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165章 植入安置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65章 植入安置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百将传张预,植入身份为汝南许劭兄弟好友,参与旦月评活动。”系统继续安排道。

许劭许子将,三国非常出名的人物之一。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曾任汝南郡功曹,后南渡投靠扬州刺史刘繇。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随其逃往豫章郡,并在豫章去世。

月旦评又名汝南月旦评,由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所主持。

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

许靖、许劭堂兄弟皆东汉末年著名贤士。当时,宫庭混乱,奸邪当道,政治**,祸乱四起。为治理国风,抑恶扬善,二许凭其才识谋略,在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后来,“月旦人物”便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成语。

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为时政举荐了不少人才,对当时取士有着很大影响。如许劭推荐的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都显名于世,人称许劭为“拨士者”。许劭更是准确地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留下了千古佳话。后来,许靖出任蜀汉太傅,倍受世人敬重;许劭曾任汝南郡功曹等职。劭兄许虔,品德高尚,志趣高雅,待人宽厚,与弟许劭俱有高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不过,月旦评本身也颇受讥评,祖纳和王隐都认为一个月内便行褒贬,实在太过草率。梅陶更称:“月旦,私法也。”诸葛恪《与丞相陆逊书》:“自汉末以来,中国士大夫如许子将辈,所以更相谤讪,或至于祸,原其本起,非为大雠。惟坐克己不能尽如礼,而责人专以正义。”葛洪更认为“月旦评”是结党营私的表现。

从这里不难发现,这里的月旦品评并不仅仅是如曹操一般给一个评价,还有评论乡党,褒贬时政,品评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可以说也是有针对既定事实的点评,这就和《百将传》比较类似了。比如针对皇甫嵩某一战进行点评,对于政治家的某个政策进行点评等。

回过头来,真要到那么一天,群雄争霸,许子将、张预他们做出各种名将、名臣的评价,估计能整出不小的风波。

人嘛,终究逃不脱名利二字,可是许子将他们名声刷出来了,自然不能因为什么评价就去对他动手,那就只能在实战上碾压对手来证明呗!

当然,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操纵他们做某些事情,说不定能够做到挑拨离间,诱发其他势力相互对战。

“马隆,植入为扶风马家子弟!”系统继续植入道。

“只要马隆不去把后代的马镫、马蹄铁之类的玩意提前发明出来,那问题应该不是很大!”鲍鸿笑道,“不过,怎么那么多人植入到扶风?感觉扶风人才的密集度是要超过颍川的节奏啊!”

“檀道济,植入身份为汉军将领!”系统笑道,“人家作为刘姓宋国的肱骨之臣,如今继续为刘姓效力,也是一件美事!”

“我去!汉灵帝貌似比坑了檀道济的皇帝还要坑爹吧!”鲍鸿笑道。

“范蠡,也是投放到吴越之地,怎么抉择就看他自己的人!”系统笑道。

“范蠡会去和那个什么灵姑浮汇合吗?”鲍鸿开口询问道。

“什么汇合不汇合?灵姑浮又没刷出什么名声,范蠡去哪里找他啊?”系统笑道。

“额,我的意思是说,你会不会直接让范蠡乱入到灵姑浮身边?”鲍鸿想了想,开口说道。

“不知道!”系统笑道,“都说了,这个事情虽然有点轨迹,但是更多的是属于随机的,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啦!”

“接着是鬼谷子,鬼谷在什么鬼地方,我就不知道了!”系统笑道,“反正就是直接投放到所谓的鬼谷那个地方吧!”

“…………”鲍鸿耸耸肩,系统这种说法,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鬼谷,相传为鬼谷子隐居所在地,位于云梦山。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谷内有鬼谷洞,《淇县志》在介绍此洞时称:“世传鬼谷子隐居处”。

不过,这只是某个说法,实情如何,谁能知道呢。

“管仲,直接乱入到颍川陈家!”系统笑道。

“为啥不是我这里而是陈家?”鲍鸿怒道,“你说你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坑队友?颍川陈家也是田齐一脉,和管仲效忠的姜齐一脉根本不是一伙的。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这样不是正好嘛!”系统笑道,“省的拿着系统碎片的荀家一家独大!”

“独大你妹啊!”鲍鸿笑骂道,“荀家已经有《荀子》和《韩非子》了好吧?”

“所以撒,要是在没有人制衡他,岂不是逆天了?”系统笑道。

“房玄龄,植入身份为地方官吏。”系统继续说道。

“又是直接做官的啊,你给个小官吏,其实和白身差不多,要靠政绩刷上去,不知道要刷多少年呢!”鲍鸿笑道,“或者像陈宫那样,做做小官不高兴做了,正好遇上一些什么事情,直接跟着某个军阀诸侯混了。”

在京剧剧目中,有传统著名剧目名为《捉放曹》,陈宫于剧中为要角。剧中陈宫是东汉末年中牟县县令,一次捕获行刺董卓未遂而出逃的曹操,慕其杀贼之勇气及救国之高义,于是决定放过曹操,并随其弃官私逃。二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受到热情款待;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误以为吕伯奢家人欲擒二人报官求赏,因此杀掉其家人。得知误会后二人连夜离开吕家,却路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不欲留患竟杀伯奢。陈宫不齿其所为,自觉误信曹操,但又不忍杀之,于是毅然离开曹操。此剧于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回亦有述及。

