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04章 惊悚的候选美女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04章 惊悚的候选美女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五名候选美女,南北朝时期传奇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单纯从表现上来看,十数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无名小卒做到功勋卓著到足以上殿面圣的程度,武艺、统兵也是不容忽视的了。

再加上各种演义、野史、传说的加成,不去看花木兰的相貌魅力,单纯的能力就足以让鲍鸿做出选择了。

“第六名候选美女,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的萧观音。”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国萧后系列中的一个例外。契丹人都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喜欢打猎,辽道宗时常骑着号称“飞电”的宝马,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这天萧观音陪着丈夫出猎,豪气勃发,漫声吟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辽道宗大为高兴,当即把那个地方命名为伏虎林。

但总的来讲萧观音还是属于那种颖慧透逸,娇艳动人的女性,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音律方面。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这种才华与辽国的风俗习惯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个性内向纤柔,对于驰马射箭,动辄鲜血淋漓的场面无法适应,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辽道宗正是乐此不疲,那里听得进妇道人家的唠唠叨叨,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渐渐疏远了萧观音,萧观音从此深宫孤寂。在百无聊赖中,她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

“我说,你能不能靠谱一点?给我整个萧太后是几个意思?”鲍鸿笑骂道。

“第一名前朝候选美女,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

郑国国君郑穆公与少妃姚子生下了女儿夏姬,她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夏姬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就死了。后来,夏姬远嫁给了食采邑于株林的陈国大夫夏御叔为妻,夏姬之名也由此而来。

传说夏姬会采补术和永保处女之身的内视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颜不改,青春常在,不论岁月怎么增加,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当她是处女,只是,凡与她发生过关系的男人都不长寿,原因是她的采阳补阴青春不老术损伤了男人,使他们体衰而亡。可尽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贪恋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处,纷纷与她往来,因而发生多起争风吃醋杀人的事件。夏姬一生,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丈夫死于她的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

郑国公主夏姬绝色诱人,一直是各国君臣追逐的对象。在群雄林立争霸的春秋乱世,身处于列强夹缝中的小国女子,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辗转各国,饱经沧桑。也许正是她颠沛流离的传奇,才被人们念叨了数千年,也许她并不会什么采补之术,只不过恰好与几位“名人”产生了暧昧关系罢了。

“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你这是要吓死我啊!”鲍鸿忍不住吐槽道,“还有,你这是召唤还是爆表啊,怎么还有前朝名单,你这让我怎么选?”

“克死你就不怪我喽!前朝历史留名的美女,可是很少因为什么文采出众的类型,大多数都是属于艳名之类。”系统笑道,“至于说怎么选择的问题,系统决定采取买一送一的方式,前朝和后代各选择一个。不过,某一个你做出选择,那么另一个就是随机的了!”

“哦哦!买一送一,这买卖倒是划算!”鲍鸿点点头,表示满意,“这么说的话,我指定是随便前朝还是后代,然后另一个就随机是吧!那这次前朝的名单有几个?总不应该是三个吧?再怎么样也要基础的五个才是啊!”

“就是这个意思!”系统应道,“至于名单有几个,其实也没必要争论。按照基础的说法,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呢,我就不和你计较了,看情况再说,估计是三个到五个的样子吧,看我心情……”

“你……”鲍鸿瞬间把粗口咽了下去,这种时候,天大地大,系统最大。

“第二名前朝候选美女,汉成帝刘骜宠妃,赵合德。”

她的姐姐赵飞燕依附阳阿公主府中,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汉成帝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汉成帝见到赵飞燕被其美艳和舞姿所迷,十分的高兴,便把她招入宫中,大为宠幸。

后来听说她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多情,连赵飞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成帝固宠赵氏姐妹,对其它妃嫔不屑一顾,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礼制,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并深得皇帝宠爱。

