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群雄召唤 > 第221章 还是爆了的贾复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221章 还是爆了的贾复

作者:龙城狼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6:0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群雄召唤 !

“虽然说来的比较晚,不过贾复终究还是成功爆表了。”系统嘿嘿笑道,“刘备这家伙也是坑货,带着贾复去见刘焉,爆表也是理所当然的。”

“爆吧!爆吧!”爆红耸耸肩,毫不在意的说道,这次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人,要不爆表才有鬼呢。

“乱入第一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十节度”之首,河南河北节度使风流王焕——统率90,武力96,智力77,政治72。”

水浒传中,童贯征讨梁山大败后,高俅自荐要去征讨,宋徽宗让他自己挑选军马,于是高俅向蔡京请求调拨十位节度使带兵到济州聚齐。在这“十节度”之中,为首的“河南河北节度使”就是王焕。这十节度使原来多是被招安的绿林强人,因为军功一路做到了节度使,曾有征讨鬼方、西夏、金、辽的经历。

十节度在济州城与高俅兵马会合,王焕带领众节度使向高俅献计:先让马步军探路,引梁山人马出战,再调战船攻击梁山大本营,令其两下不能相顾。于是高俅分拨众将,王焕与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被安排为前部先锋。

宋江等梁山将领率大军下山,与官军对峙。官军一方王焕出阵,使一条长枪。然而宋江说王焕年纪大了,亲自上战场如果出了差错会毁了一世英名,让他换个年轻的将领上来。王焕听了大怒。梁山一方林冲出阵迎战,两人打了七八十回合,两方的军士都在旁观看、呐喊。最终两人不分胜负,鸣金收兵,各归本阵。

后来的战役中,节度使韩存保和统制官党世雄被梁山将领擒获,在山上被热情接待后又放归下山。回到济州城面见高俅,高俅大怒,要斩他们二人。王焕带头和众将一起为他们说情,高俅才饶了二人性命。

接下来,王焕伴随在高俅身边,领兵策应水军时,才知高俅水军又遭遇惨败,这时埋伏在高俅来路上的索超突然杀出,王焕应战,打了不到五回合索超回马便走,但接着梁山多位将领接连赶杀,把高俅军马杀伤许多。

高俅终于逃回济州,恰好朝廷派人商讨招安梁山之事,高俅与十节度等商讨对策。剜心王王瑾献计以文字游戏对付梁山,被闻焕章反对。高俅坚持依此计而行,结果导致梁山又一次与高俅开战。这场战役中,王焕没有出色表现,最后被打得逃回济州城。此后便再没有被提到了。

对于《水浒传》中作为老将出场的王焕,原著中赞诗即以“威风播满宋乾坤”之句,称赞其枪法之妙。而后世的武评也将王焕放在全书中较高的位置,在宋军将领中算得上高手之一,而且是老当益壮。

“水浒里面的十节度?你特么能靠谱点吗?”鲍鸿怒骂道。

“就是这么任性~!”系统嘿嘿笑道。

“乱入第二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十节度”之一,是为上党太原节度使,四足蛇徐京——统率88,武力94,智力80,政治76。”

河北真定府人士,幼年游历江湖,使枪弄棒。后为河东路泽州郭家庄护院教师,希望安定。

因外出公干,结识卖解女子芸娘,彼此相爱结为夫妻,共返郭家庄。不意泽州知州张守礼窥得芸娘美貌,与郭庄主合谋命芸娘赴州府献艺,欲霸占芸娘。芸娘不从自尽。张守礼反迁怒于徐京,令郭庄主设计诬陷徐京与盗匪勾结,抓入大牢,欲判死罪。泽州主簿闻焕章素爱徐京人品武艺,从中斡旋,改为发配。流放途中,得江湖好友李从吉搭救,徐京逃脱,并返回泽州,杀死张守礼和徐庄主全家,并落草为寇。后受招安,屡立战功,官至上党太原节度使。