经历“捉放曹”一事后,陈宫往投陶谦,担任东郡从事。第十回曹操以报父仇之名兴兵攻打徐州,陈宫往见曹操要求其罢兵,却遭到拒绝。陈宫游说不成,往投陈留太守张邈。二人结引吕布,起兵偷袭曹操根据地兖州,从此陈宫成为吕布谋士。陈宫表现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多番陷曹操于险境。可惜吕布刚愎自用,多次不接纳陈宫的进言,又沉迷酒色,误信陈登父子,最后战败遭擒,陈宫亦被俘而斩首处决。陈宫死后,曹操送陈宫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并以棺椁盛载其尸,葬于许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其实早期都是普通的官吏,但却不是靠着慢慢升迁混上去的,反而是陈宫这种模式的比较多。

当然,像荀家那些、陈家那些,刷出了大量的声望,朝廷直接上门其征辟,人家都懒得理会,这其中的差距,完全是无以名状。

“苏绰,植入身份为扶风武功苏家人士!”系统笑道。

“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坑?”鲍鸿怒道,“你说我经营扶风老家容易吗?你特么爆出点这个,爆出点那个,把我的扶风老家弄得一团糟干嘛?”

“苏绰,字令绰,京兆武功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系统笑道,“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少以学问品行闻名于世,起家为酒泉太守,后又转安定、武都,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张鲁,使苏则为军导。张鲁降,徙为金城太守,政绩卓越,并多次参与镇压凉州军阀叛乱。后征为侍中,不惧权势,怒斥董昭,敢于直谏,曹丕深惮之。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在途中去世,谥曰刚侯。子苏怡继嗣。”

“所以说,这个苏绰又一下子涨了好几个辈分,直接上涨到了祖宗辈行列了!”鲍鸿笑道,“话说回来,咱们扶风老家的那群人难道没有能够把那个苏家搞定吗?”

“这种事情我哪知道?”系统笑道,“我又不具有远程监控的能力,这个事情不是我管得了的!”

“然后是康熙大帝!”系统继续说道,“貌似北方那边已经出现了不少异族了,康熙大帝就安排到西域诸国去吧!”

“西域诸国……”鲍鸿闻言,只能呵呵了,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接着是于谦,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不去说他。肯定是汉室的!”系统笑道。

“杨广,就去弘农杨家败家吧!”系统继续说道,“前面给杨赐延寿了,杨家似乎也不可能直接走袁家的路线。但是如果有了杨广的加盟,说不定就能走袁家的路线了。杨广再怎么也比公路那个靠谱吧?人家在实力不够,没把握的时候不会那么浪。”

“有可能!”鲍鸿点点头,系统说的的确有道理,杨广这家伙跑去弘农杨家,以他的雄才大略,雄心勃勃,走袁家那条路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下一个,霍光!”系统继续说道,“霍光,这个家伙争议比较大,一会直接爆到军营里吧!”

“啥?你也知道争议比较大,那还弄到我这里干嘛?”鲍鸿疑惑道,“这种家伙,罪名比那些反王义军还要夸张啊,我根本罩不住!”

“谁要你罩?”系统疑惑道,“人家是霍去病的弟弟,谁敢杀他,不怕以后霍去病和他刚上吗?而且再扯上霍去病的话,自然少不了还有卫青。你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那几个不怕死的大儒,其他势力,或者说汉帝之类的会真的对他下手吗?”

鲍鸿点点头,卫青、霍去病乃是汉朝拥有的最高战力之一,以《十七史百将传》来说,前汉张良、前汉韩信、前汉周亚夫、前汉李广、前汉卫青、前汉霍去病、前汉赵充国、前汉陈汤、前汉冯奉世、后汉邓禹、后汉寇恂、后汉冯异、后汉岑彭、后汉贾复、后汉吴汉、后汉耿弇、后汉耿恭、后汉王霸后汉臧宫后汉祭遵后汉马援、后汉班超、后汉虞诩、后汉皇甫规、后汉张奂、后汉段纪明、后汉皇甫嵩、后汉朱隽。

看起来很多,其实也就是十七史中占据了四分之一左右而已。更何况十七史后面还有几个时代。

再说这些人的档次而言,卫青、霍去病并不比张良、韩信逊色多少,其他众多名将很少能比得上。

更何况他们还是比较亲近汉室的存在,是比较靠谱的名将。若是因为一个霍光就把他们推给敌人,那简直就是傻子!

“再说李悝!”系统继续说道,“这个问题前面都出现过几次了,这次就不去找什么复辟的魏国了,让他随机乱入吧!”

“我去!你随机乱入也安排个地方啊,干嘛要弄这随机!”鲍鸿无奈道。

“接下来是咱们的重量级大神周公!”系统笑道,“就让他直接到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吧!”

洛邑,周代洛阳的古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之地,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成周洛邑。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在国家的中央建立新都,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周成王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成周城。周公辅佐周成王在丰制礼作乐,完成周代的国家礼仪规范。西周时期王城为周朝的宗庙宫殿区,成周城为殷遗民聚居区。东周时期,周平王居王城,至周敬王时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动迁避居瀍水东的成周城。

周公为了经营东方,在洛水北、瀍水东、西筑了两座城,总称洛邑,西面是王城,是宫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是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涧水、瀍水之间是周人聚居区,瀍水以东是殷人聚居区。

正是这层关系,周公的乱入就是以此为据。毕竟其他什么血脉后代之类的事情,根本没太多可考的资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