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13章 袁曹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13章 袁曹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双方主帅在备战,混在军队里面的其他人也都在准备。

现在正在主战场大军之中的曹老板就展开行动了。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多年后曹操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光和元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易大师研究曹老板所说的三起三落就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使得曹老板彻底明白了宦官的危害,此后与袁绍等志同道合之辈扶持何进谋诛宦官。

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原本历史是大破黄巾的剧情,结果现在黄巾强悍异常,根本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至于军功受封就更不用多说了,所以曹老板现在还蹲在主战场汉军阵营之中厮混呢。

至于曹老板这次召唤了什么人,鲍鸿听到之后也是醉了。在曹参乱入出去之后,曹老板很直接的召唤了夏侯婴。

对此鲍鸿倒是很好奇,曹老板自己到底算曹家的还是本性夏侯来着,也就是因为曹参已经杀出来了,不然看曹老板先召唤谁或许能看出什么。

再说夏侯婴,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随便召唤出来,要说曹老板没有一点把握,却是不可能的。那么必然就是说,他们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夏侯婴是自己的祖先喽。

要知道,夏侯婴可不同于其他那些诸侯王或者后代各种坑的开国重臣,他后代出事完全是自己懵逼,此外在大汉任职期间,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可谓是实实在在的保皇派。

当初刘邦带领他的徒众准备攻打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与刘邦去联络。就在刘邦降服沛县的那天,刘邦立为沛公,赐给夏侯婴七大夫的爵位,并任命他为太仆。

在跟随刘邦攻打胡陵时,夏侯婴和萧何一起招降了泗水郡郡监平,平交出胡陵投降了,刘邦赐给夏侯婴五大夫的爵位。

他跟随刘邦在砀县以东袭击秦军,攻打济阳,拿下户牖,在雍丘一带击败李由的军队,他在战斗中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刘邦赐给他执帛的爵位。

夏侯婴又曾经以太仆之职指挥兵车跟从刘邦在东阿、濮阳一带袭击章邯,在战斗中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大破秦军,刘邦赐给他执珪的爵位。

他又曾指挥兵车跟从刘邦在开封袭击赵贲的军队,在曲遇袭击杨熊的军队。在战斗中,夏侯婴俘虏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并缴获金印一匣。接着又曾经指挥兵车跟从刘邦在洛阳以东袭击秦军。他驾车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刘邦赐予他滕公的封爵。接着又指挥兵车跟从刘邦攻打南阳,在蓝田、芷阳大战,他驾兵车奋力冲杀,英勇作战,一直打到了灞上。项羽进关之后,灭掉了秦朝,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赐予夏侯婴列侯的爵位,号为昭平侯。又以太仆之职,跟随刘邦进军蜀、汉地区。

后来刘邦回军平定了三秦,夏侯婴随从刘邦攻击项羽的军队。进军彭城,汉军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因兵败不利,乘车马急速逃去。在半路上夏侯婴遇到了刘邦和吕后的一对子女,就是后来的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收上车来。马已跑得十分疲乏,敌人又紧追在后,刘邦特别着急,有好几次用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去,想扔掉他们了事,但每次都是夏侯婴下车把他们收上来,一直把他们载在车上。夏侯婴赶着车子,先是慢慢行走,等到两个吓坏了的孩子抱紧了自己的脖子之后,才驾车奔驰。刘邦为此非常生气,有十多次想要杀死夏侯婴,但最终还是逃出了险境,把孝惠帝、鲁元公主安然无恙地送到了丰邑。

夏侯婴自从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长期担任太仆一职,一直到刘邦去世。之后又作为太仆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非常感激夏侯婴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宅第赐给他,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尊宠。

孝惠帝死去之后,他又以太仆之职侍奉高后。等到吕后去世,代王刘恒来到京城的时候,夏侯婴又以太仆的身份和东牟侯刘兴居一起入皇宫清理宫室,废去了少帝,用天子的法驾到代王府第里去迎接代王刘恒,和大臣们一起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夏侯婴仍然担任太仆。

另外还要说的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流传千古,实际上当初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韩信离楚而改投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推荐给萧何。