徐京尝尽人间冷暖,更在狱中受尽折磨,性格内向隐忍,沉默寡言。作战坚忍不拔,屡次陷入险境亦死里逃生,故江湖送外号“四足蛇”。年老后又兼身手极为敏捷,人称“徐老猿”。

“你够狠……”鲍鸿也是无言以对了,这次居然是十节度集合。

“乱入第三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十节度”之一,京北弘农节度使,夜游神王文德——统率85,武力94,智力75,政治72。”

王文德祖籍四川,父亲早亡,随母亲改嫁。不意因误会失手错杀继父,无颜面对母亲,逃亡天涯,并终生引以为憾。因身被命案,无处藏身,终于落草。后受招安,屡立战功,官至京北弘农节度使。任北宋京北弘农节度使,曾战董平三十合,不分胜负,被李俊、张横捉住献功,回汴梁后下落不明。

“乱入第四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十节度”之一,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大郎梅展——统率82,武力90,智力70,政治75。”

两浙路平江府常熟县梅李镇人,家族为织造商户。梅展排行第一,人皆呼为“梅大郎”,娶妻李秀文。梅展性格爽朗大度,为乡里修桥铺路,扶危济困,又深爱武艺,惯使一柄三尖两刃刀,有万夫不挡之勇,在两浙路威望极高。

平江府知府王慎内弟郑三省为淮南织造大户,借王慎之势进入平江,大肆抢占份额,同业忍气吞声,唯有梅家不曾退让,郑三省深恨之。冲突日久,郑三省竟勾结织造监刘永兴,污蔑梅家的宫廷贡布以次充好,以欺君之罪将梅家抄家,男子流放,女子为奴。梅展于流放途中得知李秀文死讯,痛哭失声,杀死官差逃亡至武夷山落草。

朝廷屡征武夷山不克,提出招安。梅展上述梅家冤情,经查明后梅家获得平反,郑三省处斩,刘永兴流放,王慎罢官。梅展遂接受招安,屡立战功,官至颖州汝南节度使。某日,梅展命手下官兵假扮盗匪,分头灭王郑刘全家。朝廷亦知梅展所为,然装聋作哑,不了了之。

梅展怀念亡妻,终身未再娶。

“乱入第五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十节度”之一,中山安平节度使,独行虎张开——统率83,武力91,智力68,政治72。”

北宋中山安平节度使,使枪。杀了梁山五六十个马军,马上使枪神出鬼没,施耐庵赞道:“马上这条枪,神出鬼没”。

“乱入第六名武将,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讨伐梁山泊大军的参谋闻焕章——统率80,武力55,智力93,政治72。”

闻焕章,精通兵法的谋略之将,讨伐梁山泊大军的参谋,高俅不听他的劝谏,最后被梁山军马杀得大败。

“不错啊,五个武将带一个军师,这个阵容足够拉起大旗占山为王了啊!”鲍鸿哈哈笑道。

“前朝乱入第一名武将,春秋时期晋国勇士魏犨魏武子——统率60,武力98,智力63,政治52。”

姬姓,魏氏,名犨,谥武。故魏犨又称魏武子。《左传》载其为毕万之孙,《史记》载其为毕万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勇力闻世。

魏犨追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国君后,封其为大夫,曾任戎右。

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重创楚军。魏犨曾在一次与曹国的战争中违抗命令,擅自进攻僖负羁并烧了僖负羁的家,而且在进攻的过程中受了重伤,这让晋文公很不高兴,想下令杀了他,但由于他在紧急时刻表现出身体的强健,所以晋文公觉得他还可以继续打仗,才免去他的死罪。

由于魏犨只是一介武夫,所以并没有得到晋文公的重用。直到他的孙子魏绛时,才得到晋悼公的重用,魏氏从此成为晋国六卿之一,为后来魏氏与韩氏、赵氏三家分晋打下基础。

魏武子(魏犨)以魏氏诸子的身份,与赵衰、狐偃、贾佗、先轸、介之推等忠心侍奉亡命公子重耳。19年之后回到晋国,重耳在秦国等诸侯的支持下归国继承大位,为晋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显赫一时。其官府设在魏邑。成为魏姓历史上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

