偏樊崇那边还有一个郅恽郅君章。输读经典,甚至连天文历数都精通,自然不会不知道孔子七十二贤是哪些人。

一听到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不要郅恽多说什么,樊崇等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的价值。

要知道,他们可是两汉交替时期的义军,自然不会不知道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当然经过儒家专家、爱好儒学者长期辩论,严肃考据,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称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显然大言不惭的竟敢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含血喷人,侮人清白。都对不上号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始自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易白沙,1916年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平议》一文,而与他同时代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则从未承认并使用这一说法。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在文景二帝施行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你很无聊诶!”鲍鸿暗自对系统招呼道,“我又没问题什么。你没事给我科普这些干嘛?”

“我记得上次就和你解释过‘天人感应’和‘大一统’之类的思想。现在又解释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说明一个事情,你脑海里那些个对董仲舒的偏见是不对的。”系统笑道。

“那又怎么样?”鲍鸿不屑道,“我又不是专家,产生各种错误认知不是很正常嘛,难道你要给我出董仲舒了,所以先给我大打预防针?”

“董仲舒只能在前朝乱入的情况下出现,那些不受我的控制。你就闹了!”系统笑道。

“切!那你说这些废话干嘛?”鲍鸿懒得理会他。

因为眼下的情况,虽然说按照系统的说法,董仲舒没有说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问题是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说儒家弟子的地位在现代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樊崇等人也都戒备起来。手握刀枪,显然若是谈不拢的话,就要直接动手了。

“不如先让晏子先生等与两位介绍一下情况如何?”鲍鸿也不想因为这个事情而弄得剑拔弩张。直接开战。当下开口对樊崇等与颜高、颜息两人说道。

“也好!”樊崇看了晏子、田乞一眼。他自然知道两人的身份,倒是不担心他们突然抢人离开。

而颜息两人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也没什么反抗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这个提议。

当下,晏子与田乞把他们两个拉到一边去交流。当然还是在双方大军的中央位置,樊崇当然不会这么信任鲍鸿,让晏子他们把人带回去,那还有玩毛线。

“看来除了那几位依靠特殊手段复活前朝人物之外,又出现了一种前朝人物凭空出现的情况,而且这类人物没有初始立场的影响,将会对整个局势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樊崇看着他们几个站在远处战场那交流,不由感叹道。

“关键是他们也出现的太频繁了!”鲍鸿沉声道,“就最近这段时间,接二连三的出现。在此之前,晏子他们出现也不过是几天前的事情。按照这个速度的话,甚至自由身份的前朝人物要不了多久就会比黄巾和大汉复活的数量还要多了。”

“不管如何,当今天下的主流势力终究是黄巾和大汉两个。”樊崇笑着应道,“哪怕是那些自由的前朝人物想要崛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多的可能还是会选择投靠一方势力。”

“这个还真不好说!”鲍鸿却是摇摇头,沉声道,“就当前的情况来说,不管是黄巾还是大汉,出现的主要是秦汉时期的各路人马。而自由出现貌似大多数都是先秦的人物。”

“如此一来,演变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鲍鸿凝重的推演道,“像是先生你们这些人,哪怕再怎么起义、造反等等,对于大秦、大汉这种大一统都有着绝对的认同感。”

“鲍将军的意思是,前朝人物可能会对分封列国的模式更有好感?”樊崇毕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武夫,从鲍鸿的口气之中就听出了端倪。

正如鲍鸿所说,他们经过了秦始皇的天下大统,又有汉朝连续数百年的统治,对于大一统的制度是绝对认同的。

甚至这里面还有项羽分封、刘邦分封之类的歧路,然后再拨乱反正,才能走回大一统的正轨之上。

然而,前秦的人物恐怕不会这么想。他们心中分封诸侯王的观念才是根深蒂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