赵氏姐妹联手迫使班婕妤退出后宫,又联手使汉成帝废许皇后,让姐姐赵飞燕成为皇后。后与赵飞燕争宠,因而姐妹之间产生嫌隙。但两人为获帝宠仍经常联手斗争后宫诸妃与朝臣。后来姐姐赵飞燕因无法产下皇子,也是赵合德为赵飞燕解围,使其免遭被废。传说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腴,较赵飞燕更得皇帝宠爱,留下温柔乡和祸水的典故。后因汉成帝暴毙,赵合德被迫自尽。

“哎哟我去!又一个坑死老公的,大哥,咱们现在是过年诶,又不是过什么鬼节之类的,用得着弄得这么惊悚嘛?”鲍鸿已经懵逼了,系统这是不弄死他不甘心的节奏啊!

“第三名前朝候选美女,光武帝刘秀原配,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阴氏家族是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秦末汉初,阴家举族迁到了新野。

阴丽华,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结发妻子。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

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有评价说,中国这么多皇后,算是好皇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马皇后,第二是刘秀的太太阴丽华,当然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也不错。所以齐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齐家是非常难的。

“得,总算来了一个贤内助了,特么还是光武帝的老婆,估计云台名将那群人都认识,不小心暴露了,哥不是直接死翘翘了?”鲍鸿现在也是无语了。

赵合德毕竟是小事,虽然说很有名,一方面他们那个时候的人还没出现几个,到时候收入水晶宫中,就不用出来抛头露面了,也就没人会见到了。

而这个阴丽华,恐怕不行,现在鲍鸿这里就有王梁他们在,暴露的几率非常大,选择阴丽华绝对是在玩火。

“第四名前朝候选美女,齐僖公之女,齐襄公、齐桓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文姜。”

夏商周时期,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周朝诸侯国齐国为姜姓。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文姜出嫁前,便与其兄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十八年春天,文姜和鲁桓公来到齐国,再度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得知此事后,怒责文姜,文姜将鲁桓公的责骂告诉齐襄公。同年四月初十日,齐襄公宴请鲁桓公饮酒,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并命公子彭生折断鲁桓公的肋骨。鲁国人告诉齐国说:“寡君畏惧齐君的威严,不敢安居,前来修友好之礼。礼仪完成而未能回国,没有地方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诸侯中清除丑闻。”,齐襄公于是杀死公子彭生来向鲁国赔罪。

鲁桓公死后,鲁国人拥立太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文姜于是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文姜长期居住在齐国,后来回到鲁国,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派连称杀死,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鲁庄公管理政事,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本领。

“…………”鲍鸿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如果说前面几个是各自有各自的纠结所在,那这一个可谓是各种纠结的集合了。

第一个在安全性方面,这家伙有谋杀亲夫的前科,安全性难以保障。

第二点,在能力方面,她却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垂帘听政’处理鲁国事务,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执政能力倒也称得上贤内助。

第三点,就是身份问题,什么鲁国之类的暂时到不是很担心,问题是这家伙还是齐桓公姜小白的姊妹来着,齐桓公可是大名鼎鼎的春秋称霸第一人,手下更有管仲那个大变态辅佐,这个事情要是暴露了,引发的后果绝对不会比前面的汉朝皇后带来的影响差多少,简直是要了老命了。

“第五名前朝候选美女,孟母三迁,孟轲母亲仉氏。”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仉氏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南宋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并且位居“贤母”之首。

“系统,你特么是在逗我吗?”鲍鸿闻言,忍不住勃然大怒,你特么是几个意思?

谋杀亲夫的美女,我忍!

能看不能吃的大汉皇后,我忍!

问题很多的齐文姜,我也忍!

你特么出来一个孟母三迁是几个意思?

别的不说,敢对孟母下手?问题是孟母会屈服?

别的人哪怕是阴丽华,说不定用强也有几分可能性的。你来个孟母,简直是道德洁癖好不好,你敢用强,人家分分钟敢自杀。

因为还有一种说法,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