不过相对来说,说夏侯婴推荐并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个武将你去推荐人家显得不怎么靠谱,所以功劳多在萧何身上。

不管怎么说,鲍鸿在知道这些之后,对于夏侯婴的印象就是猛将、忠臣。

而这么一来,似乎曹老板以后不怎么好跳反做枭雄了啊,毕竟老祖宗是忠臣,你特么跑过去造反不是作死吗?要知道汉朝以孝治天下,在这方面真心不能有污点,不然妥妥的悲剧。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夏侯婴要杀出来,貌似也是身份不够接掌全军的,不知道夏侯婴会不会暴露身份?毕竟如果暴露身份的话,那曹老板不是要把东西供上去了?

鲍鸿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实在是有点复杂,以他的政治思路,完全是推演不出到时候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了。

想到这个问题,鲍鸿忽然发现自己貌似也有麻烦了呢。

自己明面上收了李左车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曹老板要是担心暴露,说不定就会跑过来灭口……

而另一方面,夏侯婴要是光明正大的出来,那事情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陈平这个不在明面上的角色就有暴露的可能,到时候自己难免就会陷入这些麻烦事里面呢。

关键是这个问题貌似还不能直接提,倒也不是完全不能说,先和众人招呼一声,示意可能出现他们认识的人,看看他们的态度,有什么对策再说。

实际上也就是陈平、霍光这些人身份有些问题,其他人倒没有太大的影响。

再有就是自己麾下那么多前朝人物,会不会引起注意的问题,那就要另行商议了。

回到正题上来,当初那一批与皇道有关的道具除了孙坚因为道具和诸子百家有所联系,所以汇集念力比较快,都已经把孙武大神刷出来了,其他人都没有什么进展,估计也是积累力量,等着这个时候爆发吧。

和曹操一样跑主战场作战的则是袁术。

袁术,字公路,东汉汝南汝阳人,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长子。

袁术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按照官职来说,曹老板是以骑都尉的身份参战,而袁术则是中郎将,而且还是兼领河南尹,就是和鲍鸿类似的一把抓的类型了。

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所谓河南尹就是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这就相当于当初定都长安时期的三辅京兆之类的,的确是和鲍鸿类似,不过鲍鸿那个是过期的,和人家完全不能比。

当然,这是历史上的情况,至于现在怎么样,就不知道了,毕竟鲍鸿都已经刷到将军了,虽然比较水。但是他们主战场上的军功,说容易拿也容易拿,说不容易拿也不容易获得。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袁术进行召唤貌似没啥投入战场能够发挥作用的家伙,他要进行复活必然同样也是以先祖为开端,而东汉后期的这些三公大能,其实多是德行、政略为主,军略虽然也有有所涉猎,但是不足以称雄一时,更不用说参与这等群雄争霸的局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该召唤的时候还是要召唤的。只是这个召唤,鲍鸿也就看看就算了,并不是非常在意。

袁术老爹辈的自然都没事,袁术复活的乃是祖父袁汤和曾祖父袁京。

当然,这说的是袁术的嫡系长辈,袁家这种级别的豪门望族,不算直系血亲,光是叔父辈的就不知道多少需要复活呢。

袁汤,字仲河少受家学,后入仕,多历显位。桓帝即位迁司空,历任司徒、太尉等高位。永兴元年,袁汤以灾异免官。不久病死,年八十六岁。

这位也就是所谓四世三公的其中之一。

而袁汤的老爹袁京就不是这一行列了。

袁京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潜心研究孟氏易,作《难记》,16万字,为当时(东汉)研究易经有成就的名士之一,世称高士。

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刘秀当了皇帝,找到严子陵召他去洛阳为谏议大夫,严隐居于浙江富春山不仕。他的“高义“毕意有所“倚“。倚的是刘秀这块皇帝招牌而名扬四海。而袁京不过是一介“匹夫“,小小老百姓而已,却也成了人人景仰的“百世师“,人们为他修高士祠,建高士书院,甚至把袁山对面的一条路叫做高士路,那种贤德妥妥的道德楷模,哪怕是现在甩出来,也能让一堆大儒名士追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