曾城濮之战中,堵截楚国败兵,给予楚军极大杀伤。

据说魏武子得病的时候要魏颗在他死后将他的一个爱妾改嫁,但是病重快死时又要魏颗将这个妾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让这个妾改嫁了,他说:“病重了就昏乱了,应该听从他清醒时的话。”后来在鲁宣公15年,魏颗在辅氏这个地方和秦军作战,他看到一个老人将草打成结把秦将杜回绊倒,让魏颗俘虏了杜回。夜里他梦见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改嫁的魏武子的妾的父亲,特来报答他。后来人们常说报答别人要“结草衔环”,其中“结草”指的就是这件事。

魏武子的3个儿子都没有做到卿的位子。但是他们也都为晋国立下了一些功劳,所以后来晋悼公起用旧族的时候,他们的儿子分别做了卿(魏相(魏(金奇)子)、魏颉(魏颗子))和中军司马(魏绛(魏悼子子))。其中魏绛后来成了魏氏之中最为著名的人物。

“前朝乱入第二名武将,春秋时秦国著名将领白乙丙——统率93,武力96,智力80,政治72。”

秦穆公时期,在孟明视率领下,白乙丙与西乞术将兵袭郑,因遇郑商人弦高犒师,以郑有备,顺道灭滑,归途过崤山,遭晋军伏击,被歼,三帅均被俘。后释放回国,白乙丙等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

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去报崤山之仇。秦穆公答应了,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军率领四百辆兵车去攻打晋国。晋襄公派中军大将先且居前往抵御。由于晋国做了充分准备,两**队在彭衙地方一交锋,秦军又打了败仗。晋军将士嘲讽说:“这就是秦国来报答‘恩典’的军队啊!”这回秦军虽不象上次在崤山失败得那么惨,可是孟明视却比上一次更觉得惭愧,简直是无地自容。他自己上了囚车,不希望秦穆公再免他的罪。可是,富有阅历的秦穆公知道,老在顺风里驶船的,不一定是好船夫,国家的大船只有让久经大风浪,甚至翻过船的人掌握才放心。他对孟明视勉励了一番,继续让他统帅军队。

经过两次失败以后,孟明视不敢象过去那么自负、任性,也不敢再轻敌了,而变得老练一些了。他开始注意国家政治,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每一个兵士的作用。他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和俸禄都拿出来,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他跟士兵们一起吃粗粮、啃草根;他每天训练兵马,埋头苦干。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了秦国的边境。孟明视命令将士只许守城,不许出击。晋国人一再挑战,他不予理睬;晋国人把秦国的两座城都夺去了,他还是照样一声不吭地训练兵马。秦国人气得摩拳擦掌要跟晋国人拚个你死我活,也有人骂孟明视是胆小鬼,要求秦穆公另选良将。可是秦穆公心中有数,仍然不调换这位接连三次打了败仗的将军。

崤山失败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624年夏天,孟明视请秦穆公一块去攻打晋国。他说:“要是这次再打不了胜仗,我决不活着回来!”他挑选了国内的精兵,准备了五百辆兵车。秦穆公拿出大量财帛,安抚了士兵的家属。全国兵民情绪高昂,一致决心夺取战争胜利。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都嘱咐说:“要是不打胜仗,可别回来呀!”秦军浩浩荡荡,东渡黄河。过河后,孟明视命令战士将渡河的船全部烧掉,说:“咱们这回出来,背水一战,有进没退!”他带领将士勇敢冲杀,不几天就夺回了上次被晋军夺去的两座城,还打下了晋国的几座大城。秦**队所向披靡,耀武扬威;晋国人闻风丧胆,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对阵。周襄王派大臣召公赏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他为西方的